時點金融資產指什麼
⑴ 金融工具與金融資產到底是什麼關系
金融資產是金融工具這一合同對合同一方的結果。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個企業的金融資產,同時形成另一個單位的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合同。從這個角度來講,金融資產是金融工具這一合同對合同一方的結果。此處要注意,因為企業日常會計核算的一個前提基礎是會計主體,通常一個企業是一個單獨的會計主體,所以在會計核算上有意義的是金融資產。
企業成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時,應當確認一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對於以常規方式購買或出售金融資產的,企業應當在交易日確認將收到的資產和為此將承擔的負債,或者在交易日終止確認已出售的資產,同時確認處置利得或損失以及應向買方收取的應收款項。
擴張資料
根據最新金融工具准則,涉及到金融工具的分類、金融資產的重分類、減值模型統一為「預期信用減值模型」、混合金融工具的分拆等,與以前的相關准則相比,判斷的原則和適用方法都發聲了根本變化。
新修訂的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規定,以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合同現金流量特徵」作為金融資產分類的判斷依據,將金融資產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三類,減少了金融資產類別,提高了分類的客觀性和會計處理的一致性。
⑵ 會計中的金融資產一章怎麼也學啊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利率乘以期初債券帳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實際利率法中的實際利率,是指使某項資產或負債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於當前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實際利率法的計算方法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面值 +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實際利率法的特點
1、每期實際利息收入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折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2、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
巧釋並簡化實際利率法核算
一、攤余成本的概念 (一)攤余成本概念的准則界定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最先提出了「攤余成本」的概念,並以數量計算的方式給出了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以下簡稱金融資產(負債))定義。金融資產(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即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其中,第二項調整金額累計攤銷額利用實際利率法計算得到。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資產(負債)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的方法。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負債)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二)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的概念適用於對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中,與實際利率法對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的攤銷相聯系。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對攤銷金融資產(負債)的計量中,根據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定義,即在定義「當前」時點上,金融資產(負債)攤余成本在金額上等於其賬面價值。實際上,在金融資產(負債)的存續期間,其攤余成本也等於其賬面價值。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後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持有至到期投資」賬戶分別「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等進行明細核算。取得時,按照其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作為初始確認金額,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投資面值計入「面值」明細賬戶,初始確認金額與面值的差額,計入「利息調整」明細賬戶。此時,計算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到當前賬面價值的折現率,即實際利率。在持有投資期間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利息調整」明細賬戶金額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可見,攤余成本的第一項調整是對「成本」明細賬戶的調整,第二項調整是對「利息調整」和「應計利息」明細賬戶的調整,第三項調整是對「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賬戶調整,攤余成本在數量上等於賬面價值。
二、實際利率法核算模型及簡便演算法
(一)實際利率法核算模型
對金融資產來說,在持有期間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其分錄模型為:
借:應收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借/貸: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
該分錄模型適用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債券和貸款等。分錄中的「應收利息」是指分期付息債券的應收利息,屬於流動資產;若為到期一次付息債券,應收取的利息屬於非流動資產,應計入「金融資產——應計利息」科目。
對金融負債來說,在持有期間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其分錄模型為:
借:成本費用科目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應付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
借/貸:金融負債——利息調整差額
該分錄模型適用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等。分錄中的「應付利息」是指分期付息債券的應付利息,屬於流動負債;若為到期一次付息債券,應支付的利息屬於非流動負債,應計入「金融負債——應計利息」科目。
(二)實際利率法的簡便演算法
對於採用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的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的核算,一般採用列表計算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上述分錄模型中的金額。在確認後,計算實際利率時,編制「實際利率法攤銷表」,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表上金額進行會計處理。按照以上的分析,攤余成本等於賬面價值,那麼,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進行後續計量時,可以不通過列表形式計算分錄模型的金額,而直接按照攤銷前該項金融資產(負債)賬面價值與實際利率的乘積確認各期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或應分攤的成本費用,按照面值(本金或成本)與票面利率(合同利率)確認各期應收取或支付的利息債權或債務,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項目。這樣,避免了編表以及保管表格供以後各期利用的麻煩。採用賬面價值按照分錄模型攤銷,發生金融資產減值,重新計算實際利率後,按照賬面價值與新實際利率計算確定本期的投資收益即可,不必重新編制攤銷表,簡化了核算工作。
(三)一個簡化核算的實例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進行說明。例題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講解》第23章「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例23-3改編。
甲公司屬於工業企業,20×0年1月1日,支付價款1 000萬元購入某公司5年期債券,面值1 250萬元,票面年利率4.72%,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復利計算。甲公司將購入的債券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首先計算實際利率,(59×5+1 250)×(1+R)-5=1 000,得出R=9.05%,此時不編制「實際利率法攤銷表」。
1. 20×0年1月1日,購入債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 250,貸:銀行存款1 000,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50;
2. 20×0年12月31日,按照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收入,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1 250-250=1 000,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1 250×4.72%=59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貸差額=31.5,貸:投資收益1 000 ×9.05%=90.5;
3. 20×1年12月31日,按照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收入,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借方余額=1 250,「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借方余額=59,「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貸方余額=250-31.5=218.5,因此,其賬面價值=1 250+59-218.5=1 090.5,
實際上賬面價值可以根據「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總賬余額得到,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1 250×4.72%=59,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借貸差額=39.69,貸:投資收益1 090.5×9.05%=98.69;以後各期以此類推。
三、攤余成本概念的再思考
(一)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的聯系
攤余成本的概念應用於金融資產(負債),在金額上等於賬面價值,攤余成本或賬面價值均不屬於《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規范的5種會計要素計量屬性之一。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的區別在於:攤余成本運用於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體現按實際利率法攤銷的動態過程,表示在每期攤銷後的余額;賬面價值注重各資產或負債相關賬戶與備抵賬戶在某一時點的數量關系。
(二)攤余成本概念的擴展
若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從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擴展到其他資產(負債)的計量過程,那麼上述分錄模型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分期付款購買資產、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無形資產以及融資租賃等業務的核算。例如,在分期付款購買資產業務中,「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未確認融資費用的累計分攤額;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長期應付款」賬戶余額經過「未確認融資費用」費用賬戶余額調整後的金額,即長期應付款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金額;分期付款信用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折現率。
實際利率法不需要成本會計的知識,
實際利率法需要你理解什麼是攤余成本。
⑶ 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是什麼
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是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如:企業的外匯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入投資款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金融資產是指一切代表未來收益或資產合法要求權的憑證,亦稱金融工具或證券。是指單位或個人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權利。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⑷ 有關金融資產
也就是非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貨幣、債券、可轉換債券等等。
現實生活中,處處可見金融工具。比如說,你很容易想到市場上的那些債券或股票等投資工具,你甚至還會想到金融工具投資風險或被「套牢」。但是,從金融工具會計規范的角度分析,還是有必要給金融工具下一個定義的。正因為人們看到金融工具這個詞容易想到股票或債券投資,因此曾有人簡單地將金融工具界定為企業持有的一些金融資產。事實上,如果你站在金融工具的發行那一方看,在金融工具持有方為資產的情況下,發行方往往是負債或列在所有者權益中的股本等。A商業銀行發債券,B保險公司去買,對A商業銀行來說債券是負債,而對B保險公司來說卻是債券投資(金融資產)。如此延伸開來,從會計規范角度,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企業的金融資產,並形成其他單位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合同。為什麼金融工具的定義落腳在「合同」?這是因為金融工具最初的存在一定涉及發行方和接受方,雙方是以一種契約的方式達成交易的,而且這個契約的終止時點恰為對應的金融工具「消亡」的時點。按照上述金融工具定義分析,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金融工具,另一類是衍生金融工具。
先說說基本金融工具。貨幣(現金)就是基本金融工具,而且對持有的一方來說,還是金融資產。它代表交換的媒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持有方與政府(發行方)之間的一種合同。在銀行或類似金融機構中的存款也是基本金融工具(資產),代表著存款人的一種合同權利,即存款人有權從該機構中取得現金,或者根據其存款余額簽發支票或類似工具用以償付金融負債。其次,還可以找到成雙成對出現的基本金融工具,比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應收票據和應付票據、應收債券和應付債券、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長期股權投資和股本等。除此之外,也會遇到一些基本金融工具難判斷的情況。比如,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是否都是基本金融工具?融資租賃合同基本上被視為出租方獲得連續收入的權利,同時也是承租方需連續支付的義務,這一系列的支付實質上與貸款協議下本金和利息合起來支付是一樣的:出租方對租賃合同中應收款項的投資進行核算而不是對租賃資產本身進行核算。經營租賃有些不同,它基本上被認為是一項沒有完成的合同,要求出租方在未來期間提供資產給承租方使用,以換取類似勞務費的對價,出租方繼續核算的是其租賃資產。因此,融資租賃被認為是一項金融工具而經營租賃則不是一項金融工具(已到期的應收或應付款項除外)。又比如,財務擔保是否是金融工具?它代表著借出方向擔保人收取現金的一種合同權利,也是當借入方違約時擔保人應支付現金給借出方的一種對應的合同義務;合同權利和義務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承當擔保)而存在,即使借出方是否能夠行使這一權利以及擔保人是否必須履行這一義務都取決於借款人未來是否有違約行為,也是如此。由此說來,財務擔保也是金融工具。
⑸ 時點資產是什麼意思
時點資產是時點數,比如資產負債表上的數據,年初數和期末數。
因為一個企業的資產隨著經營是不斷變化的,資產負債表採用的是靜態報表,也就是時點數,截止一個時間的賬面數;
相對時點數,還有一起期間數,是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本。
⑹ 月末時點金融資產是什麼意思
時點金融資產是時點數。
比如資產負債表上的數據,年初數和期末數。因為一個企業的資產隨著經營是不斷變化的,資產負債表採用的是靜態報表,也就是時點數,金融資產是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
⑺ 老客戶D-3日金融資產是什麼意思
指一個月內平均下來每天賬面的余額。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指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
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