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08年金融危機全球損失多少

08年金融危機全球損失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9-01 00:19:17

❶ 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和過程

過程相關內容(時間):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加18億美元壞賬准備。

面對來自華爾街174億美元逼債,作為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後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

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銀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已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據瑞銀證券日本公司的估計,日本九大銀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擔保證券已超過一萬億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內的五家韓國銀行總計投資5.65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者擔心美國次貸問題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強大沖擊。不過日本分析師深信日本各銀行投資的擔保債權憑證絕大多數為最高信用評等,次貸危機影響有限。

其後花旗集團也宣布,7月份由次貸引起的損失達7億美元,不過對於一個年盈利200億美元的金融集團,這個也只是小數目。

5.次貸危機的發展

2007年

2007年2月13日

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

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18億美元壞賬撥備

美最大次級房貸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減少放貸

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New Century Financial發布盈利預警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瀕臨破產

美股大跌,道指跌2%、標普跌2.04%、納指跌2.15%

2007年4月4日

裁減半數員工後,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

2007年4月24日

美國3月份成屋銷量下降8.4%

2007年6月22日

美股高位回調,道指跌1.37%、標普跌1.29%、納指跌1.07%

2007年7月10日

標普降低次級抵押貸款債券評級,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

2007年7月19日

貝爾斯登旗下對沖基金瀕臨瓦解

2007年8月1日

麥格理銀行聲明旗下兩只高收益基金投資者面臨25%的損失

2007年8月3日

貝爾斯登稱,美國信貸市場呈現20年來最差狀態

歐美股市全線暴跌

2007年8月5日

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總裁沃倫-斯佩克特辭職

2007年8月6日

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請破產保護

2007年8月9日

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捲入美國次級債,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屬原油期貨和現貨黃金價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0日

美次級債危機蔓延,歐洲央行出手干預

2007年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時內注資超3262億美元救市

美聯儲一天三次向銀行注資380億美元以穩定股市

2007年8月14日

沃爾瑪和家得寶等數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級債危機蒙受巨大損失

美股很快應聲大跌至數月來的低點

2007年8月14日

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過720億美元救市

亞太央行再向銀行系統注資

各經濟體或推遲加息

2007年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業抵押貸款公司股價暴跌,面臨破產

美次級債危機惡化,亞太股市遭遇911以來最嚴重下跌

2007年8月17日

美聯儲降低窗口貼現利率50個基點至5.75%

2007年8月20日

日本央行再向銀行系統注資1萬億日元

歐洲央行擬加大救市力度

2007年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銀行系統注資8000億日元

澳聯儲向金融系統注入35.7億澳元

2007年8月22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37.5億美元

歐洲央行追加400億歐元再融資操作

2007年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業銀行貸出3.14億英鎊應對危機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70億美元

2007年8月28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95億美元

2007年8月29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52.5億美元

2007年8月30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100億美元

2007年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聯儲將努力避免信貸危機損害經濟發展

布希承諾政府將採取一攬子計劃挽救次級房貸危機

2007年9月1日

英國銀行遭遇現金飢渴

2007年9月4日

國際清算銀行與標普對次級債危機嚴重程度產生分歧

2007年9月18日

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4.75%

2007年9月21日

英國諾森羅克銀行擠兌風波導致央行行長金恩和財政大臣達林站上了辯護席

2007年9月25日

IMF指出美國次貸風暴影響深遠,但該機構同時認為各國政府不應過度監管

2007年10月8日

歐盟召開為期兩天的財長會議,主要討論美國經濟減速和美元貶值問題

2007年10月12日

美國財政部本著解決次貸危機的宗旨,開始廣開言路 改善監管結構

2007年10月13日

美國財政部幫助各大金融機構成立一支價值1000億美元的基金(超級基金),用以購買陷入困境的抵押證券

2007年10月23日

美國破產協會公布9月申請破產的消費者人數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萬人

2007年10月24日

受次貸危機影響,全球頂級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虧損79億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證券也宣布當季虧損6.2億美元

2007年10月30日

歐洲資產規模最大的瑞士銀行宣布,因次貸相關資產虧損,第三季度出現近5年首次季度虧損達到8.3億瑞郎

2007年11月9日

歷時近兩個月後,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達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億美元幫助市場走出次貸危機

2007年11月26日

美國銀行開始帶領花旗、摩根大通為超級基金籌資800億美元

2007年11月28日

美國樓市指標全面惡化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聲稱10月成屋銷售連續第八個月下滑,年率為497萬戶,房屋庫存增加1.9% 至445萬戶

第三季標普/希勒全美房價指數季率下跌1.7%,為該指數21年歷史上的最大單季跌幅

2007年12月4日

投資巨頭巴菲特開始購入21億美元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TXU發行的垃圾債券

2007年12月6日

美國抵押銀行家協會公布,第三季止贖率攀升0.78%

2007年12月7日

美國總統布希決定在未來五年凍結部分抵押貸款利率

2007年12月12日

美國、加拿大、歐洲、英國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聯手救市,包括短期標售、互換外匯等

2007年12月14日

為避免賤價甩賣,花旗集團將SIV並入帳內資產

2007年12月17日

歐洲央行保證以固定利率向歐元區金融機構提供資金

2007年12月18日

美聯儲提交針對次貸風暴的一攬子改革措施

歐洲央行宣布額外向歐元區銀行體系提供5000億美元左右的兩周貸款

2007年12月19日

美聯儲定期招標工具向市場注入28天期200億美元資金

2007年12月21日

超級基金經理人BlackRock宣布不需要再成立超級基金

2007年12月24日

華爾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個出售協議,以緩解資金困局

2007年12月28日

華爾街投行高盛預測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沖減340億美元次貸有價證券

2008年

2008年1月4日

美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消費者信貸違約現象加劇,逾期還款率升至2001年以來最高

2008年1月16日

評級公司穆迪預測SIV債券持有者損失了47%資產

2008年1月17日

次貸虧損嚴重,標普評級公司開始對債券保險商實施新的評估方法

布希政府有意放鬆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監管

美國去年12月新屋開工數量下降14.2%,年率為100.6萬戶,為16年最低

2008年1月21日

英國財政部要求有意收購諾森羅克銀行的私營企業在2月4日前提交詳細提案

2008年1月22日

美聯儲緊急降息75個基點

2008年1月24日

美國紐約保險監管層力圖為債券保險商提供15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

2008年1月30日

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

2008年2月1日

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1.8萬,為超過4年來首次減少

2008年2月9日

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聲明指出,次貸危機影響加大

2008年2月12日

美國六大抵押貸款銀行為防範止贖的發生,宣布「救生索」計劃

巴菲特願意為800億美元美國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

2008年2月14日

美國第四大債券保險商FGIC宣布願意分拆業務

2008年2月18日

英國決定將諾森羅克銀行收歸國有

2008年2月19日

美聯儲推出一項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新規定的提案,也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所採取的最全面的補救措施

2008年2月20日

德國宣布州立銀行陷入次貸危機

2008年2月21日

英國議會批准國有化諾森羅克銀行

2008年2月28日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聲稱即使通脹加速也要降息

2008年3月5日

美國2月ADP就業人數減2萬多,美元兌歐元刷新歷史新低

拓展資料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後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於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就此而言,"經濟"是帶有價值取向的一個結果,"金融"則是實現這個結果的某個過程。因此,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里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蕭條),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范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參考資料美國金融危機 網路)

❷ 2008年金融危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引起的。最初,受影響的公司只限於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級貸款業務的公司如北岩銀行及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

一些從事按揭證券化的金融機構,例如貝爾斯登,就成為了犧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

印地麥克銀行的資產在他們被緊縮信貸下的壓力壓垮後被聯邦人員查封,由於房屋價格的不斷下滑以及房屋回贖權喪失率的上升。

當天,金融市場急劇下跌,由於投資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將試圖救助抵押放貸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時節,雖然聯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機仍然繼續加劇。

然後,危機開始影響到那些與房地產無關的普通信貸,而且進而影響到那些與抵押貸款沒有直接關系的大型金融機構。

在這些機構擁有的資產里,大多都是從那些與房屋按揭關聯的收益所取得的。對於這些以信用貸款為主要標的的證券,或稱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來確保這些金融機構免於倒閉的風險。

然而由於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受到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沖擊的成員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美林證券和HBOS。 而其他的公司開始面臨了壓力,包括美國最大的存款及借貸公司華盛頓互惠銀行,並影響到大型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證券。

(2)08年金融危機全球損失多少擴展閱讀

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

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這次次貸危機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體系受到重大影響,危機沖擊實體經濟。中國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

金融工具過度創新、信用評級機構利益扭曲、貨幣政策監管放鬆是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採取的大幅注資、連續降息和直接干預等應對措施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金融調控政策必須順應經濟態勢,符合周期性波動規律;應在加強金融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產品及其體系創新;應抓住有利時機,鼓勵海外資產並購,優化海外資產結構,分散海外資產風險。

❸ 08年那場金融危機有多嚴重,能通俗易懂的說明一下嗎

1、08年金融危機主要原因是:美國銀行、金融機構長期以來對只有次級資信評級(還款能版力較差、收入不穩定)的個權人和機構發放大量貸款,加之美國經濟逐漸下滑,這些個人和機構收入水平逐漸下降導致還款能力逐漸下降,日積月累引發不能按期還款的現象大量發生,造成銀行收不到應該收的錢而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因此由次貸危機引發變成金融危機。所以,大量銀行和金融投資機構倒閉,連鎖反應影響到世界相關國家的經濟下滑和金融機構出現擠兌風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機。
2、金融危機事件過程:
2007年4月4日,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7年8月6日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服務提供商美國住宅抵押貸款投資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8年9月7日美國財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2007年7月16日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關閉了手下的兩家對沖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來的首次虧損。2008年3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促使摩根大通銀行收購了貝爾斯登。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8年9月15日晚些時候,美國銀行發表聲明,它願意收購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
2008年9月16日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850億美元短期緊急貸款。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出面接管了AIG。
2008年9月21日,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接二連三地倒下後,美聯儲宣布:把現在只剩下最後兩家投資銀行,即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兩家投資銀行,全部改為商業銀行。這樣可以靠吸收存款來渡過難關了。
至此,歷史在2008年9月21日這一天為曾經風光無限的華爾街上的投資銀行畫上了一個驚人的句號,「華爾街投資銀行」作為一個歷史名詞消失了。
2008年10月3日布希政府簽署了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美國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等實體經濟受到很大的沖擊,實體產業危在旦夕。
美國金融海嘯也涉及全球,影響到了全世界。
2009年1月20日美國新總統奧巴馬宣誓就職。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08年金融危機哪個國家損失最大

美國了啦~~~
1.美國的金融危機的原點是什麼??
由於房地產的突然下跌,貸款購房者以房屋上漲所帶來差價還款方式的斷裂,從而造成大量的房貸壞賬,而這些房貸又由像雷曼兄弟這樣的金融公司打包,以證券化的方式銷售給全世界的投資者,這就是所謂的「次級債」風波。只要購買了「次級債」的投資者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這樣的投資者遍布全世界。
2.基本的發展過程
首先是房地產壞賬造成雷曼兄弟的倒閉,緊接著傳導至投資銀行與對沖基金,各種的投資風險被迅速放大,銀行間的拆借利率大幅提高,對實體經濟融資造成了巨大影響,各國央行不得不大幅度的向本國市場注資。但人們對次級債的損失誰拿錢來填補,怎麼填補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並沒有及時給出答案,股票市場最終喪失人心,開始暴跌,從而造成整個社會資產的快速縮水,現在是一發不可收拾。
3.對中國的影響
應該說基本都是負面的,出口受打擊,外匯儲備的安全也受到極大的威脅,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匯率沒有放開,外資的金融投資還較低,基本不會出現韓國那種外資大量逃離,本國貨幣快速貶值最終造成經濟崩潰的情況。

❺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背景

2008年1月至5月,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捲入其中,更多是動輒有上百年歷史的著名機構發布公告,內容不再是預期盈利下跌,而是巨額的損失。2008年1月中旬,美國花旗集團和美林證券分別公告,因次貸凈虧損98.3億美元和98億美元的資產減計,摩根大通2007年財報顯示第四季度虧損35.88億元,1月底,瑞士銀行第四季度預計出現約114億美元虧損……

最先的犧牲者,是國內有廣泛知名度的貝爾斯登,因流動性不足和資產損失,被摩根大通以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曾經的中國夥伴中信證券,急忙撇清關系。

恐慌情緒已經開始蔓延。美聯儲將商業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一降再降,也於事無補。股票市場的波動性擴大,各個機構對於經濟前景的預期也愈加悲觀。布希政府還實施了總額達16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

2008年7月起,危機已經惡化成為全球性的問題。不再僅僅是股票市場大跌,許多非美元貨幣開始大幅貶值,恐慌四處蔓延。2008年7月,美國兩大聯邦住房貸款抵押融資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股價雙雙連續急劇下挫,反映出投資者對於政府隱性擔保大型金融機構與房產市場前景的悲觀預期。隨後,美國財政部和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救助「兩美」。但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跌幅達到了50%以上,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

「兩美」問題使得危機進一步惡化。接著,更多金融巨頭應聲倒下。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巴克萊銀行以2.5億美元低價收購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場的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美國保險巨頭AIG陷入困境;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以50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變成了銀行控股公司。至此,華爾街風光無限的五大獨立投行消失殆盡。這徹底摧毀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無限感慨外,全球股票市場出現了持續的暴跌。

這一階段,次貸危機轉變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歐洲受影響最大。不僅股票市場大幅下跌,歐洲的貨幣兌美元匯率也大幅下挫,冰島克朗的貶值尤甚。

股價大跌、貨幣貶值、銀行信貸緊縮是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表現,各國政府至今仍無一例外地正在努力拯救經濟,同時,國際上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收拾殘局

華爾街金融寡頭的高管們為了獲得巨額獎金而設計的復雜的衍生品,放大杠桿,一旦出現巨大問題,損失是巨大的。亞洲開發銀行報告顯示:全球金融業2008年損失高達5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於全世界一年的經濟產出。

華爾街金融高管們獲得了巨額獎金,買單的是全球納稅人。因為,出來收拾殘局的是各國政府。據估算,在本輪發源自美國並殃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各國政府對金融系統的注資總額已超過1萬億美元。隨著金融機構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政府注資規模很有可能繼續膨脹,這對於不少國家的財政將形成巨大壓力。東歐和亞洲經濟實力不強的國家隨時面臨國家破產危機。

廣大人民群眾要發泄,雷曼CEO富爾德成了第一個犧牲品。美國一位撰稿人沃德稱,在雷曼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後的周日,富爾德來到雷曼大樓的健身房,首先被雷曼老員工一頓暴打,他看到那人出手後,沃德自己也忍不住走過去打了富爾德。值得玩味的是,美國這樣一個自稱很講法制的國度,記者和雷曼員工暴打一個富人,警察竟然沒有逮捕這兩個打人者,媒體也沒有同情富爾德的,包括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其間,美林CEO斯坦·奧尼爾、花旗集團CEO普林斯、房利美CEO丹尼爾·馬德、房地美CEO理查德·賽倫、美聯銀行CEO肯尼迪·湯普森等等先後下崗。

2008年3月就出版了《次貸危機》的作者、經濟學家孫兆東表示,「美國救的方法大致還是科學的,就是晚了些。」

❻ 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底是怎麼回事

主要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引起的。最初,受影響的公司只限於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級貸款業務的公司如北岩銀行及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一些從事按揭證券化的金融機構,例如貝爾斯登,就成為了犧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

印地麥克銀行的資產在他們被緊縮信貸下的壓力壓垮後被聯邦人員查封,由於房屋價格的不斷下滑以及房屋回贖權喪失率的上升。當天,金融市場急劇下跌,由於投資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將試圖救助抵押放貸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時節,雖然聯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機仍然繼續加劇。

然後,危機開始影響到那些與房地產無關的普通信貸,而且進而影響到那些與抵押貸款沒有直接關系的大型金融機構。在這些機構擁有的資產里,大多都是從那些與房屋按揭關聯的收益所取得的。對於這些以信用貸款為主要標的的證券,或稱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來確保這些金融機構免於倒閉的風險。

然而由於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受到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沖擊的成員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美林證券和HBOS。 而其他的公司開始面臨了壓力,包括美國最大的存款及借貸公司華盛頓互惠銀行,並影響到大型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證券。

(6)08年金融危機全球損失多少擴展閱讀:

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6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全球一體化創造出脆弱和緊扣的經濟,表面上出現不反覆的情況及呈現十分穩定的景象。換言之,它使災難性的黑天鵝理論(意指不可能的事情)出現,而人們卻從未在全球崩潰的威脅下生活過。金融機構不斷的進行整並而成為少數幾間的超大型銀行,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是互相連結的。

因此整個金融體系膨脹成一個由這些巨大、相互依存、疊屋架床的銀行所組成的生態,一旦其中一個倒下,全部都會垮掉。銀行間越趨劇烈的整並似乎有降低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然而一旦發生了,這個危機會變成全球規模性,並且傷害至深。

過去的多樣化生態是由眾多小型銀行組成,分別擁有各自的借貸政策,而現在所有的金融機構互相摹仿彼此的政策使得整個環境同質性越來越高。

❼ 請問在08年金融風暴中,全世界一共損失多少錢(以人民幣計算)

首先告訴你,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損失是無法用貨幣來計量的。因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不會有什麼機構來推算這個數字,因為這個數字將是一個天文數字不再是用萬億來表示了。如果你想了解金融危機的危害你可以從多方面去考察。像金融機構的破產、對社會失業率的影響、對國際貨幣兌換比例的影響等等方面來看

❽ 2008世界金融危機對世界的影響

2008世界金融危機對世界的影響如下: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

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

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

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

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

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

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

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

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

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

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

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

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8)08年金融危機全球損失多少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的應對策略

一是股權重組,增資擴股;

二是壞賬打包,切割剝離;

三是注入資金,解決流動性。

首先,政府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進行重組,增資擴股。比如美國把「兩房」國有化,把私有企業變成了國有控股的企業。

其次,把銀行的壞賬剝離,打包放在一邊,銀行復甦後贖回資金,如果銀行倒閉了,由政府埋單,將壞賬清零。

第三,當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老百姓擠兌時,注入資金,增加現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擔保,增強社會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擔保,讓其他銀行拆借。

❾ 08年的金融危機造成多大幾經濟損失

金融危機已導致全球經濟大衰退,樂觀估計,至少要在2至3年後才可能恢復。我剛從美國回來,美國許多企業由於業務萎縮而凍結招聘,波音公司要進一步裁員。作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美國實體經濟疲軟,直接造成我國的出口企業面臨嚴峻形勢,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國際貿易、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此時正值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重要時期,金融危機會給大學生就業造成多大的影響,還難以預測,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斷,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日益擴散,首先是跨國公司和外包公司業務萎縮,會減少用人數量及其凍結招聘;其次國內為國外產業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製造業、出口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會影響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業影響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會刺激建築業的需求,從而帶動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的恢復,但是見效果有一個滯後時間,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還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就業的高達600多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受影響較大的是財經類專業,因為企業業務萎縮,首先減少的是財經類管理人員的需 求,其次是技術人員的需求。其次是建築、能源、機械、 IT類專業會受影響

❿ 2008年金融危機

聽我給你分析,專業的!

大約在01年的時候,美聯儲實行低利率的政策,存貸利率都比較低,
而當時美國的房市看好,房價一路上漲
這個時候,一些不吸收公共存款,資本充足率低的房地產金融機構,就貸款給一些欠缺還款能力保障的人,比如沒有穩定工作的或收入較低的人
因為貸款利率低,還款的風險相對較小,而且房價上漲快,即使貸款人還不起錢了,這些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收回房產作為抵押,將房產賣出去,甚至對於當初借錢買房的人,賣出去的錢還了款,都還有剩餘,所以美國人信心大增,大力發揚了這種讓人人買得起房的方式
這些金融機構把帶出去的款,作為債權,通過一些包裝,賣到了二級市場,
在二級市場,這些債權又被劃分成四個等級,優先順序,次優級,次級和股本級
這個劃分是這樣的,一旦借錢的人還款,全部用於優先順序,當優先順序還完了,再還次優級,次優級還完了再還次級等等
對於股本級,由於風險太高,資本市場(另一些金融機構)又推出一個保證,如果你收不到還款了,我就幫他還,但是你收到了,我收點手續費
這樣一來,這些債權被大大小小的投資銀行,基金,對沖機構,保險公司全部買走了
然而從05年開始,美國的利率上漲,房價下跌,這樣一來還不起錢和不願意還錢的人增加的很快,導致從最初的房貸金融機構到後來的投資銀行以及各種基金和商業銀行都陸續出現了資金短缺和流動性不足,這種問題並不是剛開始就暴露出來的,在多年的累積時候,在2008年,以本次金融危機的形勢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第一波沖擊)從最初的房地產金融機構開始(房利美和房地美等 ),
(第二波沖擊)到大量購買了這些債權的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和貝爾斯登等)
(第三波沖擊)最後購買信用評級價高的(優先順序,次優級等)的保險公司,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商業銀行等,也紛紛倒閉(因為這些機構要求安全性,不能購買評級低的債權,但是隨著資本市場惡化,本來信用評級高的債權,評級也被下調,他們只能選擇賣出 ,然而此時已經賣不出去了)
造成本次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聯儲在05年轉變實行高利率政策是貨幣政策的錯誤選擇,以及美國金融工具市場的過度發展,是主要的兩個方面

熱點內容
股市萌新怎麼看 發布:2025-08-23 08:54:34 瀏覽:267
80萬買哪個銀行理財好 發布:2025-08-23 08:45:17 瀏覽:275
股市裡什麼是擬10派多少錢 發布:2025-08-23 08:42:51 瀏覽:364
股市怎麼攢錢 發布:2025-08-23 08:02:24 瀏覽:101
dcep是什麼金融 發布:2025-08-23 07:50:55 瀏覽:893
為什麼有人會跟著老師炒股 發布:2025-08-23 07:31:31 瀏覽:869
解禁一半以上股票對股價的影響 發布:2025-08-23 07:22:09 瀏覽:816
股市預測上漲看什麼線 發布:2025-08-23 07:17:03 瀏覽:325
朋友不炒股怎麼回事 發布:2025-08-23 07:02:11 瀏覽:596
股票期貨盈利比例是多少 發布:2025-08-23 06:52:05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