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如何影響gdp

金融如何影響gdp

發布時間: 2022-09-01 03:48:45

『壹』 如何認識金融資本與GDP之間的相互關系

現代」資本主義的最典型特徵就是集中過程,這一過程一方面表現為,由於卡特爾和托拉斯的出現使得「自由競爭被揚棄」,另一方面則造成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使得資本採取了其最高級也最抽象的表現形式——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是指由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溶為一體而形成的最高形態的壟斷資本。金融資本取代產業資本占統治地位。 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與壟斷是這一切變化的基礎。沒有產業資本的高度集中,就無法為銀行提供大量的貨幣資本來源,也就不會有銀行資本的高度集中和壟斷。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又反過來通過各種信用手段,促進產業資本進一步集中和壟斷。所以產業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從一開始就是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交織進行的。
產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形成壟斷以後,兩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們相互滲透,日益溶合,終於形成了金融資本。金融資本投資對象主要是金融產品,如投資於股票,債券,銀行等。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資本全球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發展的重要階段。

『貳』 請列舉金融業對GDP的貢獻在哪些方面

金融業貢獻GDP那就多了去了,比如,房地產的拆遷重建,企業的貸款投資,石油的開采,黃金金礦的開采,期貨聯系實業的投資,貿易的進出口,等。我想,企業離開了金融業,是難有大的發展的。

『叄』 金融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金融能夠提高投融資水平和效率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多兩方面的促進作用:一是可以增加要素總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應;二是通過提高要素生產率,比如資本的生產效率,投融資效率等來促進經濟發展。

金融具有資本積累效應與資本配置效率,後兩者對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在資本的總量集聚上,金融發展可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本積累,在以哈羅德—多馬模型、索洛模型等為代表的傳統經濟增長理論中,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而金融可以通過更好地動員儲蓄,作用於資本積累,進而對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

金融能夠提高儲蓄和資本積累水平,提高投融資水平能力,金融發展對投資的擴大具有直接決定作用,影響投資的供給效應和需求效應,並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加速經濟發展。

金融市場可以通過兩種形式起到資本的集聚效應。一種是直接融資形式;一種是間接融資形式。在直接融資方面,如通過證券市場可以提高全社會的資金集聚水平。

在間接融資上,由於銀行等信用中介的存在,可以通過更好地聚集現有的金融資源和更好地動員可用的儲蓄,並通過貸款規模的擴大,促進資本積累水平的增加。

——在資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決定著投融資的效率。我們提出兩個效率:一個是融資效率;第二,能夠提高投資效率。

融資效率也就是資本集聚的效率。通過金融的發展,可以提高融資轉換為投資的效率。比如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和證券市場融資效率等等這意味著投資的效率提高。

儲蓄並不是全部被轉化為投資進而促進經濟發展的,在實現中往往有相當部分儲蓄在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被浪費掉了。

一個低效率、甚至是無效的金融體系是造成這種浪費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發展能夠降低這種浪費,也就是儲蓄能夠轉換為投資的比率,就能提高經濟增長率。

競爭機制的缺乏,某些制度限制等因素都是造成金融低效的原因,從而使得儲蓄在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被白白的浪費掉了。

另外,金融的發展,尤其是證券市場的發達,可以提高直接融資的效率.

2、金融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吸引優秀人才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金融的本質是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通過將資金配置到生產效率最高的項目中去,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同時提高技術進步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因此,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將可以更好地分配資金,提高進步水平,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同金融推動知識和資本的結合一樣,金融也推動和促進了技術和資本的結合進程。新技術的誕生往往伴隨著高風險。

而金融體系與工具的發展可以起到分散投風險的目的。金融的發展使得通過投資組合降低風險,從而對高風險的產業進行投資成為可能,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技術發展。

此外,金融業不僅可以通過資金融通,促進經濟增長,而且自身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金融服務。從就業結構來看,隨著金融的發展,金融部門的從業人員比重在不斷上升。

而金融業是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對人力資本的集聚效應明顯。一個例子是隨著幾十年證券市場的發展,培養和吸引了大批證券從業人員,為推動經濟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隨著經濟不斷金融化、金融活動的日益深化,不僅金融從業人員,而且對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人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金融直接推動了知識資本化的過程。知識作為一個新的重要生產要素,正發揮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識有不能單獨發揮作用,其必須同資本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而金融的發展,實現和加速了知識同資本的結合過程。

3、金融可以改變企業組織結構和企業規模
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持,企業的成長和規模擴張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大型跨地區甚至跨國企業往往也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支柱。

企業的規模擴張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要素投入實現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另一種是通過收購兼並或資產重組實現經濟規模的擴大。

在前一種情況下,企業往往要藉助銀行或資本市場來實現;而後一種情況大多是通過資本市場完成的——這種擴張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但要求企業更加熟悉金融和資本市場。

4、金融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金融的發展及深化對產業結構影響可從兩方面解釋:

首先,金融業的發展直接體現為金融業的產出較大,這在統計核算中不僅表現為GDP總量的擴大,同樣表現為第三產業增長加快,第三產業比重增大,產業結構優化。金融發展本身就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

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一方面,金融產業本身就是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這一角度而言,發展金融產業本身同發展經濟是一個概念。

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程度越高,其對金融發展的需求也就越大。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產業佔GDP的比重也會呈現出逐漸提高的趨勢。

因此,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相互促進。金融產業的比例提高就是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一個重要表現。

其次,金融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各產業不同程度的增長,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及優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資本在不同產業的流動及通過一定宏觀調控方式進行再配置。

金融對產業結構的形成和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傳遞機制如下:金融——影響儲蓄和投資——影響資金(資本)結構——影響生產要素分配結構——影響產業結構。

金融可以通過資本的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失衡及調整的困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與此相伴的是金融發展的滯後,兩者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而金融業得以較快地發展則為產業的優化提供資金及資本支持,為產業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資本環境,而加快產業結構優化。

金融可以通過調整信貸方向和結構,集中資金,加大對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力度,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也可以通過引導優勢企業上市融資,以上市公司發展帶動產業結構升級。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政府。

在過去的一、二年時間里,上海市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上海上市公司實行資產重組,使20多家非上市公司的高科技企業通過重組成為上市公司。

5、金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模式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但是,在如何發展金融產業,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上就存在兩種具體模式。即市場主導型金融模式和政府主導型金融模式。

所謂市場主導型金融模式強調在銀行和證券市場在融資上的主導作用。市場主導型金融模式而言,它是以商業化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為依託的。

所謂政府主導型金融模式是指在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市場不發達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的作用,利用政府信用實現對資金導向的倡導機制與矯正補充機制。

政府主導型金融模式又分為政策引導型和直接投資型。前者強調政策的引導體現在通過實施一定的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實現投資與產業政策的相互協調,達到資金融通的目的。

而後者則強調發展中都有若乾重點產業或新興產業,它們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但這些行業往往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收期長、風險高,私人金融機構難以承擔其融資。

故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政府也往往直接參與資金的配置,也稱為直接投資型政策性金融。

為此,可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些帶有官方色彩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向私人(民間)金融機構不願提供資金、無力提供資金以及資金不足的重點、新興部門進行投資和貸款。

但在此我們必須強調的是,這些金融機構必須按市場化規范而不是按行政方式進行管理而運作,否則會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的結果。

(3)金融如何影響gdp擴展閱讀:

金融服務業特徵:

就金融服務業而言,與其他產業部門相比,金融服務業同樣具有一些顯著的特徵,比如:

1、金融服務業的實物資本投入較少,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物理單位來度量金融服務的數量。

這也就無法准確定義其價格,從而也無法編制准確的價格指數和數量指數,因此金融服務業的產出也就難以確定和計量。

2、傳統金融服務業的功能是資金融通的中介,而現代金融服務業則具有越來越多的與信息生產、傳遞和使用相關的功能,特別是由於經濟活動日益「金融化」。

所以,金融信息越來越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資源之一。

3、金融服務業傳統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隨著金融活動的日趨復雜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務業逐漸變成了知識密集和人力資本密集的產業。

人力資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資源的多寡在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已經成為決定金融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業生存和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4、在當今這樣一個國內和國際競爭加劇的時代,金融服務業正處於大變革的過程之中。

信息技術、放鬆管制和自由化的影響已經永遠改變並在不斷重新塑造著金融服務業領域,而且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金融服務業即從事金融服務業務的行業。我國金融服務業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四個分支:

銀行,證券,信託,保險。金融、保險業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業、證券經紀與交易業、其他非銀行金融業和保險業等。

金融服務業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貸、社會資金收縮、擴放,金融領域消費的管理和設計,對金融產品設計,對消費支付方式提供和創新,金融服務業成為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務手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服務業



『肆』 金融增加值與GDP的關系

兩個比較好的解釋-—

金融增加值指一定時期內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金融機構通過生產活動新創造的價值。包括金融機構從事金融媒介服務活動及相關的金融附屬活動,涵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活動。
金融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金融業包括各類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信用合作組織. 金融業增加值按生產法計算,就是總產出-中間消耗=增加值. 總產出和中間消耗的計算公式如下

總產值=各項利息收入-各項利息支出+手續費收入+信託業收入+融資租賃業務收入+外匯業務收入+證券業收入+咨詢業務收入+投資分紅收入.

中間消耗=手續費支出+營業費用-職工工資-職工福利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稅金.

『伍』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1、金融能夠提高投融資水平和效率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多兩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是可以增加要素總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應;

二是通過提高要素生產率,比如資本的生產效率,投融資效率等來促進經濟發展。

2、金融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吸引優秀人才。

金融的本質是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通過將資金配置到生產效率最高的項目中去,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同時提高技術進步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因此,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將可以更好地分配資金,提高進步水平,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5)金融如何影響gdp擴展閱讀

金融發展規律

1、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上層結構的增長比國民產值及國民財富所表示的經濟基礎結構的增長更為迅速,因而金融相關比率(FIR)有提高的趨勢。

2、一國金融相關比率的提高並不是永無止境的。一旦達到一定的發展階段,特別是當FIR達到1~1.5之間時(西歐和北美20世紀初就達到了這一水平),該比率將趨於穩定。

3、經濟欠發達國家的FIR比歐洲和北美國家要低得多。欠發達國家目前(指20世紀60年代)的FIR多在1和2/3之間,相當於美國和西歐在19世紀後半期就達到並超過的水平。

4、決定一國金融上層結構相對規模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經濟單位和不同經濟集團之間儲蓄與投資功能的分離程度。

5、在多數國家中,金融機構在金融資產的發行額與持有額中所佔份額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大大提高了。即使一國的FIR已停止增長,該份額卻依然呈上升勢頭。

『陸』 GDP的增長或下降和整個金融業有什麼關系

相輔相成唄。
金融業的發展能有效削減信貸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使一部分人手中的閑置資金轉移到需要資金進行生產性投資的人手中,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反之,金融業的衰敗將會影響使信息不對稱問題無法有效解決,貸款人由於信息不對稱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放棄貸款給需要投資的借款人,於是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柒』 金融危機對中國GDP的影響

中國主要是出口導向型的外向型經濟,高額的GDP主要是出口中低端產品,金融危機之後歐美主要進口國消費不振,對中國低端加工業的影響很大,但是由於中國的巨大外匯儲備,金融危機有利於中國以金錢換技術,購買別國國債換取對我們高科技出口的放鬆,所以從09年開始可以看到這兩年以來,中高端的機械製造和高科技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逐年加大,也就是說,中國的GDP的組成成分已經不僅僅是由於給各國當代工廠的出口外匯了,GDP的質量越來越高了

『捌』 如何認識金融資本與gdp之間的相互關系

近年來中國金融業在GDP佔比持續維持在8%左右,高於新世紀初前幾年近4個百分點,也高於這幾年美國、英國等金融強國1個百分點左右,更高於日本、德國等金融結構相似的經濟體。現階段中國無疑已成為全球金融大國,但眾所周知金融發展水平其實並不高,離金融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金融行業的GDP佔比為何如此之高,此問題需要正本清源,深入分析

金融服務熱潮的亂象對經濟發展存在負面效應

無庸置疑,中國金融行業GDP增速高於國民經濟增速,處於牌照壟斷地位的金融行業平均利潤率高於一般工商業,非金融行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興起了從事或開辦金融服務的熱潮。但在產融結合的持續沖動中,市場利率並沒有因金融服務新主體的加入而下降,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獲得融資難的問題也沒有得到有效緩解,通過調控釋放的多數貨幣之水進入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常常被阻滯或阻斷,相反多數從事金融服務的主體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的不良循環圈,即脫實向虛,甚至可以用自娛自樂來描述,特別是容易獲得央行融資便利的大型金融機構,更樂於在同業間從事資金批發與零售游戲的套利交易。在創新表外業務的幌子下,在剛性兌付的幻覺中,資產管理、銀行理財、同業交易存在杠桿過高、鏈條過長、關聯過於復雜、結構無序鑲嵌等亂象,非法集資屢禁不衰,P2P跑路和金融詐騙事件頻發。

造成此類亂象的原因較多,如實體經濟投資回報低於金融投資回報,社會上存在對多種融資渠道的需求,規避表內金融活動監管開展基於非利息收入的表外金融活動創新,新技術、新業態、新機構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等。

從金融行業形成的GDP佔比過高的角度看,40年來GDP有向金融行業密集的走向,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但中國金融市場長期以間接融資為主和貨幣超發現象,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佔比自然高於許多發達經濟體,在特殊的金融結構和發展條件下,經濟過度金融化一說又似是而非。

1。中國社會融資中債務性融資佔比高,股權融資和其他直接融資佔比低,其中債務性融資中又以銀行信貸為主,利息收入自然在金融服務收入中佔比較高。

2。非銀行信貸融資如金融理財、資產管理存在鏈條長,中間環節多,創新的金融服務運行效率不高導致運營成本較高。

3。市場利率居高不下。債券形式的直接融資服務同樣鏈條較長,難以較大降低總體成本。民間借貸、基於網路的直接融資的成本往往高於基礎利率1倍以上,且許多籌資主體如缺少資金創業的民間主體、國企、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業對利率敏感度不高。

金融腫脹的內在原因

從經濟貨幣化的角度看,中國商品經濟已發展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所需要的貨幣媒介屢屢創出歷史峰值不足為奇,但M2/GDP超過3倍,在全球各經濟體發展過程中並不常見,顯然屬於貨幣化過度,使得通脹預期長期存在,加之全社會投資熱度持續高漲,貨幣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又不很通暢,市場利率居高不下。

中國宏觀經濟杠桿過高,經濟增長的債務依賴度或貨幣密集度高,與美國次貸危機後刺激性投資計劃和沒有管住貨幣總閘門有關。過去以GDP論政績,國民經濟增速調控重視刺激內需,中央與地方通過舉債擴大基建投資拉動內需增長,典型的事例是4萬億刺激和地方配套的10萬億跟進投資,而社會投資往往又缺少硬性預算約束,在路徑依賴的作用下,地方顯性與隱性債務快速增長,政府部門的杠桿增長過快。國有企業往往享有更多的融資便利,佔用社會大量信貸資源,債務資金使用效率總體不高,利息開支大造成盈利水平不高。由於房價周期性的持續上漲,居民的杠桿也持續增長,同時消耗大量的儲蓄存款,造成銀行信貸發放賴以依託的傳統儲蓄存款增速放緩成為新常態。金融部門特別是銀行在此過程中,僅承擔著貨幣投入或流動性的渠道作用,在資本約束和宏觀謹慎監管下,其表內信貸的杠桿一直穩定在資本監管許可的倍數之內。為開發非利息收入來源、維持業績增長,在監管部門的默認之下,往往規避資本約束在表外投融資領域進行「灰色」創新,這部分金融活動才是助推其他部門杠桿率上升的「元兇」。持續近十年的貨幣信用過度投放,企業和地方債務增長太快,導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國民經濟出現了結構性杠桿過高的問題,至今還有不少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積重難返。

從經濟證券化的角度看,中國股市總值/GDP不到0.8倍,近兩年還存在下降的苗頭。中國股權融資占社會融資比重不高,有些年份還周期性下降,特別需要關注的是上市企業分紅現象不普遍,經濟證券(股票)化明顯嚴重不足甚至倒退。另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現象是債券市場打破了剛性兌付傳統,不少企業債券到期無法兌付,地方債券或債務被逼展期。

社會各界都認識到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重要性,並投入了巨大的支持資源,但收效並不明顯。這與整體誠信水平有待提升相關,引入信託契約機制可能是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同時應大力提高證券信息的披露透明度。

『玖』 請列舉金融業對GDP的貢獻在哪些方面

其實,基本每筆資金的交易都可以增加GDP的增長,從這方面來考慮,你就可以想到有多少資金的交易是由銀行進行的!想具體的比如:商業銀行對國債的收購、對企業項目的投資、貸款、中間業務的轉賬和手續費等!

熱點內容
股市用戶多少 發布:2025-08-23 11:16:35 瀏覽:509
炒股軟體怎麼批量添加個股 發布:2025-08-23 11:03:40 瀏覽:866
一萬存理財通一個月賺多少錢 發布:2025-08-23 11:03:30 瀏覽:813
股票累計投資有分紅 發布:2025-08-23 10:42:15 瀏覽:970
金融化泡沫化怎麼處理 發布:2025-08-23 10:15:48 瀏覽:963
受假疫苗影響的股票 發布:2025-08-23 09:41:57 瀏覽:871
炒股虧錢還會怎麼樣 發布:2025-08-23 09:17:59 瀏覽:434
目前私募股權市場的大環境如何 發布:2025-08-23 09:08:56 瀏覽:197
公司如何分股權讓員工有積極性 發布:2025-08-23 09:01:42 瀏覽:942
股市萌新怎麼看 發布:2025-08-23 08:54:34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