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房價會如何
A. 經濟危機對全球房價的影響
聽你的語氣,其實明顯能感覺到你希望能得到一個房價不會跌甚至會漲的答案,但即便因此會讓你不開心,我也得談些我個人的看法.在這里就不引用房產商,經濟學家,政府官員的各類觀點了,那些觀點看漲看跌都有,所以列出來也沒太大借鑒意義.
我本人是做金融的,我對你的問題講四點吧
1.引用一個業內均知的事實,全世界任何一次規模性的房地產衰退都是有周期的,這個周期至少也有兩年,在這個周期內房價縱然偶爾會有反彈,但總體上將不可避免的持續下跌,目前為止無一例外.從2008年我國房地產價格下跌開始,到目前尚不滿一年.而此次房地產衰退,又伴隨或者說是由金融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正逐步演變為經濟危機,這次危機的規模為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超過29年的大蕭條.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房地產衰退的周期會不會只有兩年,要畫個大大的問號,更不用說即便按最短的衰退周期看,2009年房價整體下跌依舊是不可避免的.
2.你所說的地區存在特殊性,房價確實不高,按你所說剛性需求也有保證.但要明確的是,整體趨勢對你所在地區的影響是必然存在,就象股市一樣,從6000點到2000點,在這個大趨勢下當初再便宜的股票或者再優秀的公司,其價格還是無可避免的會下跌,只是多少不同而已.所以,即便在你所說的地區,其房產價格依舊會不可避免的受到負面影響.要知道即便你們縣城的人口飽和,但他們依然活的很好,也沒誰露宿街頭,而露宿街頭的也買不起房,大家在目前情況下都會想保守一些,維持現狀.該租的繼續租,沒人買房,房價怎麼會漲.至於開發商,在三線城市開發商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你並不清楚他的成本是多少,他現在賣1400能賺到錢,就完全有繼續降價的空間.同時,開發商幾乎全部依靠銀行貸款,資金壓力很大,一旦買房人減少,銷售下降,降息的那點錢和到期貸款歸還的壓力比起來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面對資金壓力,開發商即便是虧本,也會賣房,因為企業要活下去.到時降價拋售的壓力,包括銀行處置抵押物的拋售壓力,會直接導致大家都爭相出貨,就象股票一樣,很多人家裡有急事,虧了也要賣掉.而且賣掉是為了避免更大損失.誰走的遲,誰就虧的多,虧得少就是勝利.所以開發商不會低於成本賣房這條其實不太說得通.
3.房產新政主要集中在降低利息和降低第一套甚至二套房首付比例,這確實是鼓勵政策.但這個政策的出台本身就說明了大部分人現在不願意投資買房.降息的幅度有限,而首付比例的降低實際意味著你欠銀行更多錢,今後要付更多利息擔更大風險.政策出台所帶來的那麼點小利和普通人對經濟衰退的擔心,孰大贖小,一目瞭然.事實上,這些政策的出台,其實更大程度上影響的是投機資金,因為他們的杠桿可以更大,同時利息壓力會更小.但問題是,房產炒作資金基本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個別三線城市(比如去年的北海市),基本不會去關注你所在的縣城,因為他們進去後,完全沒什麼人可以接手,甚至連炒作都缺乏題材.所以房價既沒有剛性資金,也沒有投機資金來推動,哪怕只是短時間炒作一把走的可能性都不會太大.
4.說這么多,我想給的建議就是,盡量還是從大環境來考慮問題.我看你還提到了離學校近,現在離天安門的房子都有下跌,更何況還是靠個縣城的學校.這些細節問題不是不值得考慮,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認為,如果你確實有住房需要可以現在買房,因為你那的房價從你介紹的情況看即便下跌,幅度也不會太大了,況且你買的新房是自住,幾年內都不用去考慮賣不賣的問題,漲跌也就不會太計較.等到你准備賣時,估計這輪衰退也結束了.但如果你是出於投資考慮,建議你再等幾個月,等09年的相關數據,至少半年數據出來後,再去考慮.那時如果行情還是不好那就不買(很大可能),如果行情好轉了,那時再去買也肯定不會比你現在貴出多少,但買得卻放心很多.遠比你現在買到手上整天提心吊膽來的穩健.
老百姓買房真得太不容易了,還是謹慎一些,衷心希望你能有一個溫暖安心的家.
B. 如果真發生金融危機,到底是留房子還是留錢呢
如果真發生金融危機,到底是留房子還是留錢呢?這個問題要從金融危機的性質上作出具體分析是留房子還是留錢。
所以如果是由於超發紙幣,導致市場紙幣大量供應上來,讓這些紙幣失去價值符號;這樣的金融危機肯定是留房子好,留著錢會出現大幅貶值,而房子貶值力度相對將弱,這種金融危機留房子才是最明智的。
通過以上兩種金融危機的具體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金融危機來臨是留房子還是留錢並沒有絕對性的,要根據金融危機的性質來作出明智的決定,留房子有留房子的好處,留錢有留錢的優點,具體情況具體選擇。
C. 2008金融危機對中國房產有什麼影響
房價上漲幅度下降,房價仍普遍上漲。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務院出台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增加千億元投資,即後來統稱的「國十條」。 2010年4月17日 國務院為了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發布《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簡稱「新國十條」。
盡管中國政府一直希望把房價穩定住,或者是回歸理性,或者是把過快的房價上漲幅度把它降下來。上漲幅度的下降,不等於房價絕對值的下降,這是兩個概念。
房價還是在漲,說明在市場供求關繫上,它往往起到一個基礎性的、決定性的作用。政府的調控政策,與社會客觀發展規律相一致的時候,政策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達到預期的目的。否則,支付極高的社會成本,也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3)全球金融危機房價會如何擴展閱讀
2008年,美國利率長期持續下降,住房擁有率節節攀升,百姓購房需求旺盛,這一系列因素促使美國全國范圍內房價在2007年之前持續走高。
其中,以房貸為基礎資產的金融衍生品開始在投資市場受到歡迎,於是在投資市場旺盛的需求下,投行開始將次級貸款打包成新產品。與此同時,美國銀行放鬆監管,未能及時意識到危機。此後房價節節攀升,在價格飆升至「賣不動」的節點後,吹起的泡沫終於破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房地產觀察》項目顧問理查德·科斯認為,美國所謂的金融創新導致放貸機構不顧購房貸款者的償債能力過度放貸,最終引發次貸危機。
科斯說,美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催生了抵押擔保債券(CDO)之類的結構性金融產品,持有者結構復雜,這導致在房價下跌時,監管者無法判斷系統重要性風險在哪個環節。
在房價泡沫刺破後,貸款違約,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收緊,借貸成本走高,不少傳統企業資金面發生斷裂,影響到工資、支付能力、就業等等,進而環環相扣沖擊了美國當年經濟基本面運行。
D. 金融危機對中國樓市的影響有哪些
金融危機一般是從銀行信貸業開始顯現的,而樓市很重要的依靠就是銀行信貸,中國雖然採用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但隨著近年來,人民幣參照一籃子貨幣調整匯率,這樣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必然會受到影響,樓市只是其中之一,相應的還有其他產業,包括就業率等。
中國的開發商與炒房者卻在高呼「高房價是中國走出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助推器」。毫無疑問,這個論調的潛台詞就是如果房價下跌中國經濟將陷入新的經濟危機。應該說,每一個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還保持一絲理性的人,都應該意識到,所謂的「高房價是中國經濟的最大馬力的發動機」等論調都是假話,那是一群只為自身利益而不顧國民經濟安全之人的「肺腑之言」。
中國是個資本大多數國有化的國家,這樣金融危機在國家的干預下,不會產生很大的動盪,目前各個地區都採取了拯救樓市的辦法,但這個只是一個刺激作用,真正的起到決定的性作用的還是在房價上面。就拿最近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價普遍有所下降來說,按照樓市存在的泡沫性指數來看,目前樓市處於不穩定期,金融危機的出現,對中國樓市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
1 加大國家對樓市的政策性監控。
2 樓市普遍下降,然後再小幅上升,最後達到全國性平衡。
3 加快完善有關樓市買賣的相關法規。
E. 金融危機對房價有何影響
金融危機對房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傳導上,所以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房地產企業絕大多數是舉債運行的,因而金融危機會導致這些房子無人買,企業破產;第二是金融危機會導致錢荒發生,很多投資者會大量甩賣房子以握住現金;第三是金融危機向上傳導給銀行、信託機構,向下傳導給建築企業、建材企業,以及眾多員工,房價打折勢在必行。
在這個時候,由於央行的瘋狂放水抑制市場錢荒,那麼貨幣就會持續貶值,房產這類大宗資產相關就會大量貶值。對於普通人來說,除非你是剛需,不要再輕易貸款買房子。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到來之際舉債進行購買,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我們有足夠的現金流去還貸款。
【拓展資料】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與經濟危機的關系:
首先,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是有區別的。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後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於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就此而言,「經濟」是帶有價值取向的一個結果,「金融」則是實現這個結果的某個過程。因此,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里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蕭條),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范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F. 目前世界整體金融危機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美國的金融危機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美國人的消費習慣,簡單來說就是超前消費,美國人基本是不儲蓄的,這個和中國人的習慣是完全截然相反的;
二、美國的超前消費和銀行監管機制的漏洞,導致了很低的門檻就可以住是一套看上去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樣有力的刺激了房地產的消費,迅速的推高了房價,並導致了房地產的泡沫不斷的變大;
在21世紀初,我就聽很多人說這樣一個經典的說法:一個美國老太太在去世的時候還清了她買房的所有貸款,一個中國老太太去世的時候說了一句,我終於買上了房子,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到了一個類似的說法,連買菜的老太太都知道買股票能賺錢了的時候,那麼股市離暴跌就不遠了。
我認為現在中國的問題,並不比美國好多少,但是中國有一個好處就是中國人傳統的儲蓄習慣,這個可以讓中國比美國好過點,但是,中國的出口現在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這個對中國是非常非常不利的,我不是學經濟的,不清楚中國的GDP有多少是來自出口,但是在我看來,中國內需的增長是依附於出口增長,
出口帶動了就業,就業將相當一部分的農民轉變為城裡人並增加的收入,中國的企業增加了中國稅收就增加,中國的稅收增加造就了公務人員的增加和公務人員收入的增加,農民工進城和大學生就業造就了需要買房的人的增加,推動的房地產的需求的增加,買了房子就要裝修,買傢具家電等等,
而中國現在出口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我認為也在與房地產的問題,房地產的大量需求導致了所有與房地產有關的產品的需求增加,比如鋼材、水泥、木材等等,而過量的需求又導致了中國進口部分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了產品成本的增加,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員工的工資的上漲,房子貴到這么個程度,不加工資老百姓怎麼過,就只能要漲工資了,漲了工資人力成本增加,這兩種成本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出口的競爭優勢的降低。
我想不僅僅是中國,我認為全世界都應該把房價控制下來,讓全世界的老百姓住的起房買的起房,才是最正常的經濟運行方式。我認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不應該是人類最根本的吃和住,而應該是不斷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而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降低人類的勞動強度而進行的創新。
G. 為什麼08年經濟危機房價大跌,今年危機多地房價卻上漲呢
008年的經濟危機導致了我國的房價下跌,而今年受到疫情爆發的影響,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但沒有對房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房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還上漲了,大多數人表示不理解。根據題主的提出的問題來簡單地回答一下。
一,2008年的經濟危機,為什麼會導致我國的房價下跌?
當然,房價上漲絕非是一件好事,尤其在今年的特殊時期,如果房價得不到控制,大幅上漲和大幅下跌的危害同樣大。如果疫情繼續全球蔓延,那麼,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經濟危機爆發的危險會進一步加大,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更需要積極的面對。對房地產市場來說,必須要穩定房價,保持房價在一個較小的區間波動,大幅漲跌給經濟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像的,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以上為個人觀點,謝謝閱覽,喜歡記得點贊關注!
H. 經濟危機 房價是會漲還是會降
經濟危機的過程中房價會有所起伏,但最終是會降的,除了某些黃金地段,可能會不降反升。
經濟危機的過程中房價會降是因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8)全球金融危機房價會如何擴展閱讀
歷次危機
編輯
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危機
I. 為什麼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跌,今年疫情影響多地房價卻上漲呢
最近聽好多人都在討論房子的問題,說的意思大概就是因為疫情,房價便宜,現在是入手的最好時機,比如哪個老闆公司經營不下去了,要賣房子,房子不好租了,要賣房子,大家為了及時出手,就會壓低價格,或許吧,換句話說,你若是買個老破小沒疫情也不貴!
前段時間問了幾套房子,相比前兩年價格漲了不少,在看看新樓盤沒有幾個低於一萬的,恆大打折銷售呢,但是地點真是讓人望而卻步啊,四千一平的價格的確吸引人,比飛機場還遠的距離我是真心接受不了,要公交沒公交,要地鐵沒地鐵,四千一平買來幹啥?養老嗎?
所以說句真心話,新房子,好開發商的房子都沒掉價,你們所謂的有價無市也是虛假的,看看剛開盤的樓盤,五分鍾銷售一空是什麼場面,半夜去排隊的人真的都是閑得沒事兒嗎?
物價漲了,工資也算漲了,房價怎麼可能掉呢?如果房價掉了,金融危機會重新來一次,世界都會大洗牌,不知道對我們來說是好是壞,其實掉價能怎樣,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最後我想說,如今是買二手房的最好時機,那些市中心的老破小價格是真掉了,還有就是不要投資,買房就是居住,這樣房子的價格才能穩定,物都以稀為貴這個道理不懂嗎?
J. 為什麼2008金融危機房價大跌,今年疫情房價卻上漲呢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沖擊,導致全球經濟出現下滑或者衰退,但還沒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出現,多地房價上漲都是正常。而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在危機之時房價大跌是正常的事。
2008年金融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不管是經濟,金融市場,還是樓市都沒有倖存,都是全面暴跌。
首先,08年爆發的是金融危機,股市、債市、基金、期貨等都會大幅下跌,而這些金融市場殺跌,會導致很多人資金緊張,或者防止爆倉,從房地產抽資金到金融市場補充抵押物,防止爆倉。
第三:過去十幾年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都經濟暴漲,每個城市的房價存在不同的泡沫。
房價泡沫低的跌幅小,泡沫高的下跌速度和幅度大,沒有泡沫有經濟支撐的城市房價不跌反升。
每個城市房價泡沫不同,經濟不同,發展潛力不同等這些都會影響房價,造成房價漲跌現象。
總結分析
總之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全國房價都集體出現下跌,但2020年不同,並未進入危機,房價不會集體下跌,分化嚴重,今年房價有漲有跌,但總體都是漲少跌多。
今年房價是分化嚴重,跟2008年金融危機的房價沒有可比性,整個市場環境不同,自然會讓房地產整個行業的行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