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集團代理金融網點是什麼意思
A. 郵政銀行——困惑背後的本質
近年來,隨著支付寶對銀行市場的攪動、微信藉助其廣大的用戶群體介入支付領域,國家利率市場化的政策導向以及大小地方性商業銀行的開放和崛起,加上市場上金融脫媒與互聯網金融的不斷深入,傳統銀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郵政銀行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典型代表。
主要表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儲蓄余額增量不增收,員工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但收效甚微,金融業務利潤不斷收窄。
這些現象,企業的管理層及職工都能看見一二,但是鮮有人認真地去分析本質原因。郵儲銀行雖然不久前被國家認定為第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但是,它與其他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仍有較大的區別。與其他銀行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郵政銀行一套門面兩套體制。簡單地說,就是郵政銀行自營網點+郵政公司代理金融網點。細致的客戶會發現,有些郵政銀行網點可以辦理收寄業務,而有些郵政銀行網點卻不能。原因就在於,盡管它們外表長得多像哪怕完全一樣,它們仍然是分屬不同的公司。
郵政代理金融網點卻數倍多於郵政銀行的自營網點。特別是在鄉鎮農村地區,郵政銀行的網點基本都是郵政公司的代理金融網點,而不是自營網點。有人會問,這有什麼區別呢?一個最大的區別,代理金融網點只存不貸。郵政公司的代理金融業務相當於給郵政銀行打工,吸收存款過來,轉給郵政銀行,收取固定的業務費用而已。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郵政代理金融業務獲取利潤的本質就是吸取存款的業務費。曾經,郵政銀行被喻為農村金融的「抽水機」,也是由此而來。
但是存款的主體,客戶因為支付寶的攪局、利率市場化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隨著存款利率的大幅下降,客戶對於資產的保值增值需求不斷上升,所以客戶會不斷尋找資金保值增值的渠道,而互聯網金融恰恰給了客戶豐富的、便捷的選擇渠道。
所以說,郵政銀行利潤收窄、收入下降的本質原因,是因為曾經郵政銀行市場上的客戶與銀行的信息不對稱性的持續減少,造成的客戶流失。或者說郵儲銀行傳統金融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資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然而直到現在,省公司金融業務發展的要求,仍然是以存款為中心,並且大力推行一年定期,而這完全是與客戶、與市場的需求相背離的,這種一廂情願的決策無疑會加速企業脫離市場的發展方向,最終落後於行業。互聯網深化普及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信息不對稱性的不斷降低,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所以郵政公司將主要利潤的來源建立在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上,就註定了利潤的持續下降。
從一個現象可以看得出,近年來,一些鄉鎮農村的中高端客戶,他們的資產開始向當地沒有的商業銀行轉移。這是怎麼回事呢?鄉鎮農村,並沒有這些商業銀行的網點,他們開戶方便嗎?存取款方便嗎?資金怎麼會向這些銀行轉移呢?怎麼會舍近而求遠呢?
只不過是遠方的銀行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資金保值增會值的需求而已,並且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支撐。
筆者工作一年多時,曾向單位負責人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建立客戶信息管理系統,二是打造鄉鎮支付閉環生態圈。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後面是全市最早建立的,但是隨著省、市公司也建立了相關的系統,縣里的就棄之不用了。仍然時至今日,這個系統實現的功能仍然極其有限,連簡單的客戶關系管理都還不完善。
打造支付閉環,大概是2013年間的事情,那時候,筆者想的是利用POS機+郵政銀行卡,通過前期的補貼引導,使商家和客戶都形成固定的支付習慣。事實上,支付寶最開始推行的移動支付,與這個是一樣的本質,一樣的想法。這種支付閉環益處甚大,客戶形成習慣後,無論電子現金流怎麼流通,它都在企業產生利潤。事實上就像再造了貨幣流通一樣。
工作多年,對於各類業務,大大小小也寫過無數想法、建議,也上過中國郵政報,但都沒有起到絲毫作用。集團還經常要求職工寫金點子,有點子用不上,叫什麼金點子呢。
制約郵政企業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以行政化的模式管理企業。什麼業務都是上級一級一級任務下達,層層加碼出來的。上級的計劃是怎麼來的呢?不是市場調研來的,有的是以一定的同比增幅按往年規模推出來的,也有不少就是憑領導的認為得出來的。
這樣的任務有好處,就是產生的壓力大,促進職工前進,開拓市場。但更多的是壞處,壞處是在企業顯然地走上了下坡路,任務計劃仍然一意孤行,最後只能出現分道揚鑣的結局。為了完成上級任務,不惜倒貼企業利潤,把收入盤子做大,這種行為真是飲鴆止渴。
就像代理保險業務,明知道保險公司也需要客戶資金,為了業務費,就把客戶以及客戶資金介紹到保險公司去了。客戶介紹過去了,又說為了保證資金的留存率,必須做好到期保險的資金留存。說到底是要客戶做保險,還是不做保險?
為了彌補收入的欠產,加大代理保險業務的發展,筆者也曾寫過長文,這種為競爭對手辦業務的做法,著實是難得一見的。期繳保險的收入是高,但代價是今後幾年的資金固定流失以及客戶流失的風險,無非寅吃卯糧的做法而已,短期看有助於收入提升,長期看將使企業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
然而,也許並不是管理者不知,只不過上級要求和一些利益輸送的問題而已。
除了業務上,在用人上也是一樣。條線斗爭厲害,關系戶平步青雲,草根淪落於基層。
金融業務發展的關鍵已經不在網點,如果不給客戶一個來網點的理由,網點就是成本,還是不小的成本。一個網點,如果是五個員工,年薪各各十萬,一年就是50萬,租金10萬,就是60萬,還有水電氣等成本開支。
最關鍵的,是競爭的戰爭已經從線下網點轉移至客戶的手機上,目前這是過程當中。如果過程當中沒把握好,最終就是結局的慘敗。如果郵政銀行不加大手機銀行的人性化設計力度,不實現網路遠程開戶和網路APP自營銷或產品營銷,郵政銀行,必將被時代所淘汰。
B. 郵政銀行的代理點是
代理網點和自營網點一般沒什麼區別,都可以辦理銀行的業務,但是代理網點一般情況下是有快遞等服務的
C. 郵政局代理金融網點可以辦理哪些業務萬分感謝
首先,明確代理金融網點是郵政儲蓄銀行的代理,代理的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金融業務。2007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繼承了原中國郵政的金融業務,因分家並未完全徹底,中國郵政仍然控制著一半多的郵政金融網點,用郵政儲蓄的盈利補貼普遍服務的虧損,與銀行對外統一使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標示,繼續發展郵政金融業務。因郵政金融業務全全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繼承,中國郵政管轄的金融網點只能成為代理網點。
其次,業務范圍。因為代理的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金融業務,所以開展了部分金融業務板塊,主要是:存取款,代收代付、開戶、掛失、匯款等一般性的業務都能辦理,另外理理財、保險等表外業務也可以。但是信貸業務、公司業務以及國際金融業務是不辦理的。這些業務都由郵政儲蓄銀行辦理。
D. 郵政儲蓄銀行,跟郵政代理網點銀行怎麼區分
目前根據國家相關部門郵政體制改革的需求,中國郵政儲蓄成立了郵政儲蓄銀行,對外統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我們郵政儲蓄銀行按照國家要求向商業化銀行轉型,對於先期和即將進行商業銀行化網點轉型的網點的門頭「採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字樣,對於暫不進行商業化轉型的部分網點門頭「採用郵政儲蓄」字樣,兩者業務暫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都是在全國郵政儲蓄聯網網路運行下的郵政儲蓄機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
E. 郵政儲蓄營業網點什麼意思
郵政儲蓄營業網點指郵政儲蓄服務店面,提供郵政儲蓄業務地方。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2012年2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於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體變更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承繼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資產、負債、機構、業務和人員,依法承擔和履行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在有關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協議中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和法律責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已有的營業機構、商標、互聯網域名和咨詢服務電話等保持不變,由股份公司繼續使用,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因此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F. 中國郵政金融網點怎麼樣,主要是做什麼的,不是郵儲銀行是金融網點
中國郵政金融網點就是中國郵政的辦理金融業務的網點,達不到
郵政儲蓄銀行
的網點成立條件,可能會同時開辦郵政業務和金融業務。
G. 郵政網點是指什麼
郵政網點是指銀行營業的分行地方。銀行網點是Wind資訊新推出的新一代移動理財系統應用產品。基於用戶當前位置,為用戶提供網點快速定位、信息查詢等財務管理和生活服務軟體,是集銀行名錄、周邊網點、銀行查詢功能於一體的專業理財產品。
中國郵政速遞的優點
網路強大,全國2000多個網點,讓所有對手望塵莫及,而且這2000多個點都是他們自己的人,別說到縣里,就是到村裡,他們也可以做到。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是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郵政集團於2010年6月聯合各省郵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股份制公司。
是中國經營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網路覆蓋范圍最郵政物流廣、業務品種最豐富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
H. 什麼是代理郵政網點郵政網點也能代理嗎望知情者賜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由郵政集團公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其營業網點類型分為三種:一類支行、二類支行、郵政代理網點。其中一類支行歸銀行直接管理,二類支行和代理網點屬於郵政。這里所說的代理是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郵政的網點代理銀行的相關業務,所以我們稱其為郵政代理網點,當然郵政的員工是不會說自己是代理的,呵呵
I. 郵儲分一類、二類、代理網點。在人員管理上多頭、權責不清,能詳細的描述一下嗎原郵儲銀行指什麼
郵政儲蓄銀行,一類行,是銀行直屬網點,人員歸屬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直接領導,各類業務辦理齊全,辦公環境,人員服務,都喝正規的銀行接軌。
郵政儲蓄。 二類行,由於規模稍遜,人員歸屬於中國郵政,但是聽說近期要歸屬銀行了也,所以辦公環境,硬體也還說的過去,但是人員工資和郵政儲蓄銀行差了很大的一段,人員態度不要深究了就
代理網點,最悲催的地方。被所有人管理……拿的錢很少,還有一大堆的任務等著……能有人上班就不錯了
J. 為什麼郵儲銀行要搞代理網點
郵儲銀行的前身叫郵政儲蓄。郵政儲蓄只吸收存款不發放貸款。金融機構吸收存款存到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在扣除金融機構給客戶的利息外還要給金融機構補貼。郵政儲蓄網點多,吸收的存款多,吸收的存款只有交到人民銀行賺取利息差,比較單一。
後來財政部批准成立了郵政儲蓄銀行。但是不是所有郵政儲蓄網點變成郵政儲蓄銀行,只有一小部分變成銀行。因為郵政儲蓄屬於郵政,而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就從郵政中分離出去了。而郵政的主要運營收入要靠郵政儲蓄網點,所以大部分郵政儲蓄網點還屬於郵政。郵政儲蓄和郵政儲蓄銀行其實是屬於不同的公司的,但兩者用的系統和標識等還是一樣的,郵政儲蓄網點也按銀行的要求就行管理,所以郵政儲蓄網點是代理郵政儲蓄銀行進行辦理業務,對外掛的也是郵儲銀行的名牌。一般社會大眾是區分不開的。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UncleCai財經說。
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