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利弊有哪些

金融利弊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01 15:28:35

A. 開放金融市場利弊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有利方面: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期來看,逐步擴大金融開放並最終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可以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及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獲得巨大收益,也有助於加快國內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不利方面:

客戶資源的無形流失一些外資金融機構的優勢體現在體制優勢、管理優勢、規模優勢、跨國服務網路優勢。這些優勢集中起來形成了綜合性服務的業務優勢。一些外資金融機構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和雄厚的實力、良好的市場形象贏得優質客戶,這對我國金融機構將造成強烈地沖擊。

B. 金融全球化的利與弊

從進化論(不但是生物進化論而且是宇宙進化論)的立場來看,全球化是值得歡迎的。而且毋寧應該說,不論你歡迎不歡迎,它都是必然要到來的,既無可反對,也無法迴避。然而,只有未來的(比如說,200 年後)的人類才能簡單地作這樣「價值中立」的判斷,對於我們這些活在今天的世界上而且被「裹脅」進入「加速全球化」(以區別於過去500 年間慢吞吞地全球化)時代的人來說,。全球化過程帶來的決不僅僅是愉快歡樂,而且還要帶來許多的煩惱痛苦,因為它不但會帶來融合與和諧,還會帶來摩擦與沖突,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是血與火的斗爭,是生與死的抉擇,雖然世界大戰的慘禍也許可以避免。

C. 金融創新的利與弊

(一)金融創新的積極作用 ①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 。②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作效率。③金融作用力大為加強。
(二)金融創新的負面影響
①金融創新使貨幣供求機制、總量和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影響了金融運作和宏觀調控
在貨幣需求方面引起的一個明顯變化是貨幣需求的減弱,並由此引起貨幣結構改變,降低了貨幣需求的穩定性
②金融風險有增無減,金融業的穩定性下降
③金融市場出現過度投機和泡沫膨脹的不良傾向。產生過度投機,極易發生金融危機。

D. 請簡要說明"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和弊端

互聯網金融優勢:1、基於互聯網而存在,較傳統金融節約了場地和成本/2、有網路的地方就有互聯網,涉及面比較廣,用戶群體大/3、就投資理財和貸款方面來說,互聯網金融高收益、方便快捷以及貸款的手續簡單化、放款比傳統銀行稍微快一些,這些都是優點。
弊端:1、互聯網金融在網路上,甚至有些從開始交易到完成都是網路進行的,看不到實際情況。也有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2、就是網貸風險,需要投資者、借款人和其他自行判斷,風險並存。

E. 什麼是金融,金融的利弊

金融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FINANCE)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
金融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F. 購買金融債券有什麼利弊

相對股票而言,債券首先有以下優點:1, 融資成本較低;2,具有節稅效應,因為股票分發股利是用公司所得稅稅後利潤分發的,而利息是用公司所得稅稅前收益分發的。以上兩點就構成了債券融資的財務杠桿作用,可以擴大公司的經營凈利潤,但是財務杠桿在擴大利潤的同時也將風險擴大了。
此外,債券融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3, 不容易使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轉移,因為債券並不享有影響公司決策的投票權。
缺點呢就是:1, 需要定期的換本付息,對一個初創不穩定的公司而言,容易由於不能按期歸還本息而誘發財務風險;2,降低了公司再融資的潛在能力,因為當一個公司負債越多,那麼投資者就約缺少安全感,那麼再融資的時候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回報率,或者為了規避風險直接不投資。

G. 金融自由化的利與弊

第一,金融自由化無疑增強了金融市場的競爭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場的效率,促進了世界銀行業的發展。金融自由化對所有的金融市場參與者,無論是借款者還是貸款人,都既形成了壓力也提供了機會,使他們有可能,也有必要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
第二,人們普遍認為在金融自由化的條件下,金融信息更具公開性,能夠更為准確、迅速地反映市場的供求狀況,亦即資金的稀缺程度,形成更為有效的價格信號體系。尤為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減少了產品間、銀行間的資金流動障礙,從而使資源配置更為接近最優化。
第三,金融自由化為金融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機會。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極大地推動了金融資本的形成,為金融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另一方面,分業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為金融企業(尤其是商業銀行)提供了更靈活的經營手段。
第四,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分業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為商業銀行在盈利性與安全性之間的平衡選擇提供了條件和手段。分業管理制度的建立原本著眼於商業銀行的安全性,然而在傳統的分業管理制度下,由於商業銀行一方面囿於經營手段的匱乏,另一方面卻面對國內外同業的競爭,安全性並未真正得到保障,銀行破產倒閉現象依舊層出不窮。在分業管理制度逐步解除之後,商業銀行的經營手段大量增加,從而有可能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與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合理地搭配起來,使商業銀行從原有的兩難局面中解脫出來。
第五,金融自由化推動了世界性的金融一體化,隨著各國日益敞開本國金融市場的大門,資本流動的速度不斷加快。如果不考慮時區劃分,世界性金融市場應當說已經初具雛形。資本流動的自由化使資源配置能夠在世界范圍得到改善。 第一,金融自由化在某些方面提高金融市場效率的同時.卻在其他方面也有其降低金融市場效率的作用。例如.金融市場的一體化、數不勝數的金融創新、大量金融機構的出現降低了金融市場的透明度。銀行客戶面對極端復雜的衍生工具,只能聽從銀行的建議,從而使銀行對提高效率的積極性下降。此外,金融市場容量的擴張給銀行帶一來了機會,同時也減弱了銀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壓力。
第二,銀行致力於金融創新的動力明顯下降。在實行嚴厲金融管制的條件下,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被迫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以便繞開金融管制,增強自身競爭實力。而在金融自由化已成氣候的今天,當世界各國普遍實行利率、匯率自由化.分業管理的藩籬已基本拆除.金融創新的必要性也就不再那麼突出。近些年,金融創新的勢頭減緩.傳統業務的比重逐漸回升,便是根源於此。
第三,最為明顯的是,也是最少爭議的是.金融自由化加大了客戶和金融業自身的風險。利率和匯率管制的解除導致市場波動幅度劇增。解除分業管理制度實行商業銀行全能化之後,商業銀行大量涉足高風險的業務領域,風險資產明顯增多。資本流動障礙的削減以及各國金融市場的日益對外開放,加快了資本的國際流動。雖然從理論上講,更為順暢的資本流動有助於資源的最優配置,但在「半完善」市場條件下,游資的沖擊有時也會造成巨大危害。
第四,在金融自由化之後,銀行之間,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以及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單一企業財務危機沖擊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危險加大。
第五,由於銀行客戶面對極端復雜的衍生工具、茫然不知所措,只能聽從銀行的建議.由此而生的銀行員工詐騙案件頻頻出現。而與此同時,在競爭加劇的條件下,為了追求效益.銀行普遍出現了忽視風險追求利潤的傾向,放鬆了客戶審查,客戶違約率不斷上升,銀行遭到詐騙的事件也屢見不鮮。
第六,在實行金融自由化之後.盡管商業銀行獲得了更多的贏利機會,但壟斷地位的喪失和競爭的加劇、卻又導致商業銀行利潤率出現下降苗頭 上述情況都表明,金融自由化絕非有利無害。金融自由化在增強金融市場效率的同時,往往在其他方面又具有降低金融市場效率的作用;在提供了提高安全性的金融工具的同時又是增加風險的因素,切不可把金融自由化理想化。即使是在金融體系相當完善的西方國家,金融自由化也是權衡利害之後的抉擇,有時甚至是不得已而為之。以取消金融分業管理為例,80年代初英國的Big Bang和 1995年美國旨在取消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的里奇法案的主要背景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於,在世界各國金融市場日益開放的條件下,採取分業管理的國家銀行業受到外資金融機構嚴重沖擊,因而取消分業管理加強本國銀行實力的呼聲日益高漲。
事實上,金融自由化之後金融風險加大的現象早已引起金融界,尤其是各國中央銀行以及國際清算銀行的高度重視,加強金融監管、強化商業銀行風險自律的呼聲極為高漲.然而迄今卻遲遲未見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和風險管理手段出台。這一方面表明金融自由化以後(尤其是實行了商業銀行全能化以後)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投鼠忌器,蜘躇不決的態度。就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而言,不充分利用金融自由化之後所出現的寬松經營環境提高收益率.無視金融自由化後出現的機遇一味退守傳統業務,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之中敗下陣來。而對於中央銀行來說,一味加強監管,則有可能使金融自由化的成果付之東流,不僅對金融業,而且對國民經濟(尤其是對外經濟)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而不願驟然採取過於嚴厲的措施。處於兩難窘境之中的各國中央銀行都在試圖探索出一條兩全之策,但又一時難以有所突破。雖然從邏輯上講.金融自由化和強化金融監管並不沖突,但在實際運作中確實極難掌握。經過利害權衡,迄今為止.在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之間產生不協調時,相當一些國家的金融監管部門採取了優先自由化、適當放鬆監管的態度,把控制金融風險的擔子放在金融機構自己身上。
總而言之,決不可將金融自由化理想化,把它假設成為在發達國家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靈丹妙葯。事實上,在任何時間,任何金融體系中,金融體系改革必然是利弊交織,決策者所能指望的只能是利大於弊,而不是一個有百利而無一弊的選擇。十餘年來與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並行的全球性金融自由化進程也證明了這一論點。無論是在金融市場較發達的國家,還是在金融市場較不發達的國家,只有用積極的、審慎的態度客觀地評估每一項具體措施的利弊,權衡利害,大膽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才是根本出路。

H. 學金融的利弊是什麼

汗!樓上的說了這么多都沒說到主題!一句話,現在學金融的人很多,相比之下工作崗位就顯得非常不足!工作不好找!不過如果你找工作時通過關系網或者你成績過硬,那你就爽啦!能掙多多的錢!哈哈!

熱點內容
2021股票交易 發布:2025-08-23 04:58:44 瀏覽:3
金融帝國2總部如何招人 發布:2025-08-23 04:27:00 瀏覽:571
如何區分信託基金還是其他基金 發布:2025-08-23 04:26:19 瀏覽:308
退市股票到哪裡查 發布:2025-08-23 03:34:28 瀏覽:949
拍賣子公司股權怎麼算 發布:2025-08-23 03:29:57 瀏覽:946
哪些基金賠率大的 發布:2025-08-23 03:21:33 瀏覽:890
炒香港期貨恆指需要多少保證金 發布:2025-08-23 03:20:46 瀏覽:323
股市每年的印花稅收是多少 發布:2025-08-23 02:56:46 瀏覽:114
寮國的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8-23 02:56:03 瀏覽:378
回購股票對所有者權益無影響 發布:2025-08-23 02:07:29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