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三農金融產品應該如何創新

三農金融產品應該如何創新

發布時間: 2022-09-02 04:00:39

① 作為三農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應如何服務三農

日前,國務院會議提出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並且對接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發展,我認為是將是具有非常非常深遠意義的。在中國的普惠金融實踐中,積極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積極服務中國廣大的三農工作,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農能力建設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關鍵點

互聯網金融看似和三農比較遙遠,但其實又非常貼切。解決幾億經濟活躍的農戶和一些貧困農戶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個問題,是資金獲取問題。過去很多金融機構講,遠離農村市場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農村金融創新需要錢,錢從哪裡來這是一個問題?農村市場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市場?

在獲取資金方面,互聯網金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邊是農村農戶優良資產,能夠由我們做好甄別信用。在信用甄別以後,他們這種小額分散的幾千、幾萬的優質資產,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P2P方式和理財者對接。

都市的理財者把可以小額的資金通過P2P借給農戶。這種方式可以把資金打得很散,甚至一百塊錢都可以。這是一種商業的、可持續的模式,理財者可以獲得7%至11%甚至更高的回報。從它的期限來看。有的種植、養殖項目長達9個月時間,有的長達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但這種方式確實可以對接成本較低的資金。

其實當年國開行也曾面向農村市場,做這種批發資金,但是它的基礎成本可能高達8.5%。而且這些錢從國開行開始一層一層的滲透,到最基層的農戶手裡,可能成本更高。

但今天商業性P2P卻可以達到8%至12%的回報幫助同樣的項目,這樣的出借人可獲取的回報也很豐厚,對於農戶而言成本也不是太高。所以P2P具有商業可持續性,P2P是幫扶三農走得通的路。

物聯網助力融資租賃風險控制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比較缺失的情況下,如何幫助農戶建立信用?我們認為,如果沒有農村的金融體系信用這方面的建立,資金就不會進入到農村市場。所以就要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的背景下,如何幫助過往信息缺失的農戶建立信譽,幫助農村市場建立信用體系。

在這方面,我們使用了物聯網的技術,協助建立信用體系。在內蒙等地,我們做基於農機具的融資租賃。農村搞產業化、集約化運營,需要十萬、二十萬、三十萬的農機具,農民買不起,就是基本的拖拉機、收割機,烘乾塔這樣的。可是如何控制風險呢?我們的農機具上面都是有GPS的,都是有標簽的,這就是物聯網概念的具體應用,農機上面都有感測器,知道它每天在哪裡,它如果動來動去的話,知道它實時情況如何。這種物聯網概念技術的應用,使得農機融資租賃業務得以順利展開。

P2P平台對接三農能力建設

第三個問題,是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的根本問題。即除了錢之外,還要能夠幫助目標人群做能力建設。

如果我們服務的企業是聯通、中石化[微博]這樣的行業巨頭,你不太需要告訴他如何做電信生意,如何做石油生意。但是,當我們的小金融、微金融,所服務的目標對象,是小微企業主和農戶,那麼除了給他小額的資金支持外,還要幫他做能力建設方面的幫扶,這樣才能讓他更好開展生意。

我們如何能夠幫助農戶獲取資訊、提高能力呢?如何幫助農戶把他生產的東西賣出去?我們認為,也可以用互聯網金融的方式,資訊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信息流互聯網金融平台便可以起到作用。與此同時,就現在農村農戶來講,農戶生產的東西可以用互聯網金融平台之上的一些手段和出借人有效對接。我們前段時間做的果品項目就是這樣,我們生產蘋果的農戶就可以把它的蘋果直接和理財者的需求對接起來,類似這樣基於資訊服務,基於產品的對接,幫助農戶搞能力建設。這是從資金獲取,信用建立,能力建設三個方面互聯網金融如何幫助他們,我們覺得我們有很大的空間,未來,農村金融的成長空間是巨大的。

P2P實踐不忘公益金融

另外對於那些農村貧困用戶,互聯網金融應該怎麼做呢?

從公益金融海外經驗方面來講,美國有KIVA這樣的P2P模式,美國的人士25美元就可以借給非洲貧困婦女做項目,一年以後錢還給他,他在借給下個人,不收取回報,或者收取極低的回報。這樣的模式8年前在KIVA開始實踐,到現在已在全世界面向貧困農戶,25美元一份,累計出借已達幾億美金。

我們也有類似的項目,這是純公益的P2P。最低100塊錢一份份額,都市的愛心人士就可以借給貧困農戶,所有農戶的信息都是上網的,愛心人士可以在網上看到創業故事,農戶過往還款的信用歷史信息也都在網上一目瞭然。這些貧困的農戶是由當地駐農的NGO組織評審管理的小額信貸實施的,用的方式也是互聯網方式。這樣的模式通過愛心、通過金融、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輸出到農村。

NGO小農信貸組織在中國的發展,還需要有很大提升空間。通過互聯網金融和三農對接完全可以解決資金問題。

構造創新服務平台

從未來發展角度看,不論是小微企業,還是三農工作。我們認為大數據金融技術正在成為我們未來服務信用工作的基礎系統。

客戶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有多少人,他做了什麼事情,大數據都能一目瞭然。大數據不但能幫助小微企業主和廣大客戶做好業務。同時還大大幫助互聯網金融服務提供商等合作夥伴降低風險,還增強黏性。基於互聯網,基於雲計算,基於大數據的革命,正在給客戶的能力建設、資金獲取和信用建立帶來質的飛躍。

未來,我們完全可以看到科技發展在金融服務中的廣泛應用,從最初的風險管理到產品輸出,一條完整的金融服務產業鏈,有望盤活中國農村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與此同時,我們期待互聯網金融可以獲得長足發展,為中國三農工作提供更好的助力和翅膀。

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如何有效破解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難點

我認為金融機構應該降低貸款利率,而且政策性的銀行應該在鄉鎮開設分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更多的資金流向農村,有利於我們國家鄉村振興工作的跡象。

鄉村振興戰略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夠讓我們國家的經濟獲得增長另外一方面也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獲得更好的生活金融在這方面所能夠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必須要加大力度引導金融機構下沉。

給農村更低的優惠利率

給農村更低的優惠利率,其實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那些有能力的人以更低的利率貸到款,從而能夠把這些資金投入到真正有需要的領域和行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發揮金融的作用。

鄉村振興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我們國家在未來10~20年的時間之內,都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農村,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變得更有錢,對於我們國家的城市的發展來說,也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

③ 《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意見》在哪些市(縣)試點

第一,有內在需求。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經濟加速發展,農民的收入持續增加。2010年末,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已接近6000元,不少發達地區已經超過1萬元,很多農村和農民正在由過去主要解決溫飽問題開始轉向致富奔小康,更加註重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幸福度。特別是隨著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快速發展變化中的「三農」經濟迫切需要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及時跟進,需要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供給及時跟上。
第二,有基礎條件。農村金融改革從1986年「行社分家」到現在,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探索。一是積極推動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主要涉農金融機構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逐步實現商業化自主經營;二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准許金融機構對貸款自主定價;三是大力發展農村新型金融機構,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向農村有序流動。同時,鼓勵縣域地方法人可貸資金的一定比例留在當地使用,並探索推進農業銀行「三農事業部」改革試點。此外,積極推進農村徵信體系、支付結算體系等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通過多方面、多角度的改革,應該說,我國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能力、農村金融基礎設施、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已經具備了為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工作提供支撐的基礎條件。
第三,有政策環境。中央反復強調,「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2010年,中央連續七個一號文件聚焦「三農」。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的核心,必須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同時,要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促進更多的資金流向「三農」。所以,從統籌城鄉發展、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改善民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局考慮,政策環境要求我們在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方面不斷地取得務實突破。
第四,有現實意義。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不僅有利於緩解農民貸款難,促進更多的信貸資金流向農業、農村和農民,而且有利於緩解對農村和農民金融服務不簡便、不到位的問題,有利於向農村和農民普及金融知識,有利於活躍農村商貿流通和促進擴大農村消費,也有利於金融機構培育和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這項工作,對改善農村民生有利,對政府發展經濟有利,對金融機構拓展業務有利,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內在呼喚。從來沒有一個金融創新,像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一樣,能夠把各方面的政策和力量緊緊凝聚在一起。

④ 合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農村發展帶來哪些助力

合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農村發展帶來哪些助力?立足新的發展階段,一項重要任務是抓好「三農」工作,特別是把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與農村振興有效結合起來,使扶貧基礎更加穩定,成果更加可持續,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步伐,全面推進農村振興。

四是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助力農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一方面,要在「硬體」上下功夫,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在「軟體」上下功夫,解決信用信息不對稱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薄弱的問題。

⑤ 農行廣西分行如何強化責任擔當做好「三農」金融工作

農行廣西分行作為廣西金融業的重要力量,牢記服務「三農」的使命,近年來,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責任擔當,突出服務重點,不斷提升三農服務水平和質量。

該行始終堅持走市場化改革道路,結合實際大力推動轉型創新發展。深入研究農業農村發展形勢,及時制定、完善各項涉農信貸政策,逐步形成了「以農總行年度『三農』信貸政策指引為引領,以涉農行業信貸政策和專項信貸政策為基礎,以涉農區域信貸政策為重點」的「三位一體」差異化的「三農」信貸政策體系。每年根據不同時期「三農」發展特點出台「三農」信貸政策,明確服務重點、調整信貸政策、提出保障措施,以達到指導「三農」和縣域業務發展目的。

為滿足農村農業發展需求,該行結合廣西實際創新推出了金穗甜蜜貸、農民安家貸、個人漁船抵押貸款、農民工創業貸款、政府增信農戶貸款、灕江旅遊船舶抵押貸款、網捷貸等產品。全力支持「產業回家,留住媽媽」工程,為4.3萬婦女提供創業貸款,共投放22.41億元的產業貸款。推動「三農」重點領域發展,累計投放縣域貸款1824.78億元(不含票據),投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321.72億元、縣域城鎮化貸款192.26億元、水利貸款73.44億元,農戶貸款342.74億元。

⑥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金融服務

「三農」工作關系國計民生,歷來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加快農村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對於加強和改善「三農」金融服務提供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但也要看到,「三農」金融服務仍然是我國金融服務中比較薄弱的地帶,「三農」金融發展中仍存在不少兩難問題。筆者認為,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金融服務,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問題,努力把「三農」金融服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首先,要處理好商業化經營與社會責任的關系,這是困擾「三農」金融服務的根本問題。筆者認為,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應該堅守兩個底線:一個是黨和國家要求的社會責任底線。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開展「三農」金融服務,是履行國有資本意志的必然要求,不能單純地追求利潤最大化,風險偏好也要建立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另一個是商業化經營要求的保本底線。實踐證明,不計成本、不講風險地服務「三農」,會挫傷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也會削弱金融機構的長期服務能力。
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過程中,應當將這兩個底線有機地統一起來。一是堅持以發展帶動服務「三農」能力提升。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商業化服務「三農」的新路子,寓服務於發展之中。二是努力尋求商業化經營和踐行社會責任的結合點與平衡點。在對外服務上,金融機構要積極運用商業金融模式支持政策性、公益性強的「三農」發展事業;在考評機制設計上,金融機構在考核基層機構點均、人均業務量和效益時,可探索加入對服務「三農」社會責任相關指標的考量,引導金融機構積極主動地服務「三農」。三是樹立和增強「雪中送炭」的責任感。比如,在西藏、新疆等老少邊窮地區,雖然經營成本較高,但當地群眾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和願望仍然較強,金融機構應堅持在這些地區設立多種服務網點,以發揚和體現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其次,要處理好關於統籌管理和放權搞活的關系。「三農」客戶具有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區域差異顯著、信息不對稱等特徵,難以與一些金融機構過於集約化的經營體制相適應,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妥善處理好統籌管理和放權搞活的關系,以進一步貼近市場、貼近「三農」,提高「三農」金融服務的效率。
一是釐清各級機構的職能分工。金融機構要深入基層、員工和客戶,理清哪些事項需要總部統籌管理,哪些需要放權到分支機構,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各級機構的經營管理許可權。二是積極穩妥地推動適度簡政放權。金融機構可以採取「試點-評估-優化-推廣」的方式,做到既放權於基層,縮短管理和決策鏈條,又「放而不亂」、風險可控。三是要做好管控引導。在具體經營事項交由分支機構負責的同時,金融機構總部也要切實加強管理、督導,形成服務「三農」的整體合力。
第三,要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能不能科學而藝術地把握好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的平衡點,是決定「三農」金融服務成敗的關鍵,最能考驗出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要堅守「三農」業務發展的風險底線。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必須始終綳緊風險控制這根弦,堅持底線思維,任何時候都要將不良貸款控制在能「承受」范圍內。二是適度提高對「三農」業務的風險容忍度。金融機構應通過優化調整經濟增加值、內部轉移定價等管理考核指標,打消基層機構服務「三農」的顧慮。監管部門也應堅持差別監管,適當放寬「三農」業務不良貸款等考核指標的監管標准。三是切實加強「三農」業務專業化風險管控能力。這是應對「三農」金融業務風險大的根本之道。
第四,要處理好資源投入和效益產出的關系。現階段,農村金融資源投入大、經營成本高、效益產出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機構對「三農」和縣域市場增加資源投入的積極性。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努力。
一方面,金融機構要以戰略眼光來審視和衡量「三農」金融業務。金融機構要從近景、中景、遠景等不同角度進行對比分析,發掘「三農」業務的戰略價值和長期效益,做好資源投入的總體規劃。另一方面,要積極營造有利於增加農村金融資源投入的外部環境。各級政府應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好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各類財稅、保險、貨幣和監管政策支持,強化正向激勵。
此外,在發展創新型「三農」金融業務方面,一是要推動服務模式創新。重點是要強化城鄉聯動、行司聯動、境內外聯動,提供信貸、發債、票據、租賃、理財、保險等跨領域金融服務,構建新型綜合化農村金融服務新模式。二是要推動產品創新。近年來,「三農」金融產品創新聚焦在破除農村抵押擔保瓶頸上。農業銀行在這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2009年推出了林權抵押貸款,近三年來累計投放林權抵押貸款172億元。2014年,農行又率先在同業中推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三是要推動技術創新。當前要著力把互聯網金融的理念、技術和產品運用到「三農」金融服務中。

⑦ 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怎麼干

要把握好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方向和重點,突出「三農」金融服務主業,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把更多的「三農」業務搬至網上,破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以及農產品進城等問題,讓更多的「三農」客戶使用農行產品、融入農行網路、享受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要緊扣三條主線:
◆ 一是基礎金融服務,通過互聯網化升級改造,把「金穗惠農通」服務點打造成多功能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重要節點;
◆ 二是最具重要性的線上融資服務,在加快對傳統農戶貸款標准化、線上化改造的基礎上,批量化、規模化地為農村廣大客戶提供貸款,解決農戶貸款面臨的成本、效率、風險等問題;
◆ 三是電商金融服務,這是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重要補充,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做出農行特色。
要積極穩妥推進互聯網「三農」融資服務。要堅持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運作基本原理,用互聯網手段選好戶、把好度、控好險。
要從品牌、系統、制度等方面著手,統一全行互聯網「三農」融資服務品牌,建設好互聯網服務「三農」融資資料庫,構建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信貸制度體系,做好融資服務整體設計。
要鼓勵各行開拓思路、勇於探索、積極創新,做出特色和品牌,形成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要前瞻防控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一套有「三農」特色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機制。

⑧ 如何促進農村金融改革

新農村建設中如何推進農村金融改革
梁繼先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本文首先分析農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給現狀及存在問題,然後提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合理化建議。[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 金融 農村金融 金融改革

金融頻道申請認證!財富值雙倍檢索優先專屬展現同行交流

383《商場現代化》2007年10月(下旬刊)總第519期
同時,逐漸遠離了農村中小客戶。盡管目前農業銀行在大多數地區還設有縣級機構,但由於貸款權的上收,很多分支機構都是「只存不貸」,成為農村資金外流的渠道,這樣不僅沒有為農村經濟提供支持,反而加大了農村資金的供需矛盾。作為已經進行商業化改革的農業銀行,自身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性質使得其無論如何改革,都必須考慮贏利目標的實現,不可能再承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職能,因此農業銀行日益退出農村金融市場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農業銀行對農村經濟的支持作用日漸減弱。(3)農村信用社經營實力有限,難以獨立擔當支持「三農」的重任。由於農發行政策性金融功能的缺位,農業銀行等商業性農村金融機構出於商業化經營的目標紛紛退出,客觀上形成了農村信用社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壟斷。近年來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並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諸如資本充足率、不良資產率都較前些年有很大改善,但是長期困擾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展的體制、機制、風險等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其經營實力還相當有限。隨著大部分的農村信用社法人從鄉一級向縣一級提升,農村資金外流的現象很可能愈演愈烈。並且對於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和自擔風險」的農村信用社來說,支持新農村建設要能夠為其帶來贏利,而如果是以虧損為代價的,必然缺乏內在動力。加上農村信用社目前的壟類單調,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金融服務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廣大農民的金融福利水平很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2.非正規金融沒有得到規范化管理
民間信貸是農村融通資金的傳統方式,長期以來由於正規金融服務不能滿足農村發展和農產的需求,民間金融包括高利貸行為得到快速發展的空間,但是由於沒有國家法律保護和監管約束,各種形式的非正規金融組織長期處於游離狀態,造成民間借貸良莠不齊,缺乏規范,矛盾四起,增加了農民債務負擔和農村金融風險。最近多項調查顯示,除了部分私人間借貸外,農戶和中小企業從非正規金融獲得服務的成本一般都很高,相當一部分的農戶和中小企業因支付不起過高的利息而被排除在非正規金融市場之外。
三、農村金融改革的幾點建議
1.豐富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功能
主要應當解決好農發行的功能定位問題,不能僅限於糧棉油收購,應將其業務范圍適當擴大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字型大小龍頭企業、科技示範和轉化項目等領域,擴大支農范圍。同時應發揮好國家開發銀行的作用,加大對農村道路、飲水、電力、燃氣以及農田水利等大中型基礎設施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投入和國家政策性金融投入的持續增加,拉動城市商業性資金對農村的投入。
2.鼓勵商業銀行重回農村市場,引導城市資金迴流農村目前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有了根本性好轉,農村信用社持有的央行票據開始兌付,農村信用社資金緊張的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緩解。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引導商業銀行重新進入農村地區開展業務,增加對農村互助組織、農村小企業的信貸供給。當然,引導商業銀行重回農村市場,目前應主要引導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進入農村,暫時不宜允許其在農村設立分支機構,這樣,通過商業銀行在農村開拓信貸市場,既可以達到城市資金迴流農村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避免農村資金外流。
3.將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間金融。
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問題,不單是一個金融問題,而是事關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大局的重要問題。必須堅持農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務「三農」的制度特徵,並通過相應的制度約束,保證其功能實現。這些制度特徵和約束至少應當包括:(1)是立足於農村社區的金融組織;(2)這個組織的功能是聚集農村、農民和農戶的資金,並通過金融手段在「三農」發展中進行配置;(3)這個組織應當使農民貸款盡可能地方便,並有內在動力自覺並不可選擇地在「三農」中尋求資金出路;(4)這是個能夠自動進化的、開放的和動態的制度安排,隨著各地「三農」需求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和功能方向;(5)這個組織體系應當具備自我風險控制能力,並受相應必須的監管約束。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力爭將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組織,基本解決農戶在農村信用社貸款難的問題。
4.合理引導民間資金
(1)加快民間借貸立法,使民間借貸行為有法可依,規范發展;(2)加強民間借貸行為的引導,盡可能抵消民間借貸的消極影響。要送金融知識下鄉,積極宣傳信貸政策,使廣大群眾熟悉借貸的相關政策法規及民間借貸的潛在風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主動規避風險;(3)銀行機構與民間借貸「聯姻」。通過開辦委託貸款、個人理財等中間業務,為民間資金開辟更為廣闊的投資渠道,讓民間資金更好地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
5.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金融機構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切實掌握農戶的資金需求狀況,簡化貸款手續,按照農業生產周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努力滿足農民生產、生活資金需要,要進一步發揮金融部門信息廣的優勢,為農民增收出謀劃策,提供科技信息服務,當好農民的金融顧問,切實提高農村金融服務重量。
6.建立農村民間金融機構存款保險制度,防範基本的金融風險。
農村存款保險制度不僅是保障農產存款和實現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開放民營銀行的前提條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基本目的:一是保護小儲戶,防止擠兌現象;二是為處置出現嚴重問題、破產或瀕於破產的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從我國當前情況看,建立我國農村民間金融機構存款保險制度的最基本目的,在於以此加強我國金融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和對瀕臨破產的農村民間金融機構的處置能力。為了降低農村民間金融機構的脆弱性,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保護公眾信心。突出監管功能和加強對包括出現嚴重問題的農村民間金融機構的處置能力,將是我國農村存款保險機構的運作特點。
參考文獻:
[1]董曉林 洪慧娟: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
[2]董曉林:新農村建設與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經濟問題,2006年第12期
[3]劉振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濟南金融,2006年第4期
[4]韓 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村金融市場改革.在第二屆中國金融改革高層論壇上的發言,2006年
[5]解洪文: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切入點」.金融時報,2007

熱點內容
2021股票交易 發布:2025-08-23 04:58:44 瀏覽:3
金融帝國2總部如何招人 發布:2025-08-23 04:27:00 瀏覽:571
如何區分信託基金還是其他基金 發布:2025-08-23 04:26:19 瀏覽:308
退市股票到哪裡查 發布:2025-08-23 03:34:28 瀏覽:949
拍賣子公司股權怎麼算 發布:2025-08-23 03:29:57 瀏覽:946
哪些基金賠率大的 發布:2025-08-23 03:21:33 瀏覽:890
炒香港期貨恆指需要多少保證金 發布:2025-08-23 03:20:46 瀏覽:323
股市每年的印花稅收是多少 發布:2025-08-23 02:56:46 瀏覽:114
寮國的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8-23 02:56:03 瀏覽:378
回購股票對所有者權益無影響 發布:2025-08-23 02:07:29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