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單車利潤怎麼算
❶ 金融產品的前期的利潤怎麼算
毛利率計算方式如下:
1、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
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
1、市場競爭: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
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銷售毛利。
2、企業營銷: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
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如何在價格與銷量之間進行平衡,以求得利潤最大化,是企業進行營銷策劃所必須面對,而不能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
3、研發成本:現代經濟的一個特點是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開發出具有新興功能的新產品,而產品在功能、使用價值及價格上存在優勢,誰就能佔領市場的最高點。
企業的研發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發明創造成就多,受到專利保護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興產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極大的優勢,其產品毛利也大。
4、品牌效應:如企業有知名度,比方說其產品具有馳名商標或地方知名品牌商標,其產品質量得到市場的認可,那麼這類產品的毛利通常也會比較高,反之對於雜牌商品,就算其質量很好,由於沒有知名度,其產品毛利率通常不如具有較高品牌價值的產品毛利率高。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知名品牌產品毛利屬於中等水準,主要是靠較高的銷售數量來賺取利潤,而有些雜牌商品由於不支出廣告投入費用,主要靠櫃台以及人力拓展,由於其價格中廣告成本不大,其毛利率反而很高。
5、固定成本:主要指固定資產上的投入,如機器設備、廠房、廠租的投入,這些構成固定製造費用,從某種角度來說,也反映了企業的進入門檻高低,企業為收回此巨額投資成本,也會提高其產品的毛利。
反之如果企業投入的機器設備不多,或大多採取代工的形式組裝加工,或委託加工,其銷售利潤要讓一部分給協力廠商,其產品毛利也可能只是平均化的。
❷ 單車利潤怎麼計算
一台汽車的利潤在幾千到上萬不等。
汽車的單車利潤=汽車批發價-成本。其中汽車批發價是指汽車廠家賣給經銷商的汽車價格,而成本則包括人員成本、研發成本、零配件成本、製造成本、市場宣傳成本、企業運營成本、其他成本等,非常復雜,計算難度比較大,且每款車的利潤也都會不一樣。
另外需特別注意:
1、各大車企除了整車業務外,一般還有零部件、金融信貸、商貿服務等多種業務,這些業務的盈利情況沒有單獨剔除,所以車企每輛車的實際盈利情況比下面的測算要低。
2、旗下有合資公司的上市車企,只計算了中方公司的利潤。
❸ 金融企業凈利潤的計算公式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或: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其中,所得稅費用是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以後公司的利潤留存,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❹ 摩拜單車和ofo等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續利潤來源什麼
註:以下均為個人觀點,或網路數據收集,有所猜測。不代表權威。
自2015,2016年開始,以摩拜單車,ofo為首的共享單車快速在城市以各種方式崛起,而今,中國市場上的共享單車品牌大概已經有15到20家。與此同時,共享單車也在尋求融資,畢竟互聯網行業共享經濟思維都是要以「燒錢」為基礎。2017年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獲得2.15億美元D輪融資,2017年3月1日,OFO也宣布完成4.5億美元D輪融資。為什麼共享單車經濟這么火,又或者說為什麼現在的天使投資人都看準它們?其實互聯網公司都只是看準未來,所以大部分對於當下的「燒錢」並不是很在意,同時馬雲也提出過「世界是最貴的東西就是免費」。這些創業人沒有一個不是高智商,對於未來的嗅覺也是相當靈敏。
押金
各種共享單車舉辦免費出行活動從而爭取過用戶,但於此同時用戶在免費騎行之前必須要繳納一部分的押金,按照摩拜單車每一輛299押金粗略按照300來算,如果有摩拜單車的1000萬用戶就是30億的押金,30億的押金就算是存銀行一年產出的利息也是不菲,何況共享單車都還是互聯網公司,至於押金去哪了我們就不了了之,雖然各大共享單車公司退款速度也是挺快的,但因為使用一次以後你就有了一定的用戶粘性,下次使用單車的時候還是需要充值,而且用戶多車卻少,一輛車的投放可能有十幾個用戶押金,與此同時押金就為它所用了。
廣告
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各種活動增加的用戶對於APP的粘性,啟動首頁及其他附加廣告頁都是廣告盈利的重要來源。而且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使得APP作為一個入口進行合作盈利。也就是一個平台的建設。
基礎業務
經過不專業測算,一輛共享單車拋除維護成本等,一天只依靠出行收費,一輛車最快大約兩三年回本,也就是說,未來的時間,都是賺錢的,就算不賺錢也算是賺到了一定的用戶,對於以後的布局也是極有幫助。
與政府合作及大數據的挖掘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共享單車營運必須依靠政府的資助資金才能有真正的利潤空間,例如永安行,早在2010年永安行就承接了浙江台州,蘇州,上海松江的公共單車項目,並成功運營。同時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單車運行的軌跡,記錄出行的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也是盈利的一個很大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然最終這些共享單車公司最終的發展模式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就是上市!前期通過融資,中間擴張市場,其次蠶食市場,最後上市,通過股價回饋投資人,從而創始人名利雙收
其實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共享經濟公司的基礎在於平台的構建和維護,重點在於數據的統計和匹配,金融支付和權利保護是重要環節。共享經濟的表現在有效的利用社會剩餘的可重復的資源,高效的傳達信息。
共享經濟的發展一切皆因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實質就是通過互聯網為工具及中介把傳統工業經濟模式進行整合。共享經濟本質是資源的再度整合及分配,有效的提高了資源的效率,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的共享模式已快速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產品、技能、服務、時間等」在特定條件下均可以形成共享模式,共享經濟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已越來越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用及法律體系的完善使得共享經濟未來若干年內必將快速發展!我們也期待共享單車的發展更進一步,真正的為我們服務。
❺ 金融企業的毛利潤怎麼計算
1、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
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5)金融單車利潤怎麼算擴展閱讀:
毛利率大小因素:
1、市場競爭
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
2、企業營銷
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
3、研發成本
如能更快更好地開發出具有新興功能的新產品,而產品在功能、使用價值及價格上存在優勢,就能佔領市場的最高點,企業的研發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發明創造成就多,受到專利保護所取得的利益就多。
❻ 市面上的共享電單車運營商,如優暢出行,是怎麼盈利的
一、共享單車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說到共享單車到底成本有多少?相信各大媒體都在紛紛爭相報道,瀚哥在這里不想花費過多的筆墨來討論共享單車的成本問題,我們引用各家媒體的報道來綜合一下共享單車的成本。共享單車的成本主要來源於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本身自行車的生產成本,第二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
第一個,自行車的生產成本。共享單車的生產其實比較復雜,比如說摩拜單車用的是自建自行車廠,OFO單車是和老牌自行車巨頭飛鴿、鳳凰合作,其他的各類單車也都是來源各不相同。那麼既然,來源不同成本也就差異很大。
根據南方都市報等各類媒體的報道,再結合各個單車創始人們在各大論壇的發言,我們不妨綜合出單車的價格。共享單車的生產成本帶有GPS電子鎖的共享單車成本較高約在2000元左右,而沒有加裝電子鎖的單車大概約在700元左右,甚至有媒體給過了300-3000的超大區間價。
第二個,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呢?根據新浪網采訪幾家單車創始人的說法,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可能一年高達千元。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么貴的單車,這么高的成本,共享單車到底該怎麼賺錢?
二、共享單車的盈利點在哪裡?
我們剛剛說了共享單車的成本,那麼共享單車到底有什麼辦法能夠賺錢呢?瀚哥研究了市面上盛行的幾款共享單車,發現其盈利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共享單車的租金。這是最直接的東西,畢竟每個單車都會有直接向用戶收取的租金,根據各家共享單車公布的數據顯示,平均每輛單車一天的使用次數是5次,那麼其收入一般在2.5元到5元之間,假設一輛單車的成本是3000元,那麼想要回收成本的話,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然而根據得到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共享單車企業都表示,這些租金基本上只夠支付共享單車的維護成本,所以想靠租金賺錢可謂是難上加難。
二是共享單車的押金。對的,大家都想起來了每輛共享單車都是有押金的,摩拜單車的押金是299元,OFO單車的押金是99元,以最近的數據,每家單車企業都有1000萬以上的活躍用戶的話,摩拜單車的資金池就有29億元之多,OFO的資金池也有9.9億元。這些資金如果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的話,就以現在余額寶的收益約3.6%的年化收益率為例,摩拜一年的收入是1.04億,而一輛單車的生命周期是4-5年,那麼這個押金的收益也就約為4-5個億。這些錢看上去不少,但是從付出的成本來說,還是難以覆蓋成本。
那麼,這兩個主流的方式都沒辦法完全覆蓋成本了,那麼到底共享單車怎麼才能賺錢呢?正如同摩拜單車的創始人CEO王曉峰說的「摩拜單車沒有對手,但是盈利卻不知道在哪?」
三、共享單車到底該怎麼盈利?
剛剛我們說了現階段共享單車的主要盈利點是租金和押金,然而這些錢基本上都不足以能夠支撐共享單車盈利,那麼賺錢到底該怎麼賺呢?瀚哥認為互聯網思維的制勝之處就在於,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了單。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思維,尤其是共享經濟的一次嘗試,其要生存下去,最大的關鍵點就在於如何能夠創造盈利模式。
講到這里瀚哥就想到了一個和共享單車非常相似的產業,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支付產業,相信每個人都有出門用銀行卡或者掃碼支付的習慣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支付產業作為一個金融的基礎工程來說,支付是幾乎沒辦法賺錢的,並且從阿里巴巴的發展初期我們就能夠看到,支付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是網上電商消費的一個載體,一直是作為成本支出的服務部門存在的。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支付正在成為一個個產業,一個個場景的入口,也許支付不能賺錢,但是通過支付,藉助支付的入口向其他業務要收益就變成了可能,比如說大家眾所周知的支付寶,其支付的確難以賺錢,但是通過花唄、余額寶等產業,通過各種增值服務,螞蟻金服已經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公司。微信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再回到現在的共享單車,的確從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共享單車如果僅僅從租金、押金這兩個方面來說,賺錢都是非常難的,其所獲得的收益能夠維持運營就已經非常不易,那麼,我們就要認識到,共享單車到底是什麼?
瀚哥認為共享單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最為主要的一個入口,因為在線下真正可以觸達用戶的產品入口其實並不多,除了上面說的支付以外,很多都是有用戶沒入口的狀態,但是共享單車作為一個場景固定的特殊產業,其入口的功能將會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比如說,最近一段時間盛行的單車免費騎活動,雖然從活動的角度來說,很多人認為都是共享單車企業的一場燒錢大戰,瀚哥承認從燒錢的角度來說,共享單車是在燒錢,但是我已經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因為燒錢的同時,我們在開屏廣告上看到了美團、攜程、招行等等著名企業的身影,瀚哥認為這就是其入口功能的體現,因為如此漂亮的場景化信息分發,可以說共享單車正在成為大量商戶、企業的真正入口,做介面,做流量,做數據而不僅僅是坐單車,這個才是共享單車的一大法寶。
此外,我們能不能試想這樣的一個場景,你經常騎單車,單車可以從你的運動軌跡上知道你的個人喜好和愛好,以及你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那麼完全可以用大數據分析,給你推薦你所需要的商戶和商品,這個時候共享單車完全可以攜用戶令商戶,讓商戶向共享單車支付更多的廣告費,甚至幫助商戶實現從無到有的推廣,因為共享單車還有著明顯的觸達功能。同時,瀚哥還記得在部分共享單車的發展初期,曾經出現過去哪個咖啡館或者商店簽到就可以領取免費騎行券的案例,這個也是一種應用方式,為商戶引流,給單車企業賺錢。
因此,共享單車如何能夠真正活下去,其關鍵不是說賺取租金或者押金這樣的小錢,而是如何用活共享單車,實現真正的入口經濟。
❼ 摩拜單車和小黃車等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給一座城市帶來了方便的出行度。作為一款互聯網產品,共享單車擁有所有互聯網產品的特性:燒錢。不只是共享單是在燒錢的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產品都是。所以前期靠燒錢發展起來的共享單車其後期的盈利方式是什麼?而盈利方式關系著一個企業的生存命運,下面就簡單的分析一下,當然真正的盈利方式應該是屬於內部機密,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