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危機對收入分配有什麼影響

金融危機對收入分配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9-02 18:27:50

A. 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自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其危害作用以從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蔓延到整個金融市場甚至整個美國經濟。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步升級,多家美國重量級金融機構面臨破產或被收購,美國經濟也面臨著通貨膨脹、失業率增加、居民購買力減弱。而美國次貸危機給其他國家的實體經濟、金融市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一、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直接影響到美國房地產市場以及信用卡等領域,持續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不斷縮小的利差以及多種貸款質量的下降都導致了美國金融機構的盈利情況。與此同時,美國金融機構盈利狀況的惡化甚至虧損,必將導致其他各國與之相關聯的眾多的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遭受巨大損失。金融機構提高貸款標准,收縮信貸,非政府債券資信下降導致金融產品需求降低等又使得金融市場流動性減少再次導致房地產和金融資產的價格全面下降。與此相關聯的是,北美、歐洲股市、亞太股市均出現劇烈波動。在經濟增速較快的新興市場,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股市前景不明朗,大宗商品拋售加劇,以及東歐地區局勢動盪,這都導致投資者離開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這些國家的IPO發行量也較過去有所減少。
這次的金融危機對全球投資者的信心也造成了影響,對投資者對企業盈利和整體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風險的厭惡可能導致投資者的贖買行為增多,從而引發投資者從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場上平倉,同時導致了能源、黃金、工業品和農產品期貨價格走低。
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在歐洲,製造業和服務業目前的增長速度已降至自2005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企業信心也已降至兩年來最低點。歐元區去年11月份工業產出下降的幅度似乎反映,歐洲製造業已出現自2001年以來的首次衰退。歐洲面臨著信貸市場總體吃緊,企業和消費者越來越難獲得融資,進而必然影響到企業經營和個人消費。
美國消費市場疲軟和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的出口必將受到雙重打擊,尤其日本的家電業、汽車業、鋼鐵業等出口型企業將在金融危機中蒙受巨大損失,從而影響到日本的整體經濟。
亞洲地區與美國聯系密切,隨著金融危機的升級,全球經濟形勢的惡化,亞洲國家遭受到出口走軟和消費需求下滑的打擊,降低了企業利潤。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也影響到這類商品出口;而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也呈放緩趨勢。
拉美國家採取的相對保守的金融政策使得這些國家受到直接沖擊相對有限,但也受到不容忽視的經濟影響。由於全球經濟降溫、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美國國內消費低迷和美元對其他貨幣匯率的波動,使得占拉美國家出口很大比重的石油、天然氣、銅以及農產品的出口收入下降。而出口收入的下降則會使這些國家的公共財政受到,同時加劇貨幣的貶值。
三、發展趨勢
這次美國金融危機導致金融企業嚴重虧損,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危害由金融市場蔓延到實體經濟,消費者對現狀、未來以及勞動市場的前景比較悲觀,失業率的增加,加上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導致消費者信心持續下降,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其危害尚在蔓延。美國經濟的下滑可能會抑制全球原油及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但是疲弱的美元可能會使這些初級產品的價格維持在高位。
美國能否很快結束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復甦,取決於兩大因素:美元穩定和金融環境改善。中央銀行通過向市場注入流動資金只能解決金融市場危機的一些表面症狀,如果金融環境不能得以改善、不能重新樹立投資者的信心,是無法根除危機的主要源頭的。

我們從這次金融危機中要吸取這些教訓:盡快適應混業經營和金融創新的趨勢,政府主管機關要加強對金融機構及信用評級機構的監管,增強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完善金融體制,以便更好地管理金融風險,確保整個市場的穩定。必要時可動用公共資金干預市場,讓金融體系能夠承受大型金融機構倒閉的風險,以減緩系統暫時崩潰可能帶來的全面沖擊。這樣監管機構既能控制市場的動盪,同時又能靈活應對大型投行的倒閉事件。

B. 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民收入的影響

您好,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華爾街到全世界,從金融界到實體經濟,各國政府都在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都在紛紛採取各種措施要求救濟股市。
不可避免,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及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疲軟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壓力,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獨善其身。這就需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農村消費是現階段切實的辦法。所以,當前我們要著力增加農民收入,縮小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去迎接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挑戰。
包括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內的經濟學家們指出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要擴大國內消費,大幅提升內需。而且重點還在農村。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全力拓展農村市場,也許是擴大消費、增加內需最優選擇,也許是避免國際金融動盪給中國經濟帶來滑坡威脅的出路。
近年來,為緩解城鄉收入差距,政府已作了很多努力,如農業稅的取消,各種農副產品補貼的發放,以及對農民工權益的維護等,也毋庸諱言,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至今尚未扭轉。
擴大農村消費談何容易,並不是因為農民不願花錢,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錢花。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農民收入過低,所以增加農民收入才是根本,巨大的農村市場活躍起來了,內需也自然就擴大了,國內的消費也提高了,為我們打好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如此,還怕什麼金融危機呢?
所以,進一步擴大內需,應對全球經濟危機,關鍵還在於迅速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調整農民的消費結構。

希望對您有幫助。

C. 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

美國此次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造成了美國大量金融機構的破產或重組,導致貨幣供給的緊縮,逆轉了美國經濟增長的勢頭,並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轉的跡象,最終影響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本文從美國金融危機對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進程和國際貨幣體系的運作所造成的影響這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一) 對全球范圍內收入再分配的影響
金融市場作為虛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應在於它服務實體經濟的融資,降低經濟社會的交易成本,優化經濟資源的配置。 但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虛擬經濟在社會整體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極速膨脹,資本在金融市場的加速流轉越來越表現為追逐超額利潤的投機行為。在虛擬經濟條件下,龐大的投機性交易成為主要的收益來源,而虛擬經濟交易的對象是經過各種加工以及粉飾過的「風險」,這些交易並不是以合理的條件融通和配置資金,而是圍繞著貨幣和證券的價格波動和利率變動所造成的損失由交易當事者的哪一方承擔或盈利的歸屬。 資本市場的運行是在資產定價模式的基礎上由心理預期的支撐而自我實現的,在金融創新的杠桿放大作用下,人們對於超額利潤的嚮往超出了對於風險的評估,表現為一種典型的「博傻」行為。一旦外在擾動引起金融市場運行趨勢的逆轉,高台跳水式的資產價格暴跌不可避免,出現一輪又一輪「剪羊毛」似的財富再分配。 而在這種再分配過程中,一種比較悲慘的情況是富人對窮人的侵佔, 富國對窮國的傷害。鑒於一國內部收入的再分配受制於國家主權、經濟體制和機制等方面的強約束,我們這里主要討論金融危機帶來的國家間的
收入再分配。此次金融危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是此次危機所造成的損害並不是由美國自身獨自承擔的,通過全球范圍內的收入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國分散了金融市場的風險,轉嫁了危機所導致的損害。 這種收入再分配的機制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方面,美國通過大量輸出美元獲得了巨大的鑄幣稅收益,這種收益與付出的成本間的比例隨著危機的爆發和美元貶值會得到放大;另一方面,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國家或者個人通過購買美國金融
產品,間接承擔了危機所帶來的損失。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全球資本管制放鬆,世界經濟虛擬化進程加速發展,虛擬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深了收入和利潤國
際間不平衡再分配的程度。

D. 金融危機對社會經濟有什麼影響

其實金融危機對塑料行業的影響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來看,金融危機造成了原油價格下跌,而石油是塑料等化工產品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就必然導致了塑料的生產成本下降.
從不好的方面來說,金融危機導致了經濟不景氣,塑料的社會需求減少.
這場突如其來的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如何應對國際經濟風暴?人們對此十分關注。

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的趨勢進一步增強。作為東西方兩個不同的經濟大國,現在的中美經濟誠如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時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說的那樣,關系緊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看,美國發生劇烈的金融危機,一定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

這種影響的第一個層面是顯性的。首先是不少投資機構,尤其是我國金融企業對美國投行的投資,隨著投行的倒閉或經營不景氣而蒙受損失;另外,一些走出去企業與美國本土企業合資或合作因危機影響將導致一定的利潤縮減。其次,華爾街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國經濟衰退,抑制美國市場的消費需求,從而影響到中國的出口業增長。在我國傳統的外向型經濟地區廣東和浙江等地,由於外需的萎縮,很多企業已經十分艱難,甚至有一些企業面臨倒閉的困境。

另一個層面的影響是隱性的,就是通過不斷的經濟傳導來實現。比方,美國政府救市和即將可能發生的美國經濟衰退,將成為美元貶值的動因。匯率的變化不僅削弱我國外向型企業出口利潤的增長,增加出口成本,而且會直接導致匯兌損失。在我國長期依靠投資、出口和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後兩個動力都會因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傳導而受到擠壓。

說華爾街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是基於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構成以及中美經濟相關度的考慮。從增長動力構成看,上半年,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和消費都表現出較好的勢頭,企業利潤進一步增長。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GDP達到201631億元,同比增長9.9%。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表明,目前,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並未因華爾街金融風暴而受到根本性削弱,我國經濟基本面也並未因華爾街金融風暴而更改。所以,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會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長,實現GDP26萬億-27萬億元應在情理之中。從中美經濟相關度看,雖然兩國經濟發展互有咬合,但中國經濟涉足美國經濟程度畢竟不很深,中國金融體系相對獨立和穩定,中國工農業生產形勢穩定,內需強勁,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日益提高。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困難不少,經濟持續增長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也在加大。畢竟美國是巨大的經濟體,對華爾街危機的影響還要繼續觀察,現在,華爾街危機對我影響有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勢頭。所以,要辦好自己的事,強身健體,提高警惕,謹慎應對,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穩定社會經濟發展.

E. 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美國過度消費+亞洲過度儲蓄

美國的過度消費和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過度儲蓄是這次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長期以來美國國內儲蓄一直處於低位,對外經濟表現為長期貿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佔GDP總額達到6%的水平,且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單」。而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石油生產國居民則是儲蓄過度,長期貿易順差,積累起大量的美元儲備。這些美國經濟體外的美元儲備需要尋找對應的金融資產來投資,這就為華爾街金融衍生品創造、美國本土資產價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礎。

2、貧富差距加大,消費信貸迅速膨脹

先來看一組數據:從1971年到2007年,美國企業平均工資從每小時17.6美元降到了10美元;同期,美國企業高管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從40:1擴大到了357:1;同期,美國民眾的消費信貸從1200億美元擴張至2.5萬億美元;2007年美國的房地產住房抵押貸款市場規模達11.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83%。

中低收入的人群的收入顯著下降,那麼,美國人靠什麼維系原有的生活水平?答案很簡單:借貸!

3、所有者與經營者契約機制存在嚴重缺陷

最典型的所有者與經營者契約機制就是期權制度,期權這種東西被推而廣之,經常用於對基金經理的激勵。其實很多人已經做了研究,對經理的激勵的結果是一樣的,使得他選擇一些更冒險的投資策略,他的收入、他的獎金實際上和他的回報相關,你賺得越多,回報越多,你獎金越多。但是一旦賠了,經理並不能全部承擔,而是投資者承擔,他只是個打工的,你們把錢交到我手上,最後可能是一種失敗,所以對他來講,可能產生更強的冒險心理,很多基金為什麼倒掉了?我們看看美國的情況,他們為什麼做比較冒險的事情,這是一個系統性的錯誤,因為他們一旦贏了,他們會賺很大的獎勵,但是輸了,自己賠不了多少。

4、華爾街院外活動集團和美國轉嫁損失

為什麼從政府層次中,沒有對高風險金融交易有管制呢?因為華爾街不僅是賺錢的地方,也是很強的政治市場,如果美國的國會,採取一些對華爾街嚴厲的管制措施,他們會受到很大壓力。按照奧爾森的講話,華爾街的人數在美國的比重比較少,但是經濟勢力非常強,他們非常的有錢,所以一個更好的規則,對他們來講,更有利的規則,他們會比別的利益集團,更努力的爭取。第一他們人數少,比較好聯合,可以達成一致。第二,一旦有利於他們的規則能夠通過的話,對華爾街的動力非常的巨大。所以美國的國會很難通過一些很嚴厲的對華爾街的制度進行管制和改造。

從美國的高層政治上來講,他們其實可以考慮到,其實這些由華爾街創造出來的金融工具所帶來的損失,承擔者不僅是美國人,對關心整個美國利益的國會來講,他也不會那麼強烈的去約束華爾街,因為美國這些金融產品要向全球擴散,通過它的資本的全球化或者金融的全球化,讓其他的國家購買,包括歐洲、日本、中國,所以對於美國來講,假如有一半的損失是其他國家承擔的話,他們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動機約束華爾街了。

5、宏觀調控不當。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從5%降到1%。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後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又連續13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還貸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滾利息,越滾越大,加重了還貸者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後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致使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而後又高息還款難,最終引發了危機。

6、房地產市場失衡。美國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後,房地產價格大跌,原來售價10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60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這使最終指望賣房子還貸款的人始料不及,房價下跌到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次貸危機終於浮出了水面,引發了金融危機。

7、金融機構推波助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炒來炒去,炒得擴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國家和銀行都卷了進去,從而引發世界性的金融波動和風險。

二、金融危機根源分析

1、為什麼會出現美國過度消費和亞洲過度儲蓄的局面。

從根本上講都是由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但是為什麼國民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美國過度消費,而亞洲過度儲蓄兩個看似非常矛盾的結果。在美國由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均,使得大部分的美國人實際收入水平下降,但是他們為了保障自己相對高的消費水平,就只有藉助借貸,而美國的金融企業大部分都存在所有者缺位的問題,而美國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激勵兼容機制——期權是一種典型對經營者沒有有約束性激勵機制,所以這些企業就敢於給中低收入者貸款。在亞洲,比如中國,由於國民收入不均,收入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而由於銀行嚴格受政府控制,而中國的所有者缺位沒有導致像美國那樣存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激勵兼容機制,對經營者採取是一種官僚體系的任命制,引發的是腐敗行為,這些經營者只有把錢貸給不法商人才能收得到賄賂。因此,中國的銀行的錢不是貸給國營企業就是貸給非法商人,窮人是沒有辦法帶到款的。而少數的富人的錢用不完,窮人又沒有能力消費,結果就導致儲蓄率過高。

2、關於激勵兼容機制。激勵兼容機制被創造出來就是用於解決所有者缺位的問題。可以說正是所有者缺位引起激勵兼容機制被創造出來,而正是激勵兼容機制的存在的缺陷成為引發金融危機的重要誘因。

3、關於華爾街院外活動集團和美國轉嫁損失。

誠然,華爾街的活動力非常強,但最主要的還是美國政府認為這些由華爾街創造出來的金融工具所帶來的損失,承擔者不僅是美國人,如果從國家利益講,把別人賺的美元(實際上是美國的負債)通過金融衍生品轉移到美國來,再把通過合法的手段(破產)化為烏有,從本質上講是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

4、關於宏觀調控力度不當、房地產市場失衡、金融機構推波助瀾。美聯儲的加息是宏觀調控的需要,降息加息都是在凱恩斯主義宏觀調控理論指導下必然產生的結果。房價是一個受市場控制的價格,房價是一個圍繞其價值反復波動的,這是幾百年前馬克思就告訴我們。事實上,這里引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還是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導致大量的窮人需要借貸,而美國的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的問題,使得美國金融企業用於貸款給低收入者,並且不顧後果炒作金融衍生品。

綜上所述,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分配不公和金融企業的所有者缺位造成的。從本源上講,是市場機製造成分配不公的特性導致貧富懸殊,而美國政府在反壟斷、管制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等三件事情上完全缺位,在二次分配中也沒有遵循公平的原則來修復初次分配的不公,結果導致了這次金融危機。因此,不管是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經濟要健康發展,其政府都必須把握 「市場機制效率高但導致收入分配不公;政府管理經濟的效率低、對資源浪費大」 市場和政府調節經濟的不同特性,遵循「市場機制適用於初次分配領域,但是要求政府做好反壟斷、管制外部性、消除信息不對稱影響等三件事維護市場機制運行的環境;政府機制適用於二次分配領域,在資金分配方面要實行近乎平均主義的公平,但是在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又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高效率的特性」的原則。

F. 金融危機是如何影響實體經濟的

1.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2.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這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於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並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3.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4.在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金融杠桿和金融衍生品的發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5.對中國的影響.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去
對中國的具體影響:
(1)美國消費減少影響中國出口:出口方面:可以預料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由於此次席捲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而更顯嚴峻。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增幅下行放緩的趨勢明顯,由於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度在6-7月份沖高的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又將遭遇考驗,張斌說,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進口方面:受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經濟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從而導致其國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繼續降低,而投資支出將出現增加,「這對中國的外貿出口並不是一個利好消息」,如果美國國民的消費需求減少而製造業因投資增加而逐漸恢復活力,那麼勢必減少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數量。
(2)加大國內進口商品成本:進口方面,由金融風暴帶來的沖擊則與美元匯率密切相關,目前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幾乎都以美元定價,美元走勢的強弱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高低,從可以觀察到的數據來看,由於近期美元逐漸反轉走強,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價格顯現下降趨勢,這對需要大量資源性產品的中國來說本屬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倒閉、美林公司被收購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國政府宣布接管的「兩房」,美國金融市場反復動盪嚴重影響到美元匯率的走勢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創國內金融市場信心.
(4)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直接損失:雷曼兄弟破產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我國的金融機構、投資者持有較多的次級債券,形成實際損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出現衰退,它會傳導到中國來。美國《商業周刊北美版前執行總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羅伯特道林:(對持有大量美國金融機構股票和基金的中國銀行業的擔心。根據破產文件顯示,雷曼兄弟前30大無抵押債權人主要是亞洲金融機構,包括日本的Aozora銀行、中央三井信託、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實業銀行、信金中央金庫、國內金融機構中中國銀行再度被牽涉其中。據報道,雷曼對日本Aozora銀行欠款額達4.62億美元,對瑞穗實業銀行欠款額達3.82億美元,對花旗集團香港子公司欠款額約為2.75億美元,而中國銀行紐約分行也曾主導給雷曼貸款5000萬美元。
6.中國的應對措施
針對金融危機的經濟萎縮,失業增加等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應該說這些政策措施與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國際收支4方面的國家宏觀經濟目的都相關,都會正面影響:
(1)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
(2)寬松的貨幣政策。9月、10月、11月連續四次下調基準利率,三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率的下降,貸款基準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
(3)2008年10月27日還實施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優惠;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
(5)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
(6)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7)對外經濟合作與協調(如中日韓之間的貨幣互換等) 。
以上為主要的貨幣政策,其他政策
(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政府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3)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4)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實物交換對於國際上交易來說可防範匯率變動的風險,對金融危機的解決沒有幫助.

G. 金融危機對百姓的影響是什麼

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金融危機往往具有突發性特點,首先會破壞金融體系的有序循環,這會導致社會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功能的衰退,會造成流動性的缺失與社會資金鏈的斷裂,對經濟的損害非常大。
金融危機會導致風險資產價格暴跌,如股市、房地產、大宗商品等會出現價格暴跌,居民財富會大幅縮水。而資產價格的大跌會造成市場供需關系的失衡,再加上資金鏈容易斷裂,所以企業容易停產甚至倒閉,失業率會攀升,企業與個人信用會下降,由此又帶來銀行呆壞賬的增加,這樣就會形成惡性經濟循環,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進而造成中小銀行、企業與個人的大面積破產。
而為了挽救經濟危機,國家多會動用非常規手段刺激經濟,所以又會採用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與財政刺激政策,這時又會形成通脹局面,居民財富將會進一步縮水。金融危機中一個國家的中產階層最容易遭受損失,中產階層被消弱意味著社會財富結構的失衡,這會為經濟長期發展構成重大障礙。
而金融危機會造成金融市場的全面紊亂,這個周期常常是國內實力資本的重要投機期,同時也是國際資本攻擊該國的有利時機,所以有效市場會被破壞,商品價格漲跌無序,本幣容易大幅貶值,國家外匯儲備會銳減,國家、地方、企業與個人債務都會大幅上升,嚴重時還會被發達金融體借機掏空國家財富。
所以金融危機會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與質量下降,社會福利與保障也會降低,還會帶來意外的糾紛,如銀行倒閉帶來的儲蓄損失等。金融危機往往會伴隨社會不滿情緒的上升,社會犯罪率會增加,嚴重時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所以這個時期的老百姓生活質量會大幅下降,甚至是苦不堪言。
由於金融危機本身就具有擠泡沫的功能,所以風險資產價格先期會大跌,在這個周期內居民要做的就是減持風險投資,持現或買入黃金等貴金屬來對沖金融風險。當貨幣政策連續寬松達到一定的累積效能,同時資產價格在超跌之後企穩,則可以重新逐步投資風險資產,譬如投資股票與房地產,做多商品期貨與現貨等,並減持黃金等資產。

H. 金融危機會影響個人銀行儲蓄么

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影響很大,個人儲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農村信用社和中國郵政儲蓄不會倒閉的,國有企業有國家扶持,中央不會讓關乎民生的銀行倒閉的,這要放心,相信國家會將風險降到最低。金融危機容易通貨膨脹,你把錢放銀行,東西變得貴了,一樣的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你銀行的錢卻沒有增多。不過如果銀行調整利息或者國家實行政策改造這種狀況,那就不用擔心了。中國高儲蓄率為抗擊金融風暴提供了堅實後盾,在遇到金融危機的時候,高儲蓄的國家顯然比高負債的國家擁有更多迴旋餘地。
金融危機對銀行是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是銀行不良資產增多;二是由於降息,存款下降,銀行運作更加困難。但中國的銀行包括農村信用社和中國郵政儲蓄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倒閉的跡象,所以一般儲戶不會受到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主要不是對銀行業的直接財務影響,而在於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實體經濟,進而對我國銀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成威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仍無法判斷金融危機是否已經見底。從資金投入和救市措施來看,各國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是危機沒有在金融層面得到控制,還在向實體經濟層面傳導。銀行業與整個實體經濟密切相關,如果實體經濟出現問題,銀行業的穩健經營就會受到影響。總體來看,金融危機對銀行業的負面影響集中體現在銀行收入增速的下滑上。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國際金融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具體表現為市場流動性不足,信用緊縮,市場停滯,交易大量減少,市場恐慌性拋售,信心崩潰。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I. 具體說明金融危機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有哪些(請勿復制)

如:電子行業,行業定單少了,生產也少了,工人的工資會隨之減少,消費也會少;服裝業,出口減少了,自然生產也會減少,企業的布料需求會減少,企業收入也會減少。等等
這些都起連鎖反映的效果。

J. 2008年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是什麼

2008年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如下:

第一,正是美國家族的巨額債務消化了中國不斷擴大的產能。

美國金融危機首先會帶來心理沖擊。這場危機勢必會在中國資本市場造成一種悲觀的氛圍。中國持有的這些金融機構的資產將會縮水,海外投資者可能會將大量中國資產出售回本國進行自救,從而對中國資本市場造成下行壓力。

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高度外向,進出口總值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0%。過去,正是因為美國人借錢消費,吸收了中國過剩的產能,所以美國金融和中國製造業都繁榮起來。

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現在,當美國金融崩潰時,它將不可避免地終結向美國人借錢的消費模式,中國製造業也將受到影響。

第二,中國解決問題的辦法指向了一句老話——擴大內需。

全世界羨慕——這句老話,我們不需要重復。中國有巨大的內需潛力。打一個大算盤並不難:只要國內需求大幅擴大,近年來巨大的製造業產能服務於外部需求,只要其中一部分轉向國內,中國經濟不僅會繼續高速增長,還會彌補全球經濟的「寒冬」。

第三,釋放中國內需潛力是重點。

所謂內需不足,主要是國民收入分配問題。政府收集了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財富,而居民收入的比例太低,那麼中國的消費率怎麼可能不下降呢?

其次,改革,提高經濟效益,改善相當一部分財政收支、金融資本政策調控、政府價格體系調控等低效領域,如減免進口稅費、開放民間金融服務、改革征地制度、開放糧食出口、礦業權招標等,一定會促進經濟增長!

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出口,而意味著外部需求下降,因為我國的金融體系與美國,不同,所以影響沒有大。美國經濟已經進入衰退,也就是負增長,而我國的經濟增長只是放緩了——前幾年的增長超過了10%,預計將回落到9%以下。



美國金融危機

早在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就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從2007年8月開始,美聯儲作出反應,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增加市場信心,美國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維持,形勢看來似乎不是很壞。

然而,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被迫接管「兩房」,以表明政府應對危機的決心。

全球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是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導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到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次貸危機的爆發瞬間就影響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邊國家,其范圍也遠遠不僅僅是次貸危機方面,而是蔓延到整個金融行業。

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佔GDP約6%,因消費的產品遠多於其生產的產品,美國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極大得影響了其他地區的經濟,一度造成世界各國的恐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美國金融危機

熱點內容
股票投資的優缺點有哪些 發布:2025-08-22 17:34:16 瀏覽:700
美原油期貨負油價怎麼解決 發布:2025-08-22 17:27:56 瀏覽:74
怎麼買香港股市股票 發布:2025-08-22 17:16:48 瀏覽:824
期貨開平倉萬分之三怎麼算 發布:2025-08-22 16:56:57 瀏覽:679
歐美國家股市收益要交多少稅 發布:2025-08-22 16:52:42 瀏覽:891
礦山環境恢復基金怎麼算 發布:2025-08-22 16:46:04 瀏覽:493
股市高手怎麼取名字 發布:2025-08-22 16:44:32 瀏覽:849
股市地圖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22 16:10:43 瀏覽:856
炒棉花期貨怎麼開戶 發布:2025-08-22 16:04:39 瀏覽:369
一個人經營股權如何分配 發布:2025-08-22 15:35:51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