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為什麼全部贖回會少錢
㈠ 徽商銀行理財為什麼持有份額數字多,贖回卻變少了
可能是以下原因:
①扣了手續費,理財產品的買賣是有手續費的,這筆手續費大都是在贖回的時候扣除的。就比如你買了某基金,贖回費用=贖回總額*贖回費率,贖回金額=贖回總額-贖回費用。
②只贖回了一半或者是部分份額,理財產品大都是按照份額來算的,若是你贖回的時候沒有全部贖回,那麼贖回的錢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了,就好比你買了500份額的基金,但是只適合了300份額。
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會因為產品的差異而不一樣,意思就是說不同類型理財產品收益計算規則存在差異,請以理財產品說明書為准。
㈡ 買一萬的理財贖回九千份額為啥理財產品贖回比本金還少
現在每個人都開始有理財意識了,當想要學會理財後,就會在各個地方進行理財,比較常見的就是各大平台的理財產品還有基金。那麼,理財贖回為什麼不是全額呢?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介紹吧!
買一萬的理財贖回九千份額
基金是按金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進行交易:
金額申購是指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是按照購買的金額提出申請,而不是按照購買的份額提出申請;基金份額計算分為外扣法與內扣法:
1內扣法:基金份額=投資金額×(1-認申購費率)÷認申購當日凈值+利息;
2外扣法:基金份額=投資金額×(1+認申購費率)÷認申購當日凈值+利息
大部分基金公司採用的都是外扣法,因為同樣的申購金額,外扣法購買的份額會多一點,對基金民比較有利。
用此方法可以計算每日自己的盈利情況。購買基金後,如果覺得每日計算比較麻煩,可以採用財道網的基金賬本進行管理,可以自動計算出每天的收益及收益率。
理財贖回為什麼不是全額
理財產品可以全部贖回,理財產品一般不需要做贖回操作,不自動續期的理財,在理財到期後,第二個工作日本金和收益會自動返還到投資者賬戶,自動續期的理財,在理財到期後會自動轉到理財下一階段的運作,投資者可以在理財到期當天可以停止自動續期。
當投資的是開放式理財,那麼投資者需要手動贖回理財,開放式理財在封閉期後,投資者可以全部贖回,不贖回也會按照約定的利率計息。
為啥理財產品贖回比本金還少
因為這是定期的理財產品,而不是定期存款,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
原因具體如下:
1、產品虧損: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並不一定會獲利,甚至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還會虧損,連本金都拿不回來,因此贖回來的錢就會比先前要少;
2、扣手續費:投資者在賣出理財產品時,是需要收取手續費用的,一般這筆手續費用就是在贖回的同時扣除,如果贖回時理財產品的盈利少於手續費用,那麼贖回來的錢就會少;
3、部分贖回:理財產品在購買或者售出的時候,都是按份來進行計算的,如果投資者在贖回的時候操作不當,或者因個人意願只贖回了一部分,那麼錢款可能就會少一些。
㈢ 農業銀行理財產品顯示有收益為什麼贖回變少了
農業銀行理財產品顯示有收益為什麼贖回變少了?
這個原因是因為你看到理財產品收益只是理論上的手,而實際收益是要扣除稅和各種管理費的,到手的收益要少不少的。特別是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下限收益率。
㈣ 基金全部贖回為什麼錢還少了
如果贖回金額小於購買金額,主要有兩個原因:
1、資金損失;
2、買賣基金的手續費,特別是賣出的時候,有的基金是有贖回費的。
3、我國法律規定贖回率不得超過贖回金額的3%,贖回費收入扣除基本手續費後的余額歸基金所有。投資者賣出基金後,實際獲得的金額為贖回總額扣除贖回費後的部分。
計算公式為:
贖回總額=贖回份額*贖回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贖回費用=總贖回金額*贖回率;
贖回金額=總贖回金額-贖回費用,所以基金贖回時會扣除手續費。
拓展資料
基金贖回日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1.贖回申請根據贖回日基金凈值和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提交。
計算公式如下:基金贖回收入=基金持有股份*贖回日基金單位凈值-贖回手續費用。
2.基金持股可以理解為持有的基金數量,包括定投份額、轉換買入份額和主動買入份額。
3.基金單位的凈值可以理解為每隻基金的價格。如果與股票交易價格不同,基金單位每天只有一個凈值,一般會在當日交易時間結束後公布。當天大部分基金凈值會在晚上8點或者9點左右公布。
4.基金交易截止日為15:00,即交易日15:00前提交的贖回申請,按當天凈值計算。超過15:00,按下一交易日凈值計算。
要將基金全部贖回:
1. 基金投資者可將其全部或部分基金份額贖回。非貨幣基金按照份額進行贖回,申請贖回份額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每次贖回份額不得低於1000份,基金賬戶余額不得低於1000份,如進行一次贖回後基金賬戶中基金份額余額將低於1000份,應一次性贖回。如因分紅再投資、非交易過戶、轉託管、巨額贖回、基金轉換等原因導致的賬戶余額少於1000份之情況,不受此限,但再次贖回時必須一次性全部贖回。
貨幣基金贖回時,單次贖回的最低限額為1,000份基金份額。任何基金賬戶內的基金份額余額不應低於10000份基金份額。如進行一次贖回後基金賬戶中貨幣基金份額余額將低於1000份,應一次性贖回。
2. 所以您可以採取多買1000元讓它的份額超過1000份,就可以贖回了;您也可以採用基金轉換的手段增加份額,然後一次性贖回。
㈤ 購買了一份定期理財產品,到期贖回後比本金還少是為什麼
因為你購買的是定期理財產品,而不是定期存款,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也存在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
如果是股票、債券或混合型基金就會造成本金的損失,因為它們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當你贖回以後本金還會少。
我建議你做定期理財最好是能夠時間長點,至少在三年以上,當理財產品盈利以後,建議在10%左右就贖回。
拓展資料:
現如今,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理財方式,大家在生活中都會選擇適合自己理財產品來供自己生活理財,賺取另一份生活來源。
其實外面很多理財產品雖然利率高,風險其實並不低,在不可把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去考慮買這些理財產品。
要想理財,其實銀行存款也算是理財方式的一種,例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等,都是大多數人喜歡的,說到定期存款,分為3月~5年不等,很多人就會在存款時間上糾結。
首先,是活期好呢,還是還定期好?答案肯定是定期好。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存款一般以效益優先,其次還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以保證不時之需。如果存活期,雖然可以隨時存取,流動性非常高,但0.3-0.35%的利率確實也太低了,根本談不上理財,僅僅是起到了由銀行代為保管的作用。而存定期,按照有關規定仍然可以隨時支取,對流動性沒有絲毫影響。
相反,如果中途不是特別原因,一般都可以持有到期。或提前支取部分,剩餘部分仍然可以繼續享受定期利率,直到到期。
二者對比,首先流動性沒有任何差別,其次取得更多利息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這樣比較當然存定期劃算。
對於投資規劃不能明確的,如何平衡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矛盾?其實也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輕易解決,即分散存入。
有兩種形式,一是將一筆資金分成多筆存入,長期和短期組合配置,短期產品主要是應對臨時用款之需;
二是將不能確定期限的資金,轉移存入到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有貨幣基金類的,也有一些創新型存款,不僅利率遠高於活期利率,而且可以隨存隨取,流動性較強,也比較安全。
通過這些組合存款,也就有效解決了效益性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讓你不再糾結。
㈥ 贖回理財產品為啥比原存的少很多呢
那是因為你買的理財產品不是謹慎型的理財產品,它不能起到保本的作用,他會受理財產品的發展行情的影響,導致財富的增值或者是貶值,也就是說,你買的理財產品,和你預想的發展態勢不一致,導致資金縮水,所以你在贖回的時候就會比投入的還要少。
㈦ 買了1000理財怎麼贖回變少了為什麼理財買了1000元贖回只有800元
在購買理財的時候,有的投資者是會賺錢,但有的投資者會虧損錢,這是因為理財都是有風險的,那麼買了1000理財怎麼贖回變少了?為什麼理財買了1000元贖回只有800元?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買了1000理財怎麼贖回變少了?
原因一:錯把理財份額看成金額,所以買了1000理財贖回變少了,實際上份額乘以凈值才是贖回的總金額。比如說:投資者以2元的凈值買了500份理財,那麼在贖回的時候,會顯示500份,而不是顯示1000元。
原因二:理財需要手續費,所以贖回就會變少。
原因三:理財出現虧損的情況,就會贖回變少。
為什麼理財買了1000元贖回只有800元?
因為理財出現了虧損的情況,假設理財買了1000元贖回只有800元,一般都是屬於高風險的理財,因為虧損的程度達到了80%,投資者很有可能是購買的基金理財,基金理財中高風險的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等等。
一般的理財雖然說有風險,但基本上很少會有虧損80%的理財,只有高風險的理財,剛好遇上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虧損比較的嚴重,所以大家在理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要盲目的購買理財,不然就會出現虧損的情況。
㈧ 理財贖回金額為什麼少了
如果理財的贖回資金變少,可能是因為財務管理的損失。目前,財務管理並不能保證本金和收入的安全。存在損失的可能性,損失需要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一般財務管理不能提前贖回。財務管理建立後,就進入了閉關期。在封閉期間不能做任何操作。財務管理到期後,本金和收益自動轉入投資者賬戶。贖回資金到達時間的一般規則為: 非貨幣基金一般在4個交易日內到達(視各基金具體規定而定); 貨幣資金到達時間為t + 1或t + 2。它仍然需要三個交易日才能到達。
拓展資料
1.贖回費,也就是基金贖回費。一種收取管理費的共同基金形式。當投資者從基金中撤出時,他們向基金經理支付費用。我們知道,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購買股票的交易行為被稱為買入;出售所持有股票的交易行為稱為賣出。與股票市場不同,開放式基金不叫買賣,而是叫申購(申購)或贖回。所謂認購(申購),是指投資者在本基金設立後的存續期間向基金公司購買基金單位(申購是在本基金成立時的募集期間)的交易行為;所謂贖回是指投資者將自己持有的基金股份出售給基金公司的交易行為。 在上述交易活動中,投資者需要向基金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種手續費在申請(認購)基金單位時稱為認購(認購)費;基金單位的贖回稱為贖回費。本條目只討論贖回費用。以下是贖回費的嚴格定義。
2.同樣,交易期間是指基金成立後的持續時間。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從基金公司購買基金股票;一是將持有的基金份額出售給基金公司的交易行為。 由於兩者的贖回率和申購率不同,從以下公式可以看出,兩者的贖回費和申購費也不同: 贖回費=贖回總金額x贖回率 認購費用=認購凈金額x認購率 一般情況下,申購率為1.5%,贖回率為0.5%,即申購率高於贖回率。因此,從以上兩個公式可以看出:當贖回總額等於認購凈金額時,申購費用高於贖回費用。此外,為了鼓勵投資者購買基金,認購率通常會隨著認購金額的增加而降低;為了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減輕基金公司的贖回壓力,贖回率隨投資者持有時間的增加而降低,甚至為零。因此,申購費和贖回費也是不同的。
㈨ 為啥理財產品贖回比本金還少
因為這是定期的理財產品,而不是定期存款,理財產品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是有風險,有可能會虧本,所以你贖回來之後,比本金還少。具體原因分析有:
1, 現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理財方式,大家在在生活中也會選擇適合自己理財產品來供自己生活理財,賺取另一份生活來源。其實銀行存款也算是理財方式的一種,例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等,都是大多數人更喜歡的,說到定期存款,分為3月~5年不等,很多人就會在存款時間上糾結,其實外面很多理財產品雖然利率高,風險卻也並不低,在不可把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比較不碰這些理財產品。
2, 考慮是活期好呢,還是還定期好的問題。答案肯定是定期好。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存款一般以效益優先,其次還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以保證不時之需。如果存活期,雖然可以隨時存取,流動性非常高,但0,3-0,35%的利率確實也太低了,根本談不上理財,僅僅是起到了由銀行代為保管的作用。而存定期,按照有關規定仍然可以隨時支取,對流動性沒有絲毫影響。相反,如果中途不是特別原因,一般都可以持有到期。或提前支取部分,剩餘部分仍然可以繼續享受定期利率,直到到期。二者對比,首先流動性沒有任何差別,其次取得更多利息的可能性要大的多,這樣比較當然存定期劃算。
3, 至於存半年好,一年好,還是三年好主要取決於你資金的閑置期限,或者說投資規劃。如果投資規劃模糊不明確,當然是期限較短更加符合實際。由於投資規劃不明確,必然導致提前支取的可能性變大,一旦出現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就會損失更多利息,有得不償失的感覺。但是,如果投資規劃非常明確,能夠基本確定資金的閑置期,肯定是選擇3年期,因為1年期利率肯定低於3年期利率。在一般情況下,即使連續存三個1年的總利息也沒有一個3年期利息多。
拓展資料:對於投資規劃不能明確的,如何平衡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矛盾,其實也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輕易解決,即分散存入。有兩種形式,一是將一筆資金分成多筆存入,長期和短期組合配置,短期產品主要是應對臨時用款之需;二是將不能確定期限的資金,轉移存入到其他第三方理財平台,有貨幣基金類的,也有一些創新型存款,不僅利率遠高於活期利率,而且可以隨存隨取,流動性較強,也比較安全。通過這些組合存款,也就有效解決了效益性和流動性之間的矛盾,使你不再糾結。
㈩ 存了30萬理財,提前贖回為什麼會損失1萬多
理財贖回的錢少了有可能是因為理財發生了虧損,投資有風險,每一種理財都是不保證本金和收益的,所以都有可能發生虧損的情況,投資者需要自行承擔虧損。理財贖回還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所以資金減少也有可能是減扣贖回手續費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