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子公司是干什麼用的
⑴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什麼意思
為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監管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由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理財)業務。
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主要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因此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您也可以關注一些「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⑵ 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做什麼投資看完就知道怎麼買了
銀行理財子公司屬於主要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設立機構為商業銀行。不具備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的資質,但是可以發行理財產品,且與銀行自有理財產品是不同的。那麼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做什麼投資呢?1、分級理財產品
此前商業銀行內設部門是禁止發行分級理財產品的,不過銀行理財子公司則是允許發行的。
分級理財產品產品拆分為「優先順序+劣後級」進行發行,優先順序和劣後級產品在投資預期收益和風險方面是存在差異的。如果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可選擇高預期收益高風險的劣後級產品,如果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希望獲得固定預期收益,那麼可選擇優先順序產品。
2、固收類產品
中銀理財子公司中銀理財-穩富(封閉式)就屬於固定預期收益類產品,也屬於養老產品系列。這類產品的投資風險不高,屬於中低風險產品,起投金額也於公募基金類似,1元即可起存,業績基準在左右。
3、權益類產品
例如中銀理財-智富(封閉式)就屬於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類產品,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投資期限較長,投資預期收益也要高於固定預期收益類產品。
二、購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的注意事項
銀行理財子公司所發行的產品均誒符合資管新規的凈值型產品,不再剛性兌付,投資風險需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因此購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需注意風險測評,選擇風險等級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
以上關於銀行理財子公司能做什麼投資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⑶ 銀行的理財子公司是什麼
商業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和現在的理財部門相區別,相當於把銀行負責理財業務的內設部門拿出來,單獨作為一個子公司,原銀行是母公司。理財子公司在經濟上受銀行母公司的支配與控制,但在法律上,銀行母公司、理財子公司各為獨立的法人。
「擬在理財子公司業務規則中予以採納」的意見建議,也就是商業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可能會接觸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部分:
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銷售起點,擴大銷售渠道,將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納入理財投資合作機構范圍,不強制要求個人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在銀行營業網點進行面簽,允許發行分級理財產品等。
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間接投資股票。
將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納入理財投資合作機構范圍。
因《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還未出台,理財子公司和銀行理財的區別無法具體了解。
但可以明確的是銀行理財業務和理財子公司參考文件不同:銀行理財業務,即「銀行尚未通過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的,銀行開展理財業務需同時遵守「資管新規」和《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而理財子公司參考的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擬作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的配套制度,其適用的監管規定與其他同類金融機構總體保持一致。
對於銀行類的理財產品,可以到辨險識財去查看各個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價報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投資風險。
⑷ 銀行的理財子公司是什麼銀行理財將有這些變化!
這些理財子公司是什麼?顧名思義,它們主要負責發行銀行理財產品。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相當於把理財業務分離出來單獨做,銀行理財產品也有了一些變化。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可以理解為:銀行的理財業務部門,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公司。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是監管層不斷要求促成的,目的是為了隔離銀行理財業務和存貸款業務之間的風險。
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之後,我們買銀行理財還是在銀行,只是產品有了一些變化。12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該辦法對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有一些新規定,如下:
1、銀行理財可以直接投資股市
之前,資管新規規定,銀行理財允許通過投資基金的方式,間接投資股市。現在,理財子公司新規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2、銀行理財1元起步
此前的資管新規,規定銀行理財門檻由5萬元下降至1萬元。現在的理財子公司新規,把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降的更低了,監管不對投資門檻做強制要求。這意味著,以後的銀行理財,或許能和基金一樣,最低1元起步。
3、支付寶、理財通也能買銀行理財
以前買銀行理財,只能在銀行網點,或者它們的官網、APP購買。未來,我們可以在其他地方買到銀行理財了,包括支付寶、理財通等第三方平台。
4、買銀行理財不再需要面簽
以前,首次買銀行理財是需要到網點進行面簽的。現在,理財子公司新規免去了這一要求,只要投資人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即可。
總體來說,理財子公司新規頒布後,投資銀行理財是更加方便了。不過,由於能夠直接投資股市,銀行理財的風險也加大了,這一點可以參考基金類產品。總之,銀行理財以後需要注意風險,不能在傻傻地買了。
⑸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干什麼的
銀行理財子公司事務范圍首要是發行公募理財產品,供給理財參謀和咨詢服務。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產品發展:
10日從銀監會獲悉,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達7.61萬億元。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自2005年開辦以來發展迅速。2011年商業銀行共發行8.91萬款理財產品,2011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4.59萬億元。
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2》顯示,近八成銀行家對理財產品業務發展持支持態度。同時,理財產品市場高速發展背後的風險也引起關注。50.9%的銀行家認為理財產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資產,可能會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經營穩定性帶來影響。
銀行家認為,理財產品的發展是銀行從以產品為導向轉變為以客戶為導向的重要實踐,當前更是面臨多種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需要在平衡風險的基礎上繼續推進。
產品: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預期收益的類型,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⑹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干什麼的與銀行理財有哪些區別
國內已有多家國有銀行設立了理財子公司。眾所周知,銀行是具備發行理財產品的資質的,銀行理財也是投資者較為信賴的理財方式之一,那麼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干什麼的,與銀行理財又有哪些區別呢?銀行理財子公司一般由商業銀行作為控股股東發起設立,並經銀保監會批准,屬於專業理財金融機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為10億元實繳人民幣,且要求理財業務專營部門連續運營3年以上,並承諾5年內不轉讓所持有股權。
二、理財子公司與銀行理財的區別
1、起投門檻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投金額較高,一般為1萬元起投,但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產品的起點金額大多為1元。投資門檻的降低既提升了理財子公司的資金募集能力,又增加了投資者低門檻理財產品的選擇空間。
2、購買渠道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只能通過銀行自有渠道購買,例如銀行櫃台和網上銀行,且首次購買的投資者必須到網點面簽。
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不僅可以通過本行渠道購買,還可通過其他代銷機構購買,例如微信、支付寶等平台均可購買。且不設臨櫃要求,可通過電子渠道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
3、分級理財產品
普通銀行理財產品中是不含分級理財產品的,但理財子公司可以發行分級理財產品。
以上關於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干什麼的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