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房價學區房哪個更貴
⑴ 杭州網紅學區房單價6.8萬成交,為何學區房的房價會這么高
學區房一直以來都被很多的人所追捧,但由於現在很多的政策都發生了變化,讓學區房彷彿失去了以往的動力,而單價也逐漸下降。就拿浙江的一個學區房來說,以往的話他的成交單價會達到十二萬一平方,而如今浙江的一個網紅學區房,它的成交單價居然只有6.8萬元。雖然是砍了接近一半了,但他的價格還是十分的昂貴,這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根本就承擔不起,超過了15,000的都已經是很昂貴的了。那麼問題來了,學區房的房價為什麼會如此的高呢?我們就來好好的聊一聊這個話題。但總的來說,學區房那麼貴的原因,不僅僅是拿地的價格高以及能夠讀名牌學校而已,它也代表了一個身份的象徵,能夠買得起學區房的那一定是非富即貴。從這一點出發的話,家長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這樣的家庭的孩子做朋友,將來出身社會之後就能夠有多的照應,混的再差也不會太差。
⑵ 成都最貴學區房,一年上漲50萬,為何人們比較喜歡購買學區房
其實有很多家長都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的,而且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並且也想要讓自己孩子培養更多的興趣,學到更多的能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強大的競爭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個更多的優勢,這是很多家長的心願。
而很多家長也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住在學區房的,而且也想讓通過在學區房的居住,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行為,而且也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成都最貴學區房,一年上漲50萬,為何人們比較喜歡購買學區房?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學區房的學習氛圍比較好。
在我看來,我認為我們之所以比較喜歡購買學區房,就是因為學區房的學習氛圍是比較好的,因為很多時候在學區房的范圍之內是會有很多的學校的,而且也是能夠讓很多的家長都感到很滿意的,並且也覺得這樣是能夠有個更好的學習氛圍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⑶ 引領中國房價的12個超級地段
每到一個城市,都想去這座城市房價最高的地段看看。因為從那裡,大抵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追求」是什麼。
如果房價至高點在商務區,可能說明這座城市「一切向錢看」。如果是學區房,可能說明這座城市正為教育而焦慮。如果在山水之間,可能說明這座城市更注重享受當下。
通過貝殼網的公開數據,我們統計了北上廣深等12個中心城市的房價地圖,發現了12個引領中國樓市的超級地段。
這12個超級地段各有特色,有的在CBD,有的在學區房聚集區,有的在碼農聚集區,還有的在山水之間。
01
先來看北京的房價地圖:
本文所有圖片和數據來自貝殼網
北京二手市場,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西城區,均價達到11.2萬每平方米,其次是東城區(9.4萬/m²)、海淀區(8.3萬/m²)、朝陽區(6.5萬/m²),最低的是密雲區,2.1萬/m²。
東西城是中央政務區,海淀是互聯網聚集區,朝陽是中央商務區。三者的房價排名,反映出北京城在空間價值上的排序:政務第一,科創第二,商務第三。
政務區往往是名校聚集地,海淀因為大學多,教育也很強,所以北京的學區房主要集中在西城、東城和海淀三區。而CBD所在的朝陽,教育並不突出,這也是朝陽區房價不算太貴的重要原因。
從細分板塊上看,位於西城區的金融街均價高達16.3萬/m²,是北京房價目前最貴的地段。
有意思的是,金融街之所以最貴,靠的不是金融,而是學區,這里匯聚了全北京最牛的小學。
打開金融街板塊的二手房源,那些賣到20萬的房子,很多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樓齡。
由於東西城和海淀太強,導致北京CBD的存在感較低,這種現象在滬穗深這類完全以經濟建設為導向的城市,是不可想像的。
02
再來看上海的房價地圖:
上海二手市場,房價最貴的行政區是黃浦區,均價達到9.6萬/m²,其次是徐匯、靜安,分別達到7.9萬、7.7萬,三者全部在浦西老城區。這說明上海開發浦東新區之後,老城區並沒有衰落。
均價最低的是金山區,位於上海和嘉興的交界區。而位於蘇州方向的嘉定,均價達到3.5萬/m²,說明上海和蘇州的聯系度,遠超嘉興。
作為上海城市新中心的浦東,均價5.6萬,在全市只能排到第八位。當然,這是因為浦東很大,總計1210平方公里,相當於40個靜安區了。這么大面積,均價仍能達到5.6萬,也是相當厲害了。
從細分板塊來看,上海最貴的房子,一般都和黃浦江有關,其中 最貴的地段是 黃浦濱江, 均價達到11.9萬元/m² ,這里是浦西豪宅的精華地段,甚至比陸家嘴的均價(9.5萬/m²)還高。
作為上海的城市封面,陸家嘴的房價相比浦西的濱江豪宅,並沒有很大優勢。不過,上海最貴的明星豪宅湯臣一品、中糧海景一號仍然在陸家嘴。
03
再來看深圳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看,深圳房價最貴的行政區是南山區,均價11萬元/m²,超過上海黃浦區,僅次於北京西城區。
其次是福田區9.3萬元/m²、寶安區7.7萬元/m²、羅湖區6.2萬元/m²。均價最低的是大鵬新區,3.7萬元/m²,和4萬也只有咫尺之遙。
從區域來看,以福田為界,西部片區的房價遠超東部。 特別是寶安、龍華的房價遠超羅湖和鹽田,這一點讓人刮目相看。
要知道,2010年深圳擴容之前,羅湖和鹽田可是高大上的「關內」,寶安、龍華還是村鎮般的「關外」。
從細分板塊來看, 深圳房價最高的地段是深圳灣 :
深圳灣二手的均價已高達19.8萬元/m²,超過了北京金融街。
深圳灣是什麼地方呢?海景不如大梅沙,教育醫療不如羅湖,商務聚集度不如福田CBD,最大的優勢是和高新企業近,大名鼎鼎的粵海街道就在這,匯聚了騰訊、阿里、網路、位元組跳動等企業。
大約在2010年之前,深圳最貴的房子大多是東部鹽田的海景房,說明那個時代的深圳人,對海洋是很嚮往的。而 如今,海景早已輸給了生產力,靠近高新企業才是王道。
和北京、上海都不同,深圳是一個完全向錢看的城市。
所以整個深圳樓市的邏輯就是,房價完全由生產力決定,哪裡的生產力更先進,哪裡的房價就更高,所以深圳灣房價輕松超過了福田CBD。
在深圳這個「一切向錢看」城市,買房一定一定要跟著產業走。
04
再來看看廣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廣州房價正好相當於京滬深的1/2。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天河、越秀,二者均價相當,均為4.7萬元/m²,考慮到天河區面積三倍於越秀,所以實際上天河房價的首位度更高。
房價最低的行政區是從化,均價為1.2萬元/m²。從化是廣州的生態涵養保護區,屬於限制性開發區域,和廣州城區的距離也最遠,其房價一直處在廣州市場的末端。
從細分板塊來看, 二沙島是廣州房價最高的地段 ,達到12萬元/m²,其次是珠江新城(中區),達到8.7萬元/m²。
總體來看,廣州和上海的情況類似,最貴的房子基本都在江景上做文章,包括珠江新城的房子,靠大企業的房子遠不如靠江貴。
越秀的學區房雖然也貴,但和珠江新城的江景房比起來,還差得遠,這說明廣州人對學區房的熱情不算太高。
05
來看看杭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杭州房價最高的行政區為上城區,均價為4.7元/m²,和廣州天河、越秀相當。
房價最低的行政區是桐廬縣,均價為0.92萬元/m²。桐廬最被外界熟知的是中國快遞行業的「桐廬系」,中國的快遞巨頭除了順豐,其他大多數都是桐廬人干出來的。
從細分板塊來看, 杭州房價最高的地段是 學軍 ,達到8.2萬元/m²。學軍不沿江,不靠西湖,也不是CBD,而是杭州學區房聚集地。 這和北京很像,房價最高的都是學區房。
除了學區房,杭州最貴的房子基本都和西湖有關,錢塘江對杭州樓市的賦能,不如黃浦江和珠江。
所以,靠錢塘江的錢江新城CBD,房價在杭州的首位度並不高。
06
來看看天津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天津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和平區,均價高達5.5萬元/m²,在天津的首位度很高,也高於廣州天河與杭州上城。
從細分板塊來看, 天津房價最高的地段是體育館街 ,這里是天津學區房比較集中的區域。
07
來看看武漢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武漢房價最高的行政區為武昌區,均價為2.3萬元/m²,大約為廣州天河區、杭州上城區的1/2。
武昌區是湖北省政府駐地,同時也是武漢學區房最集中的區域。
從細分板塊來看, 武漢房價最高的地段是水果湖 ,均價達到3.2萬元/m²。水果湖靠近湖北省政府和武漢大學,聚集了水果湖一小、水果湖二小等名校。
除了水果湖,武漢樓市還有一個醒目的板塊,那就是光谷,這里是武漢高校和高新企業最集中的區域,樓市隨之火熱,完全不輸江景房。
總體來看,武漢原本就是三個城市的合體,所以市區的房價比較均衡,特別是長江兩岸的房價旗鼓相當,這在大城市中比較罕見。一般來說,有大江穿梭的城市,江河兩岸的發展都是不均衡的。
08
來看看成都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成都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高新區,均價為2萬元/m²,整體來看,房價比武漢略低,相當於廣州、杭州的1/2.5。
從細分板塊來看, 成都房價最高的地段是金融城 ,達到2.9萬元/m²。金融城位於成都高新區,這里承擔者成都的CBD功能。
總體來看,成都的產業與房價均呈現出「南高北低」的格局。在成都買房,一定要跟著產業走。
09
來看看重慶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重慶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渝中和江北,均為1.5萬元/m²。在功能上,前者相當於浦西,後者相當於浦東。
整體來看,重慶市區的房價比武漢、成都要低一些。
從細分板塊來看, 重慶房價最高的地段是江北嘴 ,這里是重慶寫字樓最集中的區域,承擔著重慶的CBD功能。
10
來看看南京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南京房價最高的是鼓樓區,達到4.4萬元/m²,略低於廣州天河區、杭州上城區,相當於武漢、成都同等區位的兩倍。
從細分板塊來看, 南京房價最高的地段是寧海路 ,這里靠近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是南京著名的學區房聚集地。
11
來看看蘇州的房價地圖 :
從二手市場來看,蘇州房價最高的區域是工業園區,均價達到4.3萬,和南京鼓樓區接近。
從細分板塊來看, 蘇州房價最高的地段都在金雞湖周邊 ,這里是蘇州居住品質最高的區域。
12
來看看鄭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鄭州房價最高的區域是鄭東新區,均價達到2萬,而且首位度很高,遠超鄭州的老城區。
值得一說的是,鄭東新區曾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鬼城」之一,但是現在,這里成為鄭州產業最強、活力最好、房價最高的區域。
從細分板塊來看,位於鄭東新區的 天賦路是鄭州房價最高的地段 ,均價達到3萬元/m²,板塊內不少樓盤報價超過4萬。
結論:
從整個城市的均價來看,以上12個城市的房價可以分為四檔:
深圳、北京、上海為第一檔 。這三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都已達到10萬的水平。核心區、近郊、遠郊大致呈現出「10、5、2.5」的格局,其中深圳面積太小,不存在遠郊概念,全市呈現出「10、5」的格局。
廣州、杭州、南京、蘇州、天津為第二檔 。這五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都已達到5萬左右的水平,正好是京滬深的1/2。
武漢、成都為第三檔 。這兩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都已達到2.5萬左右的水平,正好是廣州、杭州的1/2。
重慶、鄭州為第四檔 。兩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在1.6萬左右,相當於武漢、成都的70%。
從細分板塊來看,深圳灣是中國房價最高的地段,二手均價達到19.8萬元/m²,其次是北京金融街,二手均價達到16.3萬元/m²。 隨後是廣州二沙島、上海黃埔濱江,二者均在12萬元/m²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灣板塊的二手均價已接近陸家嘴的兩倍,這當然不能說明陸家嘴真的比深圳灣差,只能說明上海房價這一波還沒來得及漲,出現階段性的低窪效應,這也許是買入上海的最佳時機。
以貝殼的劃分標准來看,二手均價超過10萬的板塊或者地段,目前只有北上廣深四個城市才有,其他城市暫沒看到二手均價超過10萬的板塊。
分析12個中心城市可以發現,每個城市的房價至高點並非完全一致。按照單價來計算,學區房、江景房、CBD房、科技園區房這四類房子,在價格上的天花板是最高的。
例如,北京(金融街)、武漢(水果湖)、杭州(學軍)、南京(寧海路)、天津(體育館街)最貴的房子,都是學區房,
而上海( 黃埔濱江 )、廣州( 二沙島 )、蘇州( 金雞湖 )最貴的房子,都是江景房、湖景房。
深圳( 深圳灣 )最貴的房子,與其說是海景房,不如說是科技園區房,因為它的核心賣點不是海,而是粵海街道那些大名鼎鼎的高科企業。
成都( 金融城 )、重慶( 江北嘴 )、鄭州( 鄭東新區 )最貴的房子,都屬於CBD房產。
可以說,12個中心城市的這12個超級地段,在相當程度上引領了中國樓市的基本走向。
⑷ 成都最貴學區房一年漲價50萬,有買學區房的必要嗎
成都最貴的學區房一年漲價50萬,我個人認為買學區房沒有必要,不過可能是因為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一般,對於很多有錢人來說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自然也就需要買學區房。我們這邊是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但是我們這邊的家長也都非常重視學區房,成都最貴的學區房一年漲價50萬,我們這邊的學區房一年漲得不止50萬,目前一套學區房的價格比很多大城市還要貴。
如果談上了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那麼這個學區房豈不是白買了嗎?而且還耽誤了孩子的學習,還不如就讓孩子上普通的學校更好一些。所以我認為學區房實在沒有什麼必要。
⑸ 現在在上海買一套學區房,差不多需要多少錢
現在年輕人如果打算在上海買一套學區房,差不多的價格也需要300~500萬之間,對於買學區房一定要根據面積進行考慮。不同的地區買學區房的價格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買學區房的價格一定非常的高。除非自身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才可以考慮在上海買學區房。但對於當代的年輕人在投資學區房時,也已經意識到學區房已經不香了,這是因為現在學區房都已經受到了嚴格的把控。
上海的學區房價格
如果對上海的房價有所了解時,都能夠知道上海的房價達到20~30萬一平米,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的百姓而言,是根本就不敢想像的一件事情。但是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優越的校園生活,買學區房也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對於優越的家庭,都會考慮在上海買學區房,有一部分炒房者也會考慮在大城市裡面買學區房,已供日後有人需要時可以高價售出。
⑹ 明明都是樓房,為何學區房房價比普通樓房貴3-4倍
對於學區房指的就是學校周圍的那些居住地方,因為現在教育實行的是按地區上學,你在哪裡住著就在哪一片上學,讓這一片的人住這個地方,那一片的人住那個地方,然後就有了許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去不惜代價買那些好學校周邊的房子,所以就讓那些房地產商又找到了商機,在那些學校的周圍蓋一些小區。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學區房價格比普通房子高出那麼多但是價格卻逆勢上漲,供不應求的原因就是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購買學區房成為投資接力跑,還有就是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
⑺ 天津各區域房價
跟您簡單介紹一下天津市區域情況,希望能幫到您。
天津市分為:市內六區(市區),環城四區(近郊區),遠郊五區和濱海新區。
區域發展成熟度:市內六區>環城四區=濱海新區>遠郊五區
市內六區:紅橋、河北、河東、河西、和平、南開
環城四區:東麗、津南、西青、北辰
遠郊五區:武清、靜海、寶坻、寧河、薊州
濱海新區:泰達開發區、塘沽城區、大港、漢沽、東疆、中新生態城等板塊
一、市內六區介紹
紅橋、河北、河東——天津市區里的老城區,發展比較早,配套成熟,但是近些年發展比較慢,配套老舊,老天津人居住較多,老房子較多,人文環境比較一般。這三個區住宅的均價在3~3.7w之間,因配套、交通不同價格有所差異,最小的戶型在70㎡以上。
和平、河西、南開——市內六區里發展最好的三個區,也是房價最貴。和平區是金融中心,天津市的金融中心,基本都是二手房,二手房均價5w+以上。河西是目前天津市政府所在區域,也是天津市的行政、經濟、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地位類似於北京市的朝陽區,人口稠密、商圈發達,規劃比較好,目前少數新房在售,單價4.5w起步,缺乏小戶型。南開區是天津市傳統上的教育和文化中心,類似於北京市的海淀區,教育水平高,因此房價也超過河西,和和平區持平,學區房均價在5w+,基本沒有新房。
總體來說,市內六區的新房250w左右起步(河北、河東有房),首付至少需要70~80w,其中和平、南開、河西基本沒有小戶型,都是大面積的改善。
二.環城四區介紹
1.西青 靠近南開區、河西區,過去十年發展較快,現在建設基本成熟,西北部的中北鎮、西南的張家窩鎮、東南的大寺鎮是配套較好、適宜居住的區域,目前僅在張家窩鎮的天津南站附近、中北鎮、新梅江附近還有少量部分新房在售,價格也是1.9W起到3W多都有。
2.北辰 北辰臨近河北、紅橋區,在天津北側,傳統上是天津的重工業區、物流產業園區,區域內制葯廠、農葯廠、重工業廠房、物流企業較多。現在快速路附近有恆大、金地、融創等開發商拿地建設住宅區,5號線今年年底通車,大型商業、教育配套也在規劃中,未來發展比較好。但是該區域傳統工業較多,居住環境在環城四區里排名靠後均價20500起,小淀版塊也有性價比較高的1.5W起的項目。
3.津南 津南區靠近河西,受到河西區的經濟輻射,近年來發展較快。同時津南規劃有海河高教園區,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本科校區都准備搬遷至津南,所以津南在未來幾年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津南面積廣,比較好的板塊有雙港—辛庄板塊、海河高教園區板塊、鹹水沽板塊等等,距離市區比較近的雙港—辛庄板塊、海河高教園區板塊配套發展最為完善,有地鐵規劃、有學校、醫院、商業配套,均價1.9~2w左右。而鹹水沽是津南的老城區,有地鐵、有商業,但受限於距離太遠,受到河西的輻射有限,潛力一般,均價1.5w左右。
4.東麗 東麗區靠近河東,臨近濱海新區,同時區域內有濱海國際機場、空港經濟區、東麗開發區等,經濟在環城四區類排名靠前,發展潛力比較大,房價也比較高。基本均價在2.5w左右。距離空港較近的華明鎮版塊,新房均價1.3W-1.4W,距離市區比較遠的東麗湖區房價在1.2w左右,但距離較遠,適合單純落戶和中長期投資。
三.遠郊五區介紹
遠郊五區里,武清發展較高,房價差異比較大。高鐵站沿線配套齊全,基本沒有新房,二手房均價2~3w左右,與環城四區持平;偏遠地區的均價在1.3~2w之間徘徊。
寶坻區因為規劃有京濱城際和京唐高鐵,所以受到開發商青睞,恆大、鴻坤、萬科等開發商都在此區域拿地建設北京的衛星城區,類似於已經發展起來的武清,適合單純落戶和長期投資。但是該區域剛剛建設,配套異常缺乏,短期內生活可能有所不便利。優點是高鐵通了之後到北京比較方便,適合來自北京的自住或投資客群。該區域目前房價在1w左右,個別樓盤不足1w。
靜海是天津西南的遠郊區,有旅遊區的規劃,有生態湖區,天津人養老去那裡的比較多。寧河、薊縣基本沒有什麼發展。
四.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和傳統中理解的不一樣。該區域的確是規劃較好、前景明朗,但受到前幾年天津港爆炸影響、配套跟不上等原因,導致該區域不被天津本地人認可,目前該區域發展嚴重不均衡。泰達開發區、塘沽城區、中新生態城規劃明確,發展較快配套較好,房價也比較高,2.6~4w之間,基本沒房,很多都在建、排卡。東疆、大港、漢沽等區域則是發展跟不上、配套不齊全、短期內生活不方便,導致房價在1~1.3w左右區間徘徊。
⑻ 現在在上海買一套學區房,是不是很貴
引言:想問一下大家都買房子了嗎?買的房子單價是多少?是按揭還是全款?大多數人買房子應該都是按揭的,畢竟現在一套房子也不便宜,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根本都無法負擔得起,普通的房子都這么貴了,學區房更貴一些,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裡面,價格更是翻倍。
三、高價的學區房仍然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這樣的一個制度其實是不合理的,很多人都在罵學區房的高價,但是一個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比較有效的篩選制度,畢竟現在公立學校裡面他的價錢是沒有辦法過高的,因為是國家統一,那麼只能從其他方面來進行篩選,如果說家庭條件到達的話,那麼就能有入學的資格,反之就進不了這樣的學校。希望學區房的價格盡可能的下調一點,這樣的話能讓所有的家長減輕一點經濟的壓力。
⑼ 學區房和學位房是不是最貴之一房價
學區房和學位房一字之差可謂千差萬別。學位房原則上就是,只要你買了這個房子,就一定會有學位。而學區房卻不一定,學區房是由政府在每學年根據片區入學生源情況而劃分出來的,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有學位,但在下一年則會因為政府的規劃而失去學位;擁有學位房的,大多是引進了學校的新樓盤才能保證。
誤區一 學區房≈學位房
學區房和學位房完全是兩個不等同的概念,學區房是對入住學區房時間有要求,且學區會隨著教育部門的劃分而有一定的變化。學位房即屬於買就送學位,但是學位的年限也會有限制的,會有過期的危險,如果不是很著急就讀學校的話,一般來說遲一點購置入手更穩妥些。
誤區二 離學校近就是學區房
最稀缺的學區房是指能夠獲得就學名額的重點、優質學校周邊的項目。入學名額是對應的學校按照學區劃分的辦法分配的,每年的政策和劃分都會有相應的變化,所以是否在名校招生范圍內,購房者應該仔細考察是否在招生范圍內,
誤區三 買房即送學位
目前市場中出現的買房送學位和真正意義的學區房有所不同。學位房大多是開發商將知名學校引進到項目或和知名學校簽訂協議,送給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子女就學的學位,而事實上這類房源不一定是學區房。一般開發商送的入學學位是有要求的,比如房源面積、房價總額、購買時間等,所以說,也不是所有購買贈送學位項目的房源都會得到贈送的學位。
誤區四 學位可以一直使用? 其有時間和數量限制
學位不但有年限限制,還會有數量限制。因為學位房一般是開發商所配套的單獨教育資源,因此若是該樓盤業主多學位有限,則可能會出現先到先得的狀況。且更可能會出現的是,購置住房時該房源是有學位的,但等到幾年後子女該入學時,該房源的學位已經超出年限范圍從而導致的不能入學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