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權證是什麼意思
『壹』 權證是什麼
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權證是一種股票期權,在港交所叫「渦輪」(warrant)。權證是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行權價)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股票,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權證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持有認購權證者,可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股票,與目前流行的可轉債有權轉換成股票相類似;而持有認沽權證者的權利是能以約定價格賣出標的股票。
認股權證(Warrant)是國際證券市場上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最初級的股票衍生產品。它是由發行人發行的、能夠按照特定的價格在特定的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該公司普通股票的選擇權憑證,實質上它類似於普通股票的看漲期權。
認股權證的應用范圍包括:股票配
股、增發、基金擴募、股份減持等。根據不同的發行主體,認股權證可以分為股本認購證和備兌權證兩種。股本認購證屬於狹義的認股權證,它是由上市公司發行的。而備兌權證屬於廣義的認股權證,它是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方發行的,不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
根據認股權證的價格發現功能和我國的特殊情況,利用認股權證減持國有股的方式主要是指利用備兌權證(Covered Warrant)減持國有股。備兌權證屬於廣義的認股權證,給予持有者按特定價格購買某種或幾種股票的權利,投資者以一定的代價獲得這一權利,在到期日可根據股價情況選擇行使或不行使該權利。
認股權證的性質。從法律角度來分析,認股權證本質上是權利契約,支付權利金購得權證的一方有權(非義務)在契約期間內或到期時,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買進事先約定數量的證券。
從認股權證與股票等股本證券比較來看,認股權證為衍生金融工具之一,它和股票的共同點在於它可以成為投資人、發行人的投資、融資工具。而區別在於它作為一項買入期權,持有者並不象股本證券持有人那樣擁有股本證券所代表的股本權利。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5-06/22/content_3120520.htm
『貳』 權證是什麼風險很大嗎
你好,權證是基礎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從產品屬性看,權證是一種期權類金融衍生產品。權證與交易所交易期權的主要區別在於,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期權是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具有同一基礎資產、不同行權價格和行權時間的多個期權形成期權系列進行交易;而權證則是權證發行人發行的合約,發行人作為權利的授予者承擔全部責任。
權證的風險:
(1)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權證是一種高杠桿投資工具,標的證券市價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引起權證價格的劇烈波動。
(2)價格誤判風險:權證價格受到標的證券的價格走勢、行權價格、到期時間、利率、權益分派和權證市場供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權證持有人對此等因素的判斷失誤也可能導致投資損失。
(3)時效性風險:權證與股票不同,有一定的存續期間,且其時間價值會隨著到期日的臨近而迅速遞減。
(4)履約風險:如果發行人發生財務風險,投資者有可能面臨發行人不能履約的風險。
『叄』 請問各位,權證是什麼東西
一 權證的定義與分類
權證(warrant)是最基本的金融衍生產品。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方發行,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權證可以按照不同的劃分標准進行分類:
1 按權利行使方向分類
認購權證:賦予持有人權利,在未來某一時間以特定價格購買標的證券,但持有人並無義務購買標的證券。
認沽權證:賦予持有人權利,在未來某一時間以固定價格出售標的證券,但持有人並無義務出售標的證券。
2 按行使履約權利期間分類
歐式權證:投資者於到期日當日方能行使履約之權利
美式權證:投資者於權證存續期間內(含到期日當日)任一交易日皆可提出履約請求
百慕大式權證:投資者於存續期間的若干個交易日行使履約之權利
3 按發行人分類
股本權證:由上市公司發行,權證的行使會增加公司的股本
備兌權證: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發行,權證的行使不會造成總股本的增加。
4 按行權價與標的股價的關系分類:
價內認購權證:行權價低於標的證券價格
價平認購權證:行權價等於標的證券價格
價外認購權證:行權價高於標的證券價格
價內認沽權證:行權價高於標的證券價格
價平認沽權證:行權價等於標的證券價格
價外認沽權證:行權價低於標的證券價格
5 依履約結算方式分類:
證券結算型:行權時,發行人與權證持有人一方交付現金,另一方支付標的證券進行結算。
現金結算型:行權時,發行人與權證持有人按照股價與行權價之間差額以現金進行結算
二 權證的特點
1 權證的杠桿效應,能實現以小博大
權證對於投資者來說,只需付出原來用於投資相關資產的一小部份資金,即可把握資產變動的機會,從而獲利。此外,在目前沒有做空機制的滬深股市,認沽權證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在標的證券下跌中獲利的機會。
杠桿比率=標的證券價格/(權證價格/行使比例)
杠桿比率愈大表示杠桿效果愈大,其獲利與損失的風險也愈大;反之,杠桿比率愈小表示杠桿效果愈小,其獲利與損失的風險亦愈小。
例子:以武鋼認購權證為例,按2005年11月23日收盤價計算,G武鋼正股價格為2.77元,武鋼JTB1認購權證價格為0.822元,權證到期日行權比例為1:1,因此對應的當日杠桿比率為:
杠桿比率=2.77/(0.822/(1:1))=3.37倍。
風險收益揭示:權證的一大特點就是有杠桿效應,其收益可以被放大很多倍。若判斷錯誤,雖然絕對損失數目較小,但是虧損占總投資的比例非常高。
2 具有避險功能
權證具有期權性質。投資者如已持有或即將持有標的證券頭寸,可以購買認沽權證作為避險工具,例如投資者預測股票價格即將上漲,卻又擔心預測錯誤或者為了規避系統性風險,即可用少許的金額買進一個認沽權證,當股票下跌時,其權證獲利的部分可用來彌補買入股票標的證券的機會成本。當股票價格上漲時,其買入股票已經獲利,而損失的只是少許的權證金。反之,如該投資者預測標的物價格即將下跌,則可實行相反之避險操作策略。
3 損失有限、獲利無窮
權證到期前如不具行使價值或持有人未申請行使者,其最大損失僅為當初購買權證所支付的權利金,故損失有限。而在到期前,如標的資產價格上漲,則認購權證價格將隨之上漲,因標的證券價格可能無限上漲,故權證的獲利是無窮的,即使是認沽權證,其獲利空間也遠大於權利金的損失。
4 時效性
投資者買賣權證不像股票可以長期持有,權證具有存續期間,權證到期後即喪失其效力。權證到期時如不具行使價值,投資者將損失其當初購買權證的權利金。
5 T+0的交易特點
當日買入的權證,當日可以賣出,這給短線投機資金提供了絕好的舞台。利用T+0的交易特點,可以在一個交易日內做多個波段操作,資金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此外,參與權證交易,可以及時止損或獲利了結,避免隔夜風險。
三 決定權證價值的因素
一般習慣是把權證的價值分成兩部分: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
權證價值 = 內在價值 +時間價值
內在價值是標的股價與行權價兩者之間的差額,如果為負數,則取值為0。就認購權證而言,如果標的股價大於行權價,則內在價值等於標的股價減去行權價,否則,內在價值為0。
而就認沽權證來說:如果標的股價小於行權價,則內在價值等於行權價減去標的股價,否則內在價值為0。
除非是很特殊情況,權證價值最少等於它的內在價值。
權證的時間價值是最難評價的一個部分。時間價值可以設想為標的證券價格在權證剩餘存續期間內,可能朝著持有人有利方向移動的概率而產生的價值。
有多個因素可決定權證的價值,下列六個因素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而大部分權證模型均考慮了這些因素。
1 標的證券價格
標的證券的價格愈高,認購權證的價值亦會愈高。基於這點,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標的證券的價格愈高,內在價值愈高,而權證價值也會增加。對於認沽權證來說,情況就恰好相反。
2 無風險利率
無風險利率對於權證價格的影響不是非常直接。純粹從理論上來講,當整個經濟中的無風險利率增加的時候,股票價格的預期增長率也傾向於增加。然而,權證持有者收到的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也將減少。這兩種因素都將減少認沽權證的價值。因此,無風險利率的增加,認沽權證的價格將減少。
對於認購權證來說,股票價格的上升,將增加認購權證的價格,而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將減少。可以證明,隨著無風險利率的增加,認購權證的價格總是隨之增大。
3 股息
很多境外市場上,股息對認購權證的持有人不利,原因是持有人選擇購入權證,因而放棄了收取標的證券的股息;反過來說,股息對認沽權證持有人卻有利。按照《權證管理暫行辦法》,滬深市場的權證是有分紅保護的,即標的證券分紅時,權證的行權價也會做相應調整,由此對權證的價值影響非常小,嚴格從理論上講,分紅會稍微降低權證的理論價格。
4 距離到期的時間
無論是認購還是認沽權證,離到期日愈遠,其權證價值就愈大。為了直觀理解這一點,考慮其他條件相同但只有到期日不同的兩個美式權證,則有效期長的權證其執行的機會不僅包含了有效期短的那個權證的所有執行機會,而且它的獲利機會會更多,因此有效期長的權證的價值總是大於或等於有效期短的權證價值。
5 行權價
很容易看出,行權價愈高,認購權證的價值愈低——原因是標的證券價會漲至超過行權價的概率變得較低。但對認沽權證持有人來說,行權價愈高卻會令他們更受惠,因為他們有權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標的證券。
6 波動率
波動率是決定權證價值最重要的一項因素,但人們直覺上卻往往很難理解它的影響。波動率是用來衡量標的證券價未來的變動范圍。它可以定義為衡量標的證券價隨著時間變化的波動程度。若標的證券過去曾出現大幅價格變動或未來預期會出現大幅價格變動,就會被稱為波動率大的股票。隨著波動率的增加,股票上升很高或者下跌很低的概率也隨著增加。對於股票來說,這兩種趨勢是相互抵消,而對於權證來說,則不是這樣,權證持有人可以規避對其不利的變化,而獲取有利的變化。因此,波動率的增加,認購和認沽權證的價格都會增加。
『肆』 權證是什麼
權證也就是指基礎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共同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也可以是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4)金融行業權證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從上面的定義就容易看出,根據權利的行使方向,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認購權證屬於期權當中的"看漲期權",認沽權證屬於"看跌期權"。
權證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內在價值,即標的股票與行權價格的差價;二是時間價值,代表持有者對未來股價波動帶來的期望與機會。
此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權證的存續期越長,權證的價格越高;美式權證由於在存續期可以隨時行權,比歐式權證的相對價格要高。
『伍』 權證是什麼意思
權證,又稱「認股證」或「認股權證」,其英文名稱為Warrant,故在香港又俗譯「窩輪」。在證券市場上,Warrant是指一種具有到期日及行使價或其它執行條件的金融衍生工具。 而根據美交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的定義,Warrant是指一種以約定的價格和時間(或在權證協議里列明的一系列期間內分別以相應價格)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資產(the underlying)的期權。
廣義上,權證通常是指由發行人所發行的附有特定條件的一種有價證券。從法律角度分析,認股權證本質上為一權利契約,投資人於支付權利金購得權證後,有權於某一特定期間或期日,按約定的價格(行使價),認購或沽出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如股票、股指、黃金、外匯或商品等)。權證的交易實屬一種期權的買賣。與所有期權一樣,權證持有人在支付權利金後獲得的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行使與否由權證持有人自主決定;而權證的發行人在權證持有人按規定提出履約要求之時,負有提供履約的義務,不得拒絕。簡言之,權證是一項權利:投資人可於約定的期間或到期日,以約定的價格(而不論該標的資產市價如何)認購或沽出權證的標的資產。
權證是由標的證券的發行公司或以外的第三者,例如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發行的有價證券。由第三者發行的權證也叫備兌權證或衍生權證。權證所代表的權利包括對標的資產的買進期權(看漲)和賣出期權(看跌)兩種期權。因此有時所稱的認股證是廣義的(即包括認購證和認沽證兩種),但更多的則是僅僅指認購證;而在香港則往往是指備兌認股證。
投資人向權證發行人支付了一定比例的權利金購買後,權證持有人在預先規定的履約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利但沒有義務按約定履約價格向發行人購入或售出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差價。也就是說,權證是認購(沽)標的證券權利的證書,認購(沽)權證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其行使權利時, 認購(沽)權證發行人不得拒絕。
這里所說的標的證券,是權證發行人在權證發行時就規定好的、已經在交易所掛牌的品種。是權證發行人承諾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權證持有人購買或賣出的證券或資產。它可以是一個股票、基金、債券,也可以是一個組合、一個指數等。
『陸』 股市裡的"權證"是什麼意思
權證是發行人與持有者之間的一種契約,其發行人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票的第三者,如其非流通股股東。權證允許持有人在約定的時間(行權時間),可以用約定的價格(行權價格)購買或賣出權證所對應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是個股,也可以是一籃子股票、指數、商品或其他衍生產品。從我國股市的情況,即將推出的權證所對應的資產將主要是上市公司股票。
權證本身是有價值的,但一般比較便宜,發行後,權證可以上市交易,其價格取決於權證發行價、行權價格與其所對應股票的市價之間的差價。
權證怎麼玩?
投資者可以在發行人發行權證時進行購買,購買後可以在行權時間之前行權,即用行權價格到發行人處換取股票,然後拋出股票獲利,如果不想等太長時間,也可以在權證上市後,在權證市場拋出,獲取差價。沒有參與權證發行的投資者也可以到權證市場買入自己看好的權證,等待行權,或低買高賣獲取差價。上證所提供的權證業務實行的是T+0制度,當日買入可當日拋出。
收益VS風險
由於絕對價格很低,權證絕對價格的變化會小於對應股票(正股)的價格變化;但相對於其自身低廉的價格來說,其升跌百分比可以是正股的幾倍到十幾倍,其良好的杠桿效應可能成為弱勢中的避風港。
需要注意的是,權證並非是一個獨立的證券,其所對應的股票的價格決定其價值,因此,在投資者買賣權證時,也應該把分析的重點放在對應的股票上。只有正股價格偏低時,才應該考慮買入對應的權證。而如果正股價格偏高,買入權證將面臨一定損失。另外,在股市大跌時,如果正股的價格跌到了行權價格之下,那這張權證也會變為廢紙一張。
歷史回顧:夭折的權證
回顧我國證券市場上曾經有過的短暫的權證交易歷史,或有助於投資者熟悉權證、了解權證,懂得權證交易的機會與風險。
大飛、寶安開先河我國股市的第一個權證是1992年6月滬市推出的大飛樂股票的配股權證。同年10月30日,深圳寶安公司在深市向老股東發行了我國第一張中長期(一年)認股權證:寶安93認股權證,發行總量為2640萬張。寶安權證一發行就在市場上掀起了權證浪潮,寶安權證價格從4元一直炒到20元,但寶安權證的收益率始終是負值。隨著權證存續期最後期限的臨近,暴跌也就不可避免。隨後,滬市還推出了金杯權證、申華權證,但都反應平平。
配股權證保護老股東權益
為了在配股過程中保護老股東的權益,便於無力認購配股的老股東有償轉讓其配股權,深滬兩市在1995、1996年又推出配股權證,即A2權證。A2權證所代表的是在確定的日期,按事先規定的配股價格繳款認購這種股票的一種權證憑證。購入認購證後,持有人獲得的是一種配股權利而非責任,行使與否取決於持有人的意願。時間性是權證價值的重要因素,即權證價值與到期時間成正比,越是臨近,理論價值越低。
借題炒作權證價倒掛1995年和1996年,滬市推出江蘇悅達、福州東百等股票的權證,深市則推出武鳳凰、湘中意、廈海發、桂柳工、閩閩東等股票的權證。這些權證到期後,因為市場比較低迷,轉配股無法實施,經管理層批准,權證延期交易半年。這一延期給莊家操縱市場提供了題材,引發市場對權證的瘋狂炒作。正股價分別只有4.3元和3元多的廈海發、吉輕工,權證價格竟然比正股價格還高,分別達6.78元和5.24元。正股價為7元左右的悅達股份,權證價格竟高達15元。
權證到期形同廢紙這種畸形投資沒有能維持多長時間。半年過後,因市場低迷,發行權證的個股有的已經跌破配股價,權證於是一文不值。以湘中意為例,臨近權證摘牌時,該股配股價為3.2元,股價已經跌至2.8元,權證就成為一張廢紙。由於權證價格的暴漲暴跌,投機極為嚴重,以致監管層在1996年6月底終止了權證交易。之後,再也沒有發行新的權證。
『柒』 權證是什麼權證是屬於金融演生工具嗎
權證是針對於股票所開發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是以交易證券的權利為標的物的期權產品。實際上權證買賣的是權利而不是股票,舉個例子,你約定了在未來某一天以一個你們雙方都提前商定好的價格出售你手裡的股票,對方接受了並支付給了你購買權證的費用,這樣對方就具有了到了規定日期購買你手裡這些股票的權利,如果他提出要買,你就必須要出售,當然,對方如果發現股票市場價格下降到了比你們約定的價格更低的水平,那他肯定不會買了,這樣他就放棄了所購買到的權利,你手裡的股票也就還是你的,你可以繼續賣給其他人。
『捌』 現在所說的權證是什麼意思
你好,權證是證明持有人擁有特定權利的契約,持有權證的投資者有權在到期時(或到期前)以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特定證券(或以約定價格收取結算差價),權證中約定的股票通常被稱作「標的股票」或「基礎股票」。
權證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按照未來權利的不同,權證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其中認購權證是指標明未來買入權利的權證,認沽權證是指標明未來賣出權利的權證;按照行權模式的不同,權證可分為歐式權證和美式權證,其中歐式權證是指僅在到期日可以行使約定權利(簡稱「行權」)的權證,美式權證是指在到期前隨時可以行權的權證;按照發行人的不同,可以分為公司權證和備兌權證,其中公司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發行的權證,備兌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以外的第三方(如大股東、券商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