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解放橋金融大廈怎麼走
A. 國際金融大廈交通方便嗎應該怎麼過去
城市:哈爾濱
樓盤名稱:哈爾濱國際金融大廈
公交線路:47路、122路、125路、126路、396路 (科技創新城站下車)向南步行5分鍾
其他交通方式:陽明灘下橋第二個路口左轉至創新二路,前行300米,敖麓古雅酒店斜對面。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B. 濟南解放橋坐什麼公交車才能到
6.7公里
濟南火車站
步行約230米,到達火車站
乘坐3路,經過9站, 到達解放橋北站
步行約450米,到達解放橋
2
83路6.9公里
3
1路
C. 從火車站怎麼去濟南濼源大街齊魯證券大廈(金匯大廈)
齊魯證券大廈門口公交站牌為:黑虎泉南
第1種方案(約8站)
在 火車站 坐 18路/34路/3路/43路/K51路 到 大觀園 換乘 49路 到 黑虎泉南
第2種方案(約8站)
在 火車站 坐 3路/K51路 到 趵突泉東門 換乘 80路 到 黑虎泉南
第3種方案(約8站)
在 火車站 坐 3路 到 泉城廣場北 換乘 80路 到 黑虎泉南
第4種方案(約9站)
在 火車站 坐 18路/43路 到 桿石橋 換乘 102路/165路/49路/K52路/K96路 到 黑虎泉南
第5種方案(約9站)
在 火車站 坐 21路/3路/43路/78路/84路 到 市政府 換乘 49路 到 黑虎泉南
第6種方案(約10站)
在 火車站 坐 K51路 到 泉城廣場 換乘 102路/165路/44路/49路/75路/80路/K52路/K96路 到 黑虎泉南
第7種方案(約10站)
在 火車站 坐 K51路 到 省中醫 換乘 44路 到 黑虎泉南
第8種方案(約11站)
在 火車站 坐 18路/43路 到 經八路 換乘 165路/K52路 到 黑虎泉南
第9種方案(約11站)
在 火車站 坐 34路 到 省委 換乘 K52路 到 黑虎泉南
第10種方案(約11站)
在 火車站 坐 3路 到 解放橋北 換乘 165路/44路/70路 到 黑虎泉南
第11種方案(約12站)
在 火車站 坐 K51路 到 青年東路 換乘 44路/75路 到 黑虎泉南
第12種方案(約13站)
在 火車站 坐 18路 到 泉城公園北門/玉函立交橋 換乘 75路 到 黑虎泉南
D. 山東路40號廣發金融大廈在哪
33路 205路 211路 224路 307路 318路 322路 374路 圖書館站下車
或
308路 310路 227路 370路 314路寧夏路站下車
或
2路 手錶廠終點站下車
具體位置在山東路加油站對面,澳柯瑪立交橋旁,附近有五星電器商場,怡情樓海鮮酒店,圖書館,新東大酒店,百安居裝飾城。
E. 想知道: 濟南市 從解放橋到二環西路/交校西路(路口)怎麼坐公交
公交線路:k59,全程約12.1公里
1、從解放橋乘坐k59,經過17站, 到達居然之家家居廣場站
2、步行約1.0公里,到達二環西路/交校西路...
F. 從濟南解放橋到濟南段店北路185一5號坐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k59路 → k58路,全程約11.1公里
1、從解放橋步行約10米,到達解放橋站
2、乘坐k59路,經過7站, 到達大觀園站
3、乘坐k58路,經過12站, 到達經六路二環西路站
4、步行約170米,到達段店北路/經六路(...
G. 坐106公交車到金融大廈應該到哪下車
公交線路:運通106臨線 → 地鐵4號線大興線 → 興42路,全程約41.1公里
1、從運通106線(中央...步行約450米,到達中央黨校北門站
2、乘坐運通106臨線,經過4站, 到達西苑站
3、步行約230米,到達西苑站
4、乘坐地鐵4號線大興線,經過25站, 到達高米店南站
5、步行約200米,到達地鐵高米店南站
6、乘坐興42路,經過2站, 到達新媒體管委會站
7、步行約200米,到達金融大廈
H. 濟南解放橋在哪裡
其實解放橋並不是一座真正的橋,通常濟南人把解放路和歷山路的交界口周邊叫作解放橋。
解放橋的西邊是青龍橋和解放閣,東邊是中心醫院,非常好找,非常多的公交車,也算是濟南的交通樞紐之一了。周邊地圖請見附件。網路地圖
I. 濟南的解放橋在哪
隨著解放路改造的開始,一座曾經塵封在老濟南記憶里的橋———解放橋又被人們從記憶中喚醒。不過,這座神秘的解放橋究竟在哪裡,只有曾經和它一起度過舊日時光的老濟南們,才知道這個「秘密」。
解放橋十字路口向西50米的地下70厘米處,還真有一座橋,這座橋名字就叫解放橋。
提起這座橋,今年75歲的支叢聖老人有點激動:原來的解放橋很漂亮也很結實,但後來,這座橋就消失了,很是可惜呀。
真快呀,三十年了,解放橋消失快三十年了……老人喃喃地說。
那棵松樹下,曾經有一座石橋
支叢聖老人今年75歲,在解放橋附近住了幾十年了。1956年支叢聖來濟南工作時,當時的城區還很小,但市內溝河比較多。解放橋這個地方原來有一條河,這條河的源頭是羊頭峪西溝,經文化東路和山師東路一直向西北延伸下來,從現在的和平醫院附近穿過歷山路,在水利廳附近轉了個彎,與歷山路平行,一直流到東濼河。
支叢聖說,老解放橋橋體的位置就在現在的解放橋十字路口向西50米處。1956年,解放橋還是一座木橋,寬僅5米。據說這座木橋是解放後修建的,因而叫解放橋,歷山路與解放路交叉口地帶也因這座橋而被統稱為解放橋。
「1962年,市區發大水,木橋沖壞了,後來又在原址修建了一座石橋,名字還叫解放橋。」支叢聖回憶說,1962年修建的解放橋形狀和現在的青龍橋差不多,很結實也很耐用,但橋體不寬,也就是十餘米,比現在的青龍橋要窄很多。該橋啟用後,極大地方便了附近居民。
76歲的張慶林老人家在青龍橋附近,他指著解放橋十字路口西邊南側的一棵松樹,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解放橋的變遷他記得很清楚,這下面就是老解放橋的舊址。
記者順著他指的地方看到,在這棵長勢旺盛的松樹下面,還留有一個長約1米的排水通道。經老人指點,記者才知道,這個排水通道下面就是老解放橋。但記者朝排水通道內望去,裡面黑洞洞的,已經不可能再看到過去的解放橋了。
那座橋上,當年柳絮紛飛
張慶林老人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從羊頭峪西溝往這條河排下來的污水還不多,當時河溝內有三排柳樹,河道內一排,河道兩側各一排,看上去非常漂亮。特別是黃昏的時候,紛飛的柳絮落在橋上的行人身上,這一幕顯得非常有韻味。
支叢聖老人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下過雨後,雨水從南部的山上沖下來,非常干凈,很多人就順著解放橋走到河溝里,在柳樹下洗腳或者是洗衣服。那個年代離現在已經太久遠了,現在60歲以下的濟南人大都已不記得那時候的情景了,更別說現在的年輕人了。
隨著城市的發展,再加上修建歷山路和解放路,到1966年時,河道上已經開始棚蓋,上面建起了各種建築物,但解放橋還是一座地上橋,周邊河道也沒被棚蓋。但到了1977年前後,河溝里的三排柳樹逐漸被砍光了,人們再也看不到當年那種柳絮紛飛的詩情畫意了。
在解放橋附近長大的章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很小的時候,還在解放橋附近河內洗過澡呢,那時河裡的水很乾凈。但自從解放橋被棚蓋後,它就從這個城市裡消失了。「這么多年不見了,還真想再見見這個老朋友呢。」章先生說。
28年前,它消失在人們視線中
據家住解放橋附近的老人們回憶,1977年前後,從羊頭峪西溝延伸下來的這條小河已基本被棚蓋得差不多了,小河也逐漸從市民的視線里消失了。1977年,解放橋被棚蓋上了,從此變成了地下橋涵,現在距離地面已有70厘米。
至於解放橋為什麼被棚蓋,大家的解釋卻不一致。張慶林老人說,因為修解放路才把解放橋棚蓋上的;支叢聖老人則認為是為了在上面建房子,才把橋和河道棚蓋起來的;另一位在解放橋附近生活了很多年的林東方老人認為,當年為了修建一個停車場,才把河道以及解放橋棚蓋起來。
但不管是哪種原因,結果都是一樣的,解放橋從市民的視線中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三四十歲的濟南市民,他們都不知道解放橋這一帶以前還曾經有一座解放橋。
張慶林老人說,解放橋雖然不是座大橋,地位也不是太重要,但它畢竟是這座城市發展的一部分,記錄著濟南發展的一個階段。有關部門應該結合此次解放路的改造,在解放橋的舊址上立個牌子,告訴子孫後代,這里曾經有一座名叫解放橋的橋,這個地方就是因為這座橋而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