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金融連鎖業
A. 什麼是連鎖企業
自1984年8月義大利紡織金融集團以商標被特許者身份確定了在北京的首家皮爾-卡丹專賣店,肯德基1987年在北京前門、1989年在上海延安路開設分店以來,連鎖經營企業在中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數字,2000年我國特許經營企業有400多家。到2001年,我國的特許經營企業已經有600家,涉及業態30多個,銷售增長達76%,其中,48%的企業是在2000年以後開始發展加盟店的。這些足以說明近幾年特別是最近一兩年來,我國連鎖企業發展之快。
但是,在連鎖快速擴張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連鎖的關注。如福建華榕超市因過度擴張,分店虧損過大,導致集團資不抵債,先是被供應商接管,現又瀕臨倒閉之事,就被媒體鬧的沸沸揚揚。這就需要我們坐下來,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多的問題。我們企業的連鎖經營,到底是連什麼呢?
總結下來,我覺得連鎖經營主要是「三連」。
第一、連品牌
品牌可以說是連鎖企業的生命,它可是說是連鎖企業服務和質量的保證。連鎖企業之所以能夠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是連鎖企業的品牌效應在不斷放大的過程。
因此,作為一個連鎖企業而言,品牌連鎖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於應該把它擺在一比較中心的位置。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品牌連鎖呢?我覺得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品牌定位;
「定位」一詞是由美國人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在1972年在《廣告時代》首先提出並加以推廣應用的。里斯和特勞特認為,定位是針對現有產品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指要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採取行動。這就是說,要將產品定位在潛在顧客的心中。該戰略無論對於連鎖組織還是其他發展形式的企業均適用。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STP,即細分市場(Segmenting)、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和具體定位(Positioning)。無論是和教育、飲食、百貨、美容等等有關的連鎖組織都需要確定優先確定所在行業的細分市場特性,並從細分市場的歸類中得到組織的目標市場定位,連鎖店的目標市場確定可以最終導向性的確定其店址的設立,只有正確的選擇目標市場才可能按照定位要求得到最大化的收益。連鎖企業們在創立初期就明白的是:組織資源有限,在不同的細分市場都會遭遇不同的競爭對手,只有明確的、具有競爭優勢的戰略定位才可以奠定品牌可持續成長的基礎。
2、品牌擴張
在給自己的品牌予以定位以後,在發展分部或者是加盟商的過程中,就應該是選擇相同的(相似的)目標市場,減少分店之間的差異,這樣,就不至於使自己的品牌的定位發生錯位。因為分部或者加盟尚的經營可以增強品牌定位和價值,也可能因不慎的行為而導致品牌受損。
由於各個分部或者是加盟商因其處的位置不同,當地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也會有所不同,這就給連鎖品牌的擴張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就更需要加強對品牌擴張的管理,慎重擴張。
3、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體現在統一的店面設計、統一的服務流程、統一的產品品質和價格之中。其主要內容包括:關注到品牌價值的認定,作為收取加盟權利金的依據之一;建立品牌貢獻的KPI(品牌指標體系),監督銷售終端在品牌方面的貢獻或損害。
第二、連標准
標准化可以說也是連鎖企業的一個特性。在連鎖企業中,標准化是保障企業進行低成本營運的基本原則,是配送中心和采購職能部門大規模高效運作的前提,這與戰略目標的唯一化和明確化緊密相關。而且,連鎖經營想要系統管理下屬分部和加盟商,需要更加簡單的方式和更短的途徑,需要更加簡單的程序完成復雜的問題,無疑,標准化是個好辦法。連鎖企業之所以叫連鎖,就是因為企業的標准具有可復制性。標准化的內容有很多。筆者總結主要有以下幾種:
1、店鋪標准化。無論企業如何擴張,都必須制定自己的主營業態,並且要有標准化的門店,要求統一管理,統一進貨,統一標識,統一培訓,統一促銷,統一價格,統一服務。這樣,有利於保持企業的統一品牌形象,確保消費者對品牌的統一的清晰的認知。個性化的門店會造成事實上的單店經營,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連鎖管理。如果要求單店對不同商圈採用個性化競爭手法,商品庫存資金利用效率由門店負責,就會導致整個企業的經營最終依賴於各個單店的經營績效,同時必然帶來擴張和管理上的困難,這與通過連鎖經營實現快速擴張和規模效益是背道而馳的。
2、業務流程標准化。流程的標准化需要具備單一、簡單、固定等特徵。包括銷售的標准化、庫存的標准化、結算方式的標准化以及顧客服務的標准化等等。業務流程標准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它有利於確保品牌定位的清晰性,確保對品牌的有效管理。其次,這樣也有利於總部加強對分部及加盟商的考核和管理。
業務流程標准化的前提是店鋪的標准化。如果店鋪都是個性化的,每個店鋪的管理就不可能統一,更多地依賴於「人治」而不是「法制」,從而使得管理隨意性增強,最終造成沒有流程的混亂局面。
3、管理方式的標准化。連鎖企業管理方式的標准化主要包括企業總部對分布或加盟商的主要管理人員實行統一的培訓,還有就是在對各個分店的業績考核上,主要是用銷售額、品牌貢獻率等指標來考核。管理方式的標准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用數字說話,因而,又被稱為管理數字化。用數字管理企業雖不是最好的,但數據的產生是最真實的,我們如果能夠將數據加以系統的收集、整理、提煉、分析,形成一套能夠指導經營的信息加工系統,不論誰有沒有經驗,只要通過數據都能夠對經營做出正確認識,那樣我們的管理將更加簡單化,管理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將大大提高,比起我們憑個人經驗管理和經營會有天壤之別。
第三、連文化
我認為,文化連鎖是連鎖的最高境界。由於連鎖經營並沒有一般企業那樣嚴格的隸屬關系,相對屬於一種鬆散性的「聯邦」性質的組織聯合體,總部給予分部或者加盟商的權利較大。因此,總部對於分部或者加盟商的實行有效管理的難度是比較大的。這個時候,除了我們之前說的實行標准化管理以外,還必須有文化上的管理。文化管理的內容主要包含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培養分部和加盟商對企業遠景、理念、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感,培養分部與加盟商對連鎖品牌的主人翁意識,增加連鎖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便使他們能夠自覺的維護連鎖品牌的形象,並為連鎖品牌的發展獻技獻策。
如果分部和加盟商不能對連鎖企業總部的企業文化沒有認同感,沒有一種對連鎖品牌的強烈的歸宿感,奢望他們主動參與連鎖品牌的維護,我認為是徒勞的。而目前國內的連鎖企業在對其分部和加盟商進行培訓時,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分部和加盟商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對品牌的整體形象和企業的整體利益有所忽視。
二、對消費者而言,每一種品牌都應該意味著一種文化。發展連鎖店時,在連鎖了標准化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連鎖企業外在的品牌文化。在這一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麥當勞、肯德基等國外連鎖品牌。如麥當勞經營的不僅僅是漢堡和炸雞等快餐,它的產品的背後有一個巨大的企業文化系統在支持。消費者在麥當勞消費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吃飯,還在於享受那種獨特的文化氛圍。
B. 中國四大銀行是否屬於連鎖行業
不屬於連鎖行業。
中國四大銀行亦稱中央四大行,是指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各行最高領導人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副部級高官待遇。國有四大行經歷了從建國之初,各自分工的專業銀行階段(中國工商銀行主要辦理工業信貸業務,中國農業銀行主要投資於農業現代化信貸業務,中國銀行以涉外信貸為主,中國建設銀行以基本建設信貸投資為主要業務),當代,各大銀行各自基本成為綜合性大型上市銀行,並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戰略,業務范圍也都不再單一,成為了四個綜合性,國際化,現代化商業銀行的。
C. 合肥金融連鎖經營是不是傳銷組織,要交六萬九千八是不是一種傳銷組織
有可能是的,一般進去之前要交會費的而且有明顯的組織分級的都有可能是傳銷
D. 什麼是金融超市
顧名思意:就是賣金融產品的超市。現在很多銀行都在進行金融創新,開發出來很多新的金融品種,可供投資者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組合投資,這就是金融超市了。
目前金融超市在我國悄然興起 ,並有望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新趨勢,北京、上海、浙江、大連等地紛紛建起了金融超市。農行上海分行提出這樣的服務理念:只要您結緣於農行,便可在該行的金融超市貨架上得到包括食住行、生兒育女、投資理財、置業等全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務;同時上海市各大銀行還建立了「自助理財金融超市」,為聾啞客戶提供手語服務的「無障礙銀行」、以及憑銀行存單就可辦理個人小額貸款業務;另外,工行浙江分行在實施服務創新工程中推出了新的金融服務項目「個人金融理財」,使原來單一存取款的儲蓄所發展成為集存取款、貸款、咨詢、委託代理等功能為一體的金融超市。
金融超市就是銀行對它經營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整合,並通過與同業機構比如說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房地產公司等等的業務合作,向顧客提供的一種涵蓋了多種金融產品與增殖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方式。
農行溫州分行金融超市副總經理黃方平說,除了把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服務整合到一塊之外,他們還真正做到了一手清,「就是說,一個客戶進入超市找到我們的一個窗口,或者說,就這一個人,他的所有的業務都可以一手辦理。
「金融超市」在發達國家已不罕見,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是沒有「銀行儲蓄所」這個概念的。散布在街頭的金融網點,可承接幾乎所有的常規金融業務。當國外的消費者進入多功能的「金融超市」後,就如同進入一個超級商場。從信用卡、外匯、汽車、房屋貸款到保險、債券甚至納稅等各種金融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在日本,很多銀行都為消費者提供集銀行、壽險、其他代理服務為一體的交叉業務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在美國,老百姓只要到商業銀行就可以購買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股市行情、匯市行情在銀行里也能見到,如果要進行交易,所有的結算在這里都可以一次性辦妥。不但在某種程度它影響著個人傳統的消費行為,而且也成為一家銀行形象的標志。,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非常好。據統計,在美國,消費信貸占銀行貸款總額比例達20%。在加拿大,銀行普通貸款中的1/3是向個人提供的,並且全球有名的花旗銀行,香港的匯豐銀行,其金融超市已成為銀行收入的主業務。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的腳步越來越快,我們有必要對金融超市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首先金融超市作為銀行的經營方式,與一般的儲蓄網點不一樣,儲蓄網點它的業務比較單一,客戶就是來排隊存取款,金融超市是把負債業務,還有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組合在一起,它是一種服務方式的改變,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開放式的服務、分區式的服務。
金融超市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業務上的全能化。銀行、保險與證券等各類金融業務將逐漸融入一體。銀行開始涉足資本市場或金融衍生品市場,大量非銀行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己成為當今銀行的主產品。從收益上看,傳統業務給銀行帶未的收益已不足40%。二是銀保一體化。目前,平安、新華、太平洋、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都已在部分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所設有代理點。從長遠來看,對於銀行、保險及消費者三方均是利大於弊的。對於銀行而言,因其現有的網路可獲得保險公司給予的報酬,並進一步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從而加強了客戶對銀行的依賴和信任,使客戶與銀行的聯系更為密切,鞏固了銀行相對於其他競爭者的地位;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通過銀保一體化,可更快捷地進入銀行的強大勢力影響網路中,而且通過銀行來分銷產品的費用,實際上也較其它方式(如保險代理人)更為低廉;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將獲得連鎖式的金融服務,從而使綜合費用大大降低。規模上的大型化。融超市另一方面的表現是規模上的大型化。金融機構越大,成本與收入之比越低市場份額越集中,經營效益越佳。在我國,由於銀行產權結構的封閉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銀行之間的兼並重組較少。1999年3月,中國光大銀行整體接收原中國投資銀行的債權、債務和同城營業網點,走出了我國銀行業按照市場原則進行資產重組的第一步。隨著光大銀行收購原投資銀行所產生的規模效益逐步顯現,將會有更多的商業銀行走上兼並重組的道路,產生一批資本充足、資產雄厚、業務范圍廣的大型銀行。
目前盡管中國的金融超市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中國的金融超市還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陳雨露:「在金融理財這個概念上,我們還缺乏一大批的高素質的人才,理財不是簡單地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應當是根據每個客戶的情況算出各種各樣模擬的組合,這個需要我們一大批理財隊伍的出現,所以金融超市在中國我認為是有非常好的前景,但它應該穩扎穩打,是一個逐漸的發展過程。」
其次,金融超市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經營過程,也就是強調服務。我國目前銀行的服務方式是做到了「來來來」的方式,還有工商銀行你身邊的銀行,要買房到建行,都是「來來」的,實際上在國外是「找找找」,在所有的客戶中找到哪些是自己服務的對象,哪些是我的忠誠客戶,來把它開發出來,這種方式的不同,保險表現是最好的,在中國保險表現得最好,他們就是用找找的方式,雖然他敲你家門你很反感,實際上它是一種經營模式服務方式一種很好的一個改變。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對外開放,中國銀行面臨國外銀行的挑戰性越來越大,在目前中國銀行的狀態,確實讓人擔憂,但經過改革,在政府加強對銀行的監管下,各銀行努力追求本能,改善業務,農業銀行就做了一個好的開始。農行金融超市成立兩年來,已經發展到500家以上。截止到今年6月底,金融超市的個人貸款余額達到754億元,占整個農行3萬多個網點個人貸款總額的28%。隨著金融市場的競爭加劇,誰能提供更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務,誰就會擁有更多的客戶。因此,在傳統的經營方式獲利機會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國內各大銀行都把前景廣闊、收益穩定的個人業務作為開拓金融市場的主攻方向。
E. 連鎖業是什麼項目
連鎖經營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並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是一種經營模式。
連鎖經營是一種授權人與被授權人之間的合同關系,也就是說授權人與被授權人的關系是依賴於雙方合同而存在和維系的。連鎖經營中的授權是指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無形資產使用權(或利用)。而非有形資產或其使用權。
連鎖經營把分散的經營主體組織起來。具有規模優勢。統一化:統一店名店貌;統一廣告、信息;統一進貨;統一核算;統一庫存和統一管理。
(5)什麼是金融連鎖業擴展閱讀:
連鎖經營包括三種形式:直營連鎖、特許經營和自由連鎖。
1、特許加盟FC(Franchise Chain)即由擁有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總部,指導傳授加盟店各項經營的技術經驗,並收取一定比例的權利金及指導費,此種契約關系即為特許加盟。
2、特許加盟總部必須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運作技術優勢,從而轉移指導,讓加盟店能很快的運作,同時從中獲取利益,加盟網路才能日益壯大。因此,經營技術如何傳承,則是特許經營的關鍵所在。
3、直營連鎖RC(Regular Chain)就是指總公司直接經營的連鎖店。即由公司本部直接經營投資管理各個零售點的經營形態,此連鎖型態並無加盟店的存在。
總部採取縱深似的管理方式,直接下令掌管所有的零售點,零售點也毫無疑問地必須完全接受總部的指揮。直接連鎖的主要任務在「渠道經營」,意思指透過經營渠道的拓展從消費者手中獲取利潤。因此直營連鎖實際上是一種「管理產業」。
F. 到底是什麼是連鎖
連鎖經營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並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是一種經營模式。
連鎖經營的模式是源於資本運作和連鎖銷售的基礎!其本質就是層層發展下線,傳統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都運用了連鎖經營這個模式!
一、直營連鎖(或正規連鎖,簡稱RC),是連鎖經營的基本形態。這是連鎖企業總部通過獨資、控股或兼並等途徑開設門店、發展壯大自身實力和規模的一種連鎖形式。連鎖企業的所有門店在總部的直接領導下統一經營,總部對各門店實施人、財、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方面的統一管理。即所有的店鋪(store)都是由同一經營實體-總公司所有(company owned)。[1]
直營連鎖的特點:1、必須是同一資本開設門店,這也是直營連鎖與特許連鎖和自由連鎖最大的區別。
2、經營管理高度集中統一。
3、統一的核算制度。
直營連鎖的優缺點:高度集權管理可以統一調度資金,統一經營戰略,統一管理人事,統一開發和利用企業整體性資源,具有雄厚的實力,易於同金融機構、生產廠家打交道,可以充分規劃企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在新產品開發與推廣、信息管理現代化方面也能發揮出整體優勢。但是直營連鎖也有難以克服的自身缺陷,由於直營連鎖以單一資本向市場輻射,各門店由總部投資一家家興建,因而易受資金、人力、時間等方面的影響,發展規模和速度有限。此外,各分店自主權小,利益關系不緊密,其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難以發揮出來。
二、自願連鎖(或自由連鎖經營業,簡稱VC),自由連鎖是企業之間為了共同利益結合而成的事業合作體,各成員店是獨立法人,具有較高的自主權,只是在部分業務范圍內合作經營,已達到共享規模效益的目的。即各店鋪資本所有權獨立,採用共同進貨,協議定價的一種商業橫向聯合。
自由連鎖的特點:1、成員店擁有獨立的所有權、經營權和核算權。
2、總部與成員店之間的關系是協商與服務的關系。
3、維系自由連鎖經營的經濟關系紐帶是協商制定的合同。
自由連鎖的優缺點:優勢在於,其門店獨立性強、自主權大、利益直接,有利於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連鎖系統集中管理指導,有利於提高門店的經營管理水平;統一進貨、統一促銷,有利於各門店降低成本,享受規模效益的好處。因此,自由連鎖具有較好的靈活性、轉換性和發展潛力,它既具有連鎖經營的規模優勢,又能保持獨立小商店的某些經營特色。但是,其聯接紐帶不緊,凝聚力相對較弱;各門店的獨立性大,總部集中統一運作的作用受到限制,因而組織不夠穩定,發展規模和地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過於民主,決策遲緩,相對來說競爭力受到影響。
三、特許連鎖(或合同連鎖,契約連鎖,加盟連鎖,簡稱FC),這是總部與加盟店之間依靠契約結合起來的一種形式,即以單個店鋪經營權的授權為核心的連鎖經營。風靡世界的肯德基、麥當勞、7-11都是特許連鎖組織的典型代表。
特許連鎖的特點:1、特許連鎖經營的核心是特許權的轉讓。
2、總部與加盟店之間的關系是通過簽訂特許合約而形成的縱向關系。
3、特許連鎖經營的所有權是分散的,但經營權高度集中,對外要形成一致形象。
4、加盟總部提供特許權許可和經營指導,加盟店要為此支付一定費用。
特許連鎖經營的優缺點:特許連鎖經營可以突破資金和時間限制,迅速擴張規模。刺激加盟店主更加積極肯干,有助於事業發展。可以降低經營費用,集中精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但是缺點也十分明顯,加盟店有時鬧獨立,難以控制。個別經營失敗的加盟店會連累總部聲譽和使總部形象受損。當總部發現加盟者不能勝任時,無法更換加盟者。
從目前國內所開展的連鎖經營形式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標準的連鎖經營形態
,即採取由配送中心統一送貨的方式來操作,各連鎖部門無獨立進貨的許可權。有的給連鎖經營形式歸納了幾統一,即:統一牌匾、統一服飾、統一進貨、統一店面形式、統一結算、統一企業文化等。這種統一的經營思維打破了傳統「一家一店」、「各自為政」的經營思想,可以說是帶有一場革命性質經營思想的表現。
非標準的連鎖經營形態
即除統一牌匾形式以外,其餘的經營形態全部由單個店獨立來完成,也可以稱之為「准連鎖」企業。其目的就是快速在佔領市場,縮短與對手競爭的時間。
加盟式的連鎖方式
即只要願意用自身企業名稱的其它零售網點,只要你交納一定數量的加盟費,你就成為該連鎖企業中的一員。有的還以低價配貨為手段,達到拉攏加盟的目的。以上三種連鎖方式,是中國各大、中城市中所出現的連鎖企業運作方式,也是中國式的連鎖企業組成形態。
G. 連鎖業是干什麼的
不是國家的,是違法的,那個就是變相、高級的傳銷,看來你有被洗腦的危險。
現在的傳銷會以各種名義騙你去,有什麼劇組的,包食堂的,什麼旅遊紀念品,什麼工程投資,什麼旅遊觀光車,什麼開公司,什麼入股投資等等,名目繁多。
總之就是騙你去外地,然後給你洗腦,騙你做他下線。還有,你問他們很多敏感問題,他們都答不上來的,就是給你彎彎繞,讓你糊里糊塗的接受他們洗腦。
陽光、西部開發、5級三階、業務洽談、讀羊皮卷、講師交流、上A的人造夢等等的戰術都是搞垮你、都是洗腦工具、讓你自願相信,自願騙家裡錢,自願騙人!
電話搞:慰問,鋪墊,刺激,間接想法,直接想法。你投資高起點就是為了讓上邊人拿錢快而已你還真以為你能賺到更多錢?到處都是拉不動人頭的人,他們就發展自己的家人,結果越虧越多,到處都是傾家盪產哈哈,當你投錢了,你的產品給你了么?你親眼見過那些產品么?為什麼那些產品半年一年都沒發下來?真的有公司么?真的能賺大錢么?是不是有人偽造了這個模式?為什麼一天線也能上級別?五級三階制是不是假的?到底能不能賺到千萬?哈哈哈,從頭到尾都是騙局,還什麼宏觀調控,暗箱操作,陽光工程!你問他們問題,他們都含含糊糊的回答不上來,只能給你彎彎繞,你就稀里糊塗的被洗腦了。
你會看到很多人兄弟父子母子在那裡干其實都是不甘心虧欠發展不動的結果,結果他們家庭越虧越大,到處都是傾家盪產!
到底有公司么?我們半年乃至幾年在行業的時間,卻從來沒見到過產品申購單的產品,那些產品為什麼不給我們?公司是不是偽造的?是不是有人利用了這個體系,並私自創造一個給自己牟利?哎,小心,那個投入幾萬,真的可以賺千萬什麼?
一旦你相信你的偽善朋友,投入二十1個3千8,幻想著掙千萬,你就沒利用價值了。到時候你拉不到下線,賠錢了可別怪別人沒提醒你。
如果你加入了,還上A上級別了,結果發現根本賺不到錢,從頭至尾就是個大騙局,可別怪自己利慾熏心
他們通過洗腦控制思想,用交錢控制行為!
你一旦交完錢,即便意識到是傳銷,你也不得不為了回本而拉下線拉人頭。
你一旦被洗腦,就會天天做著賺大錢的美夢,堅信不疑的宣傳傳銷公司的好,自覺高興的宣傳傳銷公司的產品。
為什麼傳銷者感覺這是國家支持的項目,從手機卡、傳銷執法、銀行多、貸款購房等諸多方面,很多人似乎還有疑惑,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以及我對房地產的了解,想發表一點看法。
1、手機卡其實就是普通的集團卡,這一點已經最容易被證實,全國各地都有,集團內互打電話免費,並不是為了支持傳銷而專門設立的。移動和聯通、電信等為了爭取用戶,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不同的方案,以滿不同人群的需求。起初只有十幾個人的傳銷人員建立各種「貿易有限公司」的虛假集團,並利用虛假集團在電信公司注冊集團網。傳銷者在網內互打的電話雖然免費,但傳銷者的電話並不全是網內互打,隨著越來越多的傳銷人員加入,大量的邀約新客戶時產生的長途個電信公司創造了巨大營收,這是電信運營商的利潤點,企業不會為了放棄巨大利潤而主觀抵制傳銷,他們把責任推給當地政府。企業經營中,免收某部分費用,是為了爭取另一部分的收入,此類經營模式屢見不鮮。如果傳銷者的長途話費、簡訊費、GPRS流量費、月租費、彩鈴都可以免費,都不能說明這是國家支持的,說不定電信運營商還會有其他的利潤點來支持他們做此類業務。
2、銀行多的局面其實與手機卡免費是一個道理,都是企業為了賺錢而推脫責任的結果。貼子中說道,每個銀行都要排隊,每個人都會上交十萬上下的存款,試想,如此大批量的業務,銀行有理由拒絕嗎,只要自己賺到錢,不違反當地治安規則,銀行也不會去管政府和打擊傳銷的事情。隨著越來越多的傳銷人帶著錢來,銀行多的局面也就逐步發展起來。在廣西成功營造了傳銷聖地這個氛圍以後,銀行為了賺錢在此大量布局成為一種必然,他們和電信集團一樣不會、也不能去管、也管不了當地傳銷的事情。就如同戶籍放開,人口可以隨意流動,大家就會選擇容易掙錢的地方呆,比如北上廣,而現在廣東以製造業為主的城市,因為匯率上升以及其他因素影響,外來人口大大減少。人多好賺錢,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銀行也是做生意的。
3、當地人的房子都是銀行貸款的。這其實一點也不新鮮。因為按揭已經成為最近十年來全國各地置業的主要方式,隨便你到哪一個城市,二三線的都可以,都是以按揭為主。銀行貸款也是銀行的生意,在今年之前,中國各大銀行的錢是泛濫的,能貸款出去,銀行工作人員就能掙錢,房地產開發商就能掙錢,只有不會理財的人才會用自己的儲蓄去一次性付款置業。今年,人民銀行連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和基準利率,就是逐步收緊錢袋子,未來銀行的錢好不好貸,要看國家整體的經濟走向。
4、最迷惑人的就是傳銷執法問題。
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是典型的中央有政策,地方有對策。地方政府可以賣地掙錢,所以會消極應對宏觀調控。
傳銷也一樣。地方政府因為利益驅動,所以對傳銷執法是消極應對。地方政府的利益是:傳銷者集中的地方,多多少少可以拉動當地的消費,比如房價上漲、經常集中采購的雞,傳銷者也並不是清一色的苦行僧的生活,也有正常的高消費。整個傳銷體系已經在多次斗爭中學到了經驗,只要我不擾民,只要沒有被抓住傳銷的直接證據,執法部門就不能拿我怎麼樣。所以當地政府已經越來越習慣於傳銷者的存在了。與此同時,執法難度越來越大。作為個體的執法人員(即便是領導),他們不會管每一個傳銷者背後的血和淚,只知道這項工作很難抓,取證難(抓到人不能算,要取得直接證據),遣送難(腿長在傳銷者身上,哪怕遣送到南極,傳銷者想回來也會很容易,所以遣送時也不會買費用高昂的遠程車票),費力不討好,長此以往,消極應對成為必然。應該說,在法律層面,國家對傳銷者的制裁不重,導致違法成本過低,所以執法難也成為必然。
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4號《禁止傳銷條例》
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H. 「金融超市」是什麼意思
金融超市是指將金融機構的各種產品和服務進行有機整合,並通過與 保險、 證券、 評估、抵押登記、 公證等多種社會機構和部門協作,向企業或者個人客戶提供的一種涵蓋眾多金融產品與增值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方式。
金融超市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業務上的全能化。銀行、保險與證券等各類金融業務將逐漸融入一體。銀行開始涉足資本市場或金融衍生品市場,大量非銀行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己成為當今銀行的主產品。
從收益上看,傳統業務給銀行帶來的收益已不足40%。二是銀保一體化。自2013年以來,平安、新華、太平洋、 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都已在部分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所設有代理點。
(8)什麼是金融連鎖業擴展閱讀
金融超市的作用
「金融超市」在發達國家已不罕見,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是沒有「銀行儲蓄所」這個概念的。散布在街頭的金融網點,可承接幾乎所有的常規金融業務。
當國外的消費者進入多功能的「金融超市」後,就如同進入一個超級商場。從信用卡、外匯、汽車、房屋貸款到保險、債券甚至納稅等各種金融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在日本,很多銀行都為消費者提供集銀行、壽險、其他代理服務為一體的交叉業務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在美國,老百姓只要到商業銀行就可以購買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股市行情、匯市行情在銀行里也能見到,如果要進行交易,所有的結算在這里都可以一次性辦妥。不但在某種程度它影響著個人傳統的消費行為,而且也成為一家銀行形象的標志。
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非常好。據統計,在美國,消費信貸占銀行貸款總額比例達20%。在加拿大,銀行普通貸款中的1/3是向個人提供的,並且全球有名的花旗銀行,香港的匯豐銀行,其金融超市已成為銀行收入的主業務。
在我國,由於銀行產權結構的封閉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銀行之間的兼並重組較少。1999年3月,中國光大銀行整體接收原中國投資銀行的債權、債務和同城營業網點,走出了我國銀行業按照市場原則進行資產重組的第一步。
隨著光大銀行收購原投資銀行所產生的規模效益逐步顯現,將會有更多的商業銀行走上兼並重組的道路,產生一批資本充足、資產雄厚、業務范圍廣的大型銀行。
I. 行業的類型
、產品行業劃分第一部分:
支柱產業
1、電子信息:半導體、計算機、軟體、通訊、數字家電
2、化工:精細化工
3、汽車:汽車零部件
第二部分:裝備產業
1、機械工業:機床、環保機械、醫療儀器設備、工程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半導體設備、輕紡機械
2、儀器儀表
3、發電與輸變電設備
第三部分:新興產業
1、生物技術
2、制葯
3、新材料
4、光電子
5、納米
6、新能源
7、環保
第四部分:都市產
1、食品和農產品精加工
2、印刷與包裝
3、鑽石珠寶
4、化妝品及洗滌用品
5、服裝服飾
6、紡織:服裝面料、針織品、床上用品等
7、輕工:傢具、皮革製品、 文化用品等
二、服務行業劃分
1、商業零售業:食品零售、百貨零售、汽配零售、家電零售、醫葯及醫療器械專門零售、連鎖業
2、物流業:運輸業、倉儲業
3、會展業:展覽公司
4、金融業:金融租賃、典當、投資管理、拍賣、融資代理
5、餐飲業:快餐服務、其他餐飲服務
6、旅遊業:賓館、酒店、旅行社
7、房地產業: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裝飾裝修
8、廣告業:廣告公司、傳媒公司
9、信息咨詢服務業:信息中介、市場調查、管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