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行業在哪個城市好找工作

金融行業在哪個城市好找工作

發布時間: 2022-09-12 20:21:35

『壹』 普通二本學校的金融學本科生去哪裡工作發展比較好

二本本科畢業金融學就業的方向還是很多的:
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都非常好。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也是大學生畢業首選的就業方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這類銀行可能工資待遇更好。
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高校、研究所等都是非常好的單位,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

(1)金融行業在哪個城市好找工作擴展閱讀:

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畢業生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再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很多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
另外,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向上。

『貳』 在金融行業,就業熱門城市有哪些

金融行業與城市的經濟水平緊密相聯,同時地理位置、競爭力等因素也影響了金融行業的聚集。綜合競爭能力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南京、成都、重慶和大連。

  1. 上海

上海,一般的介紹都是中國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巴拉巴拉的,雖然一直都沒有在金融業上甩開北京和深圳,但至少也確實有優於後兩者的地方,比如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最大的期貨交易所,最大的外匯交易所,最大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等等。這些優勢有的是與生俱來的,也有的是中央安排的,但不可否認上海是所有城市中 最有實力,最有資格承接這些任務的,不管是在硬體(地理位置,經濟發達程度)上還是軟體(人才,政策)上。

上海金融機構眾多,券商有海通,申萬,國泰君安,東方,光大等;基金有國泰,富國,國聯安,華寶興業,華安,上投摩根,國海富蘭克林,交銀施羅德,匯添 富;銀行有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公司都把主要業務搬到了上海,這些公司總部雖然在外地,但重要的業務部門在上海,比如廣東的廣發,成都的國金,福建的興業等等。在上海插支旗已經不能滿足這些金融企業了,這說明上海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確實已經慢慢形成集聚效應。 作為金融民工,能夠在陸家嘴的某個大樓里擁有一個小隔間,也算是人生贏家了。進入以上這些公司,雖不能說以後平步青雲,但至少年薪20萬有望短期實現。

2. 北京

一國之都,對於中國這種中央集權且國有化的國家,這代表了各種巨無霸央企,代表了中央最高權力的黨和政府,也是各大銀行,券商,基金和監管機構的所在地。

北京雖然從不提金融中心,但是人都知道北京就是金融中心,並且這個地位可以說是牢不可破的,除非中國推倒重來。北京的四大行,大央企,一行三會都是金融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北京也有如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銀行,有華夏,嘉實,天弘等基金巨頭,也有中金,中信,中信建投,銀河等大券商,可謂配置齊全。北京機會不可謂不多,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政治色彩過於濃重,導致機會被人為地稀釋,加上本身擁有清華北大等眾多高校,所以對屌絲來說並不是一個容易發展的地方。

3. 深圳

排第三妥妥的。深圳擁有股票交易所,擁有一大票基金:南方,大成,長城,易方達,博時等等,也擁有中信證券(話說中信證券在北京和深圳兩地來回遷總部的事跡也算是兩地博弈的結果),平安,安信,國信等大券商。 深圳重視金融業,這體現在該市對金融人才的優待上,加上深圳本身並沒有名牌大學,所以我個人認為很適合屌絲發展。

4. 廣州

作為經濟中心城市,金融業當然也不落後,只是與深圳和香港比起來,顯得不那麼突出罷了。廣州的基金有易方達,券商有廣發,銀行也有廣發。廣州的唯一弱勢就在於沒有一個全國性的金融交易平台,這導致許多本地金融機構要外出另立總部。

5. 南京

南京作為省會,不得不面臨經濟地位不穩的現實,加上臨近上海,所以其金融業發展空間有限。


『叄』 金融專業的研究生在那些城市就業比較好

目前,金融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
如果選擇國家金融機構,當然首選北京,因為總部都在首都。只有就業在北京,才有可能進入金融最高機關。
國際金融的話,上海比較好。

『肆』 想進金融行業是否只能去北上廣深哪個城市的金融行業發展比較好

想要進入金融行業確實只能去北上廣深。這幾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非常不錯,金融行業非常的發達。上海的金融行業發展的比較好一些,機會更多一些。

『伍』 金融行業適合江蘇哪個城市

金融行業最適合蘇州吧。因為蘇州。合資企業多。打工的也多。所以經濟流通方便在這里掙錢應該更方便吧

『陸』 做金融去哪個城市最好

比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業發展情況: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各有特色,各領風騷。當然,規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實力的比拼還需要從區域經濟發展、商業環境、城市基礎設施、人才集聚效應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根據一家國際權威機構編制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五個維度:商業環境、金融業務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及城市聲譽、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這些標准遴選出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國內城市按照上述標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會覺得很不爽,就因為我霧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負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數據你也會為北京鳴不平。當然,更多的還是從金融業務規模來講。

金融行業規模

從金融資產總額、金融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金融業稅前利潤等來看,北京都大幅領先上海及深圳,雖然其GDP落後上海2300億元。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銀行業實力比拼

決定金融實力的絕大部分因素是銀行業。北京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為主,而上海雖只有交通銀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但擁有22家外資銀行金融機構,縮小了與北京的資產總額差距。深圳的銀行業相比北京上海較弱,從北京的銀行法人機構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銀行業人均擁有資產1.46億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擁有資產約0.8億元。

按照北京銀行業金融機構4000億元假設(實際遠遠不止4000億元,還未計算信託、財務公司、金融租賃等其他銀行業機構),則北京的人均產值359萬元、上海288萬元、深圳585萬元;

利潤率即使按照10%計算,實際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頭,遠遠不止10%,這樣計算人均收入:北京36萬、上海29萬、深圳59萬,中位數也是41萬元。

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深圳蓮花山公園的相親牆上面秀優越的好多都是銀行員工了。

不信,有圖有真相~

證券業實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擁有法人證券機構數量相當,但管理的資產規模北京卻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這也不難理解,北京有四家國有大行、巨型國有資本,對於二級市場股票投資、股票承銷發行、財務顧問等並沒有那麼重視,反倒是深圳後來居上,資管規模及增速都領先。注意,這是2014年的數據,2015年增速估計不會這么高了,因為這一輪牛市(哦,不,應該說上一輪了)正好是從2014年7月開始的。

但北京的證券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上,遙遙領先上海及深圳,國內非金融機構通過股市籌集的資金額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國最大的兩家「賭場」(噓噓,小點聲)。

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對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柒』 金融專業畢業生在哪個城市工作比較好

自然是金融業比較發達的地方了,因為金融業發達的地方,機會多一些,門類系統齊全一些,同行競爭多,但是互相學習進步的機會也大,也算是學有所用,東部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捌』 做金融去哪個城市最好

香港: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5位
香港與倫敦、紐約三分全球,是世界級別的三座金融中心。

香港具有完善的法律體系,金融及經濟監督機制,國幣調控體系都位居世界頂尖水平,無論是商業銀行、投行還是證券公司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發展空間。這些無不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金融人才進軍相關打拚。

上海:位居全球金融城市第十六位
盡管上海在金融產業績效、機構實力和生態環節方面略遜於北京,但其金融市場規模仍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因此在中和實力面前也是國內城市得分最高的那一個。

上面目前有超過35萬金融從業人員,佔全市從業人員的5%。仍缺乏大量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級金融人才。

我們通常所說的高級金融人才是指在專業金融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也包括FRM、CFA等高含金量金融證書持證人才。

深圳: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22位
深圳本來受自身先天規模和體量較小影響,是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中實力相對最弱的中心。但這次在國際上的排名卻超過了北京,體現它不斷追趕的上升勢頭。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已經發展為頗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這也同時提高了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深圳作為國內一線中心城市,是很好的金融人成長地。

北京: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26位
隨著「新三板」這一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落戶北京,北京在金融市場規模分項上的短板已開始顯現競爭力。

為吸引金融人才,首都推出了16項政策,在就業、生活、福利等方面提供大量便捷和保障。

這些都讓北京成為金融人選擇發展城市時,最先列入考慮名單的對象。

青島: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46位
自2011年到2016年,青島的金融機構由161家增至230家,金融法人機構由12家增至26家。金融業增加值從319億元提升至668.8億元。青島已經成為國內冉冉升起的一顆金融新星。

大連: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48位
大連已成為當之無愧的東北三省金融中心,不僅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除了綜合實力在榜上名列前五十的這些城市外,國內仍不乏傳統金融城市,適合金融人長期發展定居。

『玖』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後去哪些城市發展比較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拾』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後去哪些城市發展比較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熱點內容
25家金融機構有哪些 發布:2025-08-21 17:21:09 瀏覽:941
為什麼科技類基金一直下跌 發布:2025-08-21 17:00:07 瀏覽:117
微信如何查看股市行情 發布:2025-08-21 16:33:07 瀏覽:274
阿里巴巴股權為什麼中國人不購買 發布:2025-08-21 16:32:56 瀏覽:278
股票分割的影響降低每股盈餘 發布:2025-08-21 16:27:06 瀏覽:129
入股權證青苗如何補償 發布:2025-08-21 15:45:00 瀏覽:827
社保基金用什麼方式賣出股票 發布:2025-08-21 15:36:25 瀏覽:488
中石化股票能退市嗎 發布:2025-08-21 15:22:48 瀏覽:538
房地產股權合作如何退出 發布:2025-08-21 15:22:45 瀏覽:329
股票交易5萬手續費 發布:2025-08-21 15:22:43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