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四大銀行理財有什麼變革
Ⅰ 國家四大銀行中的理財產品一般分那些品種,期限多少時間,金額起步價是多少,利率一般為多少(年利率)
一、幣種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二、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包括了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前者的收益到期為固定的,例如:6%;而後者到期後有最低收益,例如:2%,其餘部分視管理的最終收益和具體的約定條款而定。
三、非保證收益理財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1、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
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非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
四、投資領域的理財產品
根據投資領域的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Ⅱ型產品。
1.債券型理財產品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人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
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人;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人的本金。
2.信託型理財產品
信託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由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後由信託公司負責投資,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3.掛鉤型理財產品
掛鉤型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
4.QDⅡ型理財產品
簡單地說就是投資人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投資人的理財產品。
雖然銀行理財都會預期最高收益率,但不可否認收益率的實現存在著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投資方向,不同的金融市場也決定了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所以,投資人在選擇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面了解,然後再作出自己的判斷。
Ⅱ 中國四大銀行各有什麼優缺點
如今,中國有六大國有銀行,而傳統的四大銀行主要指的是中國農工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這四家銀行由財政部和匯金直接控制,象徵著中國最強大的金融資本。雖然四大銀行成立時定位不同,面對的客戶群體不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四大銀行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商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歷史悠久,其中中國銀行的前身是清政府於1905年創立的,同時作為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而存在,而中國農業銀行和舊交通銀行的前身(以區別於現在的交通銀行)也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就存在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國有銀行的業務已經不再完全與它們的名字掛鉤,但與其他銀行相比,它們仍然擁有巨大的體量和資源。四大國有銀行具有中國資本市場先行者的優勢,擁有龐大的群眾基礎。四大銀行綜合實力強,資產雄厚(平均規模超過20萬億元),科技實力先進,安全系數最高。而且全國各地都有網點,可以說是四大銀行中任何一家的賬戶,在全國縣級以上都能看到他們的營業網點,非常方便,居家旅行必備!
Ⅲ 銀行理財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1、理財產品按客戶類別劃分為一般個人客戶、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新增)、機構客戶和同業客戶五類。
2、理財資金投向類別再次進行了調整,分為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非標債權資產和權益類資產四大類,同時將同業存單單獨拿出。
3、關於凈值型理財產品仍然沒有單獨統計,而只統計了保本與非保本,這說明凈值型的發展仍然沒有步入正常軌道。
Ⅳ 2022年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到底還能不能買為什麼
銀行的理財產品依然是能夠購買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是非常穩定的,而且國有四大行和其他的商業銀行都能夠提供這些產品的。
銀行的理財產品,每年的銷售規模都是非常大的,在社會當中是非常受歡迎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主要是因為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並不是很高,但是每年能夠獲得的收益率還是比較可觀的。銀行理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其實都是非常不錯的產品的選擇。
銀行理財的風險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
銀行理財的風險相對於其他的理財產品來說是比較小的,利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小的基金,每年收益率大概可以達到7%,但是基金的風險是比較高的,所以很多人寧願去選擇風險比較低的理財產品,也不會選擇購買基金的。
金融市場賺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必須要注意風險,任何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必須要購買大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最好是購買國有四大行的理財產品。
Ⅳ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發展史
新中國的銀行,一直是國家的一個行政機關,和國家財政一樣,行使為國家理財的基本職能,改革開放後發生了質的變化。1983年9月7日頒布的《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分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主要辦理工商信貸業務,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基本建設投資為主要業務,中國銀行以涉外信貸為主,中國農業銀行主要服務於農業開發和建設,逐步形成了以中央銀行為核心,以專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
爾後的十幾年中,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各專業銀行的業務界限逐步被打破,幾家專業銀行均在「專業」業務的基礎上,開設了其它各種金融業務,逐漸形成了在各有側重的基礎上又相互交叉的局面。
1993年12月《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的出台,標志著我國銀行體系的構架基本形成。其主要包括:獨立執行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和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組織體系。
Ⅵ 中國四大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最安全的嗎
不是最安全的,只是相比較而言,投資本身是有風險的,無論是什麼銀行和平台。但是四大銀行比其他的兩大優點。抗風險能力強,安全系數高、大部分理財產品都設有門檻。目前來說「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選擇「銀行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左右。比起現代各種網上理財,四大銀行的理財特點是大部分理財產品都設有起購金額的門檻,一般為5萬元。理財產品流動性強,都較為安全。
拓展資料:
1.中國四大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個大型國有銀行,_1-2]_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工,農,中,建),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國有四大行經歷了從建國之初,各自分工的專業銀行階段,到新世紀,各自基本成為綜合性大型上市銀行,並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戰略。如今的四大行業務范圍也都不再單一,共同朝著綜合性、國際化、現代化大型商業銀行的目標前進。
2.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Ⅶ 資管新規正式實施,銀行理財市場有哪些新變化
《資產管理新規》的“過渡期”正式結束,第一年《資產管理新規》正式開放,銀行理財進入綜合凈值時代。過去兩個月,本行的正式營銷政策發生了哪些變化,金融產品的市場監管也發生了哪些變化?
Ⅷ 下調!9月15日起國有四大行下調個人存款利率,釋放了哪些信號
9月15日起國有四大行下調個人存款利率,我認為釋放了四個信號:第一個信號是銀行有大量的滯留資金,第二個信號是國家要盤活經濟,第三個信號是國家想要大家多多貸款。第四點信號出政策讓銀行營利下面我分別詳細說下這四點。
第四點信號出政策讓銀行營利。
大家都知道銀行營利的主要方式就是貸款。如果大家都不貸款銀行如何營利。所以促進大家貸款也是為了讓銀行營利,
Ⅸ 四大行理財產品對比
四大行理財產品按受益來分,有以下三類:
1、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是不提供本金保護,收益也是浮動的。 一般預期年收益率不高於6% 風險程度:中高等 適合激進型投資者 利:有可能獲得高收益 弊:有可能虧損贖回
2、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是提供本金保護,但是收益是浮動的 風險程度:低 適合穩健略激進的投資者 利:有可能在保證本金的情況下獲得高收益. 弊:有可能只拿到本金。
3、保本固定收益型 提供本金保護,並且保證收益 風險程度:極低 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利:無論行情好壞都保證本金保證收益; 弊:在行情好的時候獲得的收益可能會比前兩者都要低。 手續費和管理費: 手續費按各行的產品來說,有收費和免費兩種 管理費基本上每家銀行的產品都會收取,一般在0.05%-0.2%(年率)之間。 稅費: 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產生的投資收益,如果是個人的,現在是免稅的。 將來如果要交,應該是銀行代扣。現在免的是個人所得稅,只涉及到個人所得稅。
找對自己想要的類型,每種都不一樣。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資金條件狀況,不懂可追問或者看昵稱找到我
Ⅹ 中國銀行的理財三年滾續怎麼樣
挺好的。
1.中國銀行作為中國的四大銀行之一,又有著國家的諸多扶持,實力深不可測,在深圳體會尤為明顯,每一個地鐵站都有著中國銀行的ATM,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銀行的實力是不容忽視的,虎父無犬子,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更是杠杠的。
大部分產品年化收益比余額寶要高,但是和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一樣,他們也有著同樣的弊端,起投資金過長,而且產品期限通常是三年的,這個問題讓很多的投資者停下了前進的腳步。當然他們和建設銀行理財產品一樣,偶爾也會有短期的理財產品項目,但是基本上被其員工及其親屬給投了,其他的投資者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了。
2.從產品歸屬上看,中國銀行理財在售產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中國銀行自己設計銷售的自營產品,二是平台代銷的,如各種開放式基金、銀保產品等。
在兩者中,中國銀行自身固定期限產品安全性較高。其中,保本型理財產品安全性自不必多說,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一般也都會達到預期收益,運作都相對穩健。不過,缺點是產品收益不高。此外,在中國銀行理財產品中,還有一些交易型產品,如外匯寶、黃金寶、雙向寶等。這類產品報價是與國際市場掛鉤的,銀行只提供交易平台,具體收益是買賣的差價,這類產品是可能出現虧損情況的。
拓展資料:日申月贖幾天到賬
建行日申月贖指的是按日申購,申購資金是T+2日確認,投資者 在任一自然日可以提出贖回申請,贖回資金在每個月10日的後兩個工作日內到賬,如果遇到非工作日會延順,在贖回的期間仍然是有收益的。
中國建設銀行推出的日申月贖是一款開放式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產品成立後,每個工作日為產品申購開放日。客戶可以在 T 日提出申購申請,申購資金 T+2 日扣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