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稅後收入怎麼算
Ⅰ 金融分析師工作15000稅後那多少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Ⅱ 金融行業個人所得稅稅率是怎麼計算的
如果收入在B列,個稅起征點在C列,那麼在D2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得到應稅部分 =MAX(B2-C2,0) 公式表示:在B2-C2和0之間取最大值,即收入小於500的不交個人所得稅。在E2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得到個人所得稅金額部分 =ROUND(IF(D2<500,D2*0.05,IF(D2<2000,D2*0.1-25,D2*0.15-125)),2) 公式表示:根據應稅部分的數額,對應執行相應的稅率,超出小數點後面三位的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公式也可以直接由收入得到個人所得稅,輸入 =ROUND(IF(MAX(B2-500,0)<500,MAX(B2-500,0)*0.05,IFMAX(B2-500,0)<2000,MAX(B2-500,0)*0.1-25,MAX(B2-500,0)*0.15-125)),2) 或者不需要使用IF函數嵌套,使用LOOKUP函數 =LOOKUP(MAX(B2-500,0),{0,500,2000},MAX(B2-500,0)*{0.05,0.1,0.15}-{0,25,125}) 可以增加更多的嵌套,且公式更加簡潔,層次清楚
Ⅲ 稅後工資計算公式
稅後收入=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個人所得稅
,其中: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
個人所得稅的具體內容:
1、養老保險(個人)按工資總額8%,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2%;
2、生育保險(單位)按工資總額的0.6%;
3、工作保險(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可能企業全部承擔或單位、個人各負擔1%,看企業怎麼規定的)
4、住房公積金(個人)工資總額的8%-12%,企業部分按工資總額的8%-12%,具體比例在此范圍內企業自定;
5、個稅:個人工資總額減去個人負擔的個人負擔的三項基金後減去1600元,作為個稅基數。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稅後工資計算公式?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Ⅳ 稅後收入怎麼計算
稅後收入=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個人所得稅
Ⅳ 稅前稅後工資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稅後工資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稅後收入=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個人所得稅。其中: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扣除標准)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其計算方式就是前述公式中的「(應納稅所得-扣除標准)」。而含稅級距和不含稅級距的區別在於: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稅前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的總工資,即可以直接拿來套用國家稅法進行計稅的部分。稅前工資=所有收入總和-(社保和公積金)。該部分稅前工資計算結果小於5000元,則不再征稅,大於5000元,則按征稅制分級征稅。也就是說不需要計稅的工資=5000+社保+公積金,但這5000是應計入稅前工資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Ⅵ 金融企業凈利潤的計算公式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或: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其中,所得稅費用是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以後公司的利潤留存,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