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危機什麼危害

金融危機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 2022-09-18 23:20:02

① 金融危機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壞處

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

壞處:

1、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2、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3、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金融風暴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而且會逐漸波及到周圍的城市及國家。

(1)金融危機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在生產方式危機才變成了現實。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發展,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隨著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每個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由於生產資料私有,生產從屬於企業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佔有。

而企業生產的唯一目的,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是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

② 金融危機會造成什麼影響

人民幣貶值,存款縮水,物價猛漲。 資料: 美國的次級貸款業務本身是一件挺好的事,其出發點是為那些信用等級較低或收入不高的人提供貸款,讓他們可以實現擁有自己住房的夢想。在1994年~2006年間,超過900萬戶美國家庭購買了新住房,其中大約20%的家庭藉助於次級貸款。但是,就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負面因素逐漸浮現,最終導致危機爆發。 其一,是過度證券化。幾乎與次級貸款業務並行發展的,就是美國經濟的證券化,比如,人們把一些一時還不清的債務,轉化為證券後再賣給投資者。換句話說,凡是有風險的,都可以搖身一變為證券。所以,次級貸款的放貸機構也不閑著,他們把手中超過六千億美元的次級貸款債權轉化為證券後,賣給各國的投資者。那麼,富有投資經驗的銀行看不出這其中的高風險?次級貸款的放貸機構花錢供養了許多信用評定機構,從而可以輕松地拿到最高為「AAA」的信用評級,泛濫成災的「AAA」證書使銀行失去了對風險的敏感性。 其二,是通貨膨脹。隨著這張「大餅」越做越大,富人們因為手裡擁有越來越多的紙面資產,而放肆地揮霍;窮人們因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開始購買平時捨不得買的東西。最後,美聯儲不得不提高利率,藉以壓抑通貨膨脹。可是,利率提高後,那些本來就缺錢的窮人就變得還不起貸款了,這導致次貸市場還貸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國經濟一下子墜落入貨幣流動性很低的狀態。經濟發展進入低速徘徊狀態,窮人就更難還清那些堆積如山的次級貸款債務。 我們能從美國次級貸款危機中得到什麼啟示呢?可能有人會說,根本學不到什麼,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次級貸款市場。但是,仔細看看,我們會發現,中國經濟中也有類似於美國次級貸款的成分,如果我們不加以注意,中國經濟也有被拖入惡性循環的可能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房地產的金融創新項目。許多中國人希望通過投資房地產去獲得財富,所以,銀行幫助人們去實現這個願望是一件好事。全國各地的銀行都想出各種吸引人們借貸款買房的「高招」。比如,深圳的銀行在2006年就推出了「雙周供」業務,它允許以「雙周」而不是以「月」為單位進行還款。這樣,借貸人不僅能縮短還款期,而且還能少交利息,所以特別受「炒房戶」歡迎。再比如,「循環貸」業務,它允許人們將商品住房抵押給銀行而獲得一定的貸款額度。這樣,借貸人買越多的房產,就能獲得越多的貸款額度,所以更受「炒房戶」的追捧。在這些金融創新項目的幫助下,深圳的房地產價格在去年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攀升。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均漲幅高達13.5%,其中60%以上的借貸買房人的目的不是自住需求,而是投資需求。到去年年底,深圳銀行房貸規模已達到700億元。雖說目前還未出現大規模的貸款違約現象,但是,不斷上揚的通貨膨脹率就有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不斷提高利率,又會導致許多「炒房戶」因交不起利息而違約。那時候,在沒有次級貸款市場的深圳市,會不會重蹈美國式的次級貸款危機——銀行不敢再做房地產貸款;也沒有留下多少錢借貸給其它的產業;一切經濟活動因為缺少現金而停滯了。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果斷實施「房貸新政」,其目的就在於打壓房地產投機需求,遏制房價上升勢頭,保障中國的金融安全。然而,「新政」剛推行不久,各種反對的聲音便開始出現,這些人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房貸新政」再次成為「空調」,以便自己能在最後的房地產瘋狂中再大撈一把。實際上,中國經濟穩步發展,才是每個中國人最大的福祉,為什麼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爆發數月以來的美國次貸危機,正在帶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以及美國經濟的減速。中國經濟是否能「獨善其身」?中國可以採取怎樣的措施應對這場危機?來自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眾多國內外官員、學者共同把脈次貸危機下的中國經濟。 「次貸危機帶給美國經濟的影響還在進一步深化。」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22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正在惡化,表現在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惡化、金融市場動盪不穩、失業增加、居民預期收入減少、消費者信心在下降、消費支出增長處於停滯、信貸緊縮,投資者的信心受挫等方面。 「我們正經歷著美國,也是西方國家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發言指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和最主要的經濟增長引擎,現在美國經濟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它會造成全球性的影響。 「在這一背景下,期待中國經濟能獨善其身是不現實的。」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認為。不過,謝伏瞻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面是好的」。 「在整個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它在分享全球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受到全球危機的影響。」史蒂芬·羅奇說。 「這種影響可能會從貿易和資本兩個方面產生。」中國的經濟學家樊綱認為,美國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市場,美國經濟下降,尤其是當消費出現下滑,對中國的出口顯然會有一定影響;而資本面上將出現由於美國次貸危機,以致近期流入中國的資本反而會增多的可能———更多的資金意味著更多的流動性,同時也意味著更容易產生投資過快增長的風險。 次貸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把中國更加徹底地推置到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轉變的十字路口,給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也給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增加了新的困難。 「當世界經濟面對危機的時候,好的葯方能夠迅速擺脫危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認為,當前怎樣定義全球出現的通脹?結構調整如何面對嚴峻的就業問題?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不足與流動性過剩?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謝伏瞻指出,為了應對國際環境的變化,短期政策來看,要繼續堅持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貨幣和信貸的合理增長。從長期政策來看,是要深化改革、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著力自主創新,提高我們國家和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在保持經濟長期增長重要任務的同時,要及時注意觀察世界經濟發生的變化,並對我們的政策進行適度調整。」樊綱認為。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進而指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國在宏觀政策制定過程中,必須關注創造就業的問題。

③ 如果今年我國爆發金融危機會是什麼後果對貸款買房的人有什麼影響

危機,不會。國家正在搞農村城市化,也在搞農業的大規模農場化,都在進城。如果經濟危機爆發,很多人將肯那個 失業。這時企業就會有一個好的借口降工資。社會總體產值將縮小,因為危機,消費將減弱。同時工廠的產值也不得不減少。此時房價也要降,大家現在都要吃存款啦。多少人會花大價錢買房。但貸款會降嗎。不會,月租還要交。但是,危機時房價在降,是入手買房的好時機。挺過了,經濟上正軌時,會賺得。當然國家銀行在此時定會有所動作,領導人不會看著經濟危機不管的。最後,這個東西一定要看國家政策。

④ 什麼是金融危機會造成什麼影響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泰國的金融危機事發於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動亂。首先是外匯市場的美元收縮沖擊,使得泰銖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幅度貶值,進一步影響了泰國的股票市場和金融體系,東南亞的金融市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捆綁經濟,而且各國的貨幣不統一,在國際化的金融市場上美元最終成為交易單位。間接的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創造了助動力。 所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來自於外匯市場的沖擊,貨幣危機又成了金融危機的附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危害性遠大於此次地震災害,可以稱作「金融地震」,並以廣發行外資並購和中美第四次戰略對話等事件為例,預計中國將在農業、電訊、金融等重要領域實行對外資全面開放,並將成為歷史上迄今為止第一個金融全面開放的大國。由於現代經濟以虛擬方式運行,一旦金融業全面開放,其危害性將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財富流失規模將會越來越大,摧毀中國建設小康社會的物質基礎。 2,我國經濟命脈將逐步被外國控制,現代銀行藉助現代資本市場,已經完全能夠控制所有產業,並且不僅僅是傳統銀行那種存貸款的控制,而是通過對產業資本的重新定價和不斷調整,把所有產業變成金融資本增殖的工具。現代銀行對產業的整體控製作用,意味著丟掉銀行就喪失了整個國家經濟,喪失了經濟主權。外資將按照西方國家的利益對中國進行產業布局,加快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向中國轉移速度,把中國牢牢釘死在世界產業鏈低端,成為世界加工廠和垃圾場,逼迫中國只能越來越大規模出賣資源,以「寅吃卯糧斷子孫路」的自絕方式發展經濟,把中國自然生態環境一步步推向崩潰,最終把中國這個世界最美麗的家園變成一個自然災害頻繁不斷的國家。可以說,保衛銀行保衛金融,就是保衛中華,保衛我們的家園,保衛我們的子孫! 3,最為可怕的是在現代社會中,銀行已不僅是一個金融組織,而越來越成為「准政治組織」,擁有國家居民和企業、機關、軍隊等各重要部門的詳細檔案資料,銀行被外資控制後,對國家的政治安全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巨大危害。連一些美國經濟學家都不理解,為什麼在美國已經爆發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在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抓緊設置金融壁壘的情況下,中國卻反其道而行之,全面開放金融領域,允許外資控股中國銀行。 其次,我國現在已經具備了實現「五有社會」(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物質基礎,但之所以遲遲不能實現,從經濟角度分析主要是由於兩個方面原因: 1,建國60年積累的財富,最近30年資源變現的財富,絕大部分被少數人分享,致使兩極分化極為嚴重。 2,大量財富流失國外,通過外資外貿兩大財富吸管,抽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大部分財富,中國越來越成為用資源和財富供養世界的「國際奶牛」,不斷增強著西方國家建設「五有社會」的物質基礎。所有西方人都承認,西方國家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中國產品,可是卻很少有人提到,不僅中國資源和勞動創造的這些產品進入了西方國家每一個家庭,創造這些產品的絕大部分利潤也同樣進入了西方國家的每一個家庭。所有美國經濟學家都承認,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國居民享受的低物價,就是中國廉價產品和其它經濟貢獻的結果。 長期以來,我國在對外貿易利潤結構中,內資佔5%,外資佔95%,這意味著我們1.8萬億外匯儲備,為西方國家貢獻了36萬億美元利潤,超過200萬億人民幣。這就是為什麼世界所有經濟連續增長十幾年的國家,居民都達到或者接近了中等發動國家的富裕水平,中國是二戰以來經濟增長最高並且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老百姓反倒連30年前的福利保障都丟掉了的原因。主流經濟學家總是欺騙老百姓說,成為「世界工廠」是國家發展的必經階段,當初英國和日本也曾經是「世界工廠」。但是比較一下就會發現,當初英國和日本的「世界工廠」是真正的兩頭在外,用國外資源生產商品,再賣到國外賺國外的錢。英國和日本賺的是大頭,外資賺的是零頭,所以兩個小小的島國才能迅速富裕起來。而我們完全相反,是消耗本國資源,犧牲本國人民福利和健康,讓外資去賺大錢,我們自己只剩一個零頭。就拿前些日子鬧的翻天覆地的法國家樂福來說,所有反對抵制的家樂福的人都講,家樂福賣是中國產品,員工是中國人,抵制家樂福就是破壞中國經濟。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既然它賣的是中國產品,賣產品的也是中國人,連收銀員都是中國人,為什麼最後賺的錢要存入法國人賬戶?用來提高法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法國總統薩科齊競選時向法國人民保證,絕不讓超市落入外資手中;美國政府也向美國人民保證,絕不讓銀行落入外資手中,所以美國數千家沒有競爭力的中小銀行一直活得悠哉優哉;為什麼我們商務部、銀監會、證監會的官員卻在天天向外國人保證,今天開放中國這里,明天開放中國那裡,這些人到底是誰的公務員,天天在為誰公務? 再次,更為驚人的是,在中美之間形成了「美元旅遊」循環圈,把耗費資源和犧牲環境換取的美元,絕大部分用來購買美國國債,填補美國財政赤字,抑制美國通貨膨脹,不斷提高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部分用來投資美國金融機構,美國金融機構再用我們的投資到中國來收購我們的產業,致使中國大量財富向美國轉移,用我國的財富平衡美國物價和財政,推動美國經濟發展。最讓中國人莫名其妙的是,我們的銀行股以低於市場價的超低價格賣給外資,我們卻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購買外資銀行股份。為什麼?回答是國際慣例。 在外匯財富大量流失的同時,仍然在犧牲資源和環境擴大外匯規模,人民幣升值和鼓勵投機的法律環境,又推動越來越大規模的國際熱錢湧入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擴大導致人民幣大量增發,由於以貿易形式流入美元會形成人民幣投放,而以金融形式流出美元並不形成人民幣收回,這就必然形成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同時對內急劇貶值,造成大規模通貨膨脹,其實質是向中國轉移通貨膨脹和危機,大規模洗劫中國財富,最終由中國老百姓承擔美元貶值和金融危機的損失。現代物理學有個蝴蝶效應:日本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一周後美國就會發生暴風雪。今天我們十分真切地看到了經濟領域的蝴蝶效應,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倒霉的是中國老百姓。 最後,回顧我國1978年開放以來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指出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第一次是針對姓社姓資的爭論,確立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第二次是針對姓公姓私的爭論,在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中,確立了私有化發展道路;目前這第三次爭論,其實質是姓中姓外的爭論,是經濟自主化還是經濟殖民化的爭論。 如果這次經濟殖民化的「思想解放」仍然如同前兩次那樣順利通過,那麼中華民族最終淪為「世界無產者」的地步就為期不遠了。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事物總是辯證發展的,或許世界無產者的身份恰恰是中華民族崛起前的輕裝運動,要知道中華民族的崛起已成勢不可擋的世界規律;未來的世界轉型中,只有中國的東方文化才能解救世界危機。

⑤ 金融危機-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金融危機的好處:
1、有利於擴展海外市場
2、有利於結構調整
3、有利於凝聚人心
4、有利於文化發展
5、有利於發現新的機遇。

金融危機的壞處:
1、企業破產,工廠倒閉,經濟體受到嚴重的沖擊,社會生產出現倒退的現象。
2、工廠的倒閉伴隨著是大量工人失業,意味著大量的工人將失去飯碗,人民生活失去最基本的保障,生活困難。
3、金融各種憑證縮水,金融危機導致財富的大量縮水,民眾損失慘重。
4、錢大幅貶值,商品短缺,生活設施出現不健全的情況。
5、社會秩序混亂,政局動盪,人心恐慌。
6、貧富差距增大,社會矛盾加深。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國際金融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具體表現為市場流動性不足,信用緊縮,市場停滯,交易大量減少,市場恐慌性拋售,信心崩潰。

⑥ 金融危機的危害

金融危機的危害: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⑦ 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危害有哪些

國際在線專稿(記者 盧倩樺 陳翔):在上周於北京閉幕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成為會議的主要議題。許多發展中國家領導人紛紛表示,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視,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應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對當前這場金融危機,目前關注焦點大多集中於美歐發達國家。但實際上,眾多金融體系不完備、經濟實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嚴重危害。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表示,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對發達國家的影響。由於外來投資以及僑匯等減少,這都會使發展中國家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他說:「在某種程度上,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在減少,再加上如果這些發展中國家本身就有大量的赤字,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遇到支付危機。」

林毅夫表示,除此以外,發達國家進入經濟衰退期,對產品的需求減少,因而使得發展中國家出口減少,同時,石油等礦產資源的價格會下跌、已經輸出的勞工則可能面臨失業,這些也都會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遭受損失。目前,一些發展中國國家如菲律賓、印度等已經出現經濟低迷的態勢。

面對金融危機在發展中國家的蔓延,各發展中國家也在積極採取措施來抵禦這場危機。越南總理阮晉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越南從去年以來,房地產價格大跌,股市到當前已下跌逾70%,通貨膨脹率高達25%左右,嚴重打擊了越南的經濟。他表示,越南將採取擴大內需、促進區域合作等措施,應對這場金融海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越南採取相關措施以刺激內需,促進出口,建立一系列吸引外資投資的優惠政策、實施靈活的金融政策,以保障經濟穩定發展,同時保持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

其他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尼西亞等等也紛紛採取措施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這其中包括提高利率以防止資金外流;調整對外貿易策略,尋找出口新市場;擴大內需等等。

林毅夫表示,發展中國家的當務之急是防止金融部門崩潰,政府對此應採取果斷措施。除此之外,政府還應當通過適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經濟增長率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之上。

同時,加強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也很重要。巴基斯坦呼籲總理吉拉尼表示,通過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有所作為:「我認為有許多事情是可以做的。發展中國家的銀行之間可以加強合作。我們可以加強投資領域的合作,我們還可以一起成立合資公司等。作為巴基斯坦的朋友,一些發展中國家一直給予巴基斯坦各方面的幫助,對此我們感到高興。因此,我認為這種關系會進一步得到鞏固。」

許多發達國家的領導人也表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不能沒有發展中國家。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說:「我們都是相互依賴的。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次金融危機的源頭並不在亞洲,所以亞洲就可以免疫,就不會受到影響。很遺憾,情況並不是這樣。我們都是聯系在一起的。」

在即將美國召開的G20峰會上,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將與會。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只有在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參與下,旨在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峰會才會有成效。

⑧ 這次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哪些危害

你這個問題看似只有短短四個字,可是真正解答起來卻可以出書立著,我給你慢慢道來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概念: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2)特徵: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3)類型: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4)起因:泰國的金融危機事發於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動亂。首先是外匯市場的美元收縮沖擊,使得泰銖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幅度貶值,進一步影響了泰國的股票市場和金融體系,東南亞的金融市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捆綁經濟,而且各國的貨幣不統一,在國際化的金融市場上美元最終成為交易單位。間接的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創造了助動力。
所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來自於外匯市場的沖擊,貨幣危機又成了金融危機的附屬
(5)經典案例: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
(6)金融危機的影響:(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A)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
(B)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C)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
(D)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
(E)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
(F)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
(7)金融危機的啟示:
(A)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B)一個經濟學家,只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C)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8)金融危機代表著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在上面已經可以得出答案,既然你提出來了,我還是給你回答了吧。)
首先,無論是經濟繁榮或破滅,都是自由市場經濟的特性,因此當前的金融危機並非意味著「世界末日」。針對此次金融危機而言:現階段美國前五大銀行的3個已經破產 ,雷曼公司宣布破產或許預示著一場更大規模的全球性「金融海嘯」來臨。一年前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僅給美國也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創,令人觸目驚心。因為現在的經濟已經是全球一體化,美國的消費能力、貨幣匯率會直接影響到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地的國家的經濟成長、就業等。
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第六大進口商品來源地、第三大技術進口來源地,盡管中國已經構築了嚴密的金融防火牆,但如果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經濟下滑,中國必然需要及時調整經濟政策,來平滑外部動盪造成的波動
(9)金融危機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也是樓主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能夠在前面看出一些端倪)
總而言之一句話,當今世界金融危機巨大的危害性來源於一個原因:全球經濟一體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越演越烈的今天,各個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真可謂是千絲萬縷,面對危機,誰也不能夠獨善其身,正如古人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⑨ 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負面影響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早在2005和2006年,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中小企業,很多是沒有科技實力,像服裝、鞋帽、五金、玩具,這些恐怕有上萬家企業都撤資了,像東莞,都轉到了廣西省那裡去了,那是一個新的經濟區。這樣要想中小企業有個大發展,目前難度比較大,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企業之所以有這些狀況,是因為原材料上漲導致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價格優勢變小,同時國家採取信貸緊縮政策導致的。很多中小企業沒有多少自有資金,要靠信貸。以前珠江三角洲很多地方,企業拖欠工資後可以渡過他的難關,現在隨著2007年中央出台的一些民生保護政策及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於拖欠工資的現象處罰非常嚴重,而且對僱工簽合同以及解聘,有一系列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既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對企業不利的一面。多方面原因導致中小企業生存困難,賺不到錢。
像上海很多中小企業,有不少是韓國的、日本的,一看賺不到前馬上不幹了,這要想改變的話,恐怕有一定難度,主要措施可能是目前在營業的,通過放鬆銀根、減稅等措施,使這部分堅持下來的企業,讓他們首先生存下來,如果這個做到了,不致惡化,那麼形式經過一年或者半年之後,形勢會好轉。
金融危機的中國機遇
從我對各方面的了解,這次美國經濟問題對我們國內經濟情況影響很大,一方面在出口領域,我們知道我國貿易順差接近一多半,主要來自於美國,如果對美國出口市場出現大的萎縮,理所當然會對我國出口驅動經濟的輪子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在一些金融領域,涉及一些購買美國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債券的影響比較大,近幾天大家也能知道,披露出來中投在美國的虧損非常大,這些都是我們國內的損失。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近期也一直針對這個問題做一些研究,我感覺應該對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無論是總的宏觀經濟面還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我想可能反而是一次大的機遇。為什麼這么說呢?可能有幾個背景大家可以一起探討。第一個背景,包括美國逼迫人民幣快速升值以及對我國出口產品限制的措施,雖然很現實,但是我想只要外面環境允許我們以正常行為規則發展的話,我想中國是相當充裕的。短期內可能初級性的加工產品出口會受到影響,但是這個時候反而可以逼迫我國出口結構進行升級。只要在這種外圍市場情況下有這種趨勢,我相信國內中小企業,包括大企業肯定能做好產品的升級換代。當然可能需要時間的緩沖,這就引出第二塊問題。從中央以及各方面,宏觀決策層會很好的把握這個時機,同時爭取給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包括大型出口商,都會提供緩沖的時機。
我們仔細看一下就可以發現,今年7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開始停止,而且出現了適度貶值,這就是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這一點可以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防止了8月8日美元大幅度升值給我國匯率改革帶來的沖擊。我們可以翻閱歷史發現,很多匯率改革的國家,包括日本,包括韓國、德國,從歷史來說都可以發現,往往在匯率改革的第一階段,當該國兌美元從升值轉向貶值,大部分會出現致命沖擊,日本、韓國、德國都經歷過。我們國家,從各方面橫向對比來說,應該是第一例,就是使美元反向升值對於人民幣反向貶值交錯的風險,我覺得產生很大的緩沖釋放作用。近8月美元大幅度升值,包括國際上石油、農產品價格等大幅度暴跌情況下,我國匯率反而比較穩定,這點在我國匯率改革路上是里程碑;第二個作用,我們也知道這個時期人民幣升值減緩,對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可以說給了一個很大的緩沖作用,一個喘息之機。我在這里也是對中小企業的一個建議參考,就是到年底之前,人民幣會控制到目前的升值幅度之內,只要國內不出現大的金融動盪,可能人民幣還會有略微貶值的過程,中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時機,安排第四季度出口生產,大的匯率政策應該會對中小企業有個好的參考價值。

熱點內容
如何提升炒股的技能 發布:2025-08-17 02:02:17 瀏覽:503
包鋼稀土股票退市了嗎 發布:2025-08-17 01:58:56 瀏覽:820
公司盈虧如何做股權激勵 發布:2025-08-17 01:56:19 瀏覽:548
啟程qc股票交易系統 發布:2025-08-17 01:49:48 瀏覽:625
三年定期理財最高利息是多少 發布:2025-08-17 01:49:04 瀏覽:339
股票交易手續費率最低 發布:2025-08-17 01:47:43 瀏覽:383
記賬憑證如何寫待處理財產損溢 發布:2025-08-17 01:28:27 瀏覽:189
歷年混合債券型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8-17 01:18:22 瀏覽:486
投資股票退休 發布:2025-08-17 01:05:21 瀏覽:421
基金中的託管人是什麼 發布:2025-08-17 00:56:46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