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哪個好
❶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相比,有哪些區別
我行的「結構性存款」實質為存款而非理財產品,其銷售和資本計量均比照存款。「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本金運用方面:結構性存款的本金均被我行自營資金自主靈活運用,用途與一般存款相同。而理財產品的本金則受客戶之託由資產管理部進行投資,投資方向也在產品說明書中進行了事先約定。
2、在賬戶管理方面:結構性存款資金在客戶存款賬戶隨時可查,與一般存款一致。而理財資金不體現在客戶存款賬戶中,只能查詢受託合同。
3、在本金核算方面:銀發【2008】369號文規定銀行增設「結構性存款」統計指標,並給出結構性存款的定義「指嵌入了衍生產品或收益掛鉤股指、匯率等指數的存款產品。」我行按監管規定進行核算。並向央行報備,比照一般存款繳納存款准備金,納入貸存比考核。
4、在收益核算方面:我行結構性存款的客戶收益以利息形式體現,核算在「利息支出」科目下。而理財產品的應付客戶收益則核算在相應負債科目里。
(應答時間:2022年4月1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❷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區別有哪些哪個劃算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的目的都是以賺錢為主,但是這兩者之間也是會有區別的,那麼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區別有哪些?哪個劃算?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結構性存款的本金是100%安全的,是保本的,不會有任何的損失,而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的等級,有著風險低的,收益低,風險高的,收益高的特點,如果是想追求收益為主,是可以考慮理財產品,如果是想以保本為主,那麼是可以考慮結構性存款。
區別二:定義不同
結構性存款是是屬於一種創新型存款,一般是指投資者將合法持有的人民幣或外幣資金存放在銀行,由銀行通過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於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將投資者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
而理財產品的定義是銀行綜合理財服務,屬於銀行的資管產品,這兩者之間是會有差別的,另外在收益方面,也都是會有差別的,一般來說,如果理財產品的收益比較的好的話,是會高於結構性存款的。
至於哪個劃算是要看投資者的需求,如果是以保本為主,那麼是結構性存款劃算,如果是想追求收益,那麼是理財產品劃算,但是要注意理財產品是有風險性的。
❸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區別
結構性存款又一次的成為銀行理財業務的爆款熱點。究其原因是和銀行理財產品相比,結構性存款面向個人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保本且4%以上預期利息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但是其中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區別在哪呢?兩者十分容易混淆。接下來,和一起弄清楚吧。兩者的定義:
結構性存款:也可稱為預期收益增值產品,是一種使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
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綜合理財服務,屬於銀行的資管產品。
兩者是否保本:
結構性存款:從已發行的產品來看,現有結構性存款產品都是保本型的,但是萬一出現問題,只是兜底本金那一部分的損失。
銀行理財產品:自從2017年下半年的資管新規後,規定必須打破剛性兌付,現有的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型的。以前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將逐漸退出資本市場。
總結:自2017年下半年的資管新規辦法稿件,明確了打破銀行理財剛性兌付後,結構性存款產品憑著保本型來規避風險,有望取代傳統型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接任者。
❹ 銀行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銀行結構性存款是一種創新存款,利用利率和匯率產品於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往往能獲得比較高的預期收益,那麼銀行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來說說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話接著往下看吧。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是保本的,部分結構性存款的介紹中有提到產品享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兩種,不過資管新規要求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逐漸退出市場,所以以後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型。
從安全性這個方面來看,保本的銀行結構性存款要比銀行理財產品安全。
銀行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方式不同
銀行結構性存款屬於存款,以預期利息的方式來計算預期收益;理財產品屬於銀行資管產品用預期預期收益率來計算預期收益。
銀行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投資分布
銀行結構性存款主要投向是銀行存款,預期收益比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要低一些;理財產品投資一般分布在低風險的固定預期收益類資產。從投資分布領域來看結構性存款的資產配置要更安全。
結語:綜合三個方面的分析來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還是存在較大區別的,如果大家有興趣要投資銀行結構性存款的話,注意要確認產品是否保證本金,不要將結構性存款和結構性理財弄混淆了。
❺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哪個更安全
結構性存款會更安全一些的。
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本質區別在於,結構性存款依舊是存款范圍,而理財不屬於存款范圍,也就是說理財是有本金虧損的風險,而存款一般不會存在這種風險。
所以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來說,結構性存款更加適合。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理財類型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投資渠道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
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
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❻ 存定期好還是結構性存款好
定期好。構性存款屬於定期存款,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那麼選擇普通定期存款比較好,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並且想要獲取高收益,那麼選擇結構性存款比較好。結構性存款它在存款的基礎上加入了金融衍生工具,通過掛鉤利率、匯率、指數等獲得更高的收益,結構性存款風險等級為R1級,是保本的產品,收益比定期存款高,風險比理財產品低。
【拓展資料】
存款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資金或貨幣暫時轉讓或存儲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或者是說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或貨幣,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金融行為或活動,也是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來源。
存款是銀行最基本的業務之一,沒有存款就沒有貸款,也就沒有銀行。從產生時間來看,存款早於銀行。中國在唐代就出現了專門收受和保管錢財的櫃坊,存戶可憑類似支票的「貼」或其他信物支錢。中世紀在歐洲出現的錢幣兌換商也接受顧客存錢,屬錢財保管性質,不支付利息,是外國銀行存款業務的萌芽。隨著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出現,銀行的存款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
存款可按多種方式分類,如按產生方式可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可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按存款者的不同(以中國為例),則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個人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是居民個人存入銀行的貨幣。
指存款戶在存款後的一個規定日期才能提取款項或者必須在准備提款前若干天通知銀行的一種存款,期限可以從3個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一般來說,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傳統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單形式外,也有存摺形式,後者又稱為存摺定期存款,但其以90天為基本計息天數,90天以下不計息。與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較強的的穩定性,且營業成本較低,商業銀行為此持有的存款准備金率也相應較低,因此,定期存款的資金利用率往往高於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定期存款用於結算或從定期存款賬戶中提取現金。客戶若臨時需要資金可辦理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
❼ 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我行的「結構性存款」實質為存款而非理財產品,其銷售和資本計量均比照存款。「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本金運用方面:結構性存款的本金均被我行自營資金自主靈活運用,用途與一般存款相同。而理財產品的本金則受客戶之託由資產管理部進行投資,投資方向也在產品說明書中進行了事先約定。
2、在賬戶管理方面:結構性存款資金在客戶存款賬戶隨時可查,與一般存款一致。而理財資金不體現在客戶存款賬戶中,只能查詢受託合同。
3、在本金核算方面:銀發【2008】369號文規定銀行增設「結構性存款」統計指標,並給出結構性存款的定義「指嵌入了衍生產品或收益掛鉤股指、匯率等指數的存款產品。」我行按監管規定進行核算。並向央行報備,比照一般存款繳納存款准備金,納入貸存比考核。
4、在收益核算方面:我行結構性存款的客戶收益以利息形式體現,核算在「利息支出」科目下。而理財產品的應付客戶收益則核算在相應負債科目里。
(應答時間:2022年3月28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❽ 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的區別,哪個風險大
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型轉型,結構性存款作為一個新的產品在是越來越火爆了,結構性存款本質上並不是存款,而是屬於理財產品,那麼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的區別是什麼,哪個風險更大呢?1、產品定義
結構性存款屬於預期收益增值產品,購買結構性存款的資金會分成兩部分,結構性存款合同部分算存款,以實現保本,也有一小部分資金掛鉤金融衍生品,以博取高預期收益。而銀行理財產品屬銀行的資管產品。
2、投資門檻
結構性存款的門檻相對較高,一般五萬元起投,也有部分銀行一萬起投的。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比較多,一般起投金額也在五萬元左右。
3、預期預期收益
結構性存款是屬於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本金存入銀行,以利息的方式獲得預期收益,但結構性存款的利息是浮動的。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大都在4%左右。
資管新規出台之後,銀行也逐漸不提供保本型理財產品了,而是凈值型理財產品,不承諾保本,也沒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整體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預期收益要略高於結構性存款。
4、安全性
結構性存款是納入存款保險保障范圍的,可保本金不保預期收益。此外結構性存款主要投資於銀行存款、國債等低風險產品,因此安全性還是比較好的,本金基本不會虧損。銀行理財是不屬於存款保險保障范圍的,因此相對來說結構性存款的安全性要略高於銀行理財產品。
❾ 銀行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區別
招商銀行零售結構性存款業務是指個人將合法持有的人民幣資金存放在我行,由我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將客戶的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使存款人(投資者)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的存款。
我行的「結構性存款」實質為存款而非理財產品,其銷售和資本計量均比照存款。「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本金運用方面:結構性存款的本金均被我行自營資金自主靈活運用,用途與一般存款相同。而理財產品的本金則受客戶之託由資產管理部進行投資,投資方向也在產品說明書中進行了事先約定。
2、在賬戶管理方面:結構性存款資金在客戶存款賬戶隨時可查,與一般存款一致。而理財資金不體現在客戶存款賬戶中,只能查詢受託合同。
3、在本金核算方面:銀發【2008】369號文規定銀行增設「結構性存款」統計指標,並給出結構性存款的定義「指嵌入了衍生產品或收益掛鉤股指、匯率等指數的存款產品。」我行按監管規定進行核算。並向央行報備,比照一般存款繳納存款准備金,納入貸存比考核。
4、在收益核算方面:我行結構性存款的客戶收益以利息形式體現,核算在「利息支出」科目下。而理財產品的應付客戶收益則核算在相應負債科目里。
(應答時間:2022年5月17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