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從哪些方面支持鄉村振興
⑴ 農業銀行如何發現和抓住機會,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摘要 親,農業銀行要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部署安排,乘勢而上全面加強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以打造縣域領軍銀行和縣域群眾首選銀行為目標,全面提升縣域客戶服務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價值創造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努力實現縣域業務服務水準領先、市場份額領先、經營質效領先、資產質量領先、品牌形象領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⑵ 加大金融支農力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法律分析:一,健全金融支農組織體系 二,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三,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政策
法律依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第三十五章 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⑶ 振興鄉村有哪些優惠政策
法律分析:財政撥款是補貼政策中最直接的方式,目前政策主要補貼的鄉村振興項目有: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田園綜合體項目、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項目以及各市級政府特別補貼項目。
法律依據:《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關於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的意見》 第四條 扶持返鄉創業農民工。以鄉情感召、政策吸引、事業凝聚,引導有資金積累、技術專長、市場信息和經營頭腦的返鄉農民工在農村創新創業。遴選一批創業激情旺盛的返鄉農民工,加強指導服務,重點發展特色種植業、規模養殖業、加工流通業、鄉村服務業、休閑旅遊業、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等,吸納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關於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 第二條 金融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各項政策和制度調整優化。存量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風險可控,對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的信貸支持接續推進,涉農貸款穩步增長,多元化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
⑷ 加大金融支農力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法律分析:一健全金融支農組織體系 二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三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政策。
法律依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第三十五章 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⑸ 合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農村發展帶來哪些助力
合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農村發展帶來哪些助力?立足新的發展階段,一項重要任務是抓好「三農」工作,特別是把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與農村振興有效結合起來,使扶貧基礎更加穩定,成果更加可持續,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步伐,全面推進農村振興。
四是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助力農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一方面,要在「硬體」上下功夫,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在「軟體」上下功夫,解決信用信息不對稱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薄弱的問題。
⑹ 銀行鄉村振興工作措施
法律分析:銀行要高度重視縣級渠道的建設,繼續加大對縣級渠道的投入,加強物理網點和智能終端的合理分布建設。並加快推進移動渠道銀行業務發展,以此彌補物理網點的不足。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優勢,不斷開發適合農村的網路金融產品,將傳統物理網點優勢與互聯網電子渠道有機結合。也可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布設轉賬電話、POS機、二維碼收付款等電子機具,提供基礎金融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十條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鄉村振興促進工作的統籌協調、宏觀指導和監督檢查;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鄉村振興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村振興促進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鄉村振興促進工作。
⑺ 加大金融支農力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法律分析:加大金融支農力度主要包括下列內容:健全金融支農組織體系;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政策。
法律依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第三十五章 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如何有效破解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難點
我認為金融機構應該降低貸款利率,而且政策性的銀行應該在鄉鎮開設分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更多的資金流向農村,有利於我們國家鄉村振興工作的跡象。
鄉村振興戰略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夠讓我們國家的經濟獲得增長另外一方面也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獲得更好的生活金融在這方面所能夠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必須要加大力度引導金融機構下沉。
給農村更低的優惠利率
給農村更低的優惠利率,其實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那些有能力的人以更低的利率貸到款,從而能夠把這些資金投入到真正有需要的領域和行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發揮金融的作用。
鄉村振興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我們國家在未來10~20年的時間之內,都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農村,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變得更有錢,對於我們國家的城市的發展來說,也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
⑼ 銀行如何支持鄉村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深入實施,農業農村金融存在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此,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一方面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金融機構加速發展的重大機遇。在此情況下,銀行必須轉變發展理念,順應和釐清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的金融需求特點和變化趨勢,向真正「以市場以及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轉變,積極主動以全新的農業農村金融發展思路及時調整自身經營策略,做好頂層設計策略,有針對性地設定分階段發展目標,並進一步加大金融供給,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業農村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拓展資料:
1、銀行要高度重視縣級渠道的建設,繼續加大對縣級渠道的投入,加強物理網點和智能終端的合理分布建設。並加快推進移動渠道銀行業務發展,以此彌補物理網點的不足。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優勢,不斷開發適合農村的網路金融產品,將傳統物理網點優勢與互聯網電子渠道有機結合。也可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布設轉賬電話、POS機、二維碼收付款等電子機具,提供基礎金融服務。
2、農業農村金融市場有別於其他類型的金融市場,為此銀行機構應改變原有統一的考核制度,結合各地農業農村金融市場的特徵,由各地根據地區特徵重建合理的農業農村市場考核機制和連帶問責機制,建立銀行適應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考核指標,加大考核結果與業務授權、資源配置、班子獎懲掛鉤力度,建立價值貢獻和業績導向的薪酬分配機制,提升全行服務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
3、適當向農業農村金融領域傾斜配置經營資源,確保以有效、持續大規模的資源投入,優先滿足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人、財、物」需求。同時有針對性地採取相關措施確保銀行的資源能夠精確投入到相關領域,實現預期效果,並建立基礎保障機制。同時考慮到縣域員工生活條件、交通條件、工作環境等方面劣於市區員工的實際情況,可將部分資源向縣域支行員工傾斜,積極幫助縣域員工解除生活的後顧之憂。
⑽ 六部門: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
中新網6月30日電 據央行網站30日消息,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在總結金融精準扶貧典型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在產品和服務創新、信貸資源配置、資金轉移定價、績效考核等方面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予以傾斜。
《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強化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融資保障、建立健全種業發展融資支持體系、支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加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資金投入、研究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的有效模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投入。
《意見》對原金融精準扶貧產品和金融支農產品、民生領域貸款產品等進行整合優化,以小額信用貸款、產業帶動貸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民生領域貸款、農村資產抵押質押貸款、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保險產品等十類金融產品為重點,充分發揮信貸、債券、股權、期貨、保險等金融子市場合力,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意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同時,《意見》明確,將通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儲蓄國債下鄉、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持續完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並通過資金支持、財稅獎補和風險分擔、考核評價和監管約束等措施,強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加強與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的溝通合作,充分總結借鑒金融精準幫扶工作成效經驗,強化統計監測,推進數據共享,推動《意見》落實落地,切實鞏固好金融扶貧工作成果,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助力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