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什麼是戰略性開發金融

什麼是戰略性開發金融

發布時間: 2022-09-20 03:55:46

⑴ 名詞解釋:.政策性金融的性質是什麼

政策性金融:為了實現產業政策等特定的政策目標而採取的金融手段,即為了培養特定的戰略性的產業,在利率等方面予以優惠,並有選擇地提供資金。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國政府支持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運用各種特殊的融資手段,嚴格按照國家法規限定的業務范圍、經營對象,以優惠性存貸利率,直接或間接為貫徹、配合國家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而進行的一種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它是一切規范意義上的政策性貸款,一切帶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資、擔保、貼現、信用保險、存款保險、利息補貼等一系列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的總稱。
政策性金融在當今世界各國的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在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結構中,市場機制和原則雖然構成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協調的基礎,但卻不能解決經濟社會中的所有問題。這不僅因為市場機制本身有其作用的邊界,而且若干非經濟因素也使市場機制產生許多失效的現象,即所謂的「市場失靈」。作為現代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主要途徑之一的金融市場在調節金融資源的配置中,由於金融市場的不充分競爭和金融機構本身的特性,導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即亦存在著「金融市場失靈」。對於金融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失靈的問題,就需要政府通過創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來校正,以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性和社會合理性的有機統一。
因此,政策性金融機制並不是完全同市場機制相反的行政機制,它具有財政「無償撥付」和金融「有償借貸」的雙重性,是兩者的巧妙結合而不是簡單加總。盡管隨著各國經濟與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政策性金融的種類、業務方式和運行范圍與領域可能有種種變化,但它的基本機制與功能將長久存在並發揮作用。市場經濟金融最發達的美國,將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法定為永久性機構,正是從長期實踐中深思熟慮的結果。
中國政策性銀行幾年來的實踐表在國務院的領導下,按照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及區域發展政策,逐步完善了籌融資機制,加大了對國家基本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資本性貨物出口的貸款支持,合理調整了信貸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範和化解了金融風險,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例如國家開發銀行自
1994年4月開始運行到現在已經7年多了,成立時間不長,而貸款的余額已達數千億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政策性金融機構不以國家權力代表的身份出現,在法律地位上沒有任何操縱、干預商業性金融機構的特權,而是作為與商業性金融機構一樣的平等主體參與產業融資活動。它不以盈利或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經營風險大、資產流動性差的特點使其具有不同於商業銀行的多種功能:政策性功能、誘導性功能、區域經濟梯度整合的功能、補充性功能。

⑵ 戰略投資是什麼意思

戰略投資一般指戰略性投資,戰略性投資是指對企業未來產生長期影響的資本支出,具有規模大、周期長、基於企業發展的長期目標、分階段等特徵,影響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的投資。即對企業全局有重大影響的投資。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政策性銀行與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異同

政策性銀行通常是依託銀行的杠桿化運作,將有限的政府資金予以放大,投向政府需要支持的特定領域,以解決政府投資總量不足、時間錯配等問題。概括地說,政策性銀行一般是政府意志的體現、財政職能的延伸、戰略支撐的手段,是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發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發展,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為宗旨,以國家信用為依託,以市場運作為基本模式,以保本微利為經營原則,以中長期投融資為載體,在實現政府發展目標、彌補市場失靈、提供公共產品、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熨平經濟周期性波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和作用,是經濟金融體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

通俗點說,政策性銀行是「國家兜底」的,雖然基本可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但不排除在特定年景、特定項目局部賠錢。

成立至今,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有關定位、成本、約束、越界的爭論不斷,比如,如何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局面?究竟應該以政策引導,還是市場化運作?

三大政策性銀行不斷在政策性和商業性之間探路,改革幾度啟動又陷入停頓:

200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推進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機構等其他金融機構改革」;

2013年和2014年又連續兩年提出「實施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

直到2015年,官方消息爆出,國家開發銀行明確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一步明確了政策性銀行的定位。

⑷ 什麼叫CDB

CDB全稱是CHINA DEVELOPMENT BANK,中文意思是國家開發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什麼是戰略性開發金融擴展閱讀:

國開行深化改革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從國開行發展實際出發,明確定位方向,使業務發展的重點更加清晰;系統解決制約發展的問題,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強化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國開行運行的法定依據和政策環境,為穩健經營提供了基礎和依據。方案對於提高國開行可持續發展水平、更好地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國開行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國開行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展望未來,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背景下,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歷史任務,開發性金融仍將長期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開行將堅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進一步完善開發性金融運作模式,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設國際一流的開發性金融機構,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⑸ 什麼是開發性金融機構

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是由國務院、銀監會、財政部、民政部等部門聯合審批設立的,漢富資本是促進會基金管理領域唯一戰略合作夥伴,也是諾遠資產的大股東。望採納

⑹ 屬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哪些

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行是不同的兩個概念。2018年之前,我國有458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包含22種金融機構類型,具體有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 、貸款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等等。

而銀行只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里的其中幾類,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等。

1.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
1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如果你在某處看到或聽到「3家政策性銀行」,那便指的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如果是「2家政策性銀行」,指的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這3家其實是同胞兄弟。1994年的時候,國家一起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到了2015年,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從政策銀行序列中剝離。但目前很多人還是習慣將國家開發銀行與政策性銀行並列統計。

所以我們提到三大政策性銀行時,其中仍包括國開行。狹義來說,國開行是開發性金融機構,這也是對它最准確的定位。

那開發性金融機構到底和政策性銀行有什麼不同?

政策性銀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服務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開發性金融機構用官方的話來說,是更高級階段的政策性銀行。

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為主動服務於國家戰略,但對項目有選擇權,依託信用支持。

簡單來說,政策性金融機構仍為「國家兜底」,雖然現在基本可實現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但不排除在特定年份、特定項目局部賠錢。 而開發性金融機構「市場運作,中長期保本微利,實現財務可持續」,這是開發性金融區別於政策性金融的最大不同之處。

所以有人說,開發性銀行介於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之間。

2. 廣義的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部分內容我都在前面具體介紹過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3.住房儲蓄銀行
我國唯一一家住房儲蓄銀行叫中德住房儲蓄銀行,由中國建設銀行和德國施威比豪爾住房儲蓄銀行合資,於2004年在天津正式開業。

住房儲蓄銀行,光聽名字,就知道它與住房息息相關。

我們國家在80年代成立了2家住房儲蓄銀行。一家是蚌埠住房儲蓄銀行,一家是硯台住房儲蓄銀行。隨著90年代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逐漸取代住房儲蓄銀行的職能。2家銀行開始轉型,蚌埠住房儲蓄銀行被當地的城市信用社合並,煙台住房儲蓄銀行更名為恆豐銀行。

現在,中德住房儲蓄銀行的成立並發展,也是因為住房公積金的覆蓋率不足,許多私企或者小企業的員工,沒能享受到住房公積金政策。這部分人群就可以在住房儲蓄銀行得到類似的服務。

模式很簡單,客戶與住房儲蓄銀行簽訂《住房儲蓄合同》,然後每個月有規律地存入一筆錢,日後達到一定條件後,就可以從銀行里貸款。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都很低,叫「低存低貸」。

這和我們在體系內的住房公積金是一樣的運作模式。每個月,我們都會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存入到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非常地低。等我們要買房或者裝修時,又可以從公積金中心進行貸款,而且貸款利率又遠低於商業貸款。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他們實際上因銀行而生。

我國銀行在初期一段時間內,只是服務於政府和國有企業,相當於國家的出納。這種非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必然帶來了奇高的不良貸款率。後來,國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1999年的時候,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爛賬收走。從此,銀行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了自己的業務模式。

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四大AMC,所以以後看到AMC,大家要知道說的是哪一類金融機構。

現在四大AMC都陸陸續續轉型,市場化運營,做一些投資類的賺錢的項目。

5. 貸款公司
這里的貸款公司和我們經常在大街小巷看到的小額貸款公司有些不同。貸款公司是指由銀保監會審批,在農村地區設立的專門為縣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貸款服務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

⑺ 人民日報:什麼是開發性金融機構

開發性金融機構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深化和發展,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柱,通過融資貫徹國家政策,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簡單地說就是既開展政策性金融業務,又開展商業性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開發性金融機構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深化和發展。它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柱,通過融資貫徹國家政策,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

⑻ 什麼叫戰略投資

一、簡介:戰略性投資是指對企業未來產生長期影響的資本支出,具有規模大、周期長、基於企業發展的長期目標、分階段等特徵,影響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的投資。即對企業全局有重大影響的投資。
企業戰略性投資泛指直接企業競爭地位、經營成敗及中、長期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投資活動。典型意義的企業戰略性投資項目包括:新產品的開發、新的生產技術或生產線的引進、新領域的進入、兼並收購、資產重組、生產與營銷能力的擴大等等。這類投資通常資金需求量較大,回報周期較長,並伴隨較大的投資風險。因此,企業戰略性投資的風險投資特徵往往也非常明顯。企業戰略性投資事實上是市場競爭的產物。企業制定戰略性投資,目的是建立明顯的競爭優勢,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中獲勝。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加強,企業價值的實現和增加才有可靠保證。
二、陷阱規避
企業投資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戰略性投資,主要指為了企業未來而進行的投資,如行業內並購、多元化發展等,另一類是財務性投資,如雅戈爾、劉鑾雄的華人置業等,在證券等金融市場上游弋,其個別年度的收益甚至超過了主業。經歷了金融風暴,企業對財務性投資的風險有了充分的認識,也適當地收縮了。手握現金的公司在危機時是虎視眈眈,伺機進行戰略性投資,抄底是對的,但不要因為價格的便宜而忽略了其中的陷阱。
1、行業內整合
很多公司都想通過行業收購來提高規模和產能、降低成本,以獲得采購和定價方面的話語權。其中的陷阱是消化不良,可能因為企業文化、被收購方黑幕、收購方的管理能力等。
例一:全美航空先後收購太平洋西南航空和主要競爭對手彼得蒙航空,一年多的時間,公司規模增至原來三倍,造成原信息系統和人力系統難以承擔,結果服務質量下降,利潤率大幅下降。
例二:AOL與時代華納合並,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曾帶來無數美好期望,事實上失敗的很慘,這個金額高達1062億美元的並購案,造成公司市值縮水高達750億美元,創始人也要出面道歉。
中國這類例子也多不勝數,比較出名的如TCL並購阿爾卡特和湯姆遜、明基並購西門子手機等,都是令人惋惜的失敗,至於聯想收購IBM電腦,也不太樂觀。
行業內整合陷阱的規避:
(1)、深入了解被並購企業,盡職調查更偏重於財務調查,特別關注是否有擔保等黑洞。
(2)、企業文化,特別是跨國收購的文化差異,在收購前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具備管理整合能力後才考慮出手。
2、多元化發展
多元化比行業內整合的難度更大,成功的一般會舉GE為例,國內則有復星。其中的陷阱主要是把握行業周期,因為多元化涉及公司不熟悉的行業,像2010,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尋找礦山,與自己主業一點也不搭邊,年底金屬價格大跌後均面臨大幅減值。
多元化發展陷阱的規避:
(1)、行業周期的研究和收購企業的選擇:堅持長時間研究後的穩健投資,對整體環境、行業、企業做持續的研究。
GE是數一數二戰略,這個有點難;復星是從行業中篩選出超過中國GDP增長速度的少數行業,並在這些行業當中,持續跟蹤已經成為或者有潛力成為前十強的企業。這個可以學習。
(2)、把握最佳的進入時機,爭取較低成本的介入機會。比如,對海南鐵礦的投資,復星從關注到簽署合作意向書就用了將近4年的時間。又如為了入股中小城市商業銀行,復星跟蹤研究了很久,從排名全國前列的中小城商行中選出了2~3家跟蹤研究。
(3)、對於想投資的企業,關注企業盈利的能力、團隊的競爭力和資源的競爭力等幾個考核指標。
3、投資機構的選擇
素質好一點加上有擴大雄心的企業,接觸投資機構如VC、PE的機會一定很多,這其中的陷阱就是對賭協議,像蒙牛、昌盛地產:
陷阱規避:更好地了解投資機構
(1)、他們習慣於通過控股對董事會和公司運行進行監控。
(2)、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去規避風險,不要輕信他們的對賭協議。
(3)、不要為了上市而放棄自身的經營模式和風格。
戰略性投資,謹記張瑞敏的話:「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三、投資退出
1、退出的效應:
(1)、實現投資項目的良性循環
(2)、投資退出有利於確保公司現金流量的平衡,改善公司財務狀況
(3)、以高溢價退出投資項目,可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特殊收益和現金流
(4)、退出經營不善及負債高的項目或業務,可讓公司有效重組債務,達到止血消腫的目的
(5)、投資退出作為一種收縮戰略,是公司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6)、公司通過減持或降低在投資項目的股權比例,可以引入專業或策略投資者共同經營投資項目,形成多元產權模式,降低風險。
2、退出的途徑:投資退出其實也是一種資產經營活動。因此需要藉助資本經營手段來完成。其主要手段不外乎通過「轉,售,並,停,關」,其中以「轉,售,並」最為理想。
從資產經營角度來談談投資退出的主要途徑有五條:公開上市、轉讓股權、兼並與收購,股權回購,清盤。清盤屬於投資失敗的無奈之舉,只有從前幾條途徑才能獲得投資回報
3、退出方式的選擇:投資項目退出,要因公司不同而異,很多公司在投資時往往只考慮日後如何經營,卻很少想過如何適時兌現投資,更少想過如何收拾虧損殘局.其實投資的退出並不只限於項目虧損時的萬不得已,而應該是主動的發展戰略,在恰當的時機以退為進. 所以在投資時充分考慮它,會使投資項目不僅有一個良好的開始,更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下面通過三點來總結為何退出投資項目:投資退出作為公司的一種收縮戰略,應是一種主動的發展戰略。通過收縮實現公司的最優規模,以至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其為財務管理的核心目標。

熱點內容
如何開始迷戀股市 發布:2025-08-16 10:39:37 瀏覽:436
深圳平安的金融壹賬通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08-16 10:28:48 瀏覽:917
貨幣對內價值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6 09:42:40 瀏覽:832
退市股票可以摘帽嗎 發布:2025-08-16 09:40:03 瀏覽:359
每天都有什麼好的理財網 發布:2025-08-16 09:39:12 瀏覽:218
濱海國金所理財產品怎麼樣 發布:2025-08-16 08:39:48 瀏覽:723
btd數字貨幣前景怎麼樣 發布:2025-08-16 08:39:05 瀏覽:305
怎麼查詢自己的土地股權信息 發布:2025-08-16 08:38:24 瀏覽:770
富達中國股票投資一號 發布:2025-08-16 07:57:59 瀏覽:236
數字貨幣如何利益最大化 發布:2025-08-16 07:37:30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