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銀行買理財手續費多少
A. 目前工行網上銀行買基金的手續費是多少
在工行網上銀行買基金,手續費一般是早0.5%-1.5%之間,不另收代銷手續費。不同的基金收費不一樣。當網上購買基金時,手續費就會自動出現。手續費=申購金額×申購費。
—般情況下,基金的投資者會涉及三種稅金:
(1)所得稅,針對投資者的紅利和資本利得徵收。
(2)交易稅,基金在交易時需要交納的稅金。
(3)印花稅,交易中的有關單據須交納的稅金。我國目前對個人投資者的基金紅利和資本利得暫未徵收所得稅,對機構投資者獲得的投資收益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基金的投資對象是證券市場,基金的管理人在進行投資時已經交納了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各種稅率所以投資者在申購和贖回開放式基金時也不需交納交易稅。對投資者買賣基金,暫時免徵印花稅。
基金費用的兩種類型
1.投資者直接承擔的基金銷售費用
這部分費用是與投資者直接相關的費用,你會非常直觀地看到資金賬戶中這部分費用的扣除,投資者應重點關注。
2.基金凈值中扣除的基金運作費用
這部分費用與投資者無直接關系,因為這部分費用基金公司會在基金資產凈值中直接扣除,也就是說你拿到的收益已經扣除了這部分費用了。因此,投資者對於這部分只需了解,不需要自己計算。
【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automatic investment plan,AIP)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額(如5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主要採用分批買入法,克服了一般在某點買賣的風險。
基金定投具有可以平均成本,辦理手續簡單快捷,適合長期投資等特點,受到風險承受力較低人群的青睞,是一個風險較低的投資理財選擇,有長期儲蓄功能,也被稱為「懶人理財」。市面上也有很多基金收益計算器等金融工具,可以為投資者的選擇提供一些數據,便於投資選擇。
B. 銀行理財產品手續費怎麼算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理財產品的本金*產品年利率/365天*具體天數,比如購買**銀行理財產品5萬元,年利率4%,購買天數為182天,到期後5萬元銀行理財產品的利息=50000*4%/365*182天=997.26元。
此外,利息也要承擔理財的時候所產生的風險,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到期之後,才可以跟本金一起取出,再做轉存或投資。
(2)手機銀行買理財手續費多少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C. 中國銀行來聚財收費嗎
1、微信、支付寶、中國銀行手機銀行交易手續費扣率為0.38%,手續費金額上不封頂(如交易手續費小於1分錢,則不進行收取)。
2、使用銀聯通道(雲閃付或除中國銀行以外的手機銀行app)掃中銀來聚財二維碼時,交易手續費如下:如使用借記卡付款,交易金額封頂500元(單筆限額),扣率0.38%;如使用貸記卡付款,交易金額不超過1000元時,扣率為0.38%;交易金額大於1000元,根據消費卡種和金額而有所不同。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D. 理財手續費率怎麼算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與轉賬、補卡等業務的固定手續費不同,不同銀行和不同理財產品所收取的手續費並沒有統一標准,具體收多少也各不相同。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零存整取,就是每月固定存額,一般5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額由儲戶自定,每月存入一次,到期支取本息,其利息計算方法與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計息方法一致。
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到期支取時按實存金額和實際存期,以支取日人民銀行公告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零存整取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存款的方法,每月固定存入相同金額的錢,想不做「月光族」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養成「節流」的好習慣。所謂貨幣基金是一種主要投資央行票據、記賬式國債、金融債、協議存款等穩健型金融產品的開放式基金,因為它不像其他開放式基金一樣有認購和贖回費用,所以投資者可以把它當成「活期儲蓄」,而隨時購買和贖回,從發出贖回指令到可以取現一般需要2至3個工作日。定期定額申購基金很適合工薪族達到強制儲蓄的目標。已上市的各種開放式基金的數目已達到上百隻,它們的主發行渠道就是銀行。
E. 手機工商銀行理財要手續費嗎
您好,工行手機銀行中的固定收益類理財不需要手續費。
但是個別基金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此外銀行的理財不是當天計息,到期後也不是立即返還,比如7天的理財產品需要10-15天返還,但是只計算7天利息。
建議您購買證券公司的穩健型理財,資金運轉更靈活,而且銀行很多理財也是代銷證券公司的產品。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予採納,投資類問題可以隨時私信咨詢我,謝謝!
F. 在建設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手續費嗎
理財產品是否收費詳見各產品說明書中的「相關費用」。說明書中的銷售費、託管費和管理費會在產品運作中扣除,不影響實際收益。但有的人可能急需用錢的時候,會進行轉讓理財產品。但是要知道銀行方只為客戶提供轉讓平台這一服務,並不參與價格指導,因此轉讓價格是由轉讓雙方自行協商確定的。不過,銀行方面會收取手續費。如果是客戶自己找來下家,銀行收取手續費50元/筆;如果是委託銀行找下家,銀行則收取轉讓金額的0.1%。
期限內流動性約等於零的銀行理財產品,正在嘗試改變這種尷尬。據獲悉,建設銀行近期推出行內個人理財份額可轉讓,買了理財產品後急需用錢,只要去網點轉讓成功就能獲得資金;而如果沒搶到銀行高收益理財產品,也可去網點問問,也許就能以較少成本受讓較高收益理財產品。(更多理財技巧及平台返利,微信關注「天眼P2P管家」)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產品可轉讓為業內首推,也將是一種趨勢。不過有專家建議,搭建銀行間理財產品轉讓平台,讓更多銀行的理財產品可在同一平台中轉讓,這樣交投會更活躍。據了解,相關部門也有相關設想。
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 銀行收手續費
據建設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過去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只能等到期才能獲得本金和收益。不過推出可轉讓服務後,客戶購買了該行的理財產品,其間突然急需資金,可以自己找來下家或者委託銀行找下家進行轉讓。
不過,銀行方只為客戶提供轉讓平台這一服務,不參與價格指導,因此轉讓價格是由轉讓雙方自行協商確定的。不過,銀行方面會收取手續費。如果是客戶自己找來下家,銀行收取手續費50元/筆;如果是委託銀行找下家,銀行則收取轉讓金額的0.1%。
其他嘗試:有質押貸款 有類證券化交易
目前部分銀行也在醞釀理財產品可轉讓,某銀行表示,今年或將推出該項服務。事實上,為提高理財產品流動性,銀行不斷在探索,如推理財產品類證券化交易。
2012年7月9日,建設銀行深圳分行「『乾元』2012年第135期(183天)固定期限資產組合人民幣理財產品」發售。該款產品資金投向較以往產品也沒有出現太大變化,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該產品在投資初始日起滿5個工作日後,可以在深圳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進行二級市場交易。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理財產品的首次掛牌交易在市場上叫好不叫座,但是為理財產品的交易轉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除此之外,部分銀行為解決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問題,還推出了理財產品質押貸款業務,即借款人以本人名下、在某家銀行銷售的本外幣理財產品受益權設置質押,從該行取得人民幣貸款。記者了解到,目前可質押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為保本型。
可轉讓PK質押貸款:費用對比 資金效率對比
目前,理財產品轉讓與理財產品質押融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流動性的問題。兩者的區別是理財產品質押融資須客戶付出一定的融資成本(貸款利率),而且質押率都不會是100%,大概為七到九成。另外,貸款利率也相對偏高。據了解,質押貸款利率都要在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有所上浮,上浮幅度最高達40%。
而理財產品轉讓則只要客戶雙方談妥轉讓價格,支付部分手續費後出讓人即可獲取轉讓價款。費用視乎協商價格,但是一般會比質押融資的利率低不少。
質押融資到期後還須客戶歸還融資資金,對於客戶來講資金的使用效率要求較高,具有不確定性以及部分風險性。而理財產品轉讓後,客戶不再享有已轉讓產品份額,因此對於客戶來講更加省心、省力。
G. 銀行理財手續費怎麼算(附示例)
說起銀行理財產品,可能不少人對於風險和預期收益能說得很清楚,但是卻不了解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要怎麼算,甚至不少投資者不知道銀行理財產品有沒有手續費。其實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不過這部分費用「隱形」了,所以不少人不知道。整理了一些銀行理財手續費的資料,告訴大家銀行理財手續費怎麼算。很多投資者在銀行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只關注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如果大家仔細閱讀銀行理財的產品說明書和風險揭示書,就會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其實也是有手續費的。不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並不叫手續費,而是叫作「託管費」或者「銷售費」等。
以建設銀行為例,它的理財產品就需要繳納的產品託管費和的產品銷售費;而工商銀行的理財產品就只有的託管費。
那麼銀行理財手續費怎麼算呢?由於銀行的理財產品實際預期收益率一般是高於產品預期預期收益率的,所以如果某銀行的一款理財產品預期預期收益率為託管費為銷售費為那麼手續費合計為產品到期時,實際預期收益率為8%,那麼其中分配給客戶,歸銀行,剩下的超額預期收益也是歸銀行的。
以某銀行的理財產品為例,這款理財產品9月到期時的產品兌付公告顯示,客戶獲得的投資預期收益約152萬元,而銀行收取的費用合計約98萬元。
編後語:
看完以上內容,相信大家都了解銀行理財手續費怎麼算了吧。建議大家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H. 在中國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投資理財服務,要不要收費它會不會定期在賬戶里扣錢收取服務費呢
中國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投資理財服務不收費,通過電子渠道進行轉賬匯款、投資理財、國際結算等交易,相關收費標准已納入對應的業務價格表中公示。請您已頁面顯示為准,注意查看頁面提示信息。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