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購買理財如何退款
1. 爸爸媽媽老人家去銀行存錢被騙買保險了,現在他們明擺著不願意退錢,怎麼辦
如果沒有過猶豫期,那一定是可以全額退款的,如果過了猶豫期就比較的麻煩,退的話要被扣掉很多錢。這時要全額退款,3個途徑: 1、找當地的保監會投訴。 2、去這個銀行的上級行投訴。 3、找當地的新聞媒體曝光。
法律分析
到銀行存款變保險是保險行業銷售誤導中,最常見的銀保誤導。因為絕大部分消費者都對銀行充滿信任,所以在具體操作中就會降低警惕心。而這種銀保誤導也充分發揮了這個特點,比如會把保險包裝成銀行的理財產品,說是收益比銀行存款利息高、沒有任何方向,要提前支取也沒有損失。遇到銀保誤導後,最好是能夠全額退保。因為,如果正常退保,保險公司有可能會扣除50%左右的本金,甚至更高給消費者帶來沉重損失。如果及時反應過來,發現自己「被騙了」,此時反悔還來得及。如果沒接到過電話,那麼這是違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的。可以以此跟保險公司交涉,爭取可以全額退保。如果有確鑿的證據,保險代理人又相當蠻橫,直接起訴到法院是最好的。保險代理人還是保險公司,還是銀行作為被告搞清楚,不要搞錯了被告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第十條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2. 2022年在郵政買了理財才一個月一定要退款用什麼方法
一般是不可以的。
但如果急需用錢,請去銀行說明,可能可取錢出來,但是要扣掉一定的手續費用。
原因如下:
認購郵政儲蓄理財產品後,如果理財產品不到期一般是不準提前退出的,因為銀行給承諾的收益比存款要高,但他們一般就是要求這段期間不能支取。
在理財產品成立之前則可以撤消,否則就不能撤消,這就是流動性風險:由於客戶不得提前贖回理財資金,在理財產品到期前,客戶不能夠使用理財產品的資金,也因此喪失了投資其它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或資本市場產品的機會。
3. 買了理財的。我想退款怎麼退
正規銀行的理財產品是無法中途退出的!這是和銀行定期儲蓄非常大的一個區別。其他渠道的理財產品就不清楚了。在銀行購買的年金險是可以退的,年金險有15天的猶豫期,在15天之內都可以退保,這才過了一天,還在15天之內想退保是隨時可以的。
在銀行購買的基金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基金想退隨時都可以,直接贖回就好了,而封閉式基金就不好辦了,封閉式基金買了之後只有在開放贖回期才可以贖回。在銀行購買的其他理財產品,一般只要是在銷售期都是可以退的,如果運氣不好,是在最後一天買的,理財產品的銷售期已經結束了,那就退不了了,只能持有到到期了。
拓展資料:
1.人民幣理財產品起息前是否可撤銷請詳見產品說明書,一般來說產品認購期間,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內可以撤銷認購申請;超出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後不得撤銷認購申請。
2.投資產品起息前是否可撤銷請詳見產品說明書,一般來說產品認購期間,認購申請日投資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內可以撤銷認購申請;超出認購申請日投資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後不得撤銷認購申請。
3. 非定期型產品:銀行銷售的如果是非定期性的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那麼每天都可以贖回的,類似於活期存款,各種「寶寶」類的產品一般都屬於這類,如果買到是這類理財產品,那麼你如果不想投資了,隨時可以申請贖回,一般資金在下一個交易日(法定工作日)可以到賬。
4.定期理財產品:如果銷售的是定期理財產品,比如說半年期、一年期或者三年期等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支付的,這類理財產品相對收益率比定期存款都要高不少,用戶就是通過犧牲流動性,讓銀行充分利用資金獲得超額收益,因而需要鎖定期限。比如結構性存款、人民幣理財產品以及各銀行推出的私人理財產品,都是不能提前贖回的,因而購買成功後是不能退的。
4. 購買過一份理財產品,現在不想投了想退保,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單位小張過年的時候發了年終獎,受其他同事的影響決定用年終獎買一份理財產品,之前小張並沒有接觸過任何理財產品,所以只能盲目的跟風,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份理財產品沒有達到他的預期,於是小張想要退保。
其實理財產品就算收益不是很理想,至少是可以保本的,想要退保,首先看看合同年限,有的理財產品會在投保後的第三年後五年開始返本,達到一定期限後就可以返還全部本金了,理財產品投資越久損失就會越小。所以在退保之前還是應該充分想明白,不要因為一時沖動造成經濟損失。
5.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 在生效之前想退款可以嗎
大多數不能。除了一些註明有贖回功能的銀行理財產品以外,當然此功能的實操性並不強,基本形同虛設。
想在理財產品生效之前退款的解決辦法如下:
理財產品起息前是否可撤銷請詳見產品說明書,一般來說產品認購期間,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內可以撤銷認購申請;超出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後不得撤銷認購申請;
櫃台和電子渠道銷售的理財產品都可以在櫃台或電子渠道撤銷認購;
目前,櫃台撤銷認購需在省內聯網網點辦理,暫時不能跨省撤銷;
櫃台撤單的手續需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購買合同或協議,在櫃台填寫《交易信息確認表》,不得代辦,辦理時間為理財產品交易時間;
6. 發現父母被分紅型保險騙了,如何全額退款
發現父母被分紅型保險騙了如何全額退保,通過你的描述來看可以說你的情況比較特殊,畢竟繳費年限已經長達13年之久,如果是再剛投保15天猶豫期內的情況下,投保人或投保人家屬直接撥打對應的保險公司客服電話,申請退保即可要回全額保費,但是過了15天的猶豫期後退保,按照常規的正常退保是不可能拿回來全額保額,而是按照該分紅型保險的現金價值進行退保。
以上三條當中只要有一項可以明確的確定存在違規行為即可申請全額退保,如果在掌握了充足的證據而保險公司以各種理由不配合,這時候不再和保險公司協商,直接撥打銀監會全國統一熱線12378尋求幫助,銀監會是會幫助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進行後續操作(再三提醒由於涉及金額較大,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備在開始維權)。
友情提示:雖說某些保險產品的確是存在某些條款不合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保險產品都存在弊端,畢竟擁有了好的保險產品在我們自身發生某些疾病或意外的時候,能夠得到一筆不菲的醫療費醫葯費等等的治療費,能夠幫助到我們不會因為疾病或意外致貧;在選擇各類保險產品的時候,建議廣大民眾一定要讓合格的保險代理人,詳細的講述清楚保險產品的注意事項以及利與弊(記住任何產品均沒有十全十美,如果真的只有好沒有缺點,那麼該產品就存在極大的弊端,只是當下還沒有露出破綻)。
7. 在銀行買完理財產品可以退嗎
可以退。
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分為兩種,一種是銀行直接發行,一種是銀行代售。其實原則上已經銷售的產品在銀行方無誘導行為前提下,是無法進行退的。但是現在一般的銀行櫃台都有一定的銷售任務,在介紹的時候會有一些擦邊的介紹。所以其實是可以退的。
二、理財產品在你購買時一般都會約定有贖回規則條款。具體推出你依規則和產品選擇贖回。一般情況如下:
1、可自由贖回的基金:如貨幣基金,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意願自由贖回的,一般是T+X天到賬。
2、條件贖回:比如條款中規定了須持有X後才能贖回。那就只能持有等待。
3、特殊情況的贖回:即轉讓,部分銀行產品是可以二級市場上轉讓的,這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賣出轉讓。如很多股票混合型基金。
4、不能贖回:一般封閉基金是不能提前贖回。具體贖回規則需要單獨跟基金產品經理協商。
投資是自己的事情,買賣前須謹慎。
拓展資料:
1、銀行理財產品能否退要看合約是怎麼簽訂的,有的銀行產品是可以退的,不過已獲得的
利潤是要被扣掉,退的方式可以去銀行櫃台辦理或者網上辦理,如果不清楚,可以撥打客服電話
咨詢下。
2、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詳細了解產品信息,將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仔細咨詞
理財經理,弄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保本,風險有多大,最壞的情況是虧損多少,自己是否具有相、
應的風險承受力。
3、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查稱的預期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不一定都能實現,投資者一
定不要被所調的「高收益率「所蒙蔽。
4、投資者一定要了解產品的風險等級,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購買相應風險級別的
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