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反映了什麼問題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反映了什麼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9-24 05:44:28

『壹』 現代人對理財的誤解

當下大多數中國人把理財看成是有錢人的行為,或是如何節省自身開銷,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曲解的理念。

我還記得在對理財和投資沒有概念的時候曾看到一篇題為「猶太人如何分配自己的金錢」的文章,文中寫到,猶太人會把自己掙到的錢分成三份,一份用於自己的日常開銷,一份用於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一份會用於購買土地,可用於個人的使用、出租和買賣。可見猶太人,早就有先於其它民族的理財和投資理念。

何為投資理財呢,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通過對您對所有資產和負債有意識的、有效的管理,使期達到增值、保值的目的。在當下,您必須有要有投資理財的理念,投資理財是一種主動意識和行為,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

中國人容易犯的理財錯誤

誤區1:理財就是賺錢

具調查,當下中國公眾有72.9%的公眾—— 「理財就是生財,讓財富增值,賺錢是第一位的」。其實,這種理解容易讓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正確的理解。

在中國起初剛產生股票時,很多人把傾其畢生的儲蓄,投資於股票市場,由於中國股市的年輕和對股票的不專業,多數投資者而後深陷深淵,生活可想而知。

個人理財首先要保證滿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其次是對剩餘財產進行合理安排,合理劃分生活開支與可投資資產。

誤區2:我只存銀行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把錢存銀行,不但沒有風險,而且還有利息可拿。在當下中國,這部分公眾佔到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也和中國自古以來的思想觀念是分不開的。

專業的說,銀行同期存款利率小於同期的CPI(消費物價指數),如2006年1月份CPI達到3.2%,而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1.98%。再簡單一點的理解:

如:2007年5月,豬肉價格上漲26%,蛋類價格上漲37%,也就是說你咬一口肉就多付26%的錢,多吃一口蛋就多付37%的錢。從5月份到8月份,情況持續惡化,沒有改善的跡象,我們每一個老百姓吃飯的花費平均增加了50%,也就是說,你吃個早飯要多付50%的錢,吃個午飯要多付50%的錢,吃個晚飯又要多付50%的錢。也就是說同樣多的錢,2006年10元能買1斤雞蛋,而2007年13.7元買1斤雞蛋。

這也是當下中國公眾不願再把錢放在銀行的根本原因,而是用來買基金,妙股等。如果你也是這做的,說明你已經有一理財的意識了。誤區3:節儉生財

節儉生財,這是我國居民的傳統理財觀念。具調查,有48.80%的公眾同意這個觀點,有38.50%的公眾不同意這個觀點,這種對立說明傳統與現代的理財觀念在發生激烈的碰撞。

調查顯示,50-55歲的公眾中,有一半以上的公眾(58.6%)同意「節儉生財,這是理財的關鍵」,且隨著年齡的增大,持有此觀點的人越多。但是,也有40%左右的公眾不同意節儉生財,50-55歲之間的人也有36.90%否定了此觀點,這些情況說明我國居民的理財觀念正在不斷更新。

節儉生財,這是我國居民的傳統理財觀念

『貳』 為什麼很多人對理財不屑一顧,甚至反感

很多人會對理財不屑一顧,甚至表現出反感姿態,在我個人看來,有兩個原因導致這一結果。其一人們“無財可理”,大多數人並不富裕,即便有餘錢,也不知道該如何打理;其二網路上理財騙局太多,人們寧可不理財,也不願意墮入理財陷阱。

金融行業內人員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對於普通人來講,一點都說不通。沒有任何理財知識人員,盲目理財做投資,無異於投石問路,最終結果可能是財沒有理來,本金反倒賠光。

會理財的人不需要推銷,就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產品;不會理財的人,即便天天電話推銷,能夠帶給對方觸動,也會少之又少。

『叄』 為何說理財不是有錢人的游戲

一聽理財,很多人都覺得於自己無關,自己本來就沒財,拿什麼來理,那隻是一些有錢人玩的游戲罷了,有錢人的錢會越理越多,自己的那點小錢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更沒有去理財的必要了。

但是,處處都是理財機遇的社會給予了那麼多的好時機,小錢可以生大,任何一種儲蓄、投資都是一種理財,理財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同的方式決定了不同的收益,但是至少要想到理財是「我」的事情。

不會打理的錢,就會慢慢沒有了,做好了理財計劃,就會看到合理的應用和不斷的收益。

窮人一般會認為我沒有多少錢,所以沒有必要想投資理財的事情,對投資理財的理解很淺。可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到,如果不理財,不使固有資產增值的話,那麼你的固有資產無疑是每天都在縮水,因為通貨膨脹每天都在發生。大家看最近物價上漲的情況就可以看到了。半年前10塊錢可以買到的東西,半年以後的今天可能就要用20塊錢去購買了。所以不理財的危險性其實很大。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理財就是解決各個經濟主體如何在當前與未來取得資源、分配資源和運用資源的問題。它包括對「錢財」的「籌集」、「運用」、「增值」三個方面,目的在於以最低的成本籌措資金、以最大的效益運用資金、取得最大的利潤收益。這是一門非常有趣、非常優美也非常有用的科學。不要去排斥它,嘗試一下吧。

通俗地說,理財,顧名思義,就是處理錢財,無論你有多少資產,做了運用或者處理,就是理財。理財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積累財富,提升生活水準及素質。據說,世界上的富人,有1/3是靠繼承,1/3靠創業,1/3靠理財。你難道不想成為1/3中的一員嗎?他們是靠理財成為富人的,而不是成為富人之後才開始理財的。

一般來說,理財觀念有三大誤區:第一是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小錢不用打理,也不值得打理。這是大部分窮人的想法;第二是對很多理財產品存在偏見,認為某些理財方式是騙人的;第三就是不能正視風險,風險與收益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投資理財這些事情是有錢人玩的游戲,他們會越玩越多,而那些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章、電視、網路等媒體的理財方略都是在為他們這些少數人服務而已。其實如果你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完全錯了。買國債僅是有錢人才可以的嗎?基金、股票限制了購買的對象嗎?這些都沒有對任何人進行限制,理財不是有錢人的事情,是讓每個人變成富人的事情。

當然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佔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占絕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戚與共的事,沒有錢的窮人或初入社會又身無一定固定財產的中產等層次上的「新貧族」都不應逃避。即使捉襟見肘、微不足道亦有可能「聚沙成塔」,運用得當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面對著風起雲涌的中國經濟,面對著這個價格高漲的時代,沒錢的困惑會讓更多窮人思考如何將手中有限的錢通過理財再生出更多的錢來。與其說這是他們理財意識的覺醒,不如說這是在中國經濟現狀推動下一種必然的趨勢。從最初單純的儲蓄到風雲變幻的炒股,再到群情激昂的買房,再到當下時尚的基金。一時間,你發現理財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人不關注,充滿生機。可以說,中國的全面理財時代到來了。無論錢有多少,你都要學會打理。

一塊錢也是錢,理財就是打理自己的錢財。只要你熱愛錢,認真去打理它,它也會給你同等的關注。不管財富多少,一定要理財。

一天,一位理財師在做理財演講,發現聽眾里有一位中年婦女滿面愁容,在一群人中特別顯眼。一群人圍著咨詢各種問題,可那位婦女遠遠站著不敢靠近。等人走差不多了,她才怯生生走過來。拿著很破舊的包,穿著非常舊的鞋。她介紹了自己的收入狀況,說她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一個月最多隻能剩下幾百塊錢,根本沒財可理。

理財師說,法律從來沒有規定錢少就不能理財。越是錢少越應當及早規劃。她不是沒有錢,而是資本不足。這可決不能難倒自己。完全可以通過正確的消費安排和堅持儲蓄來籌集。如果堅持每月存300元錢,並用這些錢長期投資,如果年收益率在10%左右,那麼三十年之後將變成655,000元。

理財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躲避和彷徨,而要勇於面對。錢不嫌多,也從不嫌少。沒錢投資並不可怕,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有錢人都是從沒有錢或錢很少開始賺錢的。可怕是在於思想上認輸了。你認定自己沒錢,也不能掙錢,於是,你就形成沒錢人的生活方式。拚命壓縮一切開支,為了節省糧食和種子,連地都不捨得種了。你的錢就不再去生錢,坐吃山空,越來越窮。

其實,很多人,包括有些正在理財的人都誤解了理財的含義,他們以為理財就是投資甚至是投機,認為只要把手中的錢作為增值的工具,讓錢為自己工作,實現資本的利潤最大化,就是成功的理財。事實上,這只能算是理財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種誤解也正是很多窮人不敢理財的原因,他們害怕一旦失敗,生活會失去保障。

不要說你不需要理財。購買債券就正是一種理財啊。收益比儲蓄高,風險與之相當。這是窮人很樂意採用的一種理財方式。看看每次發行國債的時候,銀行前面排的長隊就知道啦。但是債券的發行量畢竟是有限的。

中國人的投資理財現在還只處於起步階段,大量的資金仍是以存款的方式存在。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將近50%的賬戶都是存款長期不動的。這些人,有的是不懂理財,有的是沒空理財。

現在,你明白什麼是理財了嗎?你還覺得理財與自己沒關系嗎?你對錢財的一切處理,包括存在銀行,都是在理財啊。只不過不同的理財方式,會有不同的收益而已。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要擺脫「理財與我無關」的心理。

談起理財,小張深有感觸,她對理財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漠視到重視的過程。

大學畢業後,離開學校在一家雜志社找到了一個編輯的工作。以後的日子很平淡。面對成家問題,她和男朋友開始認識審視起他們的生活。兩個人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對於一直沒有理財觀念的他們來說,錢總是入不敷出。每月交了房租水電費之後,再除去日常生活開銷,工資總是所剩無幾。

這種沒有計劃的日子一直這么過著,直到他們開始面對買房的問題。貸款的各種手續辦下來之後,每月可供他們支配的錢就更少了。理財不可避免地要提上日程。

有一次他們看電視正好看到一位理財專家在講他的理財觀點。兩個人如夢方醒,不理財就無法保證你的生活安全。她也第一次知道了家庭理財要把家裡的錢分為幾部分,分別用來保命、應急和投資。

於是他們開始按照理財專家的建議,為自己設計理財方案,弄清了自己的財務狀況,並對每個月的收入進行了分類。每個月定期投資集中,並購買股票。經過一番設計,雖說日子過得緊張了些,但錢花得清清楚楚,心裡也有了底,畢竟日子終於有了希望。

不要忽視小錢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就自然驚人。最關鍵的起點問題是要有一個清醒而又正確的認識,樹立一個堅強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理財先立志——不要認為投資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理財從樹立自信心和堅強的信念開始。

而且我們需要弄清楚兩對概念:「富人/有錢人」;「理財/投資」。

也許你有很多錢,但是你不善於打理,沒有賺錢的辦法和頭腦,沒有讓錢生錢的本領,那麼你只是個有錢人,而不是富人。

在理財盛行的今天,不單單是窮人,甚至有一大批有錢人不願意參與理財。究其原因,這些人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部分是從事實業投資的私營業主,平時無暇顧及理財,加之需要保持賬戶資金高度的流動性,資金規模大,周轉速度高,他們更願意把錢放銀行。這部分人不理財還可以理解,他們的資金一直在實業中流動,並沒有閑置造成資源浪費。

一部分是高級知識分子、科研人員等高收入群體,這部分人仍然沿襲著中國傳統的金錢觀念,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認為自己的收入可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不屑於去研究理財。我們不可以批評他的金錢觀是錯誤的,每個人對錢財有自己的看法。也許他們並不想成為富人,所以可以選擇不去理財。

另一部分則是較為保守的中老年人,不善於接受新生事物,更不願意去嘗試有風險的投資。

你應該不屬於這三種人吧。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有理財意識。願意成為富人的你,行動起來吧。把理財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

『肆』 理財的意義和重要性

理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人說,理財是有錢人的事;也有人說,理財是高學歷、商人的事;還有人說,理財是年輕人的事。其實,理財面前人人平等,理財關繫到每一個人,由此可以看出理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應對意外事情的需要

若有時候遇到意外事情的發生,這些事情會對家庭的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理財來達到轉嫁風險的目的。例如購買人身意外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等。

應對養老的需要

在變老而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收入會減少,支出卻會增加,在不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子女身上的情況下,想要一個幸福的晚年,自己就要在年輕的時候有所安排,搞好理財,多留一點積蓄,以應對養老的需求。

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用來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費,比如出去旅遊,這些都需要錢的支持。所以,我們講理財,就是要做到未雨綢繆,而不是在經濟問題來臨時手忙腳亂。

理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目前,「理財」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注重理財、善於理財,就能走進財富的禮堂;而疏於理財,也大手大腳,就是有再多的收入,生活終究會陷入困境。

『伍』 有人說理財是有錢人需要考慮的事情,有道理嗎

就在2019年年底,關於理財的概念我還停留在「我沒錢,所以沒有財可理,也不需要理財」的階段。但,真的是這樣么?現實告訴我,我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其實理財是個很廣的概念!很多人都覺得理財就是投資,但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像制定日常的消費計劃、制定孩子的教育金計劃、以及給家人配置保險和養老金計劃等等都是理財,可以這么說,凡是涉及到跟金錢有關的安排都屬於理財,所以說理財不僅僅是投資!

5.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有理財的理念,千萬別再覺得理財跟我沒關系!

那關於我上面說到的投資,我想說的是,若是不懂投資,千萬別學別人去買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一定要先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再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以上就是我最近學到的關於理財的一些知識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陸』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兒,我一個窮人為啥要學呢

其實理財不分有錢沒錢人的事,沒錢的人更要理財,理財是一個綜合詞,不是一定是理錢,包括讀理財的書,增加知識儲備,知道未來什麼最值錢,這才是關鍵,如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與你有沒有現金沒有關系,可以找有現金的人幫忙,大家現在最核心的問題是:不知道未來什麼東西最值錢,如果知道的話,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布局,所以理財就是要知道這些知識,要知道這些知識是要讀相當多的書和花很多時間去實踐才能得到的,不是說沒有錢的人就不用理財,反而沒錢更要理財,大部分人以為理財就是投資股票和基金債券之類,其實理財包含的東西實在太多,例如健康房產,保險也是理財的一部分!

『柒』 有哪些廣為流傳的理財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廣為流傳的5個錯誤的理財觀念:

1.理財是有錢人玩的

很多人一聽說理財這兩個字,第一反應永遠都是「這是有錢人玩的游戲」,可事實上理財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屬,就算你現在不那麼有錢,你也可以開始理財,因為理財是對你未來財務的梳理及規劃,理財是一種長遠的投資。

很多人的理財從一開始並不是投入很多資金,理財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是一個財富積累的過程,並不是一次性的事情。

2.理財就是買理財產品

如今大部人都會將理財跟產品掛鉤,認為買了理財產品就是在理財了。可正如第一點所說理財是對未來的規劃,所以你得對你自己的未來負責,而不是被理財產品帶偏了。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種,理財產品只是其中的一種。

3.年輕人不需要理財

跟「理財是有錢人的游戲」一樣,不少年輕人也覺得自己還很年輕,現在的年齡段並不需要進行理財,一來沒那個錢,二來自己還年輕,但理財不是一時的的,而是一個長久性的事情,這是需要有長遠的計劃的。

西方國家的理財教育是從娃娃就看是抓起的,家長們從小就讓自己的小孩樹立理財的觀念,理財並沒有年齡限制,年輕人也要懂,這對未來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4.生活只依靠理財

理財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很多人會把所有錢投資在單一的理財產品上,辭去了工作,就想著靠理財產品的收益過日子,這是不科學也不理智的,理財並不能讓你一步登天,理財也不應死守某一理財產品,應分散投資,降低理財所帶來的風險。金融業的名言說得很好,「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5.最靠譜的理財就是存銀行

對於中國人來講,把錢放在銀行永遠是最安全的,最放心的。過去可能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現在由於銀行允許倒閉以及銀行保險制度的推出,每個銀行只保證用戶50萬元的資金是100%的安全,超過50萬元的資金安全,風險自擔。而且,銀行利息跟其他理財比起來也算是比較低的,1年存款利率1.5%左右,50萬元存銀行1年只有7500元利息。

理財就是不斷地去理清你的個人財產,優化你的分配,重點配置那些未來重要的事,給自己未來增加保障。避開錯誤的理財觀念,才能更好進行理財,希望大家都能夠合理的理財,一步一步邁向財富自由之路。

『捌』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兒嗎

2017-06-12捷越聯合JieyueUnited捷越聯合JieyueUnited

精選熱文

75理財| 錢是怎麼滾起來的?教你零基礎學理財!

75樓市| 在中國買房,你只需要記住這一句話!

75理財| 這里有你沒看懂的《歡樂頌》2理財觀

75樓市| 以房子為中心的時代即將結束

75保險| 從專業理財角度分析怎樣交保費最劃算

註:75點擊題目可直接閱讀文章

回復關鍵詞查看精選文章

理財| 捷越| 宏觀| 資產配置

薦讀| 行業| 樓市| 管理|每周必學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直接查看全部干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全部干貨

熱點內容
貨幣受限資金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6 01:07:50 瀏覽:313
金融市場自身特點如何監管 發布:2025-08-16 01:01:00 瀏覽:988
股票交易費用總額 發布:2025-08-16 01:00:49 瀏覽:933
一套完整的股票交易規則必看 發布:2025-08-16 00:49:14 瀏覽:172
有了公司股權怎麼交社保 發布:2025-08-16 00:22:02 瀏覽:273
農村股權證政策什麼時候落實 發布:2025-08-16 00:11:57 瀏覽:244
你有一百萬會怎麼理財 發布:2025-08-16 00:06:52 瀏覽:556
foflof是什麼基金 發布:2025-08-15 23:06:22 瀏覽:118
金融風險臨近怎麼辦 發布:2025-08-15 22:55:45 瀏覽:968
貨幣贖回額度怎麼處理 發布:2025-08-15 22:39:04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