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ni在金融學中代表什麼

ni在金融學中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0-03 02:55:12

『壹』 財務管理上的ni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大寫——NI。 NI全稱Net Income,也即凈收入 凈收入(英文名: Net Income (NI)) 一名人士或一家公司的盈利總額,即總收入扣除業務成本、折舊、利息、稅款及其他開支以後的個人或公司行號的所得或收入余額。
拓展資料:
原因是《財務管理學》的理論來源於西方發達國家,所以公示用字母表示。學習財務管理需要個兒到這些知道的基本原理,然後再去記憶。如果因我們公式記不住,記中文公式就好。k-股權資本成本,rf-無風險利率,rm-平均風險報酬率。復利現值系數,P=present(現值)。F=final(終值) I= interest(折現率,利率)。N=期數 復利現值=復利終值*復利終值系數。(f/a, i,n)表示終值年金系數,表示利率為i,經過n期的年金終值系數,記作(f/a,i,n), 年金終值系數為[(1+i)^n-1]/i。含義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入或支出的本利和。年金是每隔相等時間間隔收到或支付相同金額的款項,如每年年末收到養老金10000元,即為年金。年金終值(普通年金終值)也就是將每一期的金額,按復利換算到最後一期期末的終值,然後加總,就是該年金終值。
NCF 表示凈現金流量 ,英文片語為 net cash flow NPV 表示凈現值 ,英文表達為net present value PV 表示現值,英文表達為 present value IRR 表示內部收益率,英文表達為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E 表示股東權益 英文表達為equity E(NCF) 表示股東現金流量,計算公式為(項目或公司現金流量 - 債權現金流量)。
財務管理是指企業為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在組織企業的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過程中所進行的科學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協調、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企業經濟活動過程中管理工作的全稱,其主要特點是對企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運動進行的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管理工作。

『貳』 西方經濟學中的NI-AE模型是什麼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一種,宏觀經濟學中的基礎理論,國民收入(NI)=總支出(AE)。在使用價值上,國民收入是由體現新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所構成。

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生產部門,有農業、工業、建築業和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繼續的運輸業、郵電業及商業等。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

(2)ni在金融學中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物質形態上的國民收入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國民收入增長得就越快。在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為一定的條件下,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愈高,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當社會勞動資源已得到較充分的利用、經濟的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的階段時,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是增加國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也是增加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民收入的根本途徑。

『叄』 經濟學中NI和Y的區別,兩個是不是都是國民

NI是普通意義上,或概念上、或統計學意義上的國民收入,即National Income。其代表國民收入的名詞、概念或指標。
Y是宏觀經濟學變數表示上的國民收入,是國民收入的變數表示,可以表示國民收入的總需求或總供給。

『肆』 經濟學中的 NDP,NI,GDP,GNP,PI,PDI 是什麼英文單詞

國內生產凈值(NDP)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外要素凈收入 個人可支配收入(PDI)

『伍』 Gdp,ndp,ni,dpi是什麼,西方經濟學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ndp:國內生產凈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運用生產要素凈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ni: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是一國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等的總和。

dpi:個人可支配收入,是個人收入減去個人納稅支出後的余額。它是可以由消費者個人或家庭自由支配的貨幣額。

(5)ni在金融學中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GDP的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陸』 GDP、NDP、NI、PI和DPI之間有什麼關系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告訴我們一國的總收入及其用於產品和服務產出的總支出.GNP是國民生產總值,我們加上從其他國家得到的要素收入(工資、利潤和租金),並減去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要素收入的支付: 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付 GDP衡量在國內生產的總收入,GNP衡量國民所賺取的總收入。

熱點內容
如何用現金轉成數字貨幣 發布:2025-08-15 13:00:38 瀏覽:66
堅持炒股30年的人後來都如何了 發布:2025-08-15 12:56:49 瀏覽:30
小米手機刪除股票交易記錄 發布:2025-08-15 12:48:45 瀏覽:549
炒股不吵架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5-08-15 12:42:37 瀏覽:359
普通貨幣怎麼貶值 發布:2025-08-15 12:34:02 瀏覽:783
在股市裡分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5 12:33:23 瀏覽:854
期貨瀝青2110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5 12:22:25 瀏覽:651
銀行里理財存五萬五年後是多少 發布:2025-08-15 12:13:07 瀏覽:125
期貨買拐點用什麼指標 發布:2025-08-15 12:12:29 瀏覽:241
被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 發布:2025-08-15 11:48:05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