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物體識別技術是什麼
『壹』 RFID技術是什麼有什麼用用在什麼地方
RFID是一門獨立的將不同的跨學科的專業技術綜合在一起,如高頻技術、微波與天線技術、電磁兼容技術、半導體技術、數據與密碼學、製造技術和應用技術等。這是本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已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並得到廣泛開發與應用。
我國推廣金卡工程十幾年來推動了各類IC卡的廣泛應用:如金融、電信、社會保障、稅務、公安、交通建設及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組織機構代碼管理等多個領域。
RFID系統的應用:
RFID技術體系由三大部分組成:
•基礎理論及基礎技術
•產品製造技術
•應用技術
8.1 各頻段應用領域
RFID技術應用領域分為兩大類:
•非物流:人、物
•物流:閉環系統與開環系統
◆ LF:125 KHz~135KHz(ISO18000-2)
該頻段特點是具有良好的物體穿透能力。廣泛應用於進出管理、門禁管理、考勤、車輛管理、巡更、汽車鑰匙、動物晶片、固定設備等。
◆ HF:13.56MHz(ISO18000-3)
目前已被廣泛應用的頻段,這是一個比較成熟與最具活力的產業,已廣泛應用於防偽、物流、人員識別等領域,如:
供應鏈、生產管理與產品跟蹤、貨架、智慧卡(身份證、醫保卡與交通卡等)、運輸、門禁、票務(門票、電子票務)、圖書和旅遊卡等。
◆ UHF:860MHz~960MHz(ISO18000-6)
國土安全、供應鏈、物流、移動商務、防偽、電子牌照、倉庫管理、機場行李管理等,這是一個未來最具商機而將被廣泛開發與應用的頻段。
◆ MW:2.45 GHz(ISO18000-4)與5.8GHz(ISO18000-5)
定位跟蹤、自動收費系統、移動車輛識別。
◆ 混頻:134.2KHz和430MHz相混合,用於車輛管理、遠距離傳輸數據等。
『貳』 物體識別技術是什麼
物體識別交互桌面系統又叫物體識別屏是一種新型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在觸摸屏上識別多個實物模塊,感應出不同的精美畫面,輕松炫酷實現人機交互。將物體放置在互動桌的屏幕上,軟體自動識別物體身份,在物體周圍自動展現該物體的技術信息、視頻介紹等,也可根據出現的多媒體菜單進行觸摸操作深入了解,內容通過動畫、圖文形式呈現,這個系統還能根據移動物體控制內容跟隨移動、旋轉等操作,物體識別屏可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儲存的信息量大,能夠更加快捷、准確、自動化的提供信息。
物體識別屏
物體識別屏的特點:
1、新的體驗模式:形式新穎,即可單人演示多人觀賞,也可多人協司操作。聚攬人氣吸引眼球,為展示產品提升品牌效應。
2、研發技術:豐富的項目研究經驗,擁有高效率的實時渲染技術。
3、開放介面、定製化界面:支持多平台內容製作,提供二次開發介面,可自如地定義任意風格的交互效果。
4、易學習、易操作:閱讀器操作,易於上手,演示過程不需要刻意學習,上手便會。
以上新聞由上海先之實業有限公司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叄』 RFID是一種什麼技術,如何將其應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電磁理論。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RFID自動識別技術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採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不同頻段的RFID讀寫器會有不同的特性,本文詳細介紹了無源的讀卡器在不同工作頻率產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應用。目前定義RFID讀寫器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和超高頻的頻率范圍內的符合不同標準的不同的產品,而且不同頻段的RFID讀寫器會有不同的特性。其中讀卡器有無源和有源兩種方式,下面詳細介紹無源的讀卡器在不同工作頻率產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應用。
一、低頻(從125KHz到134KHz)
其實RFID技術首先在低頻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該頻率主要是通過電感耦合的方式進行工作, 也就是在讀寫器線圈和RFID標簽線圈間存在著變壓器耦合作用。通過讀寫器交變場的作用在天線中感應的電壓被整流,可作供電電壓使用。 磁場區域能夠很好的被定義,但是場強下降的太快。
特性:
1、工作在低頻的讀卡器的一般工作頻率從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頻率為134.2KHz。該頻段的波長大約為2500m。
2、除了金屬材料影響外,一般低頻能夠穿過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讀取距離。
3、工作在低頻的讀寫器在全球沒有任何特殊的許可限制。
4、低頻產品有不同的封裝形式。好的封裝形式就是價格太貴,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5、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
6、相對於其他頻段的RFID讀寫器,該頻段數據傳輸速度比較慢。
7、讀卡器的價格相對與其他頻段來說要貴。
主要應用:
1、畜牧業動物的管理系統
2、汽車防盜和無鑰匙開門系統的應用
3、馬拉松賽跑系統的應用
4、自動停車場收費和車輛管理系統
5、自動加油系統的應用
6、酒店門鎖系統的應用
7、門禁和安全管理系統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 11784 RFID畜牧業的應用-編碼結構
b) ISO 11785 RFID畜牧業的應用-技術理論
c) ISO 14223-1 RFID畜牧業的應用-空氣介面
d) ISO 14223-2 RFID畜牧業的應用-協議定義
e) ISO 18000-2 定義低頻的物理層、防沖撞和通訊協議
f) DIN 30745 主要是歐洲對垃圾管理應用定義的標准
二、高頻(工作頻率為13。56MHz)
在該頻率的讀卡器不再需要線圈進行繞制,可以通過蝕刻印刷的方式製作天線。讀卡器一般通過負載調制的方式進行工作。也就是通過讀卡器上的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促使讀寫器天線上的電壓發生變化,實現用遠距離讀卡器對天線電壓進行振幅調制。如果人們通過數據控制負載電壓的接通和斷開,那麼這些數據就能夠從讀卡器傳輸到讀寫器。
特性:
1、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率的波長大概為22m。
2、除了金屬材料外,該頻率的波長可以穿過大多數的材料,但是往往會降低讀取距離。讀卡器天線需要離開金屬一段距離。
3、該頻段在全球都得到認可並沒有特殊的限制。
4、感應器一般以電子標簽的形式。
5、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
6、該系統具有防沖撞特性,可以同時讀取多個電子標簽。
7、可以把某些數據信息寫入標簽中。
8、數據傳輸速率比低頻要快,價格不是很貴。
主要應用:
1、圖書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
2、瓦斯鋼瓶的管理應用
3、服裝生產線和物流系統管理和應用
4、三表預收費系統
5、酒店門鎖的管理和應用
6、大型會議人員通道系統
7、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8、醫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9、智能貨架的管理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IEC 14443 近耦合IC卡,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0cm。
b) ISO/IEC 15693 疏耦合IC卡,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M。
c) ISO/IEC 18000-3 該標準定義了13.56MHz系統的物理層,防沖撞演算法和通訊協議。
d)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義13.56MHz符合EPC的介面定義。
三、超高頻(工作頻率為860MHz到960MHz之間)
超高頻系統通過電場來傳輸能量,電場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讀取的區域不是很好進行定義。該頻段讀取距離比較遠,無源可達10m左右。主要是通過電容耦合的方式進行實現。
特性:
1、在該頻段,全球的定義不是很相同-歐洲和部分亞洲定義的頻率為868MHz,北美定義的頻段為902到928MHz之間,在日本建議的頻段為950到956之間。該頻段的波長大概為30cm左右。
2、目前,該頻段功率輸出目前統一的定義(美國定義為4W,歐洲定義為500mW)。 可能歐洲限制會上升到2W EIRP。
3、超高頻頻段的電波不能通過許多材料,特別是水和金屬,灰塵和霧等懸浮顆粒也有影響。相對於高頻的電子標簽來說,該頻段的電子標簽不需要和金屬分開來。
4、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是長條和標簽狀。天線有線極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
5、該頻段有好的讀取距離,但是對讀取區域很難進行定義。
6、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很短的時間可以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
主要應用:
1、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2、生產線自動化的管理和應用
3、航空包裹的管理和應用
4、集裝箱的管理和應用
5、鐵路包裹的管理和應用
6、後勤管理系統的應用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IEC 18000-6 定義了超高頻的物理層和通訊協議;空氣介面定義了Type A和Type B兩部分;支持可讀和可寫操作。
b) EPCglobal 定義了電子物品編碼的結構和超高頻的空氣介面以及通訊的協議。例如:Class 0, Class 1, UHF Gen2。
c) Ubiquitous ID 日本的組織,定義了UID編碼結構和通信管理協議。
『肆』 物聯網時代,什麼是識別技術呢
識別技術,也稱為自動識別技術,通過被識別物體與識別裝置之間的交互自動獲取被識別物體的相關信息,並提供給計算機系統以進一步處理。識別技術范疇相當廣泛,大致可以分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光學字元識別、生物識別以及磁卡、IC卡、條形碼、RFID等識別技術。
『伍』 RFID技術是什麼
rfid技術一般是指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2]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通過無線電波不接觸快速信息交換和存儲技術,通過無線通信結合數據訪問技術,然後連接資料庫系統,加以實現非接觸式的雙向通信,從而達到了識別的目的,用於數據交換,串聯起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在識別系統中,通過電磁波實現電子標簽的讀寫與通信。根據通信距離,可分為近場和遠場,為此讀/寫設備和電子標簽之間的數據交換方式也對應地被分為負載調制和反向散射調制。[2]
『陸』 什麼是rfid技術它有那些組成部分
RFID原理—簡介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電磁理論。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RFID自動識別技術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採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2. RFID原理—組成
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和計算機網路等這三部分組成構成。
1) 電子標簽(Tag):電子標簽包含電子晶元和天線,天線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電子晶元用來存儲物體的數據,天線用來收發無線電波。
電子標簽按供電方式分為無源電子標簽、有源電子標簽和半有源電子標簽三種:
• 無源電子標簽:標簽內部沒有電池,其工作能量均需閱讀器發射的電磁場來提供,重量輕、體積小、壽命長、成本低,可製成各種卡片,是目前最流行的電子標簽形式。其識別距離比有源系統要小,一般為幾米到十幾米,而且需要較大的閱讀器發射功率。
• 有源電子標簽:通過標簽內部的電池來供電,不需要閱讀器提供能量來啟動,標簽可主動發射電磁信號,識別距離較長,通常可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缺點是成本高壽命有限,而且不易做成薄卡。
• 半有源電子標簽:內有電池,但電池只對標簽內部電路供電,並不主動發射信號,其能量傳遞方式與無源系統類似,因此其工作壽命比一般有源系統標簽要長許多。
2) 讀寫器(Reader):利用射頻技術讀寫電子標簽的設備,讀寫器接收電子標簽的數據信息,並將其傳送給外部主機。
3) 計算機網路(Computer):讀寫器通過標准介面與計算機網路連接,計算機網路完成數據的處理、傳輸和通信的功能。
『柒』 什麼是物聯網識別技術,物聯網中的物需要具備哪些功能
感測器:感測器是物聯網中獲得信息的主要設備,它利用各種機制把被測量轉換為電信號,然後由相應信號處理裝置進行處理,並產生響應動作。常見的感測器包括溫度、濕度、壓力、光電感測器等。 2 RFID:RFID的全稱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又稱為電子標簽。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它主要用來為物聯網中的各物品建立唯一的身份標示。 3 感測器網路:感測器網路是一種由感測器節點組成網路,其中每個感測器節點都具有感測器、微處理器、以及通信單元。節點間通過通信網路組成感測器網路,共同協作來感知和採集環境或物體的准確信息。而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簡稱WSN),則是目前發展迅速,應用最廣的感測器網路。 對於目前關注和應用較多的RFID網路來說,附著在設備上的RFID標簽和用來識別RFID信息的掃描儀、感應器都屬於物聯網的感知層。在這一類物聯網中被檢測的信息就是RFID標簽的內容,現在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超市倉儲管理系統、飛機場的行李自動分類系統等都屬於這一類結構的物聯網應用。
『捌』 誰能通俗的告訴我什麼是RFID啊.專業的詞不明白,說通俗點成嗎
RFID 簡介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技術,俗稱電子標簽。
什麼是RFID技術?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 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RFID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採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什麼是RFID的基本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晶元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Reader):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一套完整的系統還需具備:數據傳輸和處理系統。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並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後,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元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鐵路運輸監控
在火車運營中使用RFID系統有個很大的優勢在於火車是按既定路線運行,所以可以在沿途安放讀寫器以便監控火車的運行。通過讀到的數據,能夠辨認火車的身份,監控火車的運行安全,及火車的完整性,以防遺漏在鐵軌上的車廂發生撞車事故。同時在車站能將車廂重新編組。起初的努力是用超聲波和雷達測距系統讀出車廂側的條碼,現在被RFID系統取代。
倉儲管理
將RFID系統用於智能倉庫貨物管理有效地解決了倉儲貨物信息管理。對於大型倉儲基地來說,管理中心可以實時了解貨物位置,貨物存儲的情況,對於提高倉儲效率,反饋產品信息,指導生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RFID在煙草
目前RFID在煙草領域中主要應用在二個方面:第一是RFID在煙草數字物流領域應用,在整個供應鏈的流通過程中,可追蹤到單個包裝箱當前所處的位置;自動化流程代替人工流程,實時處理流通過程中的各種異常情況;分析處理閱讀器的讀取的數據,優化整個供應鏈的流程,提高效率;減少運輸路線錯誤,包裝錯誤等失誤;客戶可以通過電子標簽查詢到加密的產品信息,以判斷真假。第二是RFID在煙草數字倉儲領域應用,可以減少缺貨事故,提高銷售額;提高庫存准確性,從而降低成本;加快製造流程的運轉速度,提高生產效率。
軍事上
物流,人員,槍械,車輛等方面
『玖』 物體識別是什麼
物理識別是指對目標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量化認識。如視覺包括明暗、色彩、大小、形狀、遠近、受力、活力、運動狀態等。聽覺包括聲音的大小、頻率、方位、波形等;觸覺包括溫度、硬度、濕度、狀態等;嗅覺和味覺包括物質的組成及化學成分。現在科技(感測器)與電腦相結合,在識別范圍和識別精度方面已經超過人的自身的能力,而且可以程序化。
所有的物體都有自己特有的物理和能量特徵。物理特徵如形狀、大小、結構等外部特徵,及組成成份及結構等內部特徵。能量包括重力(重量)、磁力、聲波及電磁波譜特徵(y射線、X射線、可見光、紅外線到無線電波)。顏色和溫度等的異同是識別物體的標准。凡是屬於同一屬性的物質具有相同的物理特徵和能量特徵,也就可根據物理的和能量特徵的差別來區別物體的屬性。這是基本原則,但在少數情況下,會略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