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中的理財怎麼退
㈠ 支付寶理財怎麼退
支付寶購買理財後不能取消,若理財已經確認成功,那麼投資者只能等到理財到期後才能拿回本金,理財到期後本金和收益會自動轉入余額寶中。
若理財在沒有確認的情況下可以取消,支付寶理財取消流程:打開支付寶—理財—定期—持有—取消即可,取消之後資金就會返還到余額寶中。
拓展資料:
理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ǐ cái,英文是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
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理財。
理財途徑編輯 播報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大額存單、資管產品等,代銷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不屬於理財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證券收益憑證、資管產品等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范圍編輯 播報
賺錢--收入
1.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
2.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包含:
1.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2.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3.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
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包含:
1.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2.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3.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省錢--節約
消費餅圖
消費餅圖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包括:
1.所得稅節稅規劃;
2.財產稅節稅規劃;
3.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境外較多採用)。
護錢--保信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
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
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包括:
1.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養老險。
2.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3.信託。
4.基金定投。
㈡ 活錢理財如何把錢退回來活錢理財怎麼取出來
活錢理財是屬於支付寶的一款理財,主要是對接的五個貨幣基金,有的新手不小心購買以後,就想把錢退回來,那麼活錢理財如何把錢退回來?活錢理財怎麼取出來?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首先是打開支付寶,在導航欄最底下找到「我」並點擊進入頁面,然後點擊總資產,在總資產裡面找到購買的活錢理財,點擊進入,然後贖回就可以取出錢了。
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錢不會裡面到賬,需要確認份額後才會到賬,一般來說,活錢理財裡面的贖回是t+1日贖回到賬,如果想快點到賬的話,一般是可以考慮避開周五、周六、周日、節假日等日子。
比如說:如果是周五贖回,那麼t+1日贖回到賬,就是要下周一才到賬,那如果是周一贖回,周二就可以到賬了,會比周五要快,t一般是指工作日。
活錢理財一共是有五隻貨幣基金,分別是:長城收益寶貨幣A基金、南方現金增利F基金、博時合惠貨幣A基金、興全天添益貨幣市場A基金、匯添富收益快錢貨幣C基金。
這五隻貨幣基金的風險是很小的,收益也比較的穩定,靈活性也比較的好,基金波動也是比較的小,一般比較適合保守型的投資者長期持有。
㈢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退嗎
在銀行理財產品起息以後,該產品是無法退出的;而在理財產品購買後、起息前,我們可以撤銷理財產品的買入交易。
㈣ 買了理財的。我想退款怎麼退
正規銀行的理財產品是無法中途退出的!這是和銀行定期儲蓄非常大的一個區別。其他渠道的理財產品就不清楚了。在銀行購買的年金險是可以退的,年金險有15天的猶豫期,在15天之內都可以退保,這才過了一天,還在15天之內想退保是隨時可以的。
在銀行購買的基金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基金想退隨時都可以,直接贖回就好了,而封閉式基金就不好辦了,封閉式基金買了之後只有在開放贖回期才可以贖回。在銀行購買的其他理財產品,一般只要是在銷售期都是可以退的,如果運氣不好,是在最後一天買的,理財產品的銷售期已經結束了,那就退不了了,只能持有到到期了。
拓展資料:
1.人民幣理財產品起息前是否可撤銷請詳見產品說明書,一般來說產品認購期間,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內可以撤銷認購申請;超出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後不得撤銷認購申請。
2.投資產品起息前是否可撤銷請詳見產品說明書,一般來說產品認購期間,認購申請日投資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內可以撤銷認購申請;超出認購申請日投資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後不得撤銷認購申請。
3. 非定期型產品:銀行銷售的如果是非定期性的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那麼每天都可以贖回的,類似於活期存款,各種「寶寶」類的產品一般都屬於這類,如果買到是這類理財產品,那麼你如果不想投資了,隨時可以申請贖回,一般資金在下一個交易日(法定工作日)可以到賬。
4.定期理財產品:如果銷售的是定期理財產品,比如說半年期、一年期或者三年期等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支付的,這類理財產品相對收益率比定期存款都要高不少,用戶就是通過犧牲流動性,讓銀行充分利用資金獲得超額收益,因而需要鎖定期限。比如結構性存款、人民幣理財產品以及各銀行推出的私人理財產品,都是不能提前贖回的,因而購買成功後是不能退的。
㈤ 工商銀行買了理財怎麼退出來呢
操作環境:
品牌型號:iPhone13
系統版本:iOS15.3.1
app版本: v7.0.1.2.5
一、首先需要用戶登錄工商銀行手機銀行APP,登錄個人手機銀行賬戶;二、然後進入工商銀行理財專區,找到個人購買的工商銀行理財產品;
三、進入理財產品的詳情頁面,最後點擊下方的「贖回」按鈕,輸入要贖回的份額,最後輸入密碼確認即可。
此外,除了通過手機銀行辦理贖回手續之外,用戶還可以直接前往工商銀行營業網點辦理理財贖回手續。對於一些設置了自動贖回的理財產品,在到期之後就會自動轉回用戶的銀行卡賬戶裡面。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能否退要看合約是怎麼簽訂的,有的銀行產品是可以退的,不過已獲得的利潤是要被扣掉,退的方式可以去銀行櫃台辦理或者網上辦理,如果不清楚,可以撥打客服電話咨詢下。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詳細了解產品信息,將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仔細咨詢理財經理,弄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保本,風險有多大,最壞的情況是虧損多少,自己是否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力。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宣稱的預期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不一定都能實現,投資者一定不要被所謂的"高收益率"所蒙蔽。
投資者一定要了解產品的風險等級,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購買相應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產品的詳細信息,要仔細資訊產品經理,弄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保本,風險有多大、是否可以提前贖回等,以便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若投資者購買的是封閉式理財,那麼不需要贖回,理財到期後本金和收益資金轉到投資者賬戶中,封閉式理財封閉期內不能進行贖回,若投資者購買的是開放式理財,那麼投資者在開放日贖回理財即可,贖回後資金自動到賬。
工行理財贖回到賬時間一般為1-3個工作日(產品不同到賬時間也不同,具體以產品為准)。
㈥ 如何撤銷已訂的理財產品
摘要 退掉銀行理財產品時,投資者可以在銀行櫃台辦理,在網上購買的投資者也可以在銀行官網辦理。
㈦ 支付寶不小心買了理財產品怎麼退
操作環境:
品牌型號:小米12Pro
系統版本:Android 11 MIUI 13
app版本:v10.2.53
在不小心買完理財產品沒有確認的情況下可以撤銷,支付寶撤銷流程:打開支付寶APP—點擊「理財」—點擊「定期」—點擊「持有」—取消即可,撤銷後資金會自動轉入余額寶賬戶內,投資者重新選擇理財購買即可。
假如理財已經確認那麼就不能撤銷了,理財持有期間是不能贖回的,投資者只能等到理財到期後才能拿到本金。
【拓展資料】
支付寶理財產品怎麼取出?
不支持取出。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中的出售的保險理財、銀行理財、券商理財等理財產品,為有封閉期限的理財產品,均不支持提前贖回或撤銷,等待持有到期後會自動贖回。持卡人可點擊支付寶的「理財」—「理財產品」—「持有」,在持有列表中查看產品的贖回剩餘天數。需要注意的是,如開啟了「到期後自動續期」功能,產品到期後不會自動贖回。如需更改,可在持有列表中點擊相應的理財產品,再在資產詳情頁面,將「到期後自動贖回」改為「到期後贖回」。
支付寶中理財產品有很多種,有的理財產品屬於開放型理財產品,有的則是封閉期理財產品,開放型理財產品可以隨時取出買入,而封閉型理財產品的話只能在開放日或者是到期贖回日才可以取出,其他時間都無法取出,並且也沒有辦法強製取出。所以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其是否有封閉期,如果是封閉期理財產品,建議最好是使用封閉期期內不需要使用到的資金,避免出現因為無法及時取出理財資金而導致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除了需要注意時間,還需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不同的理財產品投資風險不同,建議最好是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購買。
㈧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中途退出嗎
絕大部分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可以中途退出的,銀行買的理財產品能不能中途退出得看看兩點,一是產品協議,二是產品性質。中途退出的話但是會造成一定的損失,猶豫期內可以全額退出,超過猶豫期退出需要支付30%左右的違約金。
拓展資料:
1、銀行理財產品能否中途退出,要看產品的具體規定,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是可以中途退出的,但需要支付違約金;而有部分產品是封閉期結束前,是無法中途退出。大家購買理財產品前,要注意合同協議。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否則都有本金損失的風險。銀行理財產品具體的風險程度取決於產品的投資目標范圍,投資要謹慎。
2、有的產品允許中途退出,但是處理方式有一定差異。比如銀保理財,在15天猶豫期內可以全額退出,超過猶豫期,將按違約退保處理,會損失30%左右的違約金。 如果你買的是公募定期理財,超過募集期之後往往無法退出。大部分定期理財的協議都約定投資期間不能提前收回本金,投資者無法中途退出,這個和銀行定期存款還是不同的。 如果你買的是滾動類產品,比如7天滾動、30天滾動,在協議中有退出的條款,一般第二天就可以退出,如果到期不退出,到期會自動將本息滾入下一期。
3、如果買的是基金類產品,要區分屬於封閉式基金還是開放式基金。開放式基金每天放開申贖,所以隨時可以退出(持有短於7天收1.5%的贖回費)。 至於封閉式基金,在封閉期內是不支持贖回的,如果它在證券交易所可以交易,你可以把它轉讓給它人,就和賣出股票一樣。銀行的理財產品往往很復雜,普通人難以理解,因此買入之後,經常有人覺得不合適,想要中途退出。
㈨ 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可以退嗎(
購買中行的理財產品後,辦理撤銷規定:在產品起息前可以撤銷認購,具體撤銷規定如下:1)理財產品起息前是否可撤銷請詳見產品說明書,一般來說產品認購期間,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內可以撤銷認購申請;超出認購申請日理財計劃管理人營業場所規定的業務辦理時間之後不得撤銷認購申請,(例如:某款理財產品認購時間是2014年4月14日至17日(截止當日上午10:00),在4月14日認購了此款產品,如想撤銷,可在17日交易截止時點(上午10:00)之前均可撤銷。)產品說明書規定不可撤銷的理財產品,在特殊情況下,如客戶強烈要求在起息日前撤銷,可引導客戶咨詢購買網點,通過電子渠道購買的可記錄工單反饋分行。2)櫃台和網銀渠道銷售的理財產品都可以在櫃台撤銷認購;
3)櫃台和網銀渠道銷售的理財產品若想在網銀上撤單,前提為開通了網銀交易的產品可以在網銀上撤,否則需到櫃台撤銷;4)目前,櫃台撤銷認購需在省內聯網網點辦理,暫時不能跨省撤銷;5)櫃台撤單的手續需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購買合同或協議,在櫃台填寫《交易信息確認表》,辦理時間為理財產品交易時間。6)部分特殊理財產品撤單操作僅支持客戶在認購期的購買當日辦理,部分產品不允許撤單。請您詳詢網點。如需進一步了解,您可致電中國銀行客戶服務熱線:95566(大陸地區);+86(區號)95566(海外及港澳台地區),信用卡熱線:40066-95566(大陸地區);+8610-66085566(海外及港澳台地區),工作人員會為您提供幫助。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