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業去什麼城市工作好
① 金融專業,畢業之後去深圳工作還是北京
相對來說
北京的金融更加發達
國際金融巨頭在北京有辦事處
各種金融機構在北京也有總部
你的就業機會更多
當然,你需要過硬的技術和知名度的畢業院校
②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畢業的是在北京找工作好還是去上海找工作好啊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畢業當然要在北京找工作好,進上海戶口的門檻太高了。但外企應該上海的需求大一些。 北人大, 南上財之說,恐怕還都是第一次聽說。就是會計專業,也是南廈大,北人大。看看2009年進中金、中信總部的,清華、北大、人大的確牛(外貿進中金的也比較多),其它高校也就中財了。好像去年陸家嘴好像去中財有一個金融招聘團,另外浦發銀行是和中財有合作協議的,如一心一意去上海,可側重這兩個因素。 其實,除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方也不錯。你去中國工商銀行、浙商銀行官方網看看,這兩個行2009年的校園招聘,好像只清華、浙大、中財、上財和江南大學,競爭力要小一些。
③ 普通二本學校的金融學本科生去哪裡工作發展比較好
二本本科畢業金融學就業的方向還是很多的:
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都非常好。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也是大學生畢業首選的就業方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這類銀行可能工資待遇更好。
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高校、研究所等都是非常好的單位,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
(3)金融專業去什麼城市工作好擴展閱讀:
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畢業生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再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很多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
另外,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向上。
④ 做金融去哪個城市最好
比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業發展情況: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各有特色,各領風騷。當然,規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實力的比拼還需要從區域經濟發展、商業環境、城市基礎設施、人才集聚效應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根據一家國際權威機構編制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五個維度:商業環境、金融業務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及城市聲譽、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這些標准遴選出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國內城市按照上述標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會覺得很不爽,就因為我霧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負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數據你也會為北京鳴不平。當然,更多的還是從金融業務規模來講。
金融行業規模
從金融資產總額、金融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金融業稅前利潤等來看,北京都大幅領先上海及深圳,雖然其GDP落後上海2300億元。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銀行業實力比拼
決定金融實力的絕大部分因素是銀行業。北京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為主,而上海雖只有交通銀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但擁有22家外資銀行金融機構,縮小了與北京的資產總額差距。深圳的銀行業相比北京上海較弱,從北京的銀行法人機構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銀行業人均擁有資產1.46億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擁有資產約0.8億元。
按照北京銀行業金融機構4000億元假設(實際遠遠不止4000億元,還未計算信託、財務公司、金融租賃等其他銀行業機構),則北京的人均產值359萬元、上海288萬元、深圳585萬元;
利潤率即使按照10%計算,實際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頭,遠遠不止10%,這樣計算人均收入:北京36萬、上海29萬、深圳59萬,中位數也是41萬元。
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深圳蓮花山公園的相親牆上面秀優越的好多都是銀行員工了。
不信,有圖有真相~
證券業實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擁有法人證券機構數量相當,但管理的資產規模北京卻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這也不難理解,北京有四家國有大行、巨型國有資本,對於二級市場股票投資、股票承銷發行、財務顧問等並沒有那麼重視,反倒是深圳後來居上,資管規模及增速都領先。注意,這是2014年的數據,2015年增速估計不會這么高了,因為這一輪牛市(哦,不,應該說上一輪了)正好是從2014年7月開始的。
但北京的證券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上,遙遙領先上海及深圳,國內非金融機構通過股市籌集的資金額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國最大的兩家「賭場」(噓噓,小點聲)。
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對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⑤ 在職場中,金融碩士應該去什麼地方就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現在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到更好的城市去發展,而且如果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話,那萌萌的機會就會越多,所以有些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在職場中,金融碩士應該去什麼地方,就只能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在我個人看來,比如說去上海或者是廣東,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了解這方面的問題,對我們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而且現在在這樣的一個年代裡面,我們應該要不斷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也應該要不斷地適應社會的變化,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首先我們要關注的就是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對於這一問題的相關認識。
⑥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後去哪些城市發展比較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⑦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後去哪些城市發展比較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⑧ 金融學就業方向和前景
其實金融學就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內容:
1、銀行的櫃員、業務銷售、風險管理、合規等相關崗位;
2、保險行業的精算師、核賠理賠、後勤客服等相關崗位;
3、證券行業的證券經紀人、分析師、投資顧問、交易員等崗位;
4、基金行業的渠道銷售、研究、交易、產品開發等相關崗位。
⑨ 金融專業畢業做什麼工作好
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與專業對口的好工作其實並不難。不知道金融學專業做什麼工作比較好的學生,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金融學能做什麼工作,僅供大家參考!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1:商業性質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在內的國有四大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金融學專業的 畢業 生常有涉獵。穩定的收入、不大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銀行的工作經常給人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近些年商業銀行的收入相對來說比較低,有的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就業環境也比較民主,建議學生最好選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上,會對以後的工作更加有利!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2: 保險 公司
保險公司、或者保險經紀公司,如中國人壽保險、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也是考生的常去之處。如果打算進軍保險行業可以申請考慮保險精算專業,待遇非常棒!另外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這些單位福利也非常好,但是穩定的同時缺少靈活性,不安於現狀的學生最好避開這些就業方向。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3:金融業相關委員會
如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進入監管部門做政府官員一般是廣大金融學專業學生的理想,但是要進這些部門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廣大考生有一定的經濟理論支撐以及專業的經濟管理水平。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4:政策性銀行
比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相比商業銀行,性質更接近公務員,因此沒有很大的靈活性。要想在金融行業有所作為,干出自一片天地最好前期不要選擇政策性銀行。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5:投資公司
如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等。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6:基金和券商
證券、投資、基金公司都是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因此他們的人才選拔起點相對比較高,通常情況下最低就是碩士研究生,但是百萬年薪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如果要在這幾個領域有所發展,那麼可以適當提高自己的學歷,同時加強自己在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上的知識、 經驗 積累。專業方向的選擇上可以考慮證券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方向。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7: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及財務部
這種職業對學生的 財務管理 知識要求比較高,有志於證券、財務的考生可以把學習重點適當向財務傾斜一下。
金融學適合做的工作分類金融專業細分可分為:金融學、公司金融、金融與投資、國際金融、銀行與金融、金融與管理、會計與金融、風險管理、房地產金融與投資、金融與經濟、金融工程。
細分1-----金融學,對金融各個細分領域的綜合介紹。
細分2-----公司金融,解決以公司財務、公司融資、公司治理為核心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
細分3-----金融與投資,課程內容包括資本投資運作、產權投資市場、定息市場、導向市場等金融和投資等。
細分4-----國際金融,本質上是開放經濟的貨幣宏觀經濟學。
細分5----銀行與金融,針對銀行體系的貨幣金融研究。范圍較大,適合的就業面較廣。
細分6----金融與管理,管理學與金融學的交叉專業,通常用於轉專業的學生。
細分7----會計與金融,英國大學沒有單獨設置的會計專業,都是將會計與金融結合起來的。
細分8----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的對象設定為企業的全部風險,就業崗位為金融機構的內控或者宏觀監管部門。
細分9----房地產金融與投資,指圍繞房地產的開發、經營等過程而發生的資金籌集等一系列金融活動。
細分10----金融與經濟,通常設在經濟學院,會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學知識。通常不能接受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