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兩全理財險怎麼樣
❶ 兩全保險的作用是什麼
兩全保險又稱為生死兩全型險,既有壽險的作用,也有生存保險的作用。假如被保人在約定期限內發生身故,保險公司就會按照約定賠付身故保險金;如果被保人期滿後依然健在,那麼被保人就能獲得保單約定的生存保險金。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以下的內容,大家先來補充一下相關的保險知識: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不會單獨售賣兩全險,市面上的兩全保險,基本都是與人身保險掛鉤的,常見的為兩全險+人身險(重疾/壽險/意外險/防癌險等),兩全保險主要是有以下這幾點作用:
1、儲蓄作用
我們投保一份兩全保險,既可以獲得保障又可以進行零存整取儲蓄。被保人按照保單約定按時繳納保費,在保障期間內若被保人不幸身故,保險公司將按約定的保險金額向被保人給付保險金;若合同期滿被保險人仍生存,被保人就可領取一筆滿期保險金。
2、保障作用
兩全保險的保障內容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它主要是能為被保人在保障期間內的身故風險提供保障。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兩全險的內容,大家可以看下這篇文章:關於兩全險,業務員肯定不會告訴你的事!
最後,學姐給大家送上一份超實用的投保攻略,有需要的小夥伴趕緊收藏住: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❷ 生死兩全的保險好不好,親戚給我推薦,我要不要買
這種保險買了也是沒問題的。不過他不是保障終身的,費率相對來說要低些哦。
保險是需要科學配置的,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信我。
❸ 兩全保險的特點是什麼
兩全險,又稱為生死兩全型險,既有壽險的作用,也有生存保險的作用,具有保障性、儲蓄性、給付性和返還性特點。在開始給大家講解兩全險前,大家先補充一下保險知識,方便理解後續的內容:[link]{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https://baoxian.00bx.com/?gid=490661&tag=%E4%B8%A4%E5%85%A8%E4%BF%9D%E9%99%A9%E7%9A%84%E7%89%B9%E7%82%B9%E6%98%AF%E4%BB%80%E4%B9%88&qid=https%3A%2F%2F..com%2Fquestion%2F1375393654376008379.html}
如果被保人在約定期限內發生身故,則會賠付身故保險金;如果被保人期滿後依然健在,那麼就能獲得生存保險金。部分兩全險還帶有額外祝壽金,到約定年齡仍生存額外給予一定比例的保額。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兩全險的內容,可以看看這篇文章:關於兩全險,業務員肯定不會告訴你的事!
1、保障性。能為被保險人在保障期間內發生身故事件提供保障。
2、儲蓄性。被保人在獲得保障的同時還能進行零存整取儲蓄,被保人可將每年繳納的錢存入保險公司。若被保人不幸身故,保險公司將按約定的保險金額向被保人給付保險金;若合同期滿被保險人仍生存,被保人就可領取一筆滿期保險金。
3、給付性和返還性。兩全保險中,無論被保人在保險期間身故,還是保險期滿依然生存,保險公司都要返還一筆保險金。
如果你想投保兩全險,在投保前不要忘記查看這份投保攻略:這樣的投保原則才正確!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❹ 終身壽險和生死兩全保險的區別是什麼,速記
終身壽險是被理財險人在投保後無論何時死亡,理財險人均按照理財險合同給付理財險金的一種理財險。終身壽險具有以下特點:沒有確定的理財險期限。理財險合同的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被理財險人死亡為止。所有的終身壽險都假設被理財險人最高生存年齡為歲。終身壽險的理財險費中含有儲蓄的成分。生死兩全理財險是指無論被理財險人在理財險期限內死亡還是理財險期限屆滿時生存,都能獲得理財險人給付理財險金的理財險。生死兩全理財險具有以下特點:生死兩全理財險是生存理財險和死亡理財險的結合,被理財險人無論是生是死,都可以得到理財險人的理財險金給付。生死兩全理財險的理財險費中含有儲蓄的成分。
❺ 什麼是生死兩全保險
生死兩全險又被稱為混合保險、生死合險,是以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死亡或者期滿生存為條件,賠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
從上面的概念大家可以了解到,生死兩全險不管最後被保險人死亡還是存活都可以獲得保險金,這和壽險就有很大的區別,壽險要求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身故才能獲得保險金,這就是生死兩全的意義所在。
買保險在很多人心裡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保險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不同年齡階段,如何正確購買保險?》
生死兩全險的賠付條件如下:
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死亡,保險公司向其受益人給付保險金,被保險人死亡後為到期的保險費不再續交;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屆滿後仍生存,保險公司則向本人給付保險金,結束保障。
生死兩全險有以下兩個特點:
具備給付型,投保生死兩全險既可以獲得保障,同時又可以進行資金的保存,不管保險期屆滿是否生存,都可以獲得保險金;兼具保障性與給付性,生死兩全險給了被保險人兩種選擇,要麼身故後賠付保險金,要麼期滿生存返還保險金,有了這樣的保障,對於被保險人來說是比較充足的。
❻ 什麼是生死兩全保險
生死兩全險又被稱為混合保險、生死合險,是以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死亡或者期滿生存為條件,賠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從上面的概念大家可以了解到,生死兩全險不管最後被保險人死亡還是存活都可以獲得保險金,這和壽險就有很大的區別,壽險要求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身故才能獲得保險金,這就是生死兩全的意義所在。
買保險在很多人心裡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保險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不同年齡階段,如何正確購買保險?》
生死兩全險的賠付條件如下:
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死亡,保險公司向其受益人給付保險金,被保險人死亡後為到期的保險費不再續交;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屆滿後仍生存,保險公司則向本人給付保險金,結束保障。
生死兩全險有以下兩個特點:
具備給付型,投保生死兩全險既可以獲得保障,同時又可以進行資金的保存,不管保險期屆滿是否生存,都可以獲得保險金;兼具保障性與給付性,生死兩全險給了被保險人兩種選擇,要麼身故後賠付保險金,要麼期滿生存返還保險金,有了這樣的保障,對於被保險人來說是比較充足的。
❼ 生死兩全保險適合什麼人群
生死兩全保險簡稱兩全險,又稱生死保險或返還型保險,指在約定期限內有身故保障,若約定期限內未發生身故理賠,期滿後被保險人依然健在,那麼能獲得生存保險金。
一般來說,兩全保險都以組合銷售形式或主險與附加險形式出現,其真正的保障功能則是由組合中的人身險來承擔。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兩全險的小夥伴不妨看一看這篇文章:關於兩全險,業務員肯定不會告訴你的事!
兩全險往往做強制儲蓄使用,因此適合收入穩定且富裕的家庭人群。但是買兩全險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兩全保險返現有什麼條件。一般來說,兩全險都會附加個別的險種作為附加險。如果兩個保險合同只能賠一個,那麼附加的險種一旦出險,兩全險合同就會終止,多交的錢換來的返現可能也沒有了。所以買兩全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下面這篇文章我們都可以看一看: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
其實,如果追求穩定收益,喜歡性價比高的保險,一般不推薦生死兩全保險。畢竟兩全險的資金流動性弱,而且比起純保障型的保險,兩全險的保障比較一般。所以,想追求高收益,不如選擇增額終身壽險。下面這篇文章給大家推薦幾款高性價比的增額終身壽險:新鮮出爐!五大高收益增額終身壽險別再錯過了!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❽ 兩全保險哪種最好按需投保很重要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這讓居民養老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而購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可保障您的老年生活。對於30歲年輕人而言,投保一份2合適的養老保險很有必要。30歲年輕人買養老保險選哪種好
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適合您的才是最好的。投保商業養老保險時,您要注意以下問題:
1.目前市場上有養老功能的保險產品主要有傳統型、兩全型、投連型和萬能型等幾種。而且商業養老保險從購買到領取,時間跨度可能相隔10年、2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因此投保需要按需進行。
2.商業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金額度應佔到全部養老保障需求的25%-40%。因此,在有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考慮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價等因素,投保人購買20萬元左右的商業養老保險比較合適。
3.對大多數資金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工薪族而言,最好選擇10年、15年或20年期繳方式來存保費。每年(每月)拿出一定量的錢作為保險費,既能滿足儲蓄養老的需求,又不會造成太大經濟壓力。繳費期限不同,保費差別會很大。
4.養老險繳納期限越短,繳納的保費總額越少。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縮短繳費期限是較為經濟的。30歲年輕人購買養老保險,需選擇一個專業的投保平台。作為全國最大的保險電子商務平台,是您投保養老保險的最佳渠道。太平守護一生終身年金保險保障內容:*靈活交費,終身養老*年年領金,八十祝壽*身故返還,財富傳承,身故全額返還已交保險費最低每月花:164元泰康e愛家養老無憂終身年金保險(分紅型)保障內容:*終身養老,領取一輩子*特有分紅保障,抵禦通貨膨脹*月領額等於月交額:交的多,得的多最低每月花:200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❾ 什麼是兩全保險兩全保險值得購買嗎
網上有一句玩笑話,保險就兩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有沒有一種保險,兩個都賠,生不生病或者掛沒掛,都賠錢的?
有,這種產品叫做兩全險,是一種偏理財性質的保險。
不過懂點保險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歡這類兩全保險。兩全險也是比較復雜的金融合同,希望大家先看看這篇文章,再決定買不買。
今天咱們主要聊一聊以下幾個問題:
什麼是兩全險?都有哪些類型?
兩全險性價比如何?值不值得買?
兩全險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缺點?
什麼是兩全險?
兩全險,全稱是生死兩全保險,一般都是定期的保險構成,比如說保障到60周歲,60歲以前身故/得了重疾/意外等責任,賠保額。如果安全活到60周歲一次性的返本付息或者在60歲以前每隔幾年給一筆錢。
兩全保險可以說滿足了國人對保險的期望,生也賠,死也賠,中途掛了給保額,到期沒出事還返還保費給利息,這不就是咱們夢想中的保險嗎?
你要是這么想就代表你還是太年輕啊。保險公司難道傻嗎?幫我們存錢然後還給你保障,出了事賠錢,沒出事給利息?老百姓還能佔到保險公司和精算師的便宜不成?
先別急,咱倆詳細說一說。
這里有個重要的知識點,就市面上的兩全險,市面上的大多數保險公司都不會單獨售賣兩全保險,而更多的是跟健康型險種一起組合的方式來售賣。
兩全險都是由兩款險種構成的:
主險兩全險+附加險(重疾/壽險/意外險/防癌險)
分了四種形式:
組合各有功能
其中,主險為兩全險發揮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滿期金(返還105%-150%保費)而真正的保障功能,則是由其附加重疾險/壽險/意外險/防癌險來承擔的。
舉個例子
比如常見的兩全壽險性質:
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買了這保險,要是在約定的時間內達到了理賠標准,保險公司賠你一筆錢,這筆錢就是死亡保險金;要是在約定的時間過後還依然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的,OK,恭喜你,保險公司還是會賠你一筆錢,這筆錢就是生存保險金。
兩全險值不值得買?
有人說:「所以有返還很好嘛!雖然那不是'本'!也是錢啊!」
但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再者人人皆知通貨膨脹的存在,這個「本」根本不值得一提。 30年後給你的返錢不值一提啊…想想80年代特別牛的萬元戶,放在今天是不是聽起來有些emmmm?
更重要的是有沒有想過,兩全險和純保障型保險的保費差價是多少呢?
用最簡單的定期壽險PK兩全壽險作為對比吧。
方案一:配置兩全險
保額:10萬元
每年保費:9900元
繳費方式:交20年保障30年,到期返還所有保費
20年保費為:9900元*20年=198000
方案二:定期壽險+多餘保費儲蓄投資,年化復合收益4%
消費型的定期壽險,同樣的年齡和保障條件下:
保額:10萬元
保費:每年只需要300元 同樣交20年保障30年
對比下來,每年節省9900元-300元=9600元的保費,20年持續投資收獲42萬元。
假設我們把這節省下來的保費陸續投資,按每年4%的收益計算,在保障結束的那天,我們會得到約42萬!
30年後,一個領到19.8萬,一個自己做投資能達到42萬,中間20多萬差價的錢,保險公司輕松賺走了。
主險兩全險(承擔滿期金功能的險種)占據了絕大部分的保費成本,佔比超過70%。為了能夠獲得所謂的「返本」,為此卻要每年付出更多的保費。
本來300元/年就能解決的保障問題,卻偏偏要花9900元/年,你確定這真的是你想要買的保險產品嗎?
相信看到這里的朋友已經有清晰的認識了,兩全險真的不太劃算。
買更劃算的純保障型保險,再把省下來的錢享受4%的收益,在我們30年後保單到期的那一天,難比兩全險返還的少?如果實際的收益率不止4%,未來的錢遠遠不止這個金額。對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筆賬希望大家都能算得清楚。
兩全險有哪些優缺點?
1.交了2份保險的錢,最後只能得到1份保險的賠付
兩全險看起來是穩賺的產品,實際上變相的捆綁出售,兩者只賠付一項保額。
雖然說是兩全,但是兩全險的保險金和附加的保險金是二者擇一賠付的。賠付過其一後,合同就結束了。
作為組合產品,假如重疾險先行做出了賠付,那麼兩全險那部分的責任也會隨之消失,期滿金也不會給到你了。等於交了兩份保險的錢,最後只能得到一份保險的賠付。
很多線下老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兜售的重疾險產品都是這種兩全險,保費真的太高了。
2.價格限制,真正你需要的保障缺斤短兩
因為兩全保險的保險金給付是必然的,所以其保險費率比較高,也就是咱得花多點錢。
可咱花了那麼多錢,實際上買到的保障卻是存在明顯不足的。
占據了70%以上的保費要用來到期返還,剩下的兩全保險的保障責任少的可憐,或者保額不夠高。買的時候還以為它「兩全其美」,等到出事了卻成為「雞肋」。
3.理財功能真的很弱,又要強制儲蓄
每年要強制存一筆錢進去,否則保險合同就失效,前面的錢就這么打水漂了。
理財功能的兩全險這個收益還真沒多高,也就跟銀行差不多,可存銀行人家起碼還允許你隨時取出來花啊。
要真碰上啥急需用錢的情況,你能用這份保障不夠的兩全險合同乾瞪眼,還是選擇投資收益的銀行能快速變現?
最後總結
相信大家也已明白兩全險「兩全其美」的背後其實是「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了。
普普通通的兩全險是很少有人買的,因為收益率太低了,有時候算算,可能一年也就是2%不到,還真沒必要買這么雞肋的保險,一交就是十年二十年。
實際上,我們並不排斥理財功能的保險,只是不認同收益率低卻又流動性很差的兩全險。
理財的部分會吞噬重疾保障,導致保障不足,真的到要用上的時候,又難以變現,出現大病或者身故重大變故的時候,純保障型的保險才能發揮保險的杠桿效應。
任何一個產品都無法同時滿足安全性、流動性和高收益。 一定要有所取捨,那就要權衡哪個是你最最最需要的轉移風險。
因此要獲得充足的保障,還是更建議純保障保險的搭配做足了再談理財,不要浪費每一筆未來派上高杠桿用場的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