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鎮哪個最好
A. 廣州金融街花溪小鎮好不好
金融街·花溪小鎮
優點:
1、2km上京港澳高速,5km上大廣高速,自駕交通方便。
2、項目北側3km左右是九龍湖度假區,小區內綠化做得較好,還有小溪從小區穿過,風景、環境都不錯。
3、東南側800可享受北興鎮的配套,包括北興醫院、萬大廣場、金富盈購物廣場老區配套
4、實用率高,戶型方正,還有贈送空間。
5、以珠江新城為中心,畫半徑的話,價格比同位置的價格都低
缺點:
1、九幾年拿地, 產權縮水。
2、之前未知開發商,金融街近兩三年才接手的,所以需要了解清楚產品是金融街開發,還是之前開發商開發金融街接受改造
3、離鍾落潭地鐵口直線距離5.5km,車行距離更遠些,出行暫時不便。
5、配套設施不足,鎮一級配置
B. 全國第四座Costco選址金融小鎮,因為夠偏還是三江匯
01
遲遲未見動靜的「南啟」板塊——三江匯,果然拿的是一張「X」牌——無限可能。
最近,有網友爆料,繼上海(2家)、蘇州之後, 內地第四家Costco(開市客)落戶杭州 。
企查查又一次「泄露天機」。
開市客(杭州)貿易有限公司地址在聞堰街道 湘湖金融小鎮二期 ,成立時間為2020年7月29日,注冊資本16000萬美元,由Costco中國和美國公司各佔50%股份。
問題來了:金融小鎮該哭還是該笑?
按照Costco的選址策略,通常是 偏遠的郊區 。比如中國首店就開在了上海華漕。
這是上海著名的「三不管」地帶,位於閔行、長寧、青浦、嘉定四區交界,地鐵2號線在附近經過,因為虹橋機場的原因,在淞虹路與虹橋機場約6公里的漫長線路上,並未設站。
附近居民曾聯名要求增設一站,也沒能成功。
另一家店,位於浦東的周浦。這個地方有多遠?距離迪士尼只有5公里了!
換個坐標就是:距離陸家嘴直線16公里、靜安寺19公里。
難道Costco看中金融小鎮,也是覺得它夠偏遠?符合自己的客群定位: 城市中產,要有車,周末來集中采購。
這不是一家普通的美國商超。
「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透露,除了自家公司,在美國他唯一推薦的公司就是Costco。巴菲特曾調侃老友:芒格臨死前都要再誇一次它。
雷軍把這家商超稱作「是一種信仰」:進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價錢,只要閉上眼睛買。
確實,見過大世面的上海人,用行動證明了雷軍的說法。
去年, Costco中國首店在上海開張的盛況直接上了熱搜 :因為商場被擠爆了,開業當天下午就不得不暫停營業,排隊結賬要兩小時、停車位要等3小時。
hold不住的可不止上海人。一向溫和的加拿大人,也抵擋不住它的誘惑,動不動就有網紅視頻從大洋彼岸紅到中國,又有人為了搶它家的車位大打出手。
便宜,是這家商超最大的賣點。
據說,Costco規定,任何商品定價後的 毛利率不得超過14% ,有人算過,除掉成本後凈利潤約3%。而沃爾瑪的毛利是40-60%。
在上海店,市價2500元的茅台,只賣1499元。茅台酒廠甘願為它直接供貨,不讓中間商賺差價。
Costco的賺錢之道是 收會員費 。在中國是299元,聰明的上海人發現,辦張卡去搶一瓶茅台,也是可以回本的。於是有人買完就退卡,又貢獻了一次熱搜。
商業模式的成功,前有盒馬鮮生,並帶來了副產品——盒馬房。
Costco房會是下一個風口嗎?畢竟可以不用搶車位,天天「薅羊毛」。
02
就是這樣一家「封神」的網紅商超,要來杭州了。可以想見,開業時,隨之而來的也是洶涌的人潮。
而一直默默無聞的湘湖金融小鎮,不管是哭還是笑,反正先賺了第一波流量。
粉絲群里、論壇上,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 金融小鎮在哪? 周邊房價會漲嗎?
金融小鎮在湘湖風景區東麓,風情大道以西,一期已於去年開街。但這個慢生活街區很少有人知道。
風情大道以東,就是南卧的西部。這里有大量的住宅區。
實際上,Costco選址雖然偏,但也很會 「傍IP」 。在上海,是虹橋商務區和迪士尼。
在杭州,金融小鎮還隱藏著另一個 更大的IP——三江匯,杭州未來城市實踐區。
三江匯包括杭州4個區10個鎮街(西湖、濱江、蕭山、富陽),以及之江國家 旅遊 度假區、湘湖 旅遊 度假區2個度假區。
總面積約450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主城區的70%,是濱江區的6倍。
其中重點管控區265平方公里,約有半個錢塘新區大。現狀戶籍人口46萬人,常住人口60萬人。
03
三江匯是杭州「南啟」的重點區域,和「東整、西優、北建、中塑」幾兄弟比起來,是進展最慢的,卻很可能後發制人。
最近,《 三江匯綠心公園 詳細規劃設計》方案徵集公告發布,確立了 先導區和啟動項目 。
綠心公園規劃范圍約32.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0.6平方公里,陸域面積21.8平方公里),包括 東江嘴、長安沙和義橋地區 。規劃協調范圍約54.1平方公里,為綠心公園周邊需統籌協調、綜合布局的地區。
綠心公園是「未來城市」實踐區規劃明確的先導區塊和啟動項目,是三江匯地區「一川展卷、兩翼湘靈、三江匯心、田園組群」的核心。
「南啟」的大幕正式拉開了。
實際上,今年4月,三江匯規劃曝光後,「南啟」已經按上了加速鍵。有關三江匯的消息,開始頻頻流出。
4月1日,杭州市招標《杭州市耕地保護和全域土地整治規劃》,將 三江匯區域與錢塘新區、臨空示範區、火車西站高鐵樞紐並列成為杭州市重點建設區域 。
4月5日,《城市規劃》刊發《未來城市及其規劃 探索 的「杭州樣本」》,介紹三江匯未來規劃。
4月23日,市規劃編制中心副主任吳為、市規劃院副總規劃師黃文柳一行到濱江區 專題調研「三江匯·未來城市實踐區」景觀控制規劃 。
4月26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 探索 湘湖和三江匯流區塊「未來城市」實踐區建設」被列為市政府報告「抓好重點區塊建設」篇章之首 。
5月22日,三江匯地區空間布局專項工作組舉行首次例會。
5月26日至28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張勤副局長帶隊赴濱江、富陽、西湖和蕭山區開展 三江匯實地踏勘 和調研座談, 先後考察了濱江智慧新天地、白馬湖創意產業園、東洲島亞運會水上運動場館、之江凈水廠、雙浦鎮土地流轉項目、聞堰老街、義橋鎮浦陽江岸線生態修復工程等平台和項目的規劃建設情況。
6月5日,杭州召開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推進大會,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表示, 啟動建設湘湖和三江匯流未來城市實踐區,努力唱好「西湘記」 ,打造最江南、最藝術、最 科技 、最國際的傳世力作,做到 橫空出世、閃亮登場 。
6月28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張勤副局長再次帶隊赴三江匯地區,與各區就空間布局方案階段性成果進行深入對接、交換意見、凝聚共識。 三江匯地區空間布局研究已進入方案深化細化階段。
7月28日,市政協召開湘湖和三江匯流區塊發展專題協商會,提出 借鑒雄安新區的先進理念 ,開啟未來城市「杭州方案」的 探索 。
04
很明顯,三江匯在加速前進。
這是被市領導給予厚望的 杭州發展「絕版之地」 , 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Costco的到來、綠心公園的規劃啟動,或許都只是「前菜」。
此前流傳出的軌交四期方案中,三江匯也成為重點布局的區域: 規劃軌道線路總長90公里(新增79.8公里) ,設置28個站點(新增22個) 。
除了已經在建的6號線,三江匯還將
優化兩條普線 :1號線、 10號線
新增兩條快線 :32號線、 33號線
新增四條普線 :11、 12、 19、 20號線
其中,網傳會 進入四期小方案10條軌交中, 三江匯就有1號線南延、4號線南延、10號線南延、12號線、32號線,佔了一半。
若果成真,三江匯就是軌交四期的最大贏家。
在擁江發展的大格局下,錢塘江向東的發展規劃已經飽和,向西是必然趨勢。
三江匯到底會為杭州的未來帶來什麼?歡迎加入耳朵樓市粉絲群參與討論,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樓市消息。
C. 蘇州蘇州金融小鎮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蘇州蘇州金融小鎮
城市:蘇州
樓盤位置: 新區 科鴻路南, 景潤路綠化地東
開發商: 蘇州招商融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72201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20%,共0棟樓,停車位642
周邊配套:學校:高博軟體技術學院,蘇州市紡織中等專業學校,蘇州潘多拉雙語幼兒園
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木瀆鎮天池站
銀行:中國銀行,浙商銀行(蘇州新區支行),中國光大銀行(高新區科技城支行)
交通:小茅山東310路東線 310路西線。馬澗路錦峰路東353路 355路 356路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D. 金融小鎮的優勢有哪些
如果入駐的是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的話,就能享受金融,貿易,投資,稅收等多重自貿區政策。除此之外,為促進金融貿易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省市兩級政府及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出台專門政策支持支持建設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發展。
E. 杭州湘湖金融小鎮有什麼特色之處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不知從何時起,“慢”不僅是一個形容詞,更成了無數都市人心中的炙熱追求,它象徵著一種舒適輕松的生活狀態,彰顯著從容不迫的生活追求。此次蕭山之旅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湘湖金融小鎮,這里的慢生活步行街彷彿被按下了快退鍵,歲月無聲,此刻方知生活。
拾級而上,來到了小鎮的石橋,這里成了全區的最佳觀賞點,近處湖光瀲灧,遠處青山環抱,大片的金色稻田與各種花卉相互碰撞,營造出不拘一格的美感,清風徐來,夾雜著湖畔的柔情,數不盡的塵囂都溶解在了這一汪湖水之中,慢意湧上心頭。
F. 廣州金融街花溪小鎮怎麼樣
金融街·花溪小鎮
優點:
1、2km上京港澳高速,5km上大廣高速,自駕交通方便。
2、項目北側3km左右是九龍湖度假區,小區內綠化做得較好,還有小溪從小區穿過,風景、環境都不錯。
3、東南側800可享受北興鎮的配套,包括北興醫院、萬大廣場、金富盈購物廣場老區配套
4、實用率高,戶型方正,還有贈送空間。
5、以珠江新城為中心,畫半徑的話,價格比同位置的價格都低
缺點:
1、九幾年拿地, 產權縮水。
2、之前未知開發商,金融街近兩三年才接手的,所以需要了解清楚產品是金融街開發,還是之前開發商開發金融街接受改造
3、離鍾落潭地鐵口直線距離5.5km,車行距離更遠些,出行暫時不便。
5、配套設施不足,鎮一級配置
G. 做金融去哪個城市最好
比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業發展情況: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總體而言,北京的金融業體量最大,因為國有資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資資本;
深圳後發優勢明顯,代表民間資本。
各有特色,各領風騷。當然,規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實力的比拼還需要從區域經濟發展、商業環境、城市基礎設施、人才集聚效應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根據一家國際權威機構編制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五個維度:商業環境、金融業務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及城市聲譽、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這些標准遴選出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國內城市按照上述標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會覺得很不爽,就因為我霧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負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數據你也會為北京鳴不平。當然,更多的還是從金融業務規模來講。
金融行業規模
從金融資產總額、金融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金融業稅前利潤等來看,北京都大幅領先上海及深圳,雖然其GDP落後上海2300億元。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1.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這一點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級的國有金融機構,工農中建總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等;
2.金融業稅前利潤深圳後來居上,與上海齊平,且增速雖大幅落後北京,卻高於上海近7%;北京的稅前利潤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業生產總值北京小幅領先上海,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追趕;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對金融業的依賴較大。
銀行業實力比拼
決定金融實力的絕大部分因素是銀行業。北京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為主,而上海雖只有交通銀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但擁有22家外資銀行金融機構,縮小了與北京的資產總額差距。深圳的銀行業相比北京上海較弱,從北京的銀行法人機構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銀行業人均擁有資產1.46億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擁有資產約0.8億元。
按照北京銀行業金融機構4000億元假設(實際遠遠不止4000億元,還未計算信託、財務公司、金融租賃等其他銀行業機構),則北京的人均產值359萬元、上海288萬元、深圳585萬元;
利潤率即使按照10%計算,實際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頭,遠遠不止10%,這樣計算人均收入:北京36萬、上海29萬、深圳59萬,中位數也是41萬元。
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深圳蓮花山公園的相親牆上面秀優越的好多都是銀行員工了。
不信,有圖有真相~
證券業實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擁有法人證券機構數量相當,但管理的資產規模北京卻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這也不難理解,北京有四家國有大行、巨型國有資本,對於二級市場股票投資、股票承銷發行、財務顧問等並沒有那麼重視,反倒是深圳後來居上,資管規模及增速都領先。注意,這是2014年的數據,2015年增速估計不會這么高了,因為這一輪牛市(哦,不,應該說上一輪了)正好是從2014年7月開始的。
但北京的證券業在支持實體經濟上,遙遙領先上海及深圳,國內非金融機構通過股市籌集的資金額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國最大的兩家「賭場」(噓噓,小點聲)。
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對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
上海上交所(戰略新興板):
上交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定位為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戰略新興板側重於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深交所(創業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總值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定位為中小型企業,較上交所要求略低,創業板門檻也比戰略新興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掛牌公司達1572家,累計掛牌企業362家,投資者總數達48675戶,是2013年年末總數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企業,與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類注冊制,屬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