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業有哪些央企

金融業有哪些央企

發布時間: 2022-10-31 17:41:30

A. 國企金融單位有哪些

一、正文回答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分析
國有金融機構,包括國有政策性銀行及各級分支機構,國有商業銀行及各級分支機構、所屬全資及控股公司,國有全資及控股的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各級分支機構、所屬全資及控股公司。國有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國家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機構。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中央銀行、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外資、僑資、合資金融機構四大類。
三、國企單位需要政審嗎?
通常是不需要的,不過部分國企特殊崗位需要政審。比如像黨務、秘書、機要以及行政人事等等這樣的特殊崗位就要求需要政審,甚至有些國企單位的財務人員也要求政審,具體可以看國企招聘簡章,招聘簡章上會有詳細招聘流程。

B. 金融行業的央企都有哪些啊

有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是中央金融企業,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國開行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展望未來,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背景下,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歷史任務,開發性金融仍將長期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開行將堅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進一步完善開發性金融運作模式,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設國際一流的開發性金融機構,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C. 不歸國資委管理的19家大型國有企業(金融,鐵路等)名單有哪些

國家郵政局管理: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包括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文化部管理: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動漫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數字文化集團、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中國銀行業監管會管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
中國保險監管會管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教育部管理: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公司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管理:中廣傳播集團
拓展資料
非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隸屬於國資委目前共有128家中央企業,隨著重組進程加速,這個數目還會變。
國企分兩種,央企和地方國企。中央企業全稱為「中央管理企業」。由地方委、國資委任命的,就是地方國企。 一般認為,央企主要特徵有三: 經過多年持續重組整合,目前央企有128戶。 根據產權屬性和管控主體,可以將央企大體分為三類:實業類中央企業,金融類中央企業,其他部門管理的中央企業。
一、實業類央企 主要是96家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也就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所指的央企。
二、金融類中央企業 主要為由財政部(或委託匯金公司)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金融、保險、證券類企業,計27戶。
三、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主要為5戶由財政部代表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央企都是國企,而國企未必是央企。國企是全國所有制企業的簡稱,包括央企在內。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全國目前央企一共157家,都是各行業的領軍企業,例如中石化、中石油、中航等。 一、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企有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有歸口於中央其他部委的。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 二、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 三、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四、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壟斷企業。

D.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4)金融業有哪些央企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

E. 金融行業的央企都有哪些啊

有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是中央金融企業,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國開行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展望未來,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背景下,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歷史任務,開發性金融仍將長期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開行將堅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進一步完善開發性金融運作模式,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設國際一流的開發性金融機構,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F. 哪些銀行是央企 銀行央企是哪四家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及其中國銀行是央企銀行,四大銀行是由國家直接控制的四大國有銀行,其中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主要負責國家控制。這四家銀行代表著中國金融資本力量,銀行是商品經濟不斷完善的產物,也是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就是哪些銀行是央企的內容。

銀行的起源

銀行起源義大利的班卡,是市場上最早的貨幣兌換櫃台,在中國之所以被稱為「銀行」,與中國經濟發展史有關。在中國歷史上,白銀一直是主要的貨幣之一,「銀」通常代表著金錢,「行」是大型商業機構的名稱,從而稱為銀行。經營貨幣的大型金融機構被稱為銀行,這在太平天國洪仁干撰寫的《資本管理新章》中首次出現,最早的銀行是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後來荷蘭在阿姆斯特丹設立了銀行,德國在漢堡設立了銀行,英國在倫敦設立了銀行。以上就是哪些銀行是央企的相關知識點,內容僅供參考。

G. 央企有哪些單位

央企的分類

廣義上來說,我國的央企目前共分為四大門類,分別為:實業類央企、金融類央企、文化類央企以及行政類央企。

1、實業類央企

實業類央企,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即可看出,指的是從事實業生產及運營的企業,實業類央企也是我國央企的主力構成,屬於狹義上的央企,實業類的央企由國資委管轄,每年國資委都會在其官網上更新實業類央企的名單,截止到2020年末,這個名單共有97家企業,具體如下:

所以現在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只是原來鐵道部的一個企業功能而已,與原來的鐵道部並不等同,我們從目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東福的履職也可看到,在就任前他是交通運輸部的副部長(副部級領導)。

H. 中國有哪些四大央企

中國四大央企分別是華潤、中信、招商局、光大。

1、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

創始於1938年,前身是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

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

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

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

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央企業。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是橫跨金融與實業、海內與海外,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租賃、投資和環保、文旅、醫葯等實業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2016年8月,中國光大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68位;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光大集團排名322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42位;

2020年4月,財政部批復同意光大集團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增發股份,匯金公司將其持有的公司102.51億股A股股份轉讓給光大集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網路-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網路-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網路-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I. 金融企業具體有哪些

1、銀行;
2、證券公司(投資銀行);
3、保險公司;
4、信託公司;
5、抵押貸款公司。
PS:只要是參與金融市場交易,且主要業務是以金融產品為主的公司均可認為是金融類企業。

J. 央企銀行有哪幾家

央企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銀行為依據法律建立的經營貨幣信貸事務的機構,商品經濟不斷提升的產物與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根據類型可分為政策性銀行,中央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商業銀行。

銀行的作用

1 、銀行作為貨幣經營的企業,有利於為社會資金的籌集提供便利,作為金融機構的重要構成,可調劑資金餘缺情況,促進社會再生產的不斷運行;

2 、銀行可作為貸款人與借款人的中介,它憑借吸收存款的方式集中社會中的閑置貨幣資金與小額貨幣節余,繼而通過貸款的方式給需要貨幣補充的人提供使用,利用控制貸款的投向規模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3 、銀行可發揮充當信用中介的作用,為商品的生產人與商品開展貨幣的結算,收付等事務。

熱點內容
010592基金怎麼回事 發布:2025-08-11 14:19:56 瀏覽:713
if滬深300期貨怎麼買 發布:2025-08-11 14:10:16 瀏覽:851
黃金期貨怎麼看盤 發布:2025-08-11 14:01:02 瀏覽:102
股票交易時間春節會停嗎 發布:2025-08-11 13:16:20 瀏覽:730
五一節後股市如何預測 發布:2025-08-11 12:39:39 瀏覽:199
a股和基金哪個適合理財 發布:2025-08-11 12:15:27 瀏覽:939
股市投100萬傭金最低多少 發布:2025-08-11 12:06:19 瀏覽:524
退市股票漲跌幅限制 發布:2025-08-11 11:36:36 瀏覽:412
廣東基金從業資格證要多少錢 發布:2025-08-11 11:28:52 瀏覽:965
選修股票投資實質了解了 發布:2025-08-11 11:14:07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