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以如何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❶ 2022年金融科技活動周:商業銀行秀出科技范兒
作者:萬木
近期,為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在2022年全國 科技 活動周期間開展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積極開展以「走進 科技 你我同行」為主題的「2022年金融 科技 活動周」。5月21日至28日活動期間,各銀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公眾展示了 科技 促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科技 賦能銀行高質量發展等成果。
工商銀行:極智工行
活動期間,工商銀行面向公眾展示了其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體系,主要包括「貼心工行、極智工行、無界工行、放心工行」,旨在以「服務+、智慧+、場景+、安全+」為核心表達,更進一步促進工行「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的實施。其中,「極智工行」通過手機銀行等線上平台,打造一系列體驗式活動,體現「更開放、更實惠、更便捷」的價值理念,提升個人客戶體驗,塑造良好服務口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實現從「做功能」向「做體驗」的轉變。工行將「客戶需要什麼,銀行就提供什麼」作為產品創新的基礎邏輯,打造了工銀智能資產配置、AI投、工銀e繳費、工銀e賬單、工銀無感支付、工銀速匯等明星產品。
二、用技術創新讓服務更便捷。工行創新風險評估技術和模型,推出了一系列以工銀融e借、工銀小微e貸為代表,無面審、無擔保、無抵押,完全基於信用的新型融資產品。這類產品申請便捷,期限靈活,秒貸秒放,使客戶感受到集 科技 與業務於一體,匯智能與便捷於一身的產品創新成果。
三、更加精準地回饋客戶。為了讓客戶更直觀地體驗到「獲得感」,打造工銀愛購、e商助夢計劃、工銀惠聚、品悅美好生活等特色品牌,讓客戶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農業銀行:精準服務助力鄉村建設 為「三農」插上 科技 翅膀
活動期內,農業銀行向公眾展示農行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推動 科技 規劃落實,以 科技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促進金融普惠民生,為客戶提供智慧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農業銀行作為服務「三農」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聚焦廣大縣域農村客戶的痛點和難點,將服務「三農」70多年的深厚積淀與數字化新興技術相結合,強化 科技 賦能鄉村振興。深入研究農戶金融需求,創新推出「惠農e貸」線上金融產品;研發推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台,助力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聯合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推出「富民貸」惠農信貸產品,為鄉村振興引入「金融活水」。
農業銀行堅決貫徹落實國家 科技 強國、數字中國、網路強國等戰略部署,著力打造客戶體驗一流的智慧銀行、「三農」普惠領域最佳數字生態銀行。
中信銀行:建設一流 科技 型銀行
中信銀行在活動中面向公眾大力宣傳各類金融知識、金融 科技 創新成果。
近年來,中信銀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順應發展趨勢,始終堅持建設一流 科技 型銀行的目標,先後落地了多個 科技 創新項目。2021年,中信銀行在人行 科技 司的指導下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暨金融業生僻字治理工作成果發布會活動,正式將解決生僻字問題的全套「中信方案」開源,推廣生僻字產品標准化,與全行業共享成果。同年,中信銀行全面啟動了「信創全棧雲項目」,致力在十四五期間,搭建全面支持雲原生、國芯國魂的「分布式全雲架構」,在 科技 服務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顯著提升中信銀行的綜合 科技 競爭力。
中信銀行表示,將持續積極踐行服務客戶的使命擔當, 探索 新技術的業務應用,使金融 科技 創新成果真正惠及廣大公眾,全力打造「有擔當、有溫度、有特色、有價值的最佳綜合金融服務提供者」。
中國銀聯:積極開展全國 科技 活動周線上宣傳活動
除上述商業銀行之外,中國銀聯也積極響應全國 科技 活動周,在5月21日至5月28日期間,通過線上高校專場公開課、金融數字化論壇、線上展廳等形式開展系列科普宣傳活動。
「金融 科技 線上公開課」面向廣大高校師生開放,中國銀聯邀請大數據、風險控制、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專家,介紹相關課題技術研究與應用,便於高校師生增進對金融支付行業前沿 科技 的了解;
「金融數字化線上論壇」是中國銀聯聯合上海金融數據港、上海金融 科技 產業聯盟,邀請同業單位開展金融 科技 發展的技術應用交流,論壇涵蓋區塊鏈、雲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和移動支付等多個應用場景,從行業趨勢、技術發展、業務創新等不同維度和視角暢談行業金融 科技 發展新成就;
為提升公眾參與體驗,活動期間,銀聯面向 社會 公眾開放銀聯「金融 科技 成果虛擬展廳」,該展廳全面展現銀聯成立20年來在金融 科技 領域的創新成果,將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沉浸式線上觀展體驗。此外,銀聯還策劃了「金融 科技 及科普宣傳展示」,整理了涵蓋金融 科技 、安全科普、便民創新等領域的科普圖文及視頻,通過各渠道向公眾展示。
除線上外,各銀行還採用電腦播放宣傳視頻、製作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折頁、受理咨詢答疑、利用營業網點LED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和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等各類金融創新產品及知識,讓廣大公眾在體驗到金融 科技 帶來智能化、便捷化金融服務的同時,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了身邊的金融創新,增強了金融安全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有效提升了金融 科技 活動周的影響力。
近年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在數字技術賦能下,通過深耕金融 科技 領域,銀行業進一步釋放 科技 價值,推動全棧數字化建設,全面提升流程管理效率、風險定價能力、精細化運營能力,服務效率持續提高,有效助力銀行業高質量數字化轉型。通過此次活動,商業銀行將繼續加大5G、AI、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 科技 創新能力,全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責編:方傑)
❷ 神州信息:以數據為核心助力農業農村授信和融資
神州信息指出,農業農村需要藉助 科技 創新力量,通過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等方式,實現「資產數據化—數據資產化」的轉變,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神州信息表示,公司助力振興鄉村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加速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融合農業場景推進數字農業管理、數字農業的發展。二是推進三農數字化工作中,沉澱三農數據,並且打通農業、稅務等政務數據,數據融通,釋放數據價值。未來數據是城市管理決策、城鄉融合、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提升農民信用至關重要的基礎資源,要提前做好數據規劃。三是要充分發揮金融資本,以金融 科技 賦能金融資本下鄉促進農業發展和鄉村建設,規避金融風險,穩健農業產業發展。
❸ 合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農村發展帶來哪些助力
合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農村發展帶來哪些助力?立足新的發展階段,一項重要任務是抓好「三農」工作,特別是把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與農村振興有效結合起來,使扶貧基礎更加穩定,成果更加可持續,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步伐,全面推進農村振興。
四是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助力農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一方面,要在「硬體」上下功夫,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在「軟體」上下功夫,解決信用信息不對稱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薄弱的問題。
❹ 什麼是農村金融的主要力量
農村金融[1]「[2][3][4]就是農村的貨幣資金融通」(鞏澤昌,1984:P4-20;張琳,1984:P1-10)、「是一切與農村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有關的各種經濟活動」(丁文詳等,1988:P47)、「是貨幣、信用、金融與農村經濟組成的『融合體』」(舒子塘,1989:P10)、「是農村貨幣資金運動中的信用關系」(王世英,1992:P1)、「是以信用手段籌集、分配和管理農村貨幣資金的活動」(李樹生,1999:P29)、「是指農村貨幣資金的融通」(王紹儀,2002:P115)。
「千村調查」是上海財經大學堅持8年的以「三農」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大型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研究項目,2015年的主題是「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與使用」。8月27日,從項目發布會上獲悉,調查顯示我國農村金融滲透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經濟不發達地區金融普惠工作亟待加強。[5]
中文名
農村金融
組成
貨幣、信用、金融與農村經濟組成
相關書籍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一般來說,我國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指的是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農村信用社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農村信用社債務承擔責任,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享有民事權利。其財產、合法權益和依法開展的業務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主要目的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按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規定,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
❺ 為什麼發展普惠金融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
通過發展普惠金融,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得到了提升,金融知識也獲得了普及,有利於讓農村人口享受到金融服務帶來的紅利,從而促進鄉村振興。
❻ 中國銀行鄉村振興項目貸款意義
鄉村振興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產業興,則百業興。有了雄厚的產業基礎,鄉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才有基本的經濟保障。農村金融組織作為重要的資金供給渠道,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過程中將會支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與經營體系。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可以推動農村地區依託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化農村區域布局、產業結構,吸引社會資金助力鄉村發展,面向新需求,扶持新產業,培育新業態,創造新模式,為鄉村產業興旺提供動力。
鄉村旅遊和特色小鎮等項目建設,需要依託農村金融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鄉村倉儲物流等交通服務業的發展,可以降低運輸成本,也需要金融支持。鄉村綠色生態建設,農田水利設施改善,農業多功能發揮,公共服務均等化,都離不開金融支持,這將為鄉村生態宜居鋪下基石。
農民既是鄉村振興的受益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建設主體,只有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滿足了農民的金融需求,才能為鄉村的有效治理注入強大活力。農村金融組織深入農村社區、涉農企業,為廣大農民提供綜合信息、咨詢、培訓等社會公共服務,引導農民懂投資、會技術,調動農民的主體性,為農民生活富裕發動引擎。
❼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如何有效破解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難點
我認為金融機構應該降低貸款利率,而且政策性的銀行應該在鄉鎮開設分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更多的資金流向農村,有利於我們國家鄉村振興工作的跡象。
鄉村振興戰略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夠讓我們國家的經濟獲得增長另外一方面也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獲得更好的生活金融在這方面所能夠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必須要加大力度引導金融機構下沉。
給農村更低的優惠利率
給農村更低的優惠利率,其實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那些有能力的人以更低的利率貸到款,從而能夠把這些資金投入到真正有需要的領域和行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發揮金融的作用。
鄉村振興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我們國家在未來10~20年的時間之內,都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農村,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變得更有錢,對於我們國家的城市的發展來說,也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
❽ 銀行辦公室怎樣結合崗位實際助力鄉村振興
摘要 您好,我給出的建議是成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工作小組,建立「一把手」親自抓、班子成員帶頭抓、全員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狠抓措施落實,做到組織有力,責任到位,推進有序,同時成立鄉村振興業務發展部,建立「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民生工程各項措施的督促檢查、考核評估機制,推動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落地實施。
❾ 平安銀行近年來對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做出了哪些貢獻
據我所知,平安銀行依託數字鄉村生態圈,通過融資、融智、品牌和科技四大賦能,推動綜合金融與三農場景兩者結合,打造出集政府、農業龍頭企業、銀行、保險、農研院所於一體的產業振興共建平台,為鄉村振興貢獻了平安力量。這一切,都是為了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積極響應「共同富裕」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