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賬准備和待處理財產損益怎麼解
『壹』 會計科目中的待處理財產損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核算公司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本科目下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兩個明細科目。盤盈時貸記本科目,盤虧時借記本科目。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資產類賬戶。符合「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這一規則,「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有點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餘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了,而進入損益類科目。
(1)壞賬准備和待處理財產損益怎麼解擴展閱讀:
待處理財產損溢的核算
1、本科目核算單位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2、盤盈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材料」、「管材」、「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
盤虧、毀損的各種材料、管材、庫存產品、固定資產等,借記本科目和「管材攤銷」、「累計折舊」等科目,貸記「材料」、「管材」、「器材成本差異」、「產成品」、「固定資產」等科目。
3、各種盤盈、盤虧和毀損的財產物資,按照規定程序經批准轉銷時,對盤虧、毀損的財產物資,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和可收回的保險賠償及過失人賠償,即借記「材料」、「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再按照扣除後的凈損失轉銷。
4、材料、管材在運輸途中發生的短缺和損耗,屬於合理的損耗,應計入材料、管材的采購成本;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自「器材采購」科目轉入「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尚待查明原因和需經批准才能轉銷的損失,先通過本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後,再分別處理。
5、本科目應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科目。
6、本科目月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溢余;如為貸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
『貳』 固定資產清理、待處理財產損益和資產減值損失與壞賬准備的區別與聯系
「國定資產清理」是在固定資產的報廢和出售,以及因各種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而遭到損壞和損失的固定資產所進行的清理工作。在處理結束時就結轉了,借方登記固定資產轉入清理的凈值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貸方登記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其貸方余額表示清理後的凈收益;借方余額表示清理後的凈損失。清理完畢後凈收益轉入「營業外收入」賬戶;凈損失轉入「營業外支出」賬戶。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在盤盈或盤虧是轉入的,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在處理結果出來時結轉相應的科目。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准備」「壞賬准備」等,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壞賬准備」
壞賬准備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採用備抵法。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要估計壞賬損失,設置「壞賬准備」賬戶。備抵法是指採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計壞賬損失,提取壞賬准備並轉作當期費用。實際發生壞賬時,直接沖減已計提壞賬准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余額的一種處理方法。
『叄』 待處理財產損益、壞賬准備、資產減值損失的處理
固定資產清理是在處置固定資產時用的科目,待處理財產損益是在財產清理盤虧,盤盈時用的科目。資產減值損失是由於市場變化導致資產實際價格低於賬面,謹慎性原則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壞賬准備是考慮到應收賬款可能有些收不回來,也是謹慎性原則。
『肆』 待處理財產損益、壞賬准備、資產減值損失的處理
一、壞賬准備的主要處理方法:
資產負債表日,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壞賬准備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分錄。
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作為壞賬,轉銷應收款項,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分保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已確認並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後又收回的,應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分保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存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分保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二、待處產損溢的主要賬務處理:
盤盈的各種材料、產成品、商品、生物資產等,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消耗性生物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盤虧、毀損的各種材料、產成品、商品、生物資產等,盤虧的固定資產,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消耗性生物資產」、「固定資產」等科目。材料、產成品、商品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同時結轉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涉及的,還應進行相應處理。
盤虧、毀損的各項資產,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處理時,按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賠償或過失人賠償,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本科目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借方差額,借記「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等科目
三、資產減值損失的處理方法:
根據所確認的資產減值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准備」等科目。
在期末,企業應當將「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該科目應當沒有餘額。各資產減值准備科目累積每期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直至相關資產被處置時才予以轉出。
『伍』 請問'待處理財產損益'和'壞帳准備'有什麼區別能不能具個簡單的例子呢
待處理財產損益,是用以核算實物資產盤盈或盈虧,且沒有處理結果(或沒有查明原因)的情形用的,如:庫存商品盤盈某商品100件,金額為10000時,但不知道為什麼盤盈,則:
借:庫存商品10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10000
壞賬准備,是採用備抵法企業用以核算預計的壞賬損失的,如某企業年末應收賬款為100萬元,如按0.5%計提壞賬損失,則:
借:管理費用5000
貸:壞賬准備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