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自己為什麼做理財
❶ 為什麼你一定要理財為什麼要理財的理由
對於理財,不同的人是會有不同的態度,比如說:有的人對理財是不屑一顧,覺得自己本金太少,沒有理財的必要,有的人對理財是沒有概念的,甚至錢花在哪裡都不知道,但有的人覺得一定要學會理財,那麼為什麼你一定要理財?為什麼要理財的理由是什麼?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為什麼你一定要理財?
理財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如果不學習理財,錢就放在銀行卡活期上,是會白白浪費一筆利息的錢,而如果學會了理財,可以考慮一些低風險的理財,賺的收益是比存款要可觀的,雖然說理財是有風險的,但也是會有收益的。
一般來說,風險和收益都是對等的,有多大的風險,就有多大的收益,所以在理財的時候,也要注意理財的風險性,如果自己是屬於保守型投資者,不能承受很大的風險,那麼就不要去追求高收益。
為什麼要理財的理由?
理財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生活和預防未來的風險,因為每個人都是有存在意外的可能性,比如說:失業、看病、家人生病、人情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錢的,而理財是為了賺錢。
雖然說理財是有風險,但可以選擇一些風險比較小的,比如說:招生銀行的朝朝寶風險就特別小,截止目前為止,還未有過虧損的情況,雖然現在並不代表未來,但還是會有一定的參考性。
❷ 為什麼要選擇理財
理財五個小知識,小智理財教你怎麼做
不管是家庭還是個人,生活中都離不開理財,而理財並非不僅僅為了理財而理財,而是需要有比較有明確的目標、有計劃、有打算的。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理財,別人會說你敗家。一個女人不懂得家庭理財,別人會說你不會過日子,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理財規劃好,使你的生活過的更加的明確和直接。下面小智理財給大家介紹下理財的五個小知識點。
理財小知識一:6個注意事項
1、每天讀點理財常識,知識積累越來越多,理財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2、女人一定要理財,理財後你會發現自己擁有了一座金山,相信我
3、從零開始理財,從小錢開始
4、儲存活期的錢越多你就越窮,不論你是定存,理財產品、基金、國債一系列投資都比你的錢用來存活期好。
5、此生第一筆投資千萬別選擇股票,股票風險極高、不要眼裡只有收益,當你的投資心態還不夠成熟以及知識儲備不夠是,你很容易把自己變成一個賭徒。在你沒有足夠的自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時,最好通過低風險來培養自己的能力。
6、不要使用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和取現功能。不管有沒有利息,這樣產生高昂的額外費用是跑不了的。
理財小知識二:三個小環節
理財要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1、攢錢
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
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P2P理財
3、護錢
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
理財小知識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財?
理財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元,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理財小知識四:理財的兩個好習慣
1、節儉
少打一次車,少做一次美容,吃飯少點一個菜,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去投資,讓錢生錢。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李嘉誠生活的節儉是盡人皆知的。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扣,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2、記賬
每天記賬,不行的話三天記一次也可以。記賬會讓你清楚每一筆開銷去了哪裡,也有利於養成計劃花錢的習慣。
理財小知識五: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參與理財的錢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理財、定期理財,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等。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總結:多種組合分攤風險。理財的方式一般是多種組合合理搭配就像配菜一樣。這樣可以減少風險的程度。
❸ 理財的十大理由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你要的答案都在這兒!
1、理財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貨膨脹數據是5%,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你手裡的100元,到了年底購買力就變成了95塊,而你得用105塊錢才能買到年初100塊錢能買到的東西。
大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需要通過理財來打敗通貨膨脹這頭小怪獸。
2、理財是為了不上當受騙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掉入理財騙局的人大多數是不懂理財的人。
因為不懂理財,所以很容易被心懷不軌的人糊弄,面對高息的誘惑總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而一旦被騙了以後,就再也不敢相信任何金融產品,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其實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想要不進入騙子的圈套,就要自己學點理財知識,不為別的只為防身,只為可以好好保住自己的本金。
3、理財是為了更好的規劃未來
理財不能讓我們一夜暴富,但絕對不會讓我們一貧如洗。
理財要趁早,假如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做好理財規劃,不管收入多少,都拿出收入的30%來強制儲蓄,並且做好子女教育金規劃、養老規劃。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配置好相應的保險。
等到3-5年以後再回頭看時,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比那些每個月掙多少花多的人還要富有,而那些沒有理財規劃的人說不定現在還是月月光,甚至負債累累,當意外風險來臨時,連抵禦風險的能力都沒有。
理財有什麼用途?
1、理財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理財」之所以被稱之為理財,本質上就是打理或管理家庭財產的意思。
有誰能夠准確的知道自己有多少資產、多少負債?又有誰能夠准確的知道自己一年能賺多少錢,花了多少錢,存下了多少錢?對於一個從來不記賬的人來說,肯定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所以,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賬,只有通過記賬才能准確的了解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
2、理財讓我們更有安全感
一個人有手有腳可以找到工作賺錢,但是他仍然會擔心,擔心什麼?他擔心自己會因為失業而中斷收入;他擔心自己或家人生病,自己無法負擔高額的醫葯費;他擔心自己存不夠日益增長的孩子的教育金;他還擔心自己年老體衰不能賺錢的時候,沒有存下足夠的養老金。
而通過理財,我們能夠在收入豐厚的時候,為這些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做好充足的准備。即使風險真的到來,我們也能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同時,在我們退休的時候,也能夠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3、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
被大家熟知的好處,就是可以錢生錢,通過合理配置手中資產來賺取額外收益,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比如用手中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通過這一舉動賺取理財收益,是屬於用資產在賺錢。
4、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通過理財進行資金的合理計劃和分配,留足一定的流動資金,投資賺取更多錢,按個人需要購買保險,都能夠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❹ 為什麼要理財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首先,我們來說下「什麼是理財」,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及債務的減少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第三方理財(機構理財)、家庭理財、個人投資(理財)等。
(1)、公司理財。公司理財主要是根據資金的運動規律,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提高資金運用效果,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公司理財的一般步驟:
a、科學的投資決策。確定最佳投資方向和流量,以期獲得最佳的投資效益——籌資決策的基礎。
b、科學的籌資決策。合理選擇籌資方式、規模和結構,對比分析預期籌資效益與籌資成本,以期最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又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c、科學的收益分配決策,正確確定企業利潤留存與分配的比例和合理的股利政策。
曾經有位偉人說過,「時間就是財富」,合理使用時間,其實也是一種理財。 魯迅說:「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寫作。」,奧斯特洛夫斯基借保爾的說:「當我們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則說:「凡是較為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網路知道的我說「理好時間財,實現人生夢!」。所以說,人人共有的時間,如果你珍惜它,它就是財富,你忽略它,它便一錢不值,你就一事無成。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就因為他在24小時當中跟我們做了不一樣的事情(會理「時間」財)。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把時間管理做得更好,必須提升做事的效率。時間管理是一門縝密嚴謹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讓我們實現快樂而現實的成功人生。理好「時間財」不是讓我們去應付時間,而是讓我們去親近時間,熱愛時間。時間是人生存在的資本。對於搶占陣地的戰士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於精明能乾的商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辛勤勞作的農民來說,時間就是財富;對於運籌帷幄的軍師來說,時間就是勝利。
對於正在看問題的您來說,「理好時間財」就是做一個「搶占陣地的戰士、精明能乾的商家、辛勤勞作的農民、運籌帷幄的軍師」!
❺ 為什麼要學習理財
個人覺得學會理財是一個認識:錢和物質的過程。我們都會支出,也知道買東西需要支付金額,但很少會有人把錢花得值得。聽過大連華訊股份有限公司幾個直播,了解了一些以前從未涉及的金融知識才發現,原來自己拿去買「廢品」的錢湊在一起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呢。
這里所指的「廢品」是指沒有實用價值,也沒有收藏價值,就放在家裡吃灰的。
所以,學會理財能讓自己清楚、理性的運用自己的每一分,不至於亂花、或者花得不值得。
❻ 為什麼要理財
理財第一要務就是自己的能夠跟上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就是實現個人的資金不貶值,不縮水的。
❼ 為什麼要進行個人理財
為什麼需要個人理財
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金融組合服務,是全方位、分層次、個性化和系統性的金融服務。
個人理財規劃是收支平衡的「調節器」
縱觀人的一生,財富收支總是不一致的:有時候收人大於支出,有時候收人小於支出。如何讓人一生的收入和支出保持平衡,需要進行科學的、專業的理財規劃。
描繪了一條理財人生曲線。從理財角度出發,可以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
從出生到工作稱為教育期或者成長期,從開始工作到退休稱為奮斗期或者工作期,退休以後到終老稱為養老期。三個階段貫穿了人的整個生命。
一生的收支一般存在兩個不平衡。一是時間的不乎衡,一個人從出生甚至尚未出生開系,、就已經產生支出了,並且支出始終貫穿整個人生,持續到終老,但是收人只有在中間的奮斗期或者工作期才有,這就出現了時間上的不平衡。因此一個人在工作期的收入應該盡量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以及下一代的成長期需求。第二個不平衡是總量的不平衡,人一生的支出需要在奮斗期或工作期這一個階段去積累,但收支總量並不一定能夠平衡:在收入大於支出的最理想狀況,不僅可以過著舒服的生活,甚至能留下一筆遺產;但收入恰好等於支出或者收入小於支出也很常見,如果收入總小於支出,則生活必然拮據艱辛。
因此,個人理財的核心是平衡現在和未來的收支,使人一生中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不會因為某個時期缺乏收人而放棄理財目標。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期都有收人,而且在任何時候收入都能滿足支出,那麼就不需要去平衡收支間的差異。可是實際上,人的一生中大約只有一半的時間有賺取收入的能力。一個人在經濟獨立之前基本由父母撫養,是沒有收入的;退休前則必須靠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退休後如果不想依賴子女,又沒有工作收人,那麼如何度過漫長的養老期呢?如果能在奮斗期或工作期,將一部分收支結余進行積累性的長期投資,為未來的晚年生活累積豐厚的養老資金,則可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個人理財規劃是實現財務安全的「防火牆」
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遇到財務風險的可能,保障財務安全是個人理財規劃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所謂財務安全,是指個人或家庭對自己的財務現狀有充分的信心,現有的各類經濟資源足以應對未來的財務支出和其他生活目標的實現,不會出現大的財務危機。如果不懂得利用科學的理財方式,提前做好應對風險的各種舉措,則財務風險一旦發生,個人或家庭極有可能陷入財務困境。例如一個主幹家庭,需要贍養老人、撫育年幼的孩子,如果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身故,家庭收入中斷或下降,將直接導致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質量下降,孩子未來沒有充足的教育資金,老人的贍養出現問題。對於這樣的家庭.則必須時常審視其財務是否安全:一旦風險發生,是否有充足的財務資源或其他經濟補償。
❽ 年輕人為什麼要理財
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充滿鬥志和干勁,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掙錢,但你有否想過,到手的綿薄工資如何讓它增值翻倍,怎樣使自己不再是月光族,如何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收入,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今理財觀念漸漸普及,作為年輕的一代更應緊跟時代的潮流,去了解理財的知識,培養理財習慣。
01、未雨綢繆,應對不時之需
生活瞬息萬變,年輕人容易經歷的挫折更多,可能行業波動面臨失業,可能組建家庭急需置業,可能家中新添一個小baby,可能遭遇突發疾病等等,不確定因素太多太多,如果事先沒有足夠的積蓄,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
因此,理財是未雨綢繆之舉,做好面臨風雨的准備,就算它突如其來,我們也能從容應對。另外,也能讓你不會因為任何小事就缺乏安全感。
02、理財可以提高資金的回報率,實現財富快速增值
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人相對來說有較大的風險承受能力,做一定的投資理財規劃可以增加個人的理財收入,提高資金的收益率。
特別是對於收入不高的普通上班族來說,必須制定合理的財務支配計劃,節制消費,強迫自己存蓄一定的投資資本,並持之以恆,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或產品進行投資,迅速實現財富的增值。
03、主導生活與工作,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剛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財富積累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過程,越早開始理財,積累的財富就越龐大,就越容易實現財務的自由。
因此,年輕人,從現在就應該開始自己的理財計劃,逐漸完善自己的理財布局,讓原本有限的薪資變成源源不斷的收益,獲取更多的額外收入,才能讓自己占據主導地位,不會為錢所愁,自由地支配生活和工作的時間,更自由地支配資金,實現財務的自由。
❾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請從下方理由中找到最本質的原因
理財的好處主要有:
1、理財可以抗通化膨脹,實現資產升值;
2、理財可以更好的規劃未來;
3、理財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4、理財可以讓自己更有安全感;
5、理財可以讓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如有理財需求,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均不一樣,按是否保本分為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理財,詳細了解及購買。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2-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❿ 為什麼一定要學會理財
一、為什麼要理財,
1、因為我想成為有錢人。
2、其他
a通貨膨脹,俗稱錢不值錢啦,物價上升,同樣的錢但是購買力一年比一年低。
大意是指:流通的貨幣過多,超過經濟運行的需求,導致錢不值錢,錢的購買力下降。
原因:發行貨幣的速度,快於生產力的增長速度。
如原先10000,生產出1000件,單價10;
後來政府虧損,發了20000貨幣,而此時生產量僅有1500,那麼單價是20.
單價變貴。
通貨膨脹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無法逃避,只能直面。
近20年的通貨膨脹率在年化5%左右。
b不理財,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甚至貶值賠錢。
要想跑贏通貨膨脹,逆向思維:不要把錢放在家裡,不要把錢存進銀行,不要依靠固定收入。
方法,系統的學習投資理財,比如基金定投,長期堅持的話,收益率甚至可以達到15%。
財務自由是指一個人的被動收入可以滿足他的所有支出,不需要花費主動收入的錢。
c理財可以獲得被動收入。
學習理財,可以讓我們在家即使不上班,也可以有錢賺。
理財對了,就是讓他人幫我們賺錢。
二、理財誤區,你有嗎?
誤區1:沒錢,等有錢了再理財。
什麼時候算有錢,人的慾望是無窮的,錢永遠不夠花,那麼這個就沒時候了。
其實呢,這個邏輯應該是,只有理財了才有錢,錢生錢,我們才能成為有錢人。越是沒錢越要理財。當有錢了,利息都給自己隨便花的。
誤區2:既然投資收益高,把所有錢都拿去做投資。
錢生錢需要時間的復利作用。而我們日常生活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需要錢,還有一些需要應急的錢。
所以我們用來投資的錢:一定一定是閑錢。
有人說我工資低,沒有閑錢,這么說的人往往工資高了,也不會有錢。
記住如果想越來越有錢,那麼收入一定要大於支出。月入1000有1000的活法,,月入10000有10000的活法。月入1000,花900節於50,那麼50雖小可以越積越多。月入10000,那麼可以剩下2000,2000開始理財。
但是千萬不要有多少花多少。
所以理財錢,先要對自己的收入支出情況做一個梳理。
誤區3:今天剛知道投資理財可以賺錢,明天就開始上手操作。先學習投資,再上手操作,避免當炮灰。
好比,剛學會走路,知道跑得快,就開始跑,看到騎車快,就騎車;看到開車爽就開車。
如果不會分析和估值,從匆匆買進各種基金股票,最後基本都是賠錢的命,都是被收割的。
謹記: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不要亂投資。
腦中無知,沖在最前面一定是炮灰。
三如何防範騙局
1、弄清楚每個投資背後的原理,你賺的是誰的錢?
一個公司應該靠著優質的產品周到的服務賺錢,而不是通過不斷發展下線來賺取利潤。
2、我們要先學習投資知識,再進行投資。
學習投資知識,弄清楚投資背後的邏輯,練就識別賺錢的能力,才能賺錢。
學習分析公司如何盈利,學習如何才能找到那些好公司。
3、不要相信太高的無風險投資收益率。
2016年a股中國呢,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5%,只有852家,佔全部上市公司的26%。
上市公司基本上是整個社會中最能賺錢的群體了,排除華為這種個別極有錢卻不上市的公司,他么的賺錢能力不過15%
被尊為股神的巴菲特,累計45年的投資收益率為20.5%。20%收益率並不很高,卻也很高,他做到了世界首富。
4、人性都是貪婪的,我們難以說投資在最低點,從最高點賣出。
要設置止盈止虧點,利用學習的知識進行判斷,是該買入還是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