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所在地古代叫什麼名字
❶ 北京金融街的地名介紹
我家自1950年移居古金城坊南部,都城隍廟側畔的花園宮胡同中,直到1966年才搬往內城西南角下,太平湖東岸的月台胡同簡易樓里。我在金融街舊址中從七八歲成長到二十四五歲,度過了天真無邪的童年、蓬勃成長的少年、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高大的城牆,古樸的街巷,神奇的傳說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今,站在頗具傳奇色彩的金融街上:凝望那一棟棟高樓廣廈,閉目沉思,兒時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映現眼前:西面一道深沉高大的城牆自南向北延伸,城牆下低矮的民房夾著復興門北順城街和阜成門南順城街這兩條不同稱呼實際本為一體的長達1700米的古巷。據史料記載:這兩條順城街,由於位於北京內城西城牆內側,明代稱阜成門內南城下大街,屬於金城坊;清代稱南順城街,屬鑲紅旗地界;民國年間扒城牆,辟復興門,一條長街始自月壇南街城牆豁口處分為兩條街巷。現在這條古街已掩於金融街高樓之下。
在現存東西方向的成方街南側,曾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藤牌營和大門巷,其南為東西向的卧佛寺街,這條街的西北端原有一座由九峰和尚建於唐代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古廟,叫鷲峰寺,清代重修,因廟中供奉卧佛一尊,故改稱卧佛寺街。此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尚存,當年我在藤牌營小學讀書時,課余踢足球,有時把球踢進廟去,我們曾多次越牆尋球。無意中曾撫摸寺中殘存的石碑,趴窗戶看殿中的卧佛,只記得里邊黑洞洞的有些怕人。現在這三條胡同的上邊已蓋起了百盛購物中心、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及長途電話樓。
成方街北側有4條胡同已經消失,它們是百子胡同、花園宮胡同、南興盛胡同和西興盛胡同。百子胡同在清代稱鐵匠營,它與成方街南側的藤牌營胡同屬於鑲紅旗地界的特種兵兵營。花園宮清代稱西夾道或城隍廟夾道,其北端的城隍廟後身,後來改稱為花園宮東巷。
南興盛胡同在明代曾是惜薪司西廠地界,清代形成胡同,因其北為鑲紅旗炮廠,故稱炮廠胡同。1911年後,直隸省長吳贊同居於其側,以炮廠地名犯忌而改稱興盛胡同,1965年根據胡同走向分別改稱為西、南興盛胡同。
花園宮胡同北端的按院胡同如今僅遺南方一側,我的母校北京八中尚存,而且校內進行了擴展蓋起了新教學樓,原校辦工廠處尚存一壁。按院胡同在明代為巡按察院衙署所在地,稱巡按察院胡同,清代改稱按院胡同,現胡同北側已蓋起了高樓。
按院胡同迤北的一條東西向長巷稱學院胡同,明代的提學察院衙署在此,胡同亦名提學察院胡同,清代改稱學院胡同,其3號院曾為清室宗親德公府邸。今已為金融街樓群所佔。
學院胡同北邊的東西向長街,明代稱「屯院」是明代衙署屯馬察院所在地,清代音訛為屯絹胡同,現已無存。
屯絹胡同東部北側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叫棗林街,其西連接一東西方向胡同叫松鶴胡同,因明代有一松鶴庵而得名,清代改稱松鶴胡同,土著居民仍呼之為松鶴庵。松鶴胡同北邊有半截胡同、松柏胡同和真武胡同、錦帽胡同,現均為金融街高樓所佔。
屯絹胡同迤北東西向的廣寧伯和武定侯胡同已按規定拓展為寬40米和45米的次幹道,它們與南北向的金融大街(由原花園宮胡同等拓展而成)形成了「兩橫一豎」的金融街道路主框架。廣寧伯街以北消失的胡同有煙筒胡同,因街道形狀似煙筒,清代稱南煙筒胡同;機織衛胡同,明代此胡同中有衛戍京師的濟州衛署,清代訛為機織衛胡同,令人不知所雲了;後樓胡同;西養馬營,明代稱羊毛營胡同,清代訛稱養馬營,並分為南北兩條東西走向的胡同,後分稱東、西養馬營胡同;圖壁廠胡同,原稱土坡廠;勤儉胡同,原為後樓胡同的一部分;巨德里,清代稱雙柵欄,民國時東北軍軍官李文中居此,其宅院取名聚德里,胡同亦改此名,解放後改稱巨德里;四眼井,清代此處有一井蓋為四個孔的水井故名;友愛巷,明代為羊毛胡同的一部分,清代因胡同中有一個韃子廟,胡同亦因廟而改名,解放後(1949年)取團結友愛之意改稱友愛巷;前、後撒袋胡同,清代稱撒袋或賽帶胡同;孟端胡同;玉帶胡同,因其形似玉帶而得名;大、小盆兒胡同;大乘胡同,清代東段稱武衣庫胡同,清代因胡同中有大乘寺而得名,現尚存東段一小部分直通政協禮堂前;大喜胡同,清代稱喜鵲胡同,後又稱大喜鵲胡同;華嘉胡同,明代稱華家胡同,清代稱華嘉寺胡同,後訛稱為花椒寺,記得兒時曾在此胡同西段路南的一處大宅院中看過京劇演出,現已無存……
在金融街胡同區內,至2004年12月僅存丁章胡同,大、小麻線胡同,以及錦什坊街北側(從阜內大街至武定侯街),按規劃錦什坊街南段及太平橋大街南段將成為商務中心大道,這幾條胡同也難逃消失的命運。
2004年2月11日,《北京晚報》刊出西城區50年間消失胡同近200條的消息,曾引起人們極大關注,有人還對消失胡同的數據提出質疑。現在的事實證實了北京胡同消失的速度,僅金融街地區在十餘年間就消失胡同53條,而鬧市口大街、太平橋大街、廣寧伯街、武定侯街、錦什坊街、成方街等雖然名稱依然存在,但早已是舊貌換新顏了。如果將名存而實亡的胡同算上去,金融街地區已消失胡同64條,佔西城區消失胡同的近三分之一。
❷ 北京的金融街具體在什麼地方啊!
是一片地方,我原來就住那,不過早就拆遷了,唉,真是懷念那裡。確切的說是阜成門到復興門的馬路東邊一片,基本都是些大銀行,人不多,那邊的居民區也就是華嘉小區了。全國政協也在那裡。
❸ 北京金融街在哪,名從何來
中國大唐集團和一些金融相關產業(如擔保公司等)等均落戶金融街.
❹ 金融街中國建設銀行歷史
【 歷史淵源,風水寶地 】
北京 「金融街」所在之地,自元代起就被稱為「金城坊」,明、清兩代更是金鋪、銀號遍
布;清末至民國,我國的大部分銀行多設於此。「金融街」所處地區,是歷代各種金融機構
垂青的風水寶地。
現在的「金融街」始建於1993年8月,至2005年將全部完成建設工程。該區域南起復興門,
北至阜成門,東臨太平橋,西沿二環路,佔地總面積103公頃。這里雲集了中國人民銀行總
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總行、中行總行、農發行總行等國家級銀行總
部,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保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網通等一大批著名金
融保險證券單位和電信企業入駐。馬來西亞豐隆集團等國外的著名銀行機構等200多家國內
外金融及非金融機構落戶此地,成為我國掌握國際最新金融信息,了解世界金融動態的國家
級金融中心。不久的將來,北京「金融街」將被打造成為「中國的華爾街」。
【 遭「路沖煞」,遇「天橋煞」】
「金融街」西臨北京西二環天橋,在建行總行位置處更是天橋斜去,呈虛水而走,是泄財之
象,被稱為「天橋煞」;建行大廈西北面對十字路口的「路沖煞」。
相傳建行總行在其建築設計時,時任行長周*川請來了香港著名的風水大師為該大廈出謀劃
策,力圖化險為夷。於是出現了這幢少有的、被京城街巷稱道的 「風水建築」。
【 黑色建築,化煞旺財 】
中國風水學認為,黑色、藍色或灰色等諸色的五行屬水,水也代表財,故黑色的催財力量很
強;其次風水上說,銀色和紅色可招財,黑色可化煞。
故建行大廈的建築外立面顏色是通體黑色,這在世界建築史上並不多見,成為金融街別具一
格的標志建築。
【 化煞布局,旺財設計 】
面對最不利的西北角,在建行大廈的西北角上,建築被設計成兩把尖刀形狀,面對西北煞重
之方位。在建築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建築頂部,設計成四個形如水閘形狀,意為如
水閘放水般的財源滾滾而來。
【 風水鎮物,貔貅化煞 】
貔貅是一種兇猛無比的瑞獸,是龍生九子的第三子。貔貅天生喜歡水,以及金銀珠寶,它本
身沒有排泄器官。以前的皇帝就充分利用貔貅這個特長。將它的形象放在軍旗之上,希望自
己的軍隊在打仗的時候,象貔貅一樣勇猛無比,另外也希望貔貅能夠幫助自己搶來更多的金
銀財寶。舊時的軍隊也稱「貔貅之師」。由於貔貅有招財聚寶的才能,所以各朝代的皇帝將
貔貅定為御用的物品,如果發現有人私藏貔貅將會被認為有劫財竊寶之意,論罪當斬。但是
仍有一些官宦及地方富豪為了自己能夠達到終身榮華富貴,便經常有私藏貔貅的現象發生,
特別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大貪官和坤在自己家中私藏御制貔貅使得自己達到無比的富足。
後和坤被劉庸告發,但是由於乾隆對和坤百般寵信而不予追究,於是貔貅便開始慢慢在民間
廣泛流傳,直到現在。
在建行大廈西北面對十字路口和天橋的西北角,放置了一對號稱中國最大的漢白玉鎮宅貔
貅,以圖招財鎮宅,化煞旺財。
【 旗桿高豎,香火鼎盛 】
在一對漢白玉貔貅正中,豎立著三根旗桿。但據說這三根旗桿從來不掛旗幟,永遠是光桿高
豎。在形態上,三根旗桿成為三根高香,形象地表示對天地神靈的敬畏。
【 官升三級,生意興隆 】
在如此風水建築的庇佑下,據說建行這幾年來,成了我國四大商業銀行之楚翹;原行長也管
升三級,從總行行長位上直升證監會主席、央行行長之高位。
❺ 錢市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金融街」之一嗎
令很多民俗愛好者津津樂道的是,錢市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金融街」之一。
據介紹,當年被派來交易的員工會攜帶幾只信鴿。錢市開盤後,各家將當天「匯率」小條拴在鴿子腿上放回自家店鋪。店鋪會有專人將鴿子帶來的「匯率」摘下,並按此作為買賣標准。那時候,每天清晨,住在大柵欄附近的人們總是能夠看到幾百隻鴿子同時從錢市胡同里飛出,然後又陸續飛回,成為一道特別的景緻。
❻ 北京金融街在哪個區
北京金融街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佔地2.59平方公里,是北京市第一個大規模整體定向開發的北京金融街金融產業功能區。1992年,西城區報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啟動建設金融街。
目前,北京金融街核心街區內矗立著64棟重點商務樓宇,擁有各類金融機構1886家,法人機構885家,總部型機構175家。聚集了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一委一行兩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等15家金融行業協會、全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大型股份制銀行總部等。
(6)北京金融街所在地古代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西城區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東以鼓樓外大街、人定湖北巷、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內大街、景山東街、南長街、北長街、天安門廣場西側為界與東城區相連;
北以南長河、西直門北大街、德勝門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環中路、裕民路為界與海淀區、朝陽區毗鄰;西以三里河路、蓮花池東路、馬連道北路為界,與海淀區、豐台區接壤;
南以永定門西濱河路、右安門東城根、右安門西城根為界,與豐台區相連。區境東西寬7.1千米,南北長11.2千米,總面積50.70平方千米。
網路-北京金融街
網路-西城區
❼ 北京市金融街的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
❽ 北京金融街的相關歷史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經過仔細勘察之後,根據《周禮·考工記》的規劃原則興建了元大都城。大都城內設50個坊,每個坊都建有各自的坊門。門楣之上標有福田坊、集慶坊、安富坊、鳳池坊等坊名,規劃完備,建築齊整。
金城坊,位於元大都城的西南角,意出於《史記·秦本紀》:「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萬事帝王之業也。」金城坊之北有雄偉秀麗的妙應寺白塔,南有金碧輝煌的都城隍廟。元、明之際及清代初期這里遍布銀號、金坊,商賈富豪及皇親國戚多在此地發跡生財,是繁華的商業區和金融中心。民國元年,設在這里的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其後大陸、金城、中國實業各銀行,均先後設立於此,民國十年以前,各銀行竟於是謀建築,頗有作為銀行街之想」。然而,在軍閥混戰中,金城坊逐漸敗落,票號、金坊等轉向前門及東城地區。自清代金城坊之名即音轉為錦什坊。
金城坊地處明、清北京內城西南部,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區,小巷縱橫,地勢低窪,其東側的溝沿及太平橋大街原為城內的一條泄洪溝,從北至南直達南護城河。寧靜的小巷中多為平房矮屋,也有幾處軒敞的王府,如明代的武定侯、廣寧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順承郡王府、德公府等,還有一些政府機關和專用場地,如巡按察院、提學察院、屯馬察院,以及濟州衛、藤牌營、養馬營等。
日月演進,斗轉星移。時間又過去了一百餘年,在金城坊建立700多年後的公元1992年至2005年,在今日的西二環路東側(原金城坊舊址之上)北起阜成門立交橋畔的中國銀行大廈,南到復興門立交橋東北側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全長1700餘米、寬600餘米的范圍內傳奇般地崛起了一條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現代化建築群。這就是將成為亞太地區金融中心之一的北京金融街。
金融街的城市改造有其歷史淵源,金城坊自古就是金融中心,歷史發展到今天,它也圓了昔日之夢。而今,金融街自從1992年動工興建,已經歷時十餘年,主要建築已展新姿。切望在後期的規劃建設中,更多地考慮古城風貌,盡量保護和恢復古都風韻,注意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和真諦,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將現代與傳統、舊遺址與人們的生活環境相結合,充分利用白塔寺、都城隍廟以及火神廟、清真寺等人文遺址,精心點染,巧奪天工,使文物保護與現代建設、古都風貌達成完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