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成本率怎麼計算
『壹』 房產資金成本率計算
資金成本率含義是:資金成本占總成本的百分比。
其計算公式如何表示
資金成本÷總成本×100%
資金成本指的是資金佔用(使用)的成本:利息、股利等。
『貳』 定期存款成本公式
公式是成本費用總額 /存款平均余額X100% 。
存款成本率是指成本費用支出總額與存款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和借入資金)的比率。反映銀行經營存款業務耗費水平的一項指標。存款成本率的公式計算公式為: 存款成本率= 成本費用總額 /存款平均余額X100% 。存款成本是指銀行為吸收存款而進行的必要開支,對存款成本的控制構成了存款管理的主要內容。存款成本是金融機構籌集資金來源的付出,成本高低直接關繫到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績效和經營效益的好壞。
利息成本是指銀行按約定的存款利率,以貨幣形式的報酬付給存款人的開支。存款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之分。固定利率是在- -定的存款期內存款利率按約定利率計息並保持不變,我國的存款一-般都按固定利率計息;浮動利率是在一-定的存款期內存款利率以市場.上的某種利率作基準並在一定范圍浮動計息。西方國家普遍使用這種計息辦法。非利息成本(經營成本) 非利息成本又叫經營成本,是指利息以外的所有開支。包括銀行工作人員的工資、建築物和設備的折舊、辦公費用、廣告宣傳費用等。
銀行定期存款計算公式為到期利息收入=存款本金*年利率*持有時間,按目前銀行定期存款三年期利率4.8%計算:10萬,定期3年。到期後利息收入為100000*4.8%*3=11400元。到期本息合計為114400元。
存款成本率的變動,受成本費用總額和存款平均余額兩個因素的影響。成本費用總額越大或存款平均余額越小,存款成本率越大;反之,則存款成本率越小。換言之,存款成本率與成本費用總額成正比,與存款平均余額成反比。
拓展資料
關於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亦稱「定期存單」。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有些定期存單在到期前存款人需要資金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有些定期存單不能轉讓,如果存款人選擇在到期前向銀行提取資金,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
『叄』 貸款平均成本怎麼計算
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情況下,
借款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1-籌資費率)
若籌資費率忽略不計,
借款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
『肆』 銀行的平均費用成本率怎麼算
成本率=780/(6800-380)=12、15%。
費用按照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第五十八條第十一款規定的內容計算(不含稅),以及手續費、業務宣傳費、業務招待費;收入為金融企業的總收入(即營業收入、投資收入和非營業收入之和)減去同業利息收入、系統內利息收入和非營業收入。
『伍』 怎麼計算金融(銀行)的資金成本率
公式(普通股資金成本率=股利率/(1-籌資費用率)+股利增長率)中,後面部分的股利增長率為何直接加到公式中呢,它是如何來的?
普通股資金成本率是要考慮企業的成長的,因此股利增長率是由企業成長率來的,也就是由企業的利潤增長率來.
我們在考慮企業的股票價值時,要考慮到銷售利潤增長率利潤增長率、通貨膨脹率等因素,因此一個健康的企業不是不成長的,單獨考慮股利率,就會忽略企業成長給股票帶來的巨大價值,股票增長率是一個非常重要和不可忽視的增長率,給你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企業的股利率是5%的話,而忽視利潤增長率為10%的情況下,股東就會失去巨大收益,這是每個股東所不能接受的。
另外,我們購買一個企業的股票,往往不是看這個企業的股利率,而是看這個企業的利潤增長率、企業成長率,有前進的企業才使我們真正值得購買這個公司的股票。
所以公式中的股利增長率當然要加到公式中
你懂了嗎?:)
『陸』 年金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年金成本=(原始投資額-殘值收入×復利現值系數+∑年營運成本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年金成本=(原始投資額-殘值收入+殘值收入-殘值收入×復利現值系數+∑年營運成本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年金成本=(原始投資額-殘值收入)/年金現值系數+殘值收入×(1-復利現值系數)/年金現值系數+∑年營運成本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年金成本=(原始投資額-殘值收入)/年金現值系數+殘值收入×[1-1/(1+i)n]/{[1-(1+i)-n]/i}+∑年營運成本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其中,[1-1/(1+i)n]/{[1-(1+i)-n]/i=i*[1-1/(1+i)n]/(1-1/(1+i)n)=i
所以=(原始投資額-殘值收入)/年金現值系數+殘值收入×i+∑年營運成本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第三個公式是推導出來的,單獨理解每一項沒有什麼意義,最終公式是化簡的結果。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按各類資本所佔總資本來源的權重加權平均計算公司資本成本的方法。資本來源包括普通股、優先股、債券及所有長期債務,計算時將每種資本的成本(稅後)乘以其占總資本的比例,然後加總。多用於公司資本預算。
在金融活動中用來衡量一個公司的資本成本。因為融資成本被看作是一個邏輯上的價格標簽,它過去被很多公司用作一個融資項目的貼現率。
公司從外部獲取資金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股本和債務。因此一個公司的資本結構主要包含三個成分:?優先股,普通股和債務(常見的有債券和期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考慮資本結構中每個成分的相對權重並體現出該公司的新資產的預期成本。
計算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時,可分別選用賬面價值、市場價值、目標價值權數來計算。市場價值權數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這樣計算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能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為彌補證券市場價格變動頻繁的不便,也可以用平均價格。
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這種能體現期望的資本結構,而不是像賬面價值權數和市場價值權數那樣只反映過去和如今的資本成本結構,所以按目標價值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更適用於企業籌措新資金。然而,企業很難客觀合理地確定證券的目標價值,又使這種計算方法不易推廣。
資料來自:比網校《中級財務管理年金成本的計算公式》
『柒』 短期融資成本率公式
短期融資成本率=利率×(1-所得稅稅率)
–即: Rd=Ri(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