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守財和理財哪個致富

守財和理財哪個致富

發布時間: 2022-12-29 10:47:05

『壹』 對於存錢和理財,你會選擇哪一個

其實存錢和理財。一點都不矛盾。都是把錢攢起來。但是。存錢應該安全性高一些。理財無外出去買基金或者是其他股票之類的風險相對比較高。有可能。不保本。但是存錢確實應該保本兒的。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

『貳』 理財和存款哪個風險最低收益相比較來說哪個更高一點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財富能夠留存下來,而且能夠實現不斷的增長,所以就有一些人在想哪些方式是比較好的。而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選擇存款或者是理財,存款和理財,哪個風險最低?收益相比較來說哪一個更高?

總結

財富是需要自己把持的,聰明的人總是能夠規避風險,並且不斷的增長自己的財富。從而避免自己花太辛苦,而且也不至於竹籃打水一場空。但是還是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高收益而忽略了高風險,一旦說自己沒有注意好風險控制,可能連本金都沒有了。

『叄』 賺錢與守財精髓:以末致富,當以本守之

我有一位朋友鄭總2006年到北京創業,投入資金400萬元,一年多後,公司倒閉,這位鄭總黯然離開北京。春節前我與朋友們一聚,又見鄭總,他說起這個投資故事,恰巧有位陳總接過話茬,講起他2005年也到北京創業,考慮到要有辦公用房,租房覺得可惜,就花了60萬元首付、按揭買了西直門附近的一套商品房注冊公司(那時住宅可注冊公司),經營公司又用去100多萬元,也是一年多公司虧損關門,但留下了那個商品房,陳總說現在他的那套房子價值1000多萬元。鄭總很是羨慕和後悔,他投資比陳總大,公司倒閉最後什麼也沒留下,當時還因400萬元投資打水漂而大傷元氣。當然這個聚會因鄭總聽了陳總的介紹自始至終情緒低落,多次哀嘆自己愚蠢。當時我們都勸他,這是事後諸葛亮,當時絕大多數人沒這個意識,否則大家都去買房了,還做什麼公司?!

近日閑來看書,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讀到「以末致財,用本守之」(大意是,做生意賺的錢,要去買田地房產),聯想到上述鄭總和陳總的不同經歷,心裡一下豁然開朗,徹底想明白了,很想分享給大家!古人把經商看成是「末」,把耕作看作是「本」,「以末致財,用本守之」這句話可以看作那個時代的理財建議,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到商海中盡情大把賺錢,然後回頭買房子和田地,用房子和田地把賺來的錢牢牢守住。萬一以後經商虧損無以為繼了,還有房子和田地來托底呢。

如今雖是滄海桑田,卻未必物是人非。前幾年各地涌現的炒房團就是可以證明的例子,比如血管里世世代代流淌著經商血液的溫州人,他們攜帶經商賺取的資金,組團去炒房,席捲大江南北……,他們賺得盆滿缽滿,遠超他們原來從事的商業所得。 歷史 有時就是這樣驚人的相似,以古鑒今,個中滋味,耐人尋味!

『肆』 守財為下,理財為上,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錢可以生錢,要會投資理財。理財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4)守財和理財哪個致富擴展閱讀: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大額存單、資管產品等,代銷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不屬於理財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證券收益憑證、資管產品等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伍』 發財容易守財難

   俗話說,發財容易守財難,村鎮銀行事件似乎更加印證了這句話,連風險等級R1完全保本的銀行存款都能整出風險,大家的信仰也有所動搖,何況在如今的大環境下,賺錢也不容易,如何管理資產就成了一大問題。

   尤其是在資管新規正式落地的背景下,再無保本類理財產品,對於投資者來說,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就似乎變得「一言九鼎」。

   一般來說,理財產品風險分為R1-R5五個等級,主要依據投資范圍、比例,資產,外加投資的期限、成本等方面來綜合評定。

R1(謹慎) :

   低風險類產品,保本,受市場波動或政策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較小。

   產品主要包括:國債,存款,其他保本類產品。

R2(穩健):

   中低風險類產品,不保本,但產品本金風險相對較小,收益浮動相對可控,適用於保守型投資者。

   產品主要包括:部分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資金拆借、信託計劃及其他金融資產等。

R3(平衡):

   中風險類產品,不保本,存在一定的本金風險,收益也存在一定波動,適合平衡型投資者。

   產品主要包括: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混合基金,還可以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但投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

R4(進取):

   中高風險類產品,不保本,本金風險較大,且收益浮動較大,投資收益受到市場波動或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較大,適合進取型投資者。

   產品主要包括:股票、股票基金、私募股權基金、信託等金融產品。

R5(激進):

   高風險類產品,風險級別最高,不保本,本金風險極大,且收益波動劇烈,投資收益受市場波動或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極大,並可以採用杠桿等方式進行運作,適合激進型投資者。

   產品主要包括:外匯、期貨、期權、金融衍生品等產品。

   以上就是理財產品的五級風險分類,作為一個直觀展現產品風險的指標,是投資的重要參考對象,但也不能光看指標,畢竟有些風險等級並不一定準確。

   比如2020年2月份,某行代銷的一款固收類產品,風險等級為R3,100萬起投,期限6個月,年化收益4.1%。部分投資者就是沖著代銷行的名號購買的,覺得就算出事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總歸能有保障,於是這系列產品募集情況非常好,據說大概有40個億。

   但就是4%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卻在到期前全線違約,終止公告中表示延期30天兌付。

   30天後又延兌40天。

   一個月後,該行出了一份兌付方案:先兌付50%的本金,另外48%的本金轉為本行理財,2%本金作為該理財收益,1年後到期兌付,至於預計的4.1%收益,對不起,這個真沒有。

   這款產品之所以出問題,是因為重倉了海航債券。離譜的是,早在2018年海航債務危機就逐漸顯露,2020年2月海航更是向海南省ZF請求處置風險。而這款理財產品也是在2020年2月發行的,這其中道道我們普通人看不明白,但這樣的底層資產,出風險的概率是極大的。

   另外2020年中行原油寶事件,當初原油寶風險等級也是R3,中風險類產品,為境內個人投資者提供境外原油期貨交易服務。但因產品缺陷,在海外資本炮轟下,-37.63美元/桶的結算價直接讓國內無數投資人穿倉,本金虧完了還倒欠銀行資金,累計虧損金額近百億,最終中行承擔了全部負價損失,並歸還了20%的本金。實際上這起事件的大多數投資者人都並非合格投資者,原油期貨作為高風險產品,暫不評價R3級別合不合適,但不少人顯然是低估了其風險性。

   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固然重要,但各機構等級制定標准還是有差異性,投資主要還是看產品的投資范圍及比例,也就是底層資產。某些銀行貸款受限的項目,比如房地產、以及其他高風險項目,包裝成一項理財產品來募集資金,這時候這支產品的風險就會相對較高。

   因此在去剛兌、無保本理財產品的背景下,大家要意識到任何投資都有風險的,提升自己的風險辨別能力,盡早遠離自己能力外的投資。

『陸』 長期存款和理財哪個劃算怎麼選

長期存款和理財都是可以幫我們賺錢的,長期存款一般是用利息來形容,理財一般是用收益來形容,那麼長期存款和理財哪個劃算?怎麼選?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如果是從安全性和風險性來考慮,長期存款會比理財要好,因為長期存款是屬於保本、保息的,裡面的錢是安全的,並且是沒有風險的,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存在虧損的可能性,所以在這個方面看長期存款占優勢。
如果是從流動性來看,理財會比長期存款要好一點,有的理財流動性是比較好,可以隨時存入和隨時取出的,但是長期存款流動性比較差,一般期限是比較的長,流動性不怎麼好,如果提前取出的話,就是按活期來算,還會損失其利息,是不劃算的。
如果是從收益性來看,理財是比長期存款要好一點的,因為理財的風險比較大,所以收益也比較的高,而存款的利息是比較的低的,所以理財是比較占優勢一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理財遇上行情不好的時候,那麼理財就有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那就是銀行存款的利息高了,具體情況要看理財行情怎麼樣,收益率高不高,以及從自身的情況來進行分析,看自己能否承受其風險來選擇。

『柒』 投資和理財哪個要更賺錢一些

現在很多人手上有了一些錢,之後都會選擇去進行投資,或者是進行理財,其實可以發現投資跟理財確實是可以賺錢的。但是兩者的風險都是非常大,特別是想投資。如果說自己投資的東西不對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血本無歸。其實理財無非就是購買銀行的一些理財產品,那麼相比較來說,理財的風險會更低一些,那麼收益會更低一些。因此,建議大家貪心不足蛇吞象。

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

如果是拿投資跟理財的收益來說,那麼肯定是投資的收益更多一些了。但前提是你要保證自己所投資的產品,或者是投資的公司是絕對能夠讓自己獲得一些收益的。如果說沒有辦法,100%確定的話,建議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買一些理財產品,即使是收益小一些,但也不會搞得血本無歸。

『捌』 你之所以很窮,多半是因為你不懂得「守財」

01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里寫道:「擱不住這班人都做了守財奴,年年只有入款,他卻死摟著不放出來,不要把天下的錢,都輦到他家么。」

生活中,我們把非常「貪財」的人,稱為「守財奴、小氣鬼」。由此可見,我們對「貪財」的人,是有偏見的,甚至是恨他們。

可是,貪財的人,往往過得更好。手裡有錢,肚裡不慌。有存款,是做人的底氣,是創業的資本,是幸福的根基,是養老的依靠。

再看看那些很大方的人,一不留神就把錢花光了,還美其名曰「吃光用光,身體 健康 」。

很多窮人,不是不努力工作,也不是沒有收入來源,而是不懂得「守財」。錢從手裡過了,但是沒有停留下來,沒有「聚財」。

02

學會守財,就必須學會賺錢。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管你多麼摳門,如果你不去賺錢,還是不會變富。

人生的財富,就像一個池塘一樣,有源頭活水,也有出水口。只有進水比出水更大一些,池塘里才能蓄水。

有人賺錢的速度很快,可以說是「日進斗金」;有人賺錢的速度很慢,月入幾百。為什麼錢沒有「青睞」你?而是喜歡上了別人?

聰明的人,都會擠進賺錢的快車道,愚鈍的人一直都在慢車道。

賺錢的路,就像街道一樣,中間是快車道,兩邊是慢車道,最邊上是人行道。我們習慣了走人行道,覺得人行道很安全,也很清靜。

比方說,在飯店行業里,有野心的人,在賺錢的同時,還會對自己的飯店追加投資,把飯店做大做強,甚至變成大酒店;貪圖安逸的人,覺得自己有了小飯館,就很滿足了,沒有更高的追求了。

想要當「守財奴」,第一步就是學會賺錢,在靠勞動賺錢的同時,拚命讓自己有「錢生錢」的本事,要想辦法讓別人為自己打工,發揮集體的力量,狠狠賺錢。

03

學會守財,就必須臉皮要厚。

前天下午,我去小區門口的零食店買東西。最近幾天,零食店在舉行活動,買一百元東西,就可以領禮品。

我買了八十多元的東西,沒有領禮品的資格。在我身邊的一位阿姨見狀,厚著臉皮問店主:「他買了八十多元的東西,我也買了二十多元的東西,我們兩個人湊一塊,不就有一百多元了嗎?我們應該一起拿一份禮品。」

店主說:「哪有這樣的規矩啊。每個人都要單獨結算。」

這位阿姨軟磨硬泡,說了很多好話,最後店主送了一份禮品給她。

為了一份禮品,和別人「糾纏不清」,這樣的事情,估計很多人都不會做。不就是一份禮品么?也不是非常值錢的東西,何必呢?

你的大度,其實是弄丟了自己的金錢。

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自己損失了一點點利益,就不會和別人計較;當自己遇到了熟人,就主動「讓利於人」,不好意思賺熟人的錢;總以為「薄利多銷」是為人厚道的表現。

其實,一個人的財富,不是一捆一捆的錢往錢包里放,而是一分一角往錢包里放,靠的是積少成多。

善於計較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更多財富,並且能夠讓財富留在自己手裡。

「好鋼用在刀刃上;金錢用在必須花錢的地方」,每個人都有學會省吃儉用,不買沒有用處的東西,不被人忽悠。

很多家庭,都有一些「使用率很低」的東西。比方說,一台跑步機,買的時候很開心,認為自己可以在家健身,是一件好事。可是,買回來之後,只是用了幾次,就沒有再啟動了,跑步機變成了灰塵的世界。在衣櫃里,很多衣服,只是穿了一兩次,就不再多看一眼了。

聰明的人,買東西的時候,會考慮到「使用率」;還懂得把家裡閑置不用的東西,轉賣出去,盡量挽回損失。

學會守財,就要厚著臉皮買東西、拿東西,還要厚著臉皮賣東西。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變成有價值的東西;也不讓別人利用自己的價值,自己手裡的財富就多了。

04

學會守財,就必須學會理財。

人到中年,拼的是「睡後收入」。想一想,你在睡覺的時候,還有錢源源不斷地流進你的錢包,真的很幸福吧。

如何擁有「睡後收入」,關鍵在於如何理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錢存起來,每天都能夠拿到一筆利息。可是,這樣的理財方式,過於簡單,也難以讓自己越來越富有。

富人的存款很少,但是其它資產很多。通過買房、建房、買門面、入股等方式,讓自己的錢「活起來」。

每個月除了勞動收入,還可以收房租,可以分紅,那麼後半生就不愁沒有錢花了。

其實,富人曾經也是窮人,往上數八代,富人的祖先也許比你的祖先混得更差。

你之所以很窮,往往是你的思維模式不對,賺錢和存錢方式不一樣。

守財是一門學問,而不是單純地做「守財奴」。

不懂守財,一生受窮。

學會守財,財富自來。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

『玖』 理財是致富的一條道路嗎

我覺得理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致富的道路,但是最起碼可以讓自己的經濟壓力得到一定的緩和。

平時我們上班的工資收入屬於主動收入,而理財得到的增益則屬於被動收入。如果能夠將工資進行合理分配,一部分用於日常花銷一部分用於保值增值,會讓自己的經濟壓力減少。

理財雖然能夠增加我們的額外收益,但是也不能過於盲目,建議新手還是要理性投資,以免適得其反。

『拾』 守財和理財哪個更重要

肯定是理財,守財就相當於90年的萬元戶到現在還算富裕嗎?理財就相當於90年在北京用一萬買了套房到現在,想想就刺激

熱點內容
歐元區統一貨幣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發布:2025-07-27 20:18:00 瀏覽:800
怎麼查上海期貨交割數據 發布:2025-07-27 19:47:49 瀏覽:77
炒期貨的大佬怎麼工作的 發布:2025-07-27 19:39:23 瀏覽:388
幾內亞貨幣什麼樣 發布:2025-07-27 19:31:28 瀏覽:660
黑科技股票創業板 發布:2025-07-27 19:12:17 瀏覽:751
理財寶哪個最好 發布:2025-07-27 19:03:42 瀏覽:210
炒股除了看成交量之外還看什麼 發布:2025-07-27 18:58:31 瀏覽:708
歷史上一千的股票 發布:2025-07-27 18:57:08 瀏覽:503
股票回購產生的影響因素 發布:2025-07-27 18:14:26 瀏覽:553
炒股票怎麼查賬號 發布:2025-07-27 18:10:4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