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供給側金融是什麼意思

供給側金融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1-02 00:12:06

㈠ 供給側是啥意思

供給側是啥意思

供給側,即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供給側,相對於需求側。大家弄不到供給側是什麼意思的就閱讀下文吧!

供給側是什麼意思?

供給側全稱為供給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是當下中國經濟領域最熱的詞彙。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拿礦泉水舉例說明什麼叫供給側。生產礦泉水的企業發現礦泉水賣不掉了,說明市場可能需求不足或者產能過剩。為了刺激需求,比如號召大家多喝礦泉水、多買礦泉水,然後把礦泉水賣到國外去,最後發現國外也賣不掉了,即外需也不足。這就說明,礦泉水的問題不是出在需求側,而是出現在供給側。

水為什麼會賣不掉呢?如果是因為礦泉水不好喝,就需要改進礦泉水的生產工藝,改善礦泉水的水質和水裡的微量元素等,這實際上就是增加有效供給,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與效益,實現更有質量和效益的發展。

供給側改革的政策要點在哪?

1、消化產能過剩

過剩產能占據了大量社會資源,使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包袱。可以預計,中央可能會出台重磅措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2、大力發展服務業

在 “供需錯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給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將資源要素從產能過剩的的產業中釋放出來,為消費服務的“朝陽產業”提供更多的勞動力、資金和技術。當前服務業發展的根本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給不足。

3、經濟結構性改革

經濟結構性改革的四個要點在於: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

供給側有那麼難懂嗎?

以前上政治經濟學課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倒牛奶的例子。說的是張三的乳品企業鉚足了勁生產著牛奶,卻發現牛奶的庫存一天天增多了。直到有一天,張三悲劇地發現,自己的牛奶已經無處堆放,只能倒在邊上的小河溝里。

那麼是張三的牛奶品質不好?抑或是居民都不喜歡喝牛奶?都不是。張三的牛奶品質很好,並且居民也都很喜歡喝牛奶。在這種情況下,為何還會發生倒牛奶事件?馬克思他老人家說了,張三倒牛奶不是因為牛奶真的多了,而是相對於居民的需求來說多了,是一種相對過剩。居民既然喜歡喝牛奶,為何需求會少?因為居民沒有錢。居民為何貧窮?因為居民生產的剩餘價值都被作為資本家的張三給剝削了。也就是說,倒牛奶的果其實是張三自己種下的因,這看似有點因果報應的味道。

但接下來問題就來了。張三這樣做,不可能賺到更多的錢,對吧。居民需求不夠,張三可以刺激需求,比如牛奶賠本銷售,或者免費贈送。等庫存清零了,張三再重新規劃產出水平。這豈不是一個好辦法?張三是不是這么做過,馬克思他老人家沒有記載,經濟史上也鮮有記載。似乎張三就知道倒牛奶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倒牛奶是一種比贈予或者賠本銷售更好的選擇嗎?這不太符合資本家的個性。資本家本性貪婪,這點大家都承認。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貪婪,資本家會精心計算損益。牛奶已經生產出來了,變成了沉沒成本。經濟學上說,沉沒成本在短期內不影響個體決策。那麼好,不管你倒不倒,牛奶都已經在那。倒了就完全沒有任何回報。而賠本銷售好歹還能回一點現金,贈予也能賺點人情和社會形象,而且還能培育市場。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倒總歸是不劃算的。那麼為何還要倒掉?

一種可能性是如果賠本銷售,會破壞牛奶的價格預期,促使居民在未來以一個更低的價格預期來調整需求,這樣一來,賠本銷售從長遠看是不劃算的,所以硬撐著也不降價太多。這種做法是有可能的。消費者的價格預期非常重要,奢侈品之所以會一直保持一個剛性價格,就是為了穩定價格預期。如果張三原本賣50元一箱,現在賣25元一箱,消費者就會把牛奶的價格預期調整到25元,以後張三要想回到50元一箱就很難了。但張三這么做風險很大,原因在於,生產牛奶的可能並不是張三一家,李四也生產牛奶,並且品質和張三差不多。除非張三和李四說好,都不賠本銷售,死扛著。李四願意嗎?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的囚徒困境,說的是兩個小偷被警察抓住後,最後都選擇了坦白。因為坦白對小偷個人來說是最優的,即便事後看兩個人都不坦白是最優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各自盤算自己的'小利益,自然就不會顧全大局了。當張三死扛時,李四未必會和張三一樣死扛,因為李四想,自己只要比張三便宜一點點,就可能贏得全部消費者。這樣的好事為何不做?所以李四很可能選擇降價。當李四這么想的時候,張三也會這么想。結果就是張三和李四很可能打起價格戰。

張三倒牛奶,要麼預期牛奶需求短期內很快復甦;要麼可以壟斷這個市場;要麼心存惡念,寧可倒掉也不便宜周邊的居民;要麼非理性,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最優決策。哪一種情形都有可能出現。但假如所有這些因素都不存在,張三會不會選擇倒牛奶?還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張三可以獲得某種補償,可以彌補一定的成本損失,從而有死扛的本錢。這種情形什麼時候會發生呢?即便張三有一個超級富有的爹,恐怕他爹也不會傻到往裡面燒錢吧。但這種情形還真有可能發生。因為張三有殺手鐧,那就是關閉工廠。關閉工廠原本是在市場競爭中常出現的情形,企業優勝劣汰,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沒有部分工廠的倒閉,何來其他工廠的新生?企業在市場中的生態如同動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生態一樣,彼此競爭,強者吃肉,弱者退出,連湯都沒有的喝。如果是純粹的市場狀態,張三關閉工廠的決策是張三自己的事情,和是否倒牛奶沒有關系。

可現實中偏偏有個奇怪的群體害怕企業倒閉。只要企業建立起來了,就恨不能力保其長壽,摔一跤趕緊安撫,路不順趕緊鋪路,沒錢了給錢,反正只要工廠一直開著,就很開心。對了,我這么說是指工廠的員工?還真未必。工廠半死不活,員工收入也好不到哪去。再說了,如果有這么溫馨的環境,能整出個有前途的企業才叫怪事。好企業從來都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你看到過溫室的花朵開得鮮活?然而有個群體偏偏就相信自己可以在溫室里培育出美麗的花朵。於是我們看到,即便張三的牛奶供給大於需求了,還能繼續生產,還可以不降價,還可以不處理,為什麼?背後有支撐啊。也許你看到這會立馬想到,這不是親爹也是乾爹,不然誰這么賣力地支撐?那就錯了,非爹非媽,照樣支撐。因為支持對其有好處。好處在哪裡呢?只要有個企業在那,還有一口氣,就能做出產出,做出就業,做出各種增長率,做出繁榮,從而做出一條寬廣的升遷道路來。

看到這,有緣的讀者開始會心地點頭了。是的,供給側原本不是問題,現在之所以出問題了,是因為供給側有條有形之手。假如把這有形之手縮回去了,供給側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我就是搞不懂為何那麼多做宏觀的把一個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供給側有那麼難懂嗎?

;

㈡ 什麼是供給側

供給側是經濟學術語,意思指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供給的范圍和水平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切影響社會生產總量的因素也都影響供給量;但是,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2)供給側金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供給側提供給市場的商品,不僅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且具有凝結著一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價值。因此,供給不單純是一種提供一定數量的特定的使用價值的行為,而且還是實現一定價值量的行為。

供給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賣出的某貨物的數量。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

在不同價格下,供給量會不同。供給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若以圖像表示,便稱為供給曲線。

㈢ 什麼是供給側,需求側,側是什麼意思,通俗點說,最好能舉個例子,謝謝了

供給側(Supply side),經濟學術語,意思指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

需求側,需求側相對於供給側。需求側,簡而言之就是關於需求那一方面的諸多問題。

側的意思是側面。

舉例子:生產礦泉水的企業發現礦泉水賣不出去,說明市場可能需求不足或者產能過剩。為了刺激需求,我們呼籲大家多喝礦泉水,多買礦泉水,或者把礦泉水賣到國外,最後發現不能賣到國外。這說明礦泉水的問題不在需求方,而在供給方。供給方需要改革。

水為什麼賣不出去?如果是因為礦泉水不好喝,那就要改進礦泉水的生產工藝,提高礦泉水的質量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這其實就是增加有效供給,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實現更多的質量和效益開發。

(3)供給側金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供給的范圍和水平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切影響社會生產總量的因素也都影響供給量;但是,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提供給市場的商品,不僅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且具有凝結著一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價值。因此,供給不單純是一種提供一定數量的特定的使用價值的行為,而且還是實現一定價值量的行為。

㈣ 金融側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金融供給側改革。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是解決金融與實體之間的失衡,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

優化結構、服務實體是金融工作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目的是「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一降一補」)。

補充資料:金融供給側改革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10月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金融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三五規模第三篇第十六章對未來5年金融體制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可以看作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雛形。

㈤ 農村金融的供給側改革是指什麼

農村金融的供給側改革是指多維度調整農業供給側
從中央政治局會議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繼傳遞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信號。這或意味著,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展開詳細的農業工作部署。

「農業供給側改革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這塊的定位分類會更加細化。」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對記者表示,轉型升級最終是為了實現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過去發展農業總是重視效益,但未來要強調質量放在第一位。

㈥ 經常聽到的「供給側改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及是指從供給以及生產端著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對於供給側改革,我們主要通過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開展供給側改革,主要的核心在於提高企業生產率,通過簡政放權、放鬆管制、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等手段來加強企業的效率。具體來說,也就是要清理那些沒有實際生產的企業,將技術水平落後的產能進行淘汰,發展有潛力的行業。對於未來要發展的那些行業,主要是鎖定一些新興領域、創新領域的行業,通過發展有潛力的行業來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供給側改革是國家對於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充分理解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益處,堅定執行供給側改革。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㈦ 金融供給側結構

供給側,即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供給側,相對於需求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是優化產權結構,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就是優化投融資結構,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就是優化分配結構,實現公平分配,使消費成為生產力;就是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經濟總量;就是優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 共享 的發展。

㈧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出的"供給側"是什麼意思

就是市場化管理,供給側管理認為市場可以自動調節使實際產出回歸潛在產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刺激政策」來調節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需要提高生產能力即提高潛在產出水平,其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簡政放權、放鬆管制、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等。

㈨ 什麼叫供給側,需求側

1、供給側

即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供給側,相對於需求側。

若是要比較清晰地弄清供給側應先了解供給。

供給,經濟學中的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

2、需求側

需求側相對於供給側。需求側,簡而言之就是關於需求那一方面的諸多問題。

需求經濟學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貨物的數量。

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在不同價格下,需求量會不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價量關系。

(9)供給側金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基於對經濟發展新階段趨勢性特徵的深刻認識,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

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略,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供求關系的變化,把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目的就是要使國民經濟的供給端更好地與需求端相匹配。

當前來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經濟金融風險持續累積等矛盾比較突出。這既有周期性問題,也有結構性問題,但主要是結構性問題;

矛盾既出現在需求側,也出現在供給側,但更多地體現為供給側矛盾,很多問題的根源在於體制機制障礙,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

過去較長時間,我國總體上是以需求側管理為主,強調短期政策效應,這對推動經濟增長、熨平經濟波動發揮過重大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和外部環境都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越來越突出,毫無疑問,必須更加重視國民經濟運行的供給端。

㈩ 什麼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簡明扼要,用通俗的話講,讓我們這些外行人能夠看懂,避免復制粘貼。

我分成兩部分來解釋吧。一,供給側改革要解決什麼問題?二,供給側改革有哪些措施?
首先,供給側改革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產能落後。
看新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矛盾的現狀:一方面,許多新聞都說中國的企業產能過剩,產品嚴重滯銷;另一方面,中國的消費者貌似又表現出很強的消費能力(起碼前幾年),到全世界海淘買買買,法國的奢侈品,韓國的電器,甚至是日本的電飯鍋馬桶……
所以,高層的判斷是:中國的經濟面臨的問題既不是生產能力不足,也不是消費能力不足,而是生產能力落後,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這種落後包括兩方面:一是因為生產水平的低下導致產品的質量、檔次不能滿足現在消費者的喜好;第二是產品結構出了問題,與需求的結構不相匹配(比如市場上的消費者需要100萬台手機,20萬台電腦,而我們的商家卻生產了20萬台手機100萬台電腦,需求和供給不匹配)。
對此,高層採取的舉措,可以用「三去一降一補」來概括: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下面一一解釋。
1,去產能。
去產能是最能體現供給側改革思想的舉措。要淘汰一部分落後的產能,其中最關鍵是要讓那些落後的「僵屍企業」退出市場。
什麼叫僵屍企業呢?其實主要就是一些落後的國企。這些企業的創新能力弱,思維僵化,導致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長期虧損。如果基於正常的市場經濟規律,這樣的企業如果不求轉變,就會逐步走向破產重組,這部分落後產能就被淘汰了。
但是因為中國特殊的國情,這部分企業過去卻被政府和銀行強行靠輸血吊命。這種措施是非常負面的,一方面,這些落後的本應該淘汰的企業,卻依然占據了大量的資源(場地、設備、原材料、勞動力、資金等),卻無法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影響了經濟的效率;另一方面,還浪費了財政資金,更給銀行帶來了壞賬風險。
所以,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清理這批僵屍企業。能盤活的盤活起來,不能盤活的,就退出市場吧。

熱點內容
買的二押車被金融公司拖走怎麼辦 發布:2025-07-26 09:42:12 瀏覽:655
模擬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5-07-26 09:17:50 瀏覽:216
股票退市了之後怎麼辦 發布:2025-07-26 09:09:36 瀏覽:317
在期貨交易中如何賺傭金 發布:2025-07-26 09:01:23 瀏覽:967
如何玩好股市的獨白 發布:2025-07-26 08:58:21 瀏覽:371
金融界怎麼私信 發布:2025-07-26 08:24:37 瀏覽:813
期貨存量客戶如何開發 發布:2025-07-26 08:19:36 瀏覽:825
300005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7-26 08:18:19 瀏覽:672
什麼叫緊急救助基金 發布:2025-07-26 08:10:33 瀏覽:94
如何應對股市的大山心語 發布:2025-07-26 08:08:39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