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如何跑贏數智化時代
❶ 百融雲創打造SaaS雲平台 協同推進金融業數智化
近日,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和同花順聯合創辦的銀柿 財經 ,正式揭曉了2021銀柿獎六大獎項的評選結果,百融雲創榮膺2021年「上市公司銀柿獎」。近一年以來,國內SaaS行業突飛猛進,歷來對於技術極為敏感的金融行業更是積極擁抱SaaS雲計算,致力於透過SaaS技術提升自身數智化進程。
作為金融SaaS龍頭的百融雲創,是最早進入SaaS賽道的一批企業。百融雲創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的以「 科技 賦能」的初心,不斷深耕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通過自主研發的金融級SaaS雲平台為金融機構輸送優質服務,提升金融機構的決策能力和運營效率。
百融雲創持續為金融機構的數智化轉型提供賦能,通過雲計算技術上的領先全面釋放公司在金融領域的 科技 價值,成為金融機構數智化轉型的合作夥伴,致力於為金融機構在基礎架構、運營模式、服務場景等方面提供更加硬核的 科技 支撐。
❷ 金融行業如何做好數字化轉型
本人也是個剛入行的金融小白,剛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很好,來和大家分享下:
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下的機遇與挑戰
01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數字化轉型」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誕生之後,依託於個人電腦和單機軟體的大規模應用,第一波數字化轉型顯露了雛形,這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階段。
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第二次信息化浪潮孕育了第二波數字化轉型。
當前,隨著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第三次數字化轉型浪潮應運而生,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被運用到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超過20%的銀行已在新興技術領域布局,開展謀劃大規模數字化轉型,85%的銀行將推進數字化作為重點工作。為參與下一階段的業務競爭,絕大多數銀行都在積極籌備數字化轉型。
那麼,數字化轉型要如何推進,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只靠加大科技投入,僅僅是將傳統業務搬到線上,這種做法顯然已經過時了。
在未來,銀行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金融的穿透性服務,使金融功能服務於大眾生活的各個領域。
02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①認知不足,定位失誤
不可否認,許多銀行對數字化銀行已經具備了具體而清晰的認知,能夠結合行內業務規劃、信息化基礎等現狀,全方面搭建與自身條件相符的數字化轉型道路。
但除此之外,仍有大部分銀行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還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只知道大致概念,尚未真正理解。
此類銀行出於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不足,通常過分追求數字化轉型的短期效益,缺乏對長期數字化能力的規劃。
②系統老化,支撐不力
當前,既有的銀行系統老化而孤立,與全面數字化轉型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銀行系統的支撐是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前提,而當今的銀行業系統卻呈現不容樂觀的分化現象。
首先是各國有大行,以及領先股份制銀行,此類銀行的IT建設起步早,IT人才儲備充足,基本上已構築起符合自身需求的IT系統架構。此類銀行以對當前現有系統的梳理、建設與優化為導向,並開始探索人工智慧平台、雲平台、數據中台等先進理念。
而另一方面,因為資金、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中小銀行的系統建設則基本以零散的業務需求為方向。
因此,體系化的技術架構難以形成,整體先進性不足,再加上技術平台的成本壓力,與全面數字化轉型的要求差距很大。
03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建議
①客戶中心,服務導向
無論怎樣轉型,客戶都首先是第一位的,數字化轉型,必須依然以客戶為中心。
數字化轉型的在於利用數字化的技術,重構服務模式,以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式服務客戶。
各大領先銀行在手機銀行中增設生活服務功能,並將銀行服務開放給各類互聯網應用,在重構銀行的客戶服務模式的同時,重塑客戶關系了。
②戰略布局,落地思路
銀行決策者需要對數字化轉型具有深刻認識,要重視數據投入和長遠布局,不能將眼光囿於業務發展和短期效益。
因此,因此銀行管理者要放眼未來,以戰略眼光看待數字化轉型,掌握未來核心競爭力。同時,銀行管理者也需要以落地的思路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實現,構建保障機制,確保轉型規劃的穩步實施。
04結語
當前,銀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外部金融企業也紛紛入場。面對如此白熱化的局面,銀行業未來培育新動能,必須盡快謀劃並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銀行也應該堅守其作為核心金融中介的身份,確保金融供給與實體經濟需求之間相匹配。
❸ 「十四五」時期,金融行業如何做好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數字化轉型正席捲各行各業。作為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之中的金融機構,亦在迅速跟進數字化趨勢,積極探索業務創新、運營優化、改善客戶體驗的新金融商業模式。
什麼是金融數字化轉型?
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興的數字科技,
將與企業相關的人、物、組織、主體對象連接在數字環境中,,並通過數據要素和智能生產力,使得金融機構能夠以更快速、更精準的響應市場需求,更優質的服務體系獲得客戶信任,更低的成本效率取得競爭優勢。
總體而言,金融數字化轉型並不等同於把傳統金融業務「線上化」和「數字化」,而應該尋找數字科技如何推動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產品和服務模式的變革。
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應該從什麼方面入手呢?
第一,實現決策管理的數據驅動。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挖掘數字化潛能,做到「數智化」。金融機構要懂得利用產業數字化數據量龐大、信息化程度高、數據管理集中化等特點,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技術支持,用數據驅動管理,實現快速科學決策。
第二,加快運營機制的敏捷重塑。以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金融數字化技術快速提升和發展,金融機構IT系統要推動從集中式向分布式治理轉變,從以賬戶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以場景為中心的運營模式轉變,構建一個更科學、更合理的金融運作體系。
第三,聚焦業務模式的智慧再造。金融數字化要與時俱進,金融行業可以基於雲計算平台和全局統一客戶視圖,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線上線下信息互通共享,打造高效融通的全渠道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快速、更實惠的軟體服務技術架構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第四,多向賦能,推動生態體系的協同共建。金融數字化要從單一變為多向,不僅僅是局限在金融領域,要聯動其他產業共同發展共生,建立相互連通、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數字生態網路,打造金融數字化綜合性服務平台。
第五,披堅執銳,強化風險防控的科技武裝。金融服務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金融行業更是事關經濟發展,其安全性乃重中之重。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可能衍生出技術、業務、網路、數據等新的風險,要強化金融風險防控,完善金融監管體系 ,以技術防控風險,全面提高金融業風險抵禦能力。
❹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這五大趨勢值得關注
多年來,金融證券機構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營銷方式,如以老帶新,組合營銷,廳堂營銷,電話營銷等。
但是隨著業務規模的逐漸擴大以及客戶群體的變化,金融行業傳統營銷模式的不足日益顯現,原先的那種粗放式的營銷之路越來越行不通。
一、加速金融數字化營銷迫在眉睫
隨著業務流程的日益繁瑣,在金融產品種類繁多,客戶體量龐大而且客戶需求存在很大差異的當下,員工往往缺少對客戶的需求洞察,壓根不知道客戶需要什麼,客戶對哪些產品感興趣,員工往往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個個的向客戶發產品介紹,而無法做到高效的推廣產品和精準化的運營客戶。
盡管行業一直強調「以客戶為中心」,但是在實踐營銷中,員工往往走的是「以產品營銷為中心」的老路。另一方面,基於中國的國情,員工與客戶的溝通與互動,最終都要回歸微信這一坐擁12億用戶的巨大流量池。一個員工微信里連接著上千個客戶,如何在微信生態中緊密連接客戶,並與客戶輕巧互動?如何靈活匹配產品並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如何打造一個集產品咨詢-查看-購買一站式的整合服務平台?都是金融行業面臨的營銷難題。
二、金融行業數字化營銷的五大趨勢
即使沒有疫情的沖擊,數字化經營也是金融行業大勢所趨,而此次疫情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新的客戶行為和市場環境正在從根本上重塑數字化營銷,以下五大趨勢尤其值得關注:
1、抓住建設線上營銷陣地的良機,打造一站式線上服務平台
疫情的到來,最明顯的沖擊,是銀行的客戶經理和理財經理,原先他們是以網點為主陣地去營銷獲客,但疫情降低了客戶來網點的頻次,如何通過線上營銷獲客,是各家銀行需面對的難題。金易聯金融行業解決方案可以給每個投顧生成一個專屬的一站式線上服務平台,支持自定義個人工作室,達到千人千店的效果。不僅可以讓客戶經理更好地介紹自己,讓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產生共同話題,製造共情,而且可以快速把市場趨勢和理財產品等信息標准化傳遞給客戶,滿足不同階段客戶需求,讓客戶產生興趣,製造成交機會。
2、從「一次性戰術」到「持續經營客戶」
營銷已經逐漸摒棄傳統的單點擊破、追求短時間曝光的一次性戰術,逐漸轉變為全面的、持續性的,以客戶持續經營為核心,與客戶建立長期聯系為目標的營銷方式。
明顯的趨勢是公域平台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且難以實現「私人化」的情感聯系,金融行業紛紛開始布局沉澱在自有平台、可更低成本獲取且反復使用的「私域流量」,把過去由平台壟斷的用戶「奪」回來,導入自有用戶池,並以「優質內容」作為核心經營流量,以「全員營銷」等創新模式引爆流量,搶占「一人一銀行」的私域時代高地。
金易聯搭建了一個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在線數字化內容平台,在線整合和鏈接各種媒體資源和熱點資訊,為金融行業人員提供適配的多樣化營銷內容素材庫(文章、圖片海報、廣告等),持續地經營客戶關系。
3、從「單向推送」到「以客戶為中心」
營銷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從客戶需求出發的雙向互動。營銷需要關注客戶「在什麼時候,想要什麼」,而不是單向的「我們想要表達和傳遞什麼」。
數字化的精準營銷方式正在崛起,精準營銷的本質在於營銷決策用數據說話。投資顧問可以查看客戶所有的瀏覽行為,他看了哪些產品?對哪個感興趣?投資顧問都可以知道,進而制定對應的跟進策略,下一步推薦什麼樣的產品,從而降低客戶流失率,提高對營銷決策的前瞻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實現個性化的客戶經營。
4、從「圈地為王的封閉運營」,到「對資源要素更充分的流動與組合「
很多金融機構在數字化營銷上存在一大痛點:無法將美好的數字化願景落地,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出現轉型節奏緩慢。一個典型的現象是,企業從內容的生產、信息傳遞、效果追蹤、管理統計,各個環節都是由單獨的部門各自在做,協同效率低,沒有形成有效的閉環。
而中台式營銷實現了企業管理層、員工、客戶的同時在線,這樣各部門、各層級人員就能有效協作,推廣流程連接到一起,真正讓企業實現推廣有素材,傳播有反饋,分享有激勵,數據有分析,管理有工具,落地有商城及客戶管理系統,讓推廣真正落地,從而實現全員規模化標准化的推廣,同時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推廣成本。
5、數字化管理平台,全業務場景數字賦能數字化營銷對於營銷管理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
對於金融行業的營業部來說,小到一場活動,一個線上的推廣,大到針對一個服務,產品和一個行業推廣,一個部門的營銷業績,都可以變得可跟蹤,可評估,可預測,可考核。所以數字化管理是金融行業數字化營銷轉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和使命。
對於金融總部來說,可以查看各個營業部的線索報表、營銷報表、客戶報表、產品使用分析、營銷運營分析及運營管理等數據,而且實時更新,真正實現業務運營動態化、信息共享實時化,幫助總部打造「總部+營業部+員工+客戶」四端一體的數字化營銷管理平台。
三、數字化營銷需從頂層設計開始是高層自上而下的戰略問題
金融行業數字化營銷轉型之所以會不想轉、猶豫不決、躊躇不前,是因為戰略存在不確定性。基於對數字化營銷的思考與實踐,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對此進行了深入剖析:
第一個層面,金融行業是高級管理層高度集權的,涉及到資源和組織的問題,更多的情況是由高層自上而下決策。
因而,數字化營銷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高層想不想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戰略問題。
第二個層面,金融機構的運轉是建立在中層的專業性和執行力之上的,一旦涉及資源分配和組織的變化,必然觸動中層的切身利益。即使高級管理層決策了,推進轉型了,但具體執行的廣度、深度還是由中層把控。
因而,數字化營銷必須解決中層的利益糾葛和執行力的問題,如何規避劣幣驅逐良幣,如何有效協同。
第三個層面,是員工的參與度。金融的客戶和市場都來自於一線員工,員工在轉型中能夠獲得什麼?這要解決員工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的問題。
金易聯作為金融行業數字化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經為工行、第一創業證券、長城證券、廣發證券、建信基金等多家金融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想了解更多詳情,可進入金易聯官網查看: https://www.finogeeks.com/solution/s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