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哪些是非法金融廣告

哪些是非法金融廣告

發布時間: 2023-01-03 01:15:31

① 深圳騙子投資公司國硯投資公司靠譜嗎

1,國硯投資公司,這是不靠譜的,在這個平台投資通常會有無法提現或者凍結賬戶的情況,這是變相的龐氏騙局。
2,很多黑平台都是利用受害者想輕松賺錢的心理,來誘導投資者,讓投資者主動投入大量的資金。現在常見的詐騙有哪些:金融投資被騙,電影投資被騙,玩游戲被騙,刷單被騙,玩彩票被騙,薦股交服務費被騙,賭石被騙,加盟被騙,理財被騙,直播刷禮物被騙
拓展資料:
1.金融詐騙的套路都有哪些:
砍頭息:這是目前很多違法貸款平台採用的方法,明明是借了1萬元,實際到賬只有8000元,利用各種名目抽走金額,這種使用多個關聯主體去收取錢,好像是多頭一樣,但是其實都是欺騙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陰陽合同:套路貸典型的詐騙手段,明明拿到的錢是8000元,可是合同的金額是1萬元,很多貸款公司會哄騙借款人,說合同不作數的,只不過是方便查賬用,這種口頭約定的付款方式相當不靠譜,真正到了還款的時候,放貸的這幫人就立刻翻臉不認人,根本不承認了,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別人的話;
暴力催收:套路貸實際是一種詐騙罪,情節嚴重會讓借款人傾家盪產,所以大家一定要收集證據,及時報案。犯罪分子往往會利用借款人的心理,採取電話轟炸、爆通訊錄、泄露個人信息、P圖等催收方法,逼迫借款人盡快還款,能還一點是一點,不管怎麼算他們都是賺的。
2.如何預防金融詐騙:
防:首先應做好自身預防工作。在進行金融活動時,一是盡快完成實名制認證,進一步保障賬戶安全。二是警惕需要輸入支付信息的「釣魚」簡訊。三是支付時盡量不要用公用電腦或者蹭免費WIFI。四是避免使用生日、數字、姓名縮寫等作為支付密碼。
學:廣泛學習金融知識,提高自身識別非法金融活動的能力。一是識別非法金融廣告,應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互聯網金融基本知識,掌握常見非法金融廣告類型及識別方法以及被非法金融廣告誤導的救濟途徑。
思: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沖動地進行金融交易。涉及非法金融廣告,當金融廣告的收益讓人心動時,要思考廣告中金融產品的風險在哪裡,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
問:根據規定,經營金融產品,都應取得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面對金融產品推銷,可詢問該公司是否具備發行金融產品的資質,詢問推銷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證明,詢問產品存在的風險和目標群體。在不確定其真偽時,可以撥打官方熱線電話進行咨詢。

② 新《廣告法》今起正式實施,哪些互聯網金融宣傳語或違反規定

1-根據《廣告法》的規定要求,有些已經開始陸續將網傳的極限用語撤掉。
如:國家級、世界級、最高級、最佳、最大、第一、唯一、首個、首選、最好、最大、精確、頂級、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進、最大程度、最新技術、最先進科學、國家級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絕對、獨家、首家、最新、最先進、第一品牌、金牌、名牌、優秀、最先、頂級、獨家、全網銷量第一、全球首發、全國首家、全網首發、世界領先、頂級工藝、最新科學、最新技術、最先進加工工藝、最時尚、極品、頂級、頂尖、終極、最受歡迎、王牌、銷量冠軍、第一(NO.1\Top1)、極致、永久、王牌、掌門人、領袖品牌、獨一無二、獨家、絕無僅有、前無古人、史無前例、萬能等均屬於極限用語。
極限用語包括但不僅限於商品列表頁、商品的標題,副標題,主圖以及詳情頁,商品包裝等。對於極限用語的店鋪,一經發現違規店鋪將給予扣分並進行罰款,處於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出現情節嚴重將直接進行封店處理。

2-金融理財產品充斥著「穩賺不賠」 「高額收益」 「安全無憂」之類的承諾。比如對於招商理財類廣告,明確其不得對收益等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無風險、保收益等。

③ 黑五類廣告分別指哪些

在廣告用語上,黑五類指:葯品、醫療器械、豐胸、減肥、增高五類電視購物。


(3)哪些是非法金融廣告擴展閱讀:

黑五類還有以下幾種解釋: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黑五類」常指黑五類子女,也就是地、富、反、壞、右(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的子女。

食品中黑五類指的是: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棗。

在法律上,黑五類指:從事黑社會性質組織類、恐怖組織類、毒品犯罪類、走私類和貪污賄賂類等五種犯罪行為的犯罪分子。

④ 想問什麼是非法金融機構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是1998年7月13日朱_基總理簽署的國務院令,主要是規定了對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的程序、債權債務的清理清退辦法、以及違背條例辦法規定的處罰措施和相關規定。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非法金融機構,是指沒有經過中國人民銀行的批准,單位擅自設立從事或者主要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等金融業務活動的機構。
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沒有經過有關金融監管機構批准,擅自從事金融活動,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未經依法批准,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更多關於什麼是非法金融機構,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ba62a161582625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⑤ 非法金融活動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非法金融活動是指違法進行的一切金融活動包括合法金融機構即金融體系內發生的非法金融活動和金融體系外的即社會非法金融活動。涉及刑事犯罪的主要包括:偽造貨幣、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變造貨幣、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設立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條 偽造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二)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設立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⑥ 非法金融業務活動都有哪些

1.
非法從事證券類業務活動是指未經證監會批准,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1)證券、期貨經紀;(2)證券、證券投資基金、期貨投資咨詢;(3)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4)證券承銷與保薦;(5)證券資產管理;(6)證券投資基金募集、管理;(7)證監會依法認定的其他非法證券類業務活動。
2.
非法從事保險類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保監會批准,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1)保險、再保險;(2)保險代理;(3)保險經紀;(4)保監會依法認定的其他非法保險類業務活動。
3.
非法從事銀行類業務活動是指未經銀監會或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批准,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1)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2)未經依法批准,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3)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4)銀監會或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依法認定的其他非法銀行類業務活動。
4.
非法集資

⑦ 市場上存在哪些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或現象

市場上存在的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或現象:

1、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侵權行為: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以舊充新。

2、侵犯消費者悉知真情權的行為:漫天要價,不按照生產商的相關要求、違背市場規則進行銷售。

3、侵犯消費者求知獲教權的行為:主要是針對售後服務不到位的一些行為。

4、惡意欺詐、虛假要約的行為:主要是針對虛假廣告或與產品實際不相符合的宣傳。

5、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6、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銷售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分量不足的。

7、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商品謊稱是正品的。


8、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行為。

9、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0、不以自己真實名稱或者標記銷售商品的。

11、採取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的。

12、作虛假的現場演示或說明的。

13、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對商品價值做虛假宣傳的。

⑧ 非法金融活動有哪些

法律分析: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二)未經依法批准,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三)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四)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法律依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四條本辦法所稱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二)未經依法批准,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

(三)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

(四)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前款所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所稱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

⑨ 金融違法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有關金融監管機構批准,擅自從事金融活動,包括非法從事銀行類業務、非法從事證券類業務和非法從事保險類業務活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⑩ 各類媒體登載非法集資廣告違法嗎

法律分析:違法。虛假廣告在非法集資犯罪活動中起著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非法集資犯罪分子往往在社會宣傳上不遺餘力、不惜血本,通過媒體廣告、明星代言、大肆宣傳、虛張聲勢、製造假象,誘使廣大群眾上當受騙。應打擊非法集資犯罪背後的違法廣告宣傳活動。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於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熱點內容
如何查詢a股打新股許可權 發布:2025-07-25 11:27:11 瀏覽:804
股票投資成交量 發布:2025-07-25 11:20:32 瀏覽:142
重大事件對金屬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7-25 11:01:15 瀏覽:263
小微企業實行什麼的貨幣政策 發布:2025-07-25 11:01:07 瀏覽:283
金融危機斷供會怎麼樣 發布:2025-07-25 10:58:57 瀏覽:412
基金a類為什麼還要託管費 發布:2025-07-25 10:50:58 瀏覽:60
金子當貨幣通用是什麼時候 發布:2025-07-25 10:48:45 瀏覽:28
貨幣表格數字怎麼看 發布:2025-07-25 10:28:41 瀏覽:329
炒股買基金收益怎麼交稅的 發布:2025-07-25 10:28:07 瀏覽:995
葡萄牙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25 10:22:50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