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理財到1億

如何理財到1億

發布時間: 2023-01-04 13:36:53

⑴ 十萬的本金,想通過理財20年後收入一千萬,該怎麼存

這個神話不是用來吹「基金定投」的,是用來吹「復利」的。這個「10年10倍」的故事在無數財富激勵段子里經常出現:每年只需要盈利25.89254%,資金每3年就可以翻1番、每10年就可以增長到10倍。如果有10萬元本金,在30年後將成為1億元。這裡面的奇跡就是被愛恩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復利」。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任何基金能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達到這個穩定的盈利水準。



十年了,這只基金還是虧了14%,18億的管理費倒是照收不誤。你如果在這只基金上打著定投發財的主意,只能是致富未半,中道崩殂。

⑵ 如若有一大筆錢,你會如何選擇理財

很多人都是貧窮的人或者普通人,他們並沒有很多錢,但是他們可以幻想,如果自己手中有一大筆錢,該如何花這筆錢?那如果你手中有一大筆錢,你會選擇如何理財呢?

投資基金

在完成前兩個事情之後,剩餘的錢就會把它用來做投資使用,小編對於股票是不感興趣的,但是對於基金還是很感興趣的。因為小編感覺基金的風險比股票小很多,並且基金它的收益也是更穩定的,不會出現太多的波動。小編會找一個專業的證券交易所,開一個賬戶,尋找一個證券交易人,把這筆錢交給他管理。這樣小編就可以不花費一絲心思,就能夠獲得一大筆收益。

⑶ 我中了1億彩票,不想坐吃山空,該怎麼理財

1 . 活期

活期利息很低,只有0.3%。一萬塊錢放活期賬戶里,一年的利息才30塊錢。如果把8000萬放在活期里,那一年的利息就有:8000×30=24萬

平均到每個月,就有2萬塊錢的利息。雖然活期利息低,但是本金太大。你把8000萬扔在銀行卡里不管不問,每年產生得利息,都足夠讓你過上體面的生活了。

如果你一家三口,一個月花5萬,一年也才60萬。8000萬,就夠你全家花133年的時間。如果你全家一個月花10萬,一年也不過120萬。8000萬,仍然夠你一家人花66年。所以,有了8000萬,隨便在銀行存個定期,安全又可靠。然後利息,就能讓你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⑷ 如何理財變億萬富翁 李嘉誠說月存1200元

這幾個理財都很不錯的,都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分散投資:余額寶(2%-4%),網路金融(2%-5%),騰訊理財通(2%-5%),民生銀行兔子金服(5-9%),興業銀行錢掌櫃(3%左右)等

⑸ 怎麼理財

看了太多有錢人錢生錢的故事或者段子(有一個關於有錢人的段子是如何才能一年賺到100萬,答:在銀行存1億元ㄟ(▔^▔ㄟ),很多小夥伴都坐不住了,想問問作為普通人應該如何存錢、理財或者做一些財務規劃,既能有一些保障,又能掙一些「睡後」收入,換點零花錢買奶茶喝。今天美眼夭夭同學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大家能收藏和轉發,讓更多的小夥伴知道。

1、存錢第一原則:設立強制儲蓄計劃

如果錢在手裡,大部分人都是拿不住的,花錢的快感太爽了,買買買是人類的天性,就跟吃吃吃是豬豬的天性一樣(▔▽▔)/。所以想要存錢,首先要有一個強制的儲蓄計劃,比如把每月工資的15%-25%的部分拿出來強制儲蓄。比較好的一個辦法是單獨開一個銀行賬戶或者基金類的理財戶,每月把這部分錢都存到這個單獨的賬戶中,做強制儲蓄,這個賬戶的操作不要太便利,最好只能存,不能取,免得管不住手。(▔▽▔)/

2、把大部分的銀行存款都換成銀行現金類理財或者貨幣基金

銀行活期存款的利息只有年化0.35%,非常非常低。對普通人來講,要盡可能的把大部分存款直接換成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或者貨幣基金。大家注意一定是現金管理類的理財產品(不要買其他類的,其他類的都有風險,會虧本金)。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年化收益能達到%-4%,一般沒有風險,而且這些產品和存款一樣,可以隨時取用(很多銀行發的都是5萬額度內可以當日申贖,基本和存款一樣使用),當然在支付寶、微信上買貨幣基金也可,基本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一樣。

3、如果覺著現金類理財收益低,可以適當定投一些指數基金或者好的公募基金

如果小夥伴覺著現金類理財或者貨幣基金一年3-4%的收益太低,想提高收益。那麼建議定投一些指數基金(類似中證500指數)或者一些好的公募基金。根據行業協會測算,國內公募基金只要持有時間超過3年,95%以上的概率賺錢。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講,可以把一些閑錢定投一些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費用低,簡單方便)。當然也可以買一些好的權益類或者偏股混合類的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好壞主要看基金經理。國際通行的選擇標準是看回撤幅度(就是從最高點下跌的百分比,越低越好),年化收益(越高越好),年化收益和回測幅度一般是相反的,所以要尋求一個平衡。具體的選擇可以看看行業里經常推薦的類似「TOP30基金經理」或者「金牛獎基金經理」等,這些上榜的基金經理產品一般都不錯(當然核心還是要長期持有,如果短期買賣,大概率是要虧錢的)。定投基金在支付寶、銀行或者其他理財平台上都可以,當然買的時候要看清楚費率。

4、普通人不要想著在股市發財,基本都是被割韭菜

很多小夥伴老想著炒股賺錢,總是盤算著每天不多賺,賺個300-500,一年也不少錢了,但現實是大部分人都在股市虧錢。股市裡有個說法是1賺2平7虧錢,你想想自己為啥能成為那個1呢,是比別人長的帥或者漂亮嗎?(▔▽▔)/。除了特定牛市的年份外,股市大部分時間都是虧錢的,而且炒股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努力工作或者提升自身,爭取升職加薪來的容易。

5、要買一些基本的保險,做一個基本的保障,防止因大病破產。

美眼夭夭一直和周圍的小夥伴們說,要及早買一些基本的保險,給自己或者家人做一個基本的保障。一個是百萬醫療險,這個險性價比極高,應該人手一份。醫療險很便宜,30歲的人每年不到200塊錢的費用,但是一旦發生大病,能報銷所有醫葯費和住院費。當然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買重疾險(美夭覺著重疾險性價比不高,自己沒買。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是,醫療險是報銷費用,重疾險是直接給一筆理賠金)。還一個是意外險,意外險每年費用不超過100塊錢,可以在發生意外的時候給予一個保障。以上保險在微信或者支付寶上都可以買,理賠也有保障。

6、最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己,努力賺錢

對普通人來講,存錢或者理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努力

⑹ 如何能夠快速賺到一個億

快速賺到一個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首先是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有超越常人的個人認知和一定的膽量及魄力才能夠賺到一個億一

⑺ 年存1.4萬,如何變億萬富翁

年存1.4萬,如何變億萬富翁?

華人首富李嘉誠常打一個比方: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並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後財富會增長為1億零281萬元。

如果我們細算賬會發現,按這種方式操作,第十年僅能攢36萬元,在很多大城市還不夠買一個衛生間。別著急吐槽,堅持下去,到了第20年,這筆資產就積累到了261萬元,如果你能堅持40年,財富就會到達1億零281萬元的驚人厚度這就是神奇的復利投資。

是不是有人要抱怨四十年時間太長?沒辦法,基數有限,只能靠更多時間去彌補,想要更早實現財富目標,你需要先完成一定的財富基矗

對普通上班族來說,人生積累財富過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嶺莫過於100萬元。

李嘉誠就說過,賺第二個1000萬時要比賺第一個100萬簡單容易得多。李嘉誠在不到30歲的時候,就完成了這個跨越。回顧一些知名富豪經歷,他們也大多在30歲左右就完成了這筆積累。

放到當下,如果你還沒有跨過100萬門檻,在應付完各種高昂的生活成本之後,其實能用於投資的資金非常有限。越早完成靠勤勞存錢的階段,你才能越早進入以錢賺錢的階段。所以你積累第一個100萬元所用的時間長短,基本能夠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厚度。

我們該如何快速積累100萬元呢?除了在本職工作上努力拚搏謀取升職加薪,還可以考慮創業開辟人生新道路,更重要的則是不論錢多錢少,從一開始就養成投資的習慣。每個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是養成了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即投資理財的能力。

如此,那些令人困擾的貧富問題就有了基本標準的答案: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賺了多少,也非一味開源節流,而是取決於如何理財。這便是致富的關鍵。

掌握窮變富的哲理,邁向富人行列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貧窮的人嗎?如果是,你是否想過改變自己的現狀,從現在起積累自己的財富,邁向富人的行列?讀讀以下的這些理財哲學,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1、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

一個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個人很窮,每個月領取100元生活補貼,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同樣是100元,前一個100元通過經營增值了,成為資本。後一個100元在價值上沒有任何改變,只不過是一筆生活費用。

貧窮者的可悲就在於,他的錢很難由生活費用變成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和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所以,貧窮者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財智哲學: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動力,只有對財富充滿渴望,而且在投資過程中享受到賺錢樂趣的人,才有可能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同時,積累資本意識與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獲得最後的成功。

2、最初幾年困難最大

其實,貧窮者要變成富人,最大的困難是最初幾年。財智學中有一則財富定律: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10年時間,那麼,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只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

這一財富定律告訴我們:因為你已有豐富的經驗和啟動的資金,就像汽車已經跑起來,速度已經加上去,只需輕輕踩下油門,車就會疾駛如飛。開頭的5年可能是最艱苦的日子,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財智哲學:貧窮者不僅沒有資本,更可悲的是沒有資本意識,沒有經營資本的經驗和技巧。貧窮者的錢如不是資本,也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3、貧窮者的財富只有大腦

假如一個恃才傲物的職員得不到老闆的賞識,他只是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不會溜須拍馬,那就太片面了。老闆固然不喜歡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價值。同樣,假如你第一次去辦營業執照,就和辦證的人吵得不可開交,可以肯定,你開的那個小店永遠只能是個小店,做大很難。這樣的心態,別說投資,連日常理財都難做好。

很多投資說到底是一種賭博,賭的就是將來的收益大於現在的投入。投資是件風險極大的事,錢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貧窮者是個弱勢群體,從來沒把握過局勢,很多時候連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說影響別人。貧窮者投資,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行動的勇氣、思想的智慧與財商的動機。

貧窮者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有限的那一點點存款,也不是身強力壯,而是大腦。以前總說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思想不僅是精神財富,還可以是物質化的有形財富。一個思想可能催生一個產業,也可能讓一種經營活動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財智哲學: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理財性格與資本思想的大腦。

4、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有一位偉人的話,大意是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會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貢獻多少。相比之下,按勞分配並不是按你的勞動量來分配,而是要你生產出更多的價值。只要你願意,你勞動的能力越強,創造的價值越多,就越可能獲得高的收入。多勞多得的根本是質而不是量,貧窮者最根本的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財智哲學: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餘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實際上,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5、教育是最大投資

學歷只是一般教育的證明,學校里學到的只是一些綜合性的基礎知識,人一輩子都需要重新學習。有一篇報道,江蘇省2003年高學歷者人均年收入超過11萬元,小學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經濟收入的懸殊,已經造成實際上的高低貴賤。在當今社會,要想過上稍稍像樣一點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高學歷。

財智哲學:教育是最大的投資,對很多貧窮者來說,他們的命運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因為貧困不是一種罪過,但貧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惡果。

6、勿以運氣為貧窮開脫

關於資本的故事每個人都聽過不少。比如某個美國老太太,買了100股可口可樂股票,壓了幾十年,成了千萬富翁;某位中國老太太,捂了10年深發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級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頭笨腦,居然一彎腰就撿了一個金娃娃。

從理論上講,美國老太和中國老太的投資都是成功的,但對更多的人而言,卻很難有什麼推廣價值。兩個老太憑什麼能夠堅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堅定的信心,而是什麼都不懂,要麼是壓在箱底忘在腦後了,要麼是運氣的因素。貧窮者把很多事情都歸於運氣。因為只有運氣是最好的借口,可以為自己的貧窮開脫。運氣不好是所有失敗者的療傷良葯。

財智哲學:在商品經濟時代,人人都會有運氣,不勞而獲不僅是可恥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之所以有權獲得收入,是因為他為社會生產出了產品,社會才給了他的回報。

7、知本向資本靠攏

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國王要感謝一個大臣,就讓他提一個條件。大臣說: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里裝1粒米,第二個格子里裝2 粒,第三個格子里裝4粒,第四個格子里裝8粒,以此類推,直到把64個格子裝完。國王一聽,暗暗發笑,要求太低了,照此辦理。不久,棋盤就裝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車,小車也不行了,糧倉很快告罄。數米的人累昏無數,那格子卻像個無底洞,怎麼也填不滿國王終於發現,他上當了,因為他會變成沒有一粒米的窮者。一個東西哪怕基數很小,一旦以幾何級倍數增長,最後的結果也會很驚人的。

貧窮者的發展難,起步難,堅持更難。就那麼幾粒米,你自己都沒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於最後一步。當基數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這之前的一切都是鋪墊,沒有第一粒米,就沒有後面的小車大車,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但是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有知識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發大財的卻少,要把知識變為知本,只有和資本聯姻才行。

財智哲學:富人靠資本生錢,貧窮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為資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現代貧窮者們最後也最輝煌的夢想。但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很難有俯瞰的眼光和軒昂的氣度,貧窮者內心最缺乏的其實就是這種自信。
普通人離千萬富翁有多遠

普通人離千萬富翁有多遠

文/嚴重

我身邊有錢的人有兩個極端,一個是好的學校畢業,名企,高管,創業,成為高富帥。另外一種人是普通人,極其普通,普通到你看到他不會認為他有成為富翁的任何潛質。但是有個特點,就是莫名其妙找到了一個機會或者一個潛力的公司,堅(被)持(逼)做下去了,然後莫名其妙成了千萬富翁。

就我有限的經驗來看,排除那些天才,技術,商業天才。中國很多人在社會復雜的洪流中,命運基本上不是自己控制的。所以才有一句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句話雷軍這種我們眼裡已經是天才的人也說過的。所以你說這些千萬富翁,又能強到哪裡去?

至於那些在這里非要宣傳自己發現了什麼致富秘訣的人,我覺得要把他們的話反過來看。如果他們真有那種算命的神奇的本事,那也是不適合普通人的。

中國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幾十年來不停的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技術變化,環境變化,各種變化,每種變化如同旋轉的渦流,掃盪過去,富裕一批人,倒霉一批人。

所以,如果能在我們基本任命運擺布,可憐的生命中控制好自己的方向,一定是把自己毫不猶豫的送進那社會當下即將爆發的核彈震源,龍卷風即將刮過的地方。

facebookCOO桑德博格描述自己職業選擇時的經驗就是坐上火箭,和我說的也是一個意思,'我當時接到faceboo邀請時,還有一大堆別的offer,我和當時剛剛上任的CEO艾里克施密特見了面,給他看了我的列表。我說,這份工作完全不和我的選擇標准。他用手按住我的表格,看著我說:不要犯傻。極佳的職業忠告。然後他說,(重要的是)坐上火箭。

比如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下海,00年代的互聯網,現在的移動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有公司上市門檻急劇降低帶來的股權致富機會,只要你是一名好員工,老老實實在一個有潛力公司核心崗位干5-8年,分配股權並不是大的難事。選擇地點,每個超級城市的機會肯定要多於二三線城市。

這些都是我們普通人能夠選擇的。還是我說的最容易辨認的機會,而不用說房地產等讓人後知後覺的發財機會。

再認真總結一下機會漩渦的形成,大概可以分為這幾種:體制的變革釋放的紅利;人口的變遷帶來的紅利;資源變現的紅利;技術的進步帶來的紅利;超級城市化帶來的紅利;消費趨勢的紅利;以及永遠在食物鏈上層的智商紅利:常青藤名校的校友圈子,BAT這種已經在食物鏈頂層的員工圈子是一股經久不息的漩渦。

這幾項都是極大的龍卷風漩渦,極大指的是能夠持續5-10年,批量製造幾萬幾十萬的富翁。當然還有隨之而來的各行各業小的漩渦,不同機會需要的風險、技能各有不同。看看你離千萬富翁多遠,檢查一下你所處的地方有沒有上面這些大的漩渦就可以了。普通人如果沒有運氣,不在這些機會漩渦的中心,恐怕即使更多的努力,最後結果也收效甚微。

認清機會的位置,有助於我們做正確的判斷。比如房地產行業,當你意識到中國的房地產問題重心不僅是城鎮化,而更重要的是超級城市化,你才會了解為什麼同樣用十年時間,投資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買房,而不是三四線城市買房,會獲得更多的增值;你可能在14年會意識到深圳房價原是被低估的。你也不會對北京房價降低再報不切實際的幻想(回頭思考真讓人感到吃驚和悲哀,這么簡單的事實,居然沒有中國經濟學家給大眾講明白,也讓不少老百姓失去了買房的機會)。超級城市化是歷經幾十年時間可以批量製造幾十萬富翁的的歷程。那些對房產千萬心存鄙視的,大概都是剛出校門的毛頭小夥子,沒經過歲月殘酷的歷練。

可以預見未來技術的變化越來越加速,對傳統越來越缺乏耐心,而因此帶來的機會如同天女散花,現在剛剛綻放了第二圈,未來只會越來越分散,每個普通人會享有更多的機會。

因此如果不奢望自己成為喬布斯,比爾蓋茨,巴菲特,創業也仍然適合大部分普通人,不要神話創業,開個店鋪,淘寶,都是創業。就我的觀察很多人創業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並非人天生神力,性格多麼與眾不同,更多是自己行業的經驗積累技術積累,不必強求和焦慮,更不必自卑自己這輩子生不逢時。那些成功學所吹噓的成功人士的多少特點,大多是馬後炮,不過是為成功渲染上一些神秘的色彩,為一些偶然因素強加一些客觀原因,其實不然,世界離了誰都轉。

據說深圳現在每十個人就一個人是公司老闆,以色列每仟人就擁有一家公司。顯然,從這個數據來看,創業不是少數人的特權,和你所處的文化階段有關,也無關乎你的性格等等。而我相信,未來中國應該是每20個人就應該有一人是公司老闆,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你再普通沒有天賦,你至少稍微努力成為這20人中的之一應該不成問題吧?

最後就是我認同的讀書,通過讀書所結交的圈子,其實就是一個個充滿機會的漩渦,不用說,那些名校MBA圈子,北大清華的校友圈子,是氣場最大的漩渦。所以讀書上學是改變普通年輕人的最佳途經沒有之一,很多好的學校好的專業是走向財富的最佳路徑,如果你還足夠年輕,可以考慮去讀個國內外名牌大學的MBA。未來中國會有幾十萬的上市公司,董秘,金融理財,融資並購,這塊市場人才缺口依然巨大。進入好的基金私募,奮斗十幾年,幾百萬上千萬都是不問題。

從邏輯上說,選擇代表你會有更多的機會,但不代表你會一定成為有錢人,因為,一般而言,同樣優秀的人也會做同樣的選擇,所以,你仍然面臨著殘酷的競爭和廝殺,意味著你同樣需要奮斗,完善自我,不停提高對機會的把握,對專業技能的精通,以及最重要的是時間:需要多年如一日的耐心來積累自己的資源。我能說的就是這么多,奮斗吧騷年。如果你又普通又不奮斗還喜歡提這種問題的,可真幫不了你了。
存齋先生陸九淵經典名言名句摘抄

陸九淵(1139-1193)南宋金溪縣人,號象山,字子靜,書齋名存,世人稱存齋先生,因其曾在貴溪龍虎山建茅舍聚徒講學,因其山形如象,自號象山翁,世稱象山先生、陸象山。漢族江右民系,江西撫州市金溪縣陸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陸中最負盛名,是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朱熹齊名,史稱朱陸。是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祖。他為官清廉、不喜空談、務求實干,認為任賢、使能、賞功、罰罪是醫國四君子湯。他治理荊門政績顯著,丞相周必大稱贊說:荊門之政是陸九淵,事事躬行的結果。陸九淵在哲學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斷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實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認為心即理是永恆不變的: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倫理綱常等同起來。1176年陸九淵在鉛山鵝湖寺與朱熹對認識論的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史稱鵝湖之會,進一步闡發了他尊德性和發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驗論。他的學說,經明代王守仁繼承,發揚成為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派別,影響極大。

陸九淵名人名言:

精神不運則愈,血脈不運則病。

差之毫釐,繆以千里。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百家滿天下,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人心有病,須是剝落。剝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後隨起來,又剝落,又清明。須是剝落得凈盡方是。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不可自暴自棄自屈。

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

來年尚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

人之知識若登梯然,進一級則所見愈廣。

學能變化氣質。

自古聖人亦因往哲之言,師友之言,乃能有進。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聞善而慕,知過而懼。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自立自重,不可隨人腳跟,學人言語。

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黨,以交朋友。

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若乃後世之詩,則亦有當代之英,氣稟識趣,不同凡流。

墟墓興衰宗廟飲,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

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

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

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萬物皆備於我。

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如何讀好書的名言

重讀名著,並不能對作品增一分領悟;但可對自己增一分了解。

——Clifton Fadiman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程 頤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培 根

光明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

——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培 根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時刻。

——孟德斯鳩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

——伊薩克·巴羅

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情況下,彷彿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

——雨 果

大師們的作品在我們心靈紮根,詩人們的佳句在我們血管中運行。我們年輕時讀了書,年老了又把它們記起。

——赫茲利特

每當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爾泰

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林語堂

提防那隻念一本書的人。

——拉丁諺語

如何成功的勵志名言

一、強者不是沒有眼淚,只是可以含著眼淚向前奔跑。

二、即便愛也要愛的深沉,即使疼也要疼的隱晦!

三、學習與創造是人生的兩只腳。

四、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其實它已不是機會了。

五、生活的美,來源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友情的純真,來源於你對朋友真誠的相待。

六、最好的與最壞的創造了歷史,平庸之輩則繁衍了種族。

七、我們貧窮,我們無錢,不應該感到高興;向富裕多賺錢才是初衷。

八、人越是轉向光明,他身後的陰影就越大。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責任就越大。

九、生活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哪有那麼多傳奇。

十、短暫的狂歡,以為一生綿延。漫長的告別是青春盛宴。

十一、當我們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曾經擁有。

十二、擁有逆境,便擁有一次創造奇跡的機會。

十三、在適當的時機,把機會讓給別人,這是個明智的投資。

十四、當事實擺在眼前的時候,說話和辯論都是多餘的。

十五、許多人都是由於本身軟弱而做出問心有愧的事來的,並非都是蓄意背信棄義。

十六、沒有答不了的難題,只有學不完的知識。

十七、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十八、女人最欣賞男人有才氣,最討厭男人太小氣,最怕男人不爭氣。

十九、困苦能孕育靈魂和精神的力量。

二十、不要在夕陽西下時幻想,要在旭日東升時努力。

二十一、在學習上做到眼勤、手勤、腦勤、都可以成為有學問的人。

二十二、懦夫把困難舉在頭頂,英雄把困難踩在腳下。

二十三、人有沒有信念並非取決於鐵鏈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壓力。

二十四、生命之燈因熱情而點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二十五、快樂和不快樂沒有絕對的概念,真正的快樂只是一種心理感受,它與財富,權利是無關的!

二十六、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二十七、井底觀天的青蛙是不知道天的廣闊的,小小的螢火蟲的光亮是照不很遠的。

二十八、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堅韌不拔鍥而不舍。

二十九、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三十、過去不等於未來,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三十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三十二、如果有人開始說你是傻瓜是,說明你已離成功不遠了。

三十三、上司說過要給你的不一定會給你,要給你的不說也會給你。

三十四、這世間最可依賴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指望他人,一定要堅強自立。

三十五、機遇對於有準備的頭腦有特別的親和力。

三十六、沒有放棄說明你還有希望,如果放棄了說明你一絲希望都沒有了。

三十七、在真實的生命里,每樁偉業都由信心開始,並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三十八、保證睡眠充足,足夠的睡眠會使皮膚光潔細膩,是天然的美容方法,還不用花錢。

三十九、在讀書的時候,我們與智者交談;在生活的事務中,我們通常都是與愚人交談。

四十、世界上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沒認識的朋友。

四十一、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四十二、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總得在青年時代開始。

四十三、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

四十四、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四十五、人生寂寞是一種力量。人經得起寂寞,就能獲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就會受人牽制。

四十六、一個公司最大的成本是沒有訓練過的業務員。

四十七、只有不斷找尋機會的人才會及時把握機會,越努力,越幸運。

四十八、青春是一灘水,無論是攤開還是緊握,都無法從指縫中淌過單薄的年華。

四十九、人生之路多坎坷,摔個跟頭別難過,爬起來,撣撣土,前方就是一片樂土。

五十、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五十一、少說多做,句句都會得到別人的重視;多說少做,句句都會受到別人的忽視。

五十二、驕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對於那最以德性受人稱贊的人便最懷忌恨。

五十三、一個人有沒有錢不一定窮,但沒有夢想那就窮定了。

五十四、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

五十五、人生太短暫了,事情是這樣的多,能不兼程而進嗎?

五十六、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長在高山上的鮮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奮才能是攀登的繩索。

五十七、你的發言很有獨到之處,也善於發現問題,大家都應該向你學習。

五十八、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是愚者。

五十九、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六十、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六十一、成功是一種觀念,致富是一種義務,快樂是一種權利。

六十二、在**中我們需要能有所奉獻的人,而不是想有所收獲的人。

六十三、每天開心笑,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生活,沒什麼大不了!

六十四、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次數多,那就是成功。

六十五、耕耘分秒,勤奮造就天才;積蒿力量,實力鑄就輝煌。

六十六、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六十七、放棄並不總意味著你軟弱,有時反而說明你足夠堅強去舍棄。

六十八、相信朋友的忠誠。相信自己的勇氣。相信敵人的愚蠢。

六十九、人生最重要的一點是,永遠不要迷失自己。

七十、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

七十一、只有這親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斗。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年存1.4萬,如何變億萬富翁?》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家鄉變美的唯美句子 專題。

⑻ 一個億怎麼理財最好

這個問題可以具體分為三個風險檔來討論,看看你是什麼樣的風險承受能力就選什麼樣的理財方式或投資渠道。

1、低度風險:銀行定期存款、國債,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等,當然有門路的話可以買點美債、日債啥的,收益一般在3%--5%,基本上沒什麼風險,收益也比較低,適合風險承受力低、容易滿足的人群;
2、中度風險:股票——選大盤藍籌股長期持有,不做短線炒作,等年度分紅;買房——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國內房地產市場至少還有10年的上漲期,所以有錢就買房出租吧,租個2、3年再賣掉;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等。此類投資有一定風險,收益基本在8%---15%左右,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同時對收益有一定要求的人群;
3、高度風險:股票——快進快出抄短線;外匯——賭升值;期貨——多空博弈;民間借貸,或者說放高利貸,當然如果你能弄到小額貸款公司的牌照那最好,這就是合法的高利貸。此類投資操作得好至少是50%以上的凈收益,當然操作失誤那就是血本無歸。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銀行顯示 發布:2025-07-23 18:14:02 瀏覽:81
股市大跌應該買什麼股 發布:2025-07-23 18:09:53 瀏覽:99
海關炒期貨怎麼樣 發布:2025-07-23 17:56:15 瀏覽:361
不買車不炒股怎麼辦 發布:2025-07-23 17:46:58 瀏覽:64
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有哪些 發布:2025-07-23 17:37:43 瀏覽:504
中國安寶股票歷史最低 發布:2025-07-23 17:15:51 瀏覽:425
吉比特股票歷史股價行情 發布:2025-07-23 17:15:47 瀏覽:907
怎麼區分一隻基金是場內基金 發布:2025-07-23 16:51:47 瀏覽:448
離婚糾紛如何分割股權起訴 發布:2025-07-23 16:43:24 瀏覽:338
基金開戶數哪裡查詢 發布:2025-07-23 16:43:16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