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什麼指標能理財

什麼指標能理財

發布時間: 2023-01-05 19:17:18

A. 銀行如何做好理財指標

需要設置好業績比較基準。
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新的銷售管理辦法指出,理財產品銷售機構不得使用未說明選擇原因、測算依據或計算方法的業績比較基準,單獨或突出使用絕對數值、區間數值展示業績比較基準。以後的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要說出具體的測算依據,例如工銀理財·添利寶鑫享凈值型理財產品(21GS2699)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120BP,更加符合新的監管要求。業績比較基準的具體化一方面有助於產品設計時更加審慎地確認業績比較基準,增加了投資者對產品判斷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對其詳細計算方式進行披露以充分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
在此《辦法》發布前,市場上業績比較基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單一數值型,如「業績比較基準為4.00%」,此方法最為簡單直觀。二是區間數值型,如「業績比較基準為3.30%-4.25%」,這種方式相對謹慎保守。三是在基準利率或市場化利率上做加減。如「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上浮一定比例」,這種方式適用於追求絕對收益的產品。四是指數或指數組合型。如「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40%」此方法適用於追求相對收益的產品。以上方法,市場大多都是基於不同產品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業績比較基準類型,像單一數值型可以看做絕對基準,這種方式往往代表某類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對投資單一項目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其計算方式可能更多是基於內部研究和測算,投資者看上去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無法准確了解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設定的原因。市場選擇使用相對基準的原因是處於產品所投資的資產大多來自公開市場,隨著指數會有一定的波動,目前公募基金已經普遍使用這種動態化的比較基準。此次《辦法》的實施是要求展示業績比較基準,做到有理有據,避免誤導投資者。

B. 匯率受那些因素的影響影響個人理財的幾個經濟指標

一、影響外匯匯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貨幣政策
當央行認為對於外匯市場的干預是有效的且干預結果將與政府的貨幣政策一致時,央行在外匯市場的參與將影響匯率。央行的參與通常是通過買入或賣出本幣以將本幣穩定在一個被認為是真實和理想的水平。市場的其他參與者對於政府貨幣政策對於匯率影響的判斷以及對於將來政策的預期同樣會對匯率產生影響。
(二)、政治形勢
如果全球形勢趨於緊張,則會導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一些貨幣的非正常流入或流出將發生,最後可能的結果是匯率的大幅波動。政治形勢的穩定與否關系著貨幣的穩定與否,通常意義上,一國的政治形勢越穩定,則該國的貨幣越穩定。
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實例加以說明。1987年底,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為了維持美元匯率的基本穩定,1987年12月23日西方七國財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發表聯合聲明,並於1988年1月4日開始在外匯市場實施大規模的聯合干預行動,大量拋售日元和德國馬克,購進美元,從而使美元匯率回升,維持了美元匯率德基本穩定。例二,如果你關注歐元,你一定注意到了在科索沃戰爭期間,連續三個月,歐元兌美元的匯率累計下跌了10%,原因之一便是科索沃戰局對歐元形成下浮壓力。
(三)、國際收支狀況
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將導致其本幣匯率的波動。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的一切對外經濟、金融關系的總結。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著該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也影響著該國的宏觀與微觀經濟的運行。國際收支狀況的影響歸根結底是外匯的供求關系對匯率的影響。
由某項經濟交易(如出口)或資本交易(如外國人對本國的投資)引起了外匯的收入。由於外匯通常不能自由在本國市場上流通,所以需要把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投入國內流通。這就形成了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給。而由於某項經濟交易(如進口)或資本交易(到國外投資)則引起了外匯支出。因要以本國貨幣兌換成外幣方能滿足各自的經濟需要,在外匯市場上便產生了對外匯的需要。
把這些交易綜合起來,全部記入國際收支統計表中,便構成了一國的外匯收支狀況。如果外匯收入大於支出,則外匯的供應量增大;如果外匯支出大於收入,則對外匯的需求量增大。外匯供應量增大,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下降,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上升;當外匯需求量增大時,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上漲,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下跌。
(四)、利率因素
當一國的主導利率相對於另一國的利率上升或下降時,為追求更高的資金回報,低利率的貨幣將被賣出,而高利率的貨幣將被買入。由於相對高利率貨幣的需求增加,故該貨幣對其他貨幣將升值。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以解釋利率如何影響匯率的:假設有兩國A和B,兩國都不實行外匯管制,資金可在兩國間自由流動。作為A國貨幣政策的一部分,該國利率被上調了1%。同時B國的利率水平不變。市場上存在著數額龐大的短期游資,這部分游資總在國與國之間流動以尋找最優惠的利率。當其他條件不變而A國的主導利率上調,巨額的短期游資就會流入A國以追求更高的利率。當游資從B國流出時,巨額的B國貨幣將被賣出以兌換A國貨幣。這樣對於A國貨幣的需求上升,其結果是A國貨幣相對B國貨幣走強。
以上例子是對於兩國間的情況,實際上,在市場國際化的今天,它同樣實用於全球范圍。多年來,資金的自由流動和外匯管制的消除是大勢所趨。這種趨勢為國際短期游資(有時稱為「熱錢」)的自由流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需要指出的是,只有當投資者認為匯率的變動不會抵消高利率帶來的回報後,才會將資金調往高利率的區域或國家。
(五)、市場判斷
外匯市場並不總是遵循某一合乎邏輯的變動模式。難以明了的因素,諸如個人感覺、判斷、以及對於各種全球政治、經濟事件的分析、理解均對匯率產生影響。市場上的操作人員必須正確理解所公布的各種報道或數據,如外匯收支數據、通脹指標、經濟增長率等。
但實際上,在上述報道或數據向市場公開以前,市場上已經會存在一種對於報道或數據所反映的實質的預期或判斷。這種預期或判斷將先於報道或數據公開前反映在價格中。一旦出現真實的報道或數據與人們的預期或判斷大相徑庭,就會導致匯率的大幅波動。僅能正確理解各種經濟指標和數據對於一個外匯交易員是不夠的。他必須明了市場究竟會對未公布的指標和數據作出何種預期和判斷。
(六)、投機行為
市場主要操作者的投機行為同樣是影響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外匯市場上直接與國際貿易相關聯的交易相對來說所佔比例是不高的。大多數交易從實質上講是投機行為,這種投機行為將導致不同貨幣的流動,從而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人們分析了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後得出某種貨幣匯率將上漲,競相搶購,遂把該幣上漲變為現實。反之,當人們預期某貨幣將下跌,就會競相拋售,從而使匯率下滑。
例如,二戰後一段時間,由於美國的政治穩定,經濟運行良好,通貨膨脹率低,而經濟增長在60年代初達年均5%,當時世界各國都願以美元作為支付手段,儲存財富,使美元匯率持續上漲。但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於越南戰爭、水門事件、嚴重的通貨膨脹及稅收負擔加重、貿易赤字、經濟增長率的下降,使美元的價值大幅下跌。
(七)、經濟數據、突發新聞事件等因素。這個屬於基本面的一種.因為爆發性的新聞和重要的經濟數據,會對匯民的心理造成影響,從而導致匯率發生明顯的波動.一般這種事情屬於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對國家貨幣的價格走向產生決定性作用。
(八)、投行機構的影響。雖說外匯市場沒有所謂的莊家,但是在外匯市場上,會有一些合法的投機機構的存在,他們儲蓄著非常強大的資金鏈,他們的交易量和交易額佔有的比重都非常可觀,在某些重要的時刻或者在市場行情出現明顯動盪的時候,這些投機機構的交易計劃可能會對匯率的變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九) 、外匯市場參與者心理的影響。多數匯民因為某個具有震撼性的新聞或者是某種原因,同時產生了某種心理變化,這種力量是十分強大的.這時匯民的心理會影響整個匯率的走勢發生變化,並且針對這種因為心理原因可能出現的結果,任何基本面的分析和技術面的分析都可能失效.因此,這種市場心理可以成為影響匯率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影響個人理財的經濟指標是:
就業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體的環境能耗數據。

(一)就業率指就業人口與16歲以上總人口的百分比。凡在指定時期內屆滿一定下限年齡,有工作並取得報酬或收益的人;或有職位而暫時沒有工作(如生病、工傷、勞資糾紛、假期等)的人;以及家庭企業或農場的無酬工作者,均計算為就業人口。
如果有就業率高,相應的個人收入就會提高,收入富餘就會考慮個人理財的投資意向。
(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個統計上的概念,它和居民收入是有差別的。通俗地講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夠自由支配的收入。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就會影響個人理財的投資方向,如果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總體的環境能耗數據就是指人民生活環境的影響,環境能耗數據大量增漲,說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環境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這樣投資到個人理財的方向就會更明確,投資意識增強,同時促進國家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

C. 判斷理財產品是否適合投資看哪些指標

安全性和收益均衡的理財產品值得選擇,以下方法判斷理財產品:
一、根據投資方向來判斷
如果理財產品的資金是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則風險性會相對小一些,如果資金是投資於股票、信貸等,則風險會加大,所以了解清楚資金的投資方向,也可以作為判斷理財產品好不好的標准之一。
二、根據風險的控制機制來判斷
一般在進行投資理財前,投資理財平台都會出具一份風險情況說明書,以及投資的平台是如何來使風險降到最低的,所以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可詳細的閱讀風險說明書,根據平台的風險管控能力,以及產品的風險登記來判斷這款理財投資產品好不好。
三、根據產品的本質判斷
據理財產品的性質劃分,可以分為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很顯然,像有實物作為抵押,用戶資金交由銀行存管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風險要小一些,而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則較高,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要事先了解清楚。
四、根據資金流動性來判斷
這個主要是根據投資者資金的情況來考慮的,如果投資者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比較高,自然資金靈活性強的理財產品是比較好的,如果投資者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不高,那麼兌付能力強的理財產品是好的。

D. 買貨幣基金看什麼指標

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有短期國債,央行票據,銀行定期存單等安全性極高的產品,所以貨幣基金的安全性非常高。

貨幣基金收益的衡量標準是七日年化收益率和萬份收益。

七日年化收益率就是最近7天的年化收益率,每天的7天都是不一樣的,它是會浮動變化的,只可以作為參考標准,不代表你買了後每天都是這個收益。

萬份收益是指每一萬分收益,因為貨幣基金凈值永遠是1,所以萬分收益就是買一萬元可以獲得的收益是多少。

因為收益每天都是浮動的,所以年收益也是浮動的,大概在3.5%-4.5%之間。

正因為貨幣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都比較強,買的時候選收益高的那個就可以了。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

E. 想要理財,必須知道的一個重要指標IRR(一)

大夥買理財產品時,都會進行比對,例:投資A產品10萬元,一年後收回11萬;投資B產品10萬元,一年後收回12萬。A產品收益1萬,B產品收益2萬;B產品收益高,當然投B產品。這是百分之百正確的!

但是,如果考慮到收回資金的時間長短,例:投資A產品10萬元,一年後收回11萬;投資B產品10萬元,三年後收回12萬。如果這時仍認為 A產品仍收益1萬,B產品仍收益2萬;於是認為B產品收益高,投B產品就大錯特錯了。

這裡面錯在哪裡呢?是沒有考慮時間因素,也就是資金的時間價值,這就需要使用IRR指標。

當使用IRR計算出來的收益率。A產品是10%,B產品是6%,當然買A產品更劃算啦。

下一次給大夥說說如何計算IRR。

F. 家庭財務指標

常見指標
1、結余比率;
是客戶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結余和收入的比值,它主要反映客戶提高其凈資產水平的能力。
結余比率=結余/稅後收入
月結余比率=(月收入-月支出)/月收入,參考值:0.1
2、投資於凈資產比率
是投資資產與凈資產的比值,它反映客戶通過投資提高凈資產規模的能力。
投資與凈資產比率=投資資產/凈資產
除收支結餘外,投資收益是提高凈資產水平的另一條重要途徑,甚至是主要途徑。
3、清償比率
是客戶凈資產與總資產的比值,反映客戶綜合償債能力的高低。
清償比率=凈資產/總資產
一般來說,應該高於0.5
4、負債比率
是負債總額與總資產的比值,衡量客戶的綜合償債能力。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
應控制在0.5以下
5、即付比率
反映客戶利用可隨時變現資產償還債務的能力。
即付比率=流動資產/負債總額
這一指標應保持在0.7左右
6、負債收入比率
是到期需支付的債務本息與同期收入的比值。
負債收入比率=負債/稅後收入
0.4是負債收入比率的臨界點
7、流動性比率
反映客戶支出能力的強弱。
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每月支出
流動性比率應保持在3左右
8、消費比率
消費比率=月支出/月收入*100%。該指標主要反映家庭財務的收支情況是否合理,特別是對很多"月光族"來說很有用處。從攢錢理財的角度來說,當然這個比率越小越好,不過現代人不提倡"月光",也不能只攢錢不消費,能掙會花,將這一比率控制在40%至60%,攢錢和享受生活兼顧,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理財。
9、儲蓄比率
儲蓄比率=(月收入-月支出)/月收入*100%。該指標反映了家庭控制開支和增加凈資產的能力.該指標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應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確定最佳數值。一般這一比率控制在40%,對於這些節余資金,可通過合理的投資來實現未來家庭各項財務目標
10、緊急預備金倍數
緊急預備金倍數=流動資產(現金+金融賬戶+虛擬賬戶)/最近3個月支出平均金額*100%。一般而言,緊急預備金倍數不小於3的比例較好,也就是反映流動資產可以滿足未來三個月的開支。對於收入有保障或工作穩定的家庭,其緊急預備金倍數可以較低,即可把流動資產投入到收益較高的市場。

G. 能反映投資收益的指標有哪些

如果是金融投資,主要受益指標是(復合)年收益率。復合年收益率是只整個投資過程相當於每年都能按復利增長n%。
如果是項目投資,反應收益的指標是內涵報酬率。

H. 選擇基金最應該考慮的指標是什麼

我認為想要去買基金,選擇的指標有很多,下面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基金。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如今的人們生活已經是相當富裕,已經全面達成小康水平。他們的收入也越來越多,在以前一段時間,人們普遍會把剩餘的錢存在銀行之中去獲取裡面的利息,但是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人們普遍覺得,把錢存在銀行裡面利息非常低,而且在後面還會貶值,所以說這根本就是毫無作用。

最後我覺得如果你想要去進行投資,那麼購買基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因為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最大的利潤便是這種投資方式的好處。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各位在評論區下方進行留言,指出我的不足,謝謝各位觀看。

I. 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要考慮哪些指標

想要讓理財的收益達到最大化,需要考慮投資風險以及資金的靈活性。

第一:投資風險

只要是做投資理財,那麼肯定是存在風險的,只不過這個風險是有高有低的。在投資界一直以來都有這么一條鐵律「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那麼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一定要先考慮清楚自己能否承受相應的風險。

例如:想要目標年化收益在30%以上,那麼能夠選擇的產品相對來說就少了,比如股票、基金、期貨、期權以及外匯等,但是這些產品無一不是高風險的產品,很可能出現本金都大幅度虧損的情況;但是如果目標年化收益為5%,能夠選擇的產品則要多得多,並且風險都是比較低的,比如債券基金、PR2-3級別理財產品、少數銀行的銀行存款、信託等等。

J. 哪些經濟指標對理財特別重要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消費物價指數(CPI),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Social Retail Goods) 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製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和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的總和。其反映一定時期內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況,反映社會商品購買力的實現程度,以及零售,市場的規模狀況。 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會零售商品購買力、社會生產、貨幣流通和物價的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什麼叫強周期 發布:2025-07-23 08:10:48 瀏覽:344
泰達幣市值多少 發布:2025-07-23 07:50:03 瀏覽:904
基金是什麼時候回籠 發布:2025-07-23 07:45:08 瀏覽:188
家庭理財怎麼看重播 發布:2025-07-23 07:43:32 瀏覽:353
有什麼工作閑著可以炒股 發布:2025-07-23 07:39:55 瀏覽:534
寫金融分析如何賺錢 發布:2025-07-23 07:32:30 瀏覽:742
股票型基金收益怎麼算的 發布:2025-07-23 07:31:28 瀏覽:215
股票應該做集中投資才能賺大錢招行答題 發布:2025-07-23 07:15:13 瀏覽:544
現在股票交易印花稅率是多少 發布:2025-07-23 07:10:05 瀏覽:489
購買私募證券基金是哪些人群 發布:2025-07-23 06:59:19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