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教小孩兒理財

如何教小孩兒理財

發布時間: 2023-01-11 16:29:36

① 怎樣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孩子一天天長大,對數字概念有了大致的認識,如何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也對生活中必須有的錢逐漸熟悉起來,孩子們很早知道錢可以用來買自己喜歡的玩具,知道錢的數量,也會逐漸地接觸找錢、攢錢,慢慢地體會到了錢的價值所在。這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趁機教會寶寶怎麼花錢,讓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理財觀念,是孩子財商的基礎。

教孩子認識一些貨幣的價值和使用

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識別各種貨幣,從硬幣開始,再到認識數額從小到大的紙幣。

培養孩子儲蓄的好習慣

如孩子的壓歲錢或親戚朋友給的零花錢等,幫孩子找個有利息的銀行開一個儲蓄賬戶,並教他知道如何利滾利。

教會孩子合理花錢

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如玩具、球拍等,讓孩子體會到用自己存的`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候的愉快和興奮,培養孩子學會有計劃地管理錢財的能力。

教孩子通過正當的手段獲得收入

和孩子一起出去把用不著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去賣,教孩子賺錢要用正確的途徑。但孩子幫家裡做點家務活並不都要給錢,報酬的目的在於培養理財觀念。

家長要注意以身作則

用自己的理財觀念和消費行為來影響孩子,不是要求把花錢的決定。次序、觀念等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在花錢或者計劃的時候,教育孩子不亂花錢或讓孩子體驗捐款助人的喜悅。

② 如何教孩子學會理財

理財得從娃娃抓起,要培養孩子的理財素養,莫過於在家庭點滴生活中讓孩子得到理財的實踐機會,讓孩子參與家庭理財的決策與操作,從而獲得難能寶貴的體驗經歷。
父母要按孩子不同的年齡,教予不同的理財知識,選擇的「教材」,在家庭生活里俯首即拾,但是,要有正確的方法。以下有八招教育方法,令親子理財教育達到最好的效果。
1、 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零用錢
父母應該給多少零用錢呢?父母可計運算元女的實際開支,如交通費、膳食費等,再額外給子女零用錢。對於年紀尚小的子女,宜給小金額零錢,當子女升上中學後,可以按月給子女多一點零花錢。
2、 讓子女學會記錄家庭開支
讓子女學習並堅持記錄家庭日常開支,如水電煤氣費等雜費,令子女知道家庭的日常開支數額、組成及節省之道。
3、教育子女要有用錢的規劃
指導子女妥善使用零用錢、壓歲錢的同時,先讓孩子規劃一下:用多少錢來儲蓄,又要用多少錢來買書、零食、玩具等。預算、統籌安排是理財的基本功。
4、教育子女分辨何謂正確的金錢觀念
與子女一起討論時事新聞,當遇到有報道「信用卡」、欠款或破產等新聞,可用以教育孩子辨別何謂正確的金錢觀、如何正確使用金錢、信用額度。
5、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心太軟
父母可幫助子女攢錢來達成某些目標,如買電腦等;當子女要求父母給錢以更快達成目標時,父母要「言出必行」,告訴孩子必須等攢夠錢再買,千萬不要心太軟,同時,祖輩們也要遵守此規則,否則孩子一有要求就滿足,很容易養成孩子的慾望無節制的壞習慣。
6、帶子女去銀行
帶子女去銀行開賬戶,將壓歲錢及部分零用錢存起來。父母亦可同時解釋櫃員機、信用卡的作用,令孩子明白金錢的多種表現形式及使用方法。
7、以身作則合理消費
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刷爆卡」或亂買東西,以免讓孩子有金錢源源不斷的錯誤觀念。
8、學會節儉
帶孩子到超市購物,向孩子解釋購物的原則:例如以貨物的顏色、質地、設計及是否耐用等來衡量是否需要購買,同時,也可和孩子了解商場的折扣券等,培養「性價比」最高的理財消費技能。

③ 如何給兒童進行理財教育

1.金錢不是性

不要把金錢看得比性還要隱晦,事實上孩子知道的東西比你想像得多很多。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非常善於觀察,能看到兩口子因為花銷吵架,能看到你付錢時臉上的壓力。也能通過你天天開豪車,知道家裡很有錢。無論對錯,孩子都會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2.開口前要三思

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先看清自己的金錢觀。你不能自己每月換一部手機,還要求孩子要勤儉節約;你也不能要求孩子去做慈善,而自己總是一毛不拔。事實上孩子會很快發現你的言行不一致,而你的話語也因此失去了重量,在他眼裡你會逐漸變成偽君子。

3.在家討論金錢

在學校里,孩子沒法細致地學到有關金錢的知識,對金錢只有數字概念,所以如果在家也學不到實質內容,那麼他將對金錢一無所知。以後他可能會變得入不敷出、退休後更是窮困潦倒。所以在家的時候,要經常討論有關金錢的話題,比如「我們為什麼要重視財富?我們怎樣積累財富?如我們失去了財富,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等等。

4.討論不是說教

上面說的是討論金錢,而不是說教,你要想辦法引導孩子的對話。事實上能吸引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向他們提問,並讓他們給出自己的答案。

5.注意說話方式

很多時候,你說的'話和你想要表達的想法並不一致。比如你女兒朋友的家人正面臨失業,而你女兒有個新手機想拿給朋友瞧瞧。此時你可能建議她別去,因為此時向朋友炫耀手機並不合適,但是此時女兒可能認為你在告訴她,他們家並沒有錢,沒必要交往。

6.給孩子零花錢

可以盡早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但是必須要說明,一個禮拜就這么多錢,用完就沒有了。並且在孩子一兩天花光錢後,不再給其資助,這樣以後孩子會逐漸學會理財,自己管理現金。

7.對孩子進行投資

不要直接滿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想要一輛自行車,那麼只出一半錢,剩下的需要他自己賺取。這樣的早期投資會讓孩子不過於懶惰,而且還會逐漸學會自食其力。

8.要持之以恆

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持之以恆,即使孩子長大了也不能停止。這樣即便未來不能陪伴孩子,他依然會記得我們的教育,並且指引他們找到正確的道路。

④ 教給孩子們的理財小知識有什麼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理財

當小孩慢慢長大的時候,知道了錢也是很重要,去買東西是需要拿錢去買,那麼其實讓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觀、學習理財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理財?教給孩子們的理財小知識有什麼?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首先可以教孩子學會儲蓄,然後通過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存錢,比如說:考試成績考的不錯、幫忙做家務,讓孩子知道要付出勞動才會有相應的報酬,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然後給孩子開一個支付寶賬戶,把平常的錢存在支付寶的余額寶裡面,並告訴其理財賺錢的原理,余額寶本質上是屬於一種貨幣基金,有著低風險,流動性好的特點,可以隨時取出和隨時存入,十分的方便,還會每天有所收益。
可以用舉例說明:余額寶的收益一般是在2%上下起伏,假設取值2%,那麼5萬一年收益就等於50000*2%=1000元。由於余額寶的收益太低就不能凸顯出能賺到錢,因此在舉例的時候用的金額是比較大,給孩子一種更加直觀的了解。
可能對於孩子每次存入幾塊、幾十,但是要告訴孩子水滴穿的故事,只要有信心,一定可以通過理財來賺錢。
然後讓孩子養成記賬的好習慣,帶孩子了解商品的價格,比如說:買菜、買書等等,了解市場價格,商品之間的差價,學著理解市場經濟形勢等等。

⑤ 如何教孩子理財 五個小技巧

1、首先,父母自己要有理財意識和科學理財方法,要有良好的節儉習慣,為孩子作出榜樣。
2、其次,家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制定家庭財務計劃。讓孩子參與其中,幫助他們體會知道生活要有計劃,需要節制,不能無度揮霍。
3、讓孩子了解家庭財務計劃,並學會記賬。孩子手中要有一個記賬本,隨時記下家中的收支項目,讓孩子了解家庭的日常開銷和收入以及掙錢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和體驗掙錢的艱辛。
4、家長也可以與孩子簽訂一份"零用錢合同",如:"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錢60元,其中20元用於購買書籍,20元公交車費,10元自由支配,其餘10元存入銀行……,乙方若無節制地花錢造成透支,甲方有權在下一月將其零用錢減半;乙方若堅持每月存款10元,一年後甲方將給予乙方與存款相同數目的獎金作為獎勵。"簽訂"零用錢合同"是西方很流行的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法。這是理財教育,更是孩子心理素質的鍛煉。但合同內容不宜定得太死,要讓孩子有自己安排的空間,給他自己統籌安排的鍛煉機會。
5、最後,和孩子一起學習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使孩子懂得既要合理合法地賺錢,又要有良好的消費習慣。
應答時間:2021-01-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如何教孩子理財,怎樣教孩子理財

1.讓孩子越早認識金錢越好
當您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開始教他們分辨不同的硬幣價值,然後可以給孩子准備存錢罐,教他們如何將平時收集到的硬幣放到存錢罐里。有個實質的存錢罐,可以讓孩子清楚感覺到金錢存放的地方,並且實際看到、感覺到金錢的累積。
2.幫助孩子養成存錢的習慣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就可以將孩子存錢罐里的錢拿出來,帶孩子到住家附近的銀行開一個孩子的專屬賬戶。開設銀行賬戶的好處,除了可以讓孩子真正了解金錢存放的地方,更可以讓孩子實際感覺到錢存放到銀行可以賺取更多的錢,了解利息是什麼。
3.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分配金錢
在孩子的零用錢少於想要買的東西時,可以讓孩子將想買的東西列出優先次序,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取捨,了解很多時候不是想要的東西全部都可以得到。平時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在眾多商品當中,只能選一樣真正想要的東西。當孩子面對到很多玩具或糖果時,往往很難取捨,或想要多拿幾樣,這時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只能夠選一種,漸漸的,孩子就會學習到如何決定。
4.科學合理的給孩子零用錢
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跟錢的事情無關,他們沒有能力,也不需要管理金錢。孩子需要錢就跟父母開口,父母願意給就給,不願意給就不給,金錢的事情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這樣的觀念其實並不正確。給孩子零用錢,可以讓孩子提早認識金錢,也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的習慣,是幫助孩子提早體會責任心的好工具。當然,給孩子零用錢的金額必須適當,過於大方或寵愛反而可能害了孩子。
5.協助孩子設定自己的目標
孩子存錢多半會想要花掉。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存錢罐或是賬戶之後,就可以開始跟孩子討論如何運用金錢,首先教導孩子認識需要的東西跟想要的東西有何不同,然後讓孩子寫下想要的東西,以及何時想要得到。比如說,暑假結束前想要一個望遠鏡,或是明年結束前想要一輛腳踏車等。這樣的練習,能夠讓孩子有個明確存錢的目標。
瑪利婭蒙特梭利早教中心提醒各位家長,若想讓孩子學會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爸爸媽媽需要盡早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懂得花錢要有節制,要合理地花;讓孩子學會做金錢的主人,理性地掌控金錢。

⑦ 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理財

作為家長,最聰明的做法就是積極引導孩子認識、管理和規劃金錢,並使孩子從小體驗收獲和付出的樂趣。那麼,如何才能教孩子學會理財呢?下面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教會孩子學會理財的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理財

一、理財教育的理想時間和地點

不少家長可能已經注意到,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的孩子早就對錢幣和銀行等事物產生了興趣,眨巴著雙眼問這問那,這就是理財教育的最好時機。

1、當孩子按ATM自動取款機上的按鍵時,我們可以告訴他錢是怎麼放進去的。

2、當孩子拿著錢幣細細觀察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簡單地解釋錢幣的面值和作用。

3、在超市裡購物時,我們可以教教孩子挑選的方式,告訴他哪些好、哪些不太合適,哪些貴、哪些便宜,什麼是打折、什麼是拍賣,解釋購買這些商品的理由,說明商品之間的價值關系,讓興致盎然的他愉快、自然而然地建立金錢和理財的概念。

二、逐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在學齡前這個階段,有一個現實而又重要的理財課題,即是讓孩子了解: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家長要對孩子過分的要求說「不」。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了誘惑的商品經濟社會里,商場貨櫃或是電視廣告里琳琅滿目的各種玩具、食品都吸引著孩子的眼球,剋制能力差的他難免會嚷嚷著要。這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但這也是我們培養孩子價值觀的良好時機。

1、家長可以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場所看一看,讓他們了解支付家庭賬單的錢是從哪裡來的,知道爸爸媽媽工作辛苦,掙錢不易,同時也讓他們懂得,只有勞動才有收獲。

2、爸爸媽媽自己要做好榜樣,勤儉節約,我們的消費意識和經濟行為是孩子的現實教材,如果家長總是用錢去評價一切,那麼又如何教育孩子「錢並不是一切」,「錢並不能換來你想要的所有東西」呢?

3、如果孩子要事實上不必要、帶有奢侈意味的東西,即使買得起,也應該對孩子說「不」,並耐心向他解釋不買的原因,告訴他買了用不上的東西就是浪費。當然,由於年齡和思維發展的限制,可能我們費盡了口舌,孩子仍堅持想要那個東西,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習慣聽到你說「不」,並耐心聽你解釋原因。

三、零花錢里的大學問

在孩子五六歲時,我們可以考慮給予孩子一定量的零用錢,幫助孩子從真正的消費行為中學習理財。家長必須認識到,零用錢是孩子學習理財的一個綜合性的大課題,如果我們能處理好給予、消費、反思這些環節,孩子將會從中受益匪淺。

1、爸爸媽媽還要關注孩子花錢的過程。原則上,由孩子自己決定零用錢的用途,不要過多干涉。

2、爸爸媽媽可以建議孩子買一本屬於自己的記賬簿,用以制定自己的消費計劃,在花費過程中記錄支出和結余(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記賬),並鼓勵他在每周的家庭會議時分享。

3、爸爸媽媽可以把理財當成游戲與孩子一起分享。比如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個記賬簿,讓孩子記錄一天內家裡和他有關的開銷情況,比如今天買書花了10元,買鉛筆花了2元,把這些都記錄在小賬簿上。

4、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准備一個儲蓄罐,引導孩子在得到零用錢後有意識地將一部分拿去「喂小豬」,再用儲蓄的錢去做更大、更有意義的事情。孩子會覺得「喂小豬」的形式十分有趣,同時可以享受到累積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自然就養成了儲蓄的好習慣。

5、爸爸媽媽在對孩子的計劃和消費賬目提建議的時候,還應特別注意讓孩子懂得不僅僅要滿足當下的需要,還要意識到更大的夢想會需要長時間的金錢儲蓄才能完成。

6、爸爸媽媽也可以引導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做些公益,如捐助災區小朋友、捐助瀕危動物、領養一棵小樹,這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愛心、社會公德心和責任感。

7、在孩子購買東西時,爸爸媽媽要及時給孩子提些建議,「這個好不好用,是不是最需要的?」,並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好的做法和想法。

四、孩子的「掙錢」教育

對孩子的「掙錢」教育要謹慎。現在有些年輕家長很西化,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他們會模仿西方的做法,讓孩子以家務勞動來換取報酬,認為這就是理想的理財教育了。

誠然,體驗通過勞動得到報酬的過程確實可以使孩子產生成就感,這比光從家長手裡要錢也更有積極意義和教育價值,但在具體做法上還是要仔細斟酌,不是所有的家務勞動都應給予金錢作為報酬。

1、如果孩子給生病的爺爺奶奶端水送葯,及時的鼓勵和贊揚就是最好的獎勵。

2、當孩子因為要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額外付出了勞動時,如孩子想通過收集、變賣自己的廢舊玩具,來換得一些錢去捐助或購買有用的圖書、玩具時,家長要給予支持,包括以錢的形式收購孩子的玩具,幫助孩子達成自己的心願。

3、不是所有的自我服務都要給報酬,因為這涉及到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家庭責任感以及愛的培養等問題。五六歲的孩子完全可以,也應該在生活上自我服務,比如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圖書和卧室,家長如果覺得孩子做得很好,很自覺,為了表示肯定,可以用帶孩子外出遊玩的方式作為獎勵。

培養孩子理財能力

現在的`寶貝,每個都是小財主。平時零用錢不斷,逢年過節,又會收到不少的紅包。對於寶貝的這些錢,家長大多採取兩種方法:採取完全的民主,不幹預寶貝這些錢的使用,另一種就是沒收大部分代為管理。其實,家長可以採取第三種辦法:鼓勵寶貝定期地有規律的儲蓄。這樣既能防止寶貝盲目亂花,又能使儲蓄成為良好的習慣,學會理財。

如果你想讓寶貝養成這種習慣,就要把儲蓄這件事變得有趣。並且使它成為一種例行事項。華爾街股票大王的幼年經歷,會給今天的爸爸媽媽一些啟迪。

現在的家長大都比較重視孩子的智商、情商的培養,卻忽視了孩子的財商教育。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教會他如何管理金錢很重要。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努力工作,生活上盡量做到節儉,並能經常地給孩子講大人怎麼掙錢,又如何來花這些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愛惜金錢。

其次,讓孩子學會理財,要從小做起。在孩子3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了解什麼是金錢,金錢可以用來干什麼,幫助他建立對錢的基本概念。以及讓孩子認識錢,了解錢的不同面額,物品價格的高低等。

再次,教孩子獨立掌管金錢的權力。等孩子到5、6歲的時候,有了數的概念以後,家長就可以把小額的錢交給孩子獨立掌管了。家長可以給孩子少量的錢,告訴他這些錢可以買什麼東西,然後讓他自己去買,這樣能讓孩子初步意識到錢的價值,及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

還有,讓孩子明白掙錢的不易。兒子的幼兒園曾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孩子推銷報紙,剛開始兒子躲在我的後面,怎麼說也不肯跟陌生人打招呼。

股票大王從小理財

●儲蓄的好習慣締造股票神童

被稱為股票神童的司徒炎恩14歲便揚名華爾街。9歲時在他媽媽的生日時,司徒炎恩送了一個生日卡給媽媽,寫道:「我沒有錢買禮物,但我可以教你如何投資。」另外寫了一封信,說如果有幾十元錢可以買股票,有4000多元錢便應該買房子出租。他十二三歲就想自己買股票,結果,股票行不讓兒童買股票,到14歲那年,司徒炎恩用儲蓄下來的100美元買了一家電腦軟體公司的股票,股票票價大漲,3個月之後,他把股票賣掉,凈賺800美元。1993年在父母的同意下,他向家人、親戚及要好的朋友借錢,共集資2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15歲的司徒炎恩成為這家基金公司的經理。3年之中,他的基金每年均有三成多增長,1996年達到4成增長。後來,他父親把自己十多萬美元的退休金交給他管理,這位年輕的基金經理正管理著20萬美元,他打算積極吸納投資者,5年賺到2000萬美元。

●金錢觀與環境成就股票神童

從股票神童司徒炎恩給媽媽的生日禮物,可以看到西方有些孩子有較強的金錢觀,甚至高過上輩子。司徒炎恩生在著名國際大都市的香港,長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金融中心的香港和擁有佔全國人口40%的股民的美國對司徒炎恩有巨大的影響和熏陶,紐約金融中心——曼哈頓,以及全球最大的證券公司——美林公司是他成長的土壤。司徒炎恩經常出入曼哈頓,在美林證券公司打工,為他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儲蓄需要3個罐子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做《錢不是長在樹上的》,這本書的作者戈弗雷在談到儲蓄原則時指出:孩子們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放在3個罐子里。

第一個罐子里用於日常開銷,購買在超級市場和商店裡看到的「必需品」;

第二個罐子里的錢用於短期儲蓄,為購買「芭比娃娃」等較貴重物品積攢資金;

第三個罐子里的錢則長期存在銀行里。

教孩子理財的方法

對於孩子來說,在支配零用錢的過程中,他們能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明智的父母不會排斥孩子用錢,而會教孩子如何花錢。現在人都知道理財的重要性,那麼理財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起呢?當然是要從小就開始學起了,越早越好!

在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了家長們不願對孩子談錢的問題,認為談錢不好。會玷污孩子的靈魂。即使是成人之間也會有所隱晦。傳統就是這樣。然而國外卻不以為恥。早早的向孩子傳輸理財觀念。讓孩子提早接觸,不至於到了成人對貨幣存有恐懼。那麼他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

精明消費學格價

家長會鼓勵孩子建立消費、儲蓄、分享等概念。專譬如說,孩子每月零用錢為20元,若父母與子女雙方同意1個月內消費5元,那麼,父母便不應干涉孩子買什麼東西,而余錢15元便可儲蓄起來。或者寶寶有時候想從儲蓄里動用一點錢,購買小禮物送給家人、好友或同學。他們應先問准父母,一起商討消費用途和所用金額。

體驗金錢功用

假如寶寶想要什麼東西,便由父母付款,會令小孩誤以為唾手可得,如改為讓孩子付錢,有助教育他們一個概念:買東西要付款,藉此體驗和明白金錢的功用,要是父母太遲才灌輸金錢概念,只怕下一代容易養成不懂珍惜金錢,而習慣伸手拿錢買東西的陋習。

不能代替陪伴時間

在管教寶寶時,父母亦要以身作則,包括購物時格價,讓小孩知道父母於消費外,同樣有儲蓄習慣。另外,家長不要在寶寶面前炫耀名牌,以免令子女變得貪慕虛榮。更重要一點,就是父母不要用金錢或物質,代替陪伴小孩的時間。

處理紅包錢

紅包錢一般比零用錢數額要大,這個更應該重點把握。若把每年的紅包錢交還給孩子運用,他們可能轉眼便花費掉,因此,父母應先跟他們說清楚那筆錢的用法,若遇上用錢不節制的寶寶,便應由父母保管紅包錢,每當寶寶要動用,就要向父母拿取,而家長更須從旁監察他們用錢的方法。

當然不僅僅應關注花錢的環節。平時在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也要注意,給靈用錢的原則,給予需要的金額,多也不好,少也不好。另外鍛煉孩子的理財。應從每天一次到每月一次的給發,讓孩子梳理理財觀念。當然給的時候要教育好用法,說好再給,不然誰還會在拿到錢之後管你說什麼呢。

學習按需消費

有了錢,並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父母要幫助孩子逐步分辨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學會比較與選擇

父母不妨帶孩子逛超市時,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陳列架前,比較各種貨品的質量與價格,學會綜合權衡。

學習心算口算

簡單的運算可以讓孩子完成,讓孩子替大人跑腿買東西時,要求他匯報價格與余額,這些都是訓練孩子找零核對的實戰機會。給孩子開設銀行賬戶,讓孩子熟悉金融機構辦理手續的程序,知道賬戶里的錢屬自己所有。

學會計劃開支

可以讓孩子擬一個本周開支的清單計劃,為自己的各項開支作一個大致預算。

學會記賬與核算

讓孩子用小賬本記錄自己的開支項目。

讓孩子體驗積攢與借貸的意義

比如,孩子想買一雙輪滑鞋要100元。父母可提議孩子通過勞動報酬與表現獎勵爭取額外的收入,同時每周積攢5元,攢足3個月,湊滿60元,再向父母借貸40元,2月還清,付息2元。在這些半真半假的金融活動中,孩子可以真切地領會到儲蓄與借貸的意義與價值。

小貼士

從生活細節入手

兒童財商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強調內容的實用性和故事性,從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感性方面入手,引導兒童親身體驗、觀察和認識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的各種作用,喚起兒童的好奇心以激發他們對理財的興趣和熱情,以小見大、由淺及深。

同時,也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嘗試,讓他們在家庭財務中擁有自己的角色,逐步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中國人來說,開發兒童的理財能力可以以如何打理壓歲錢和零用錢為切入點,逐步在實踐中擴充理財知識。

雖然我們說要重視孩子的理財教育,但家長們對孩子從小進行理財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孩子一定的理財意識和能力,絕不是讓孩子變為金錢的奴隸。

教孩子理財的方法介紹

金錢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孩子還小,但孩子的零花錢、衣食住行都要和錢扯上關系,現在的孩子對金錢的認識不再從舊時代的孩子那樣,因為生活條件艱苦而懂得珍惜,現在的孩子衣來申手、飯來張口,對金錢的理解比較差,不懂得珍惜錢財。如果從小就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正確認識,能為以後在理財方面有更多的智慧和善於理財。

學會「錢生錢」

少兒理財是銀行目前正在開發的新業務,很多銀行針對兒童開發相應的理財產品,讓孩子從小學會利用金融理財產品,靈活運用資金,學會「錢生錢」的道理,這樣從小培養孩子的賺錢意識和能力。父母可以給孩子開設獨立的銀行戶頭,資金累積到一定數目以後,還可以購買人民幣理財品,進行基金定,慢慢積累金錢。另外父母還可以採用定期發放零用錢的方法,鼓勵孩子記小賬本等日常理財方法訓練孩子的用錢能力,檢驗消費導向,能及時糾正不好的理財觀念。

「小錢成大錢」

日常生活中,父母都會給孩子零用錢,過年時,孩子還會收到不少的壓歲錢,將這些零散的錢學會系統運用,是教會孩子理財的重要一步。父母可以利用一些銀行產品讓孩子學會儲蓄錢財,如零存整取+整存整取,進行教育儲蓄等方法都可以。

樹立正確理財觀

正確健康的金錢觀能使孩子更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懂得金錢的價值,對以後享受、開創人生更加有利。正確的理財教育,既要教會孩子良好的金錢觀念,用理財方法來管理金錢,培養正確判斷和合理選擇的智慧。更是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恩、自信等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父母可以從日常生活教育下手,進行孩子的理財教育及觀念培養,建立儲蓄觀念,明白金錢是用來為人生服務而非人生目的,不做金錢的奴隸等。

金錢對還未成熟的孩子來是個敏感的字眼,如果父母教育運用得好,就可以使孩子以後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財富觀念,如果平時讓孩子想買什麼就無限滿足,沒有理財的教育,導致孩子長大後錯誤的理財觀念。

教孩子理財的方法

1、父母自己要有理財意識和科學理財方法,要有良好的節儉習慣,為孩子作出榜樣。都說家長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一個花錢大手大腳、不會節儉的父母親很難教會孩子如何科學地理財。

2、家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制定家庭財務計劃。財務計劃就是有效地掌握自己手中的錢財,無論掙多少錢,都應該讓錢財為生命中的每一階段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最合適的生活方式。由於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財務需要,所以家庭要有財務計劃。讓孩子參與其中,幫助他們體會知道生活要有計劃,需要節制,不能無度揮霍。

3、讓孩子了解家庭財務計劃,並學會記賬。讓孩子知道家裡近期、中期、長期需要的支出有哪些方面,學費要多少錢?收入多少,支出是多少,有多少剩餘?孩子手中要有一個記賬本,隨時記下家中的收支項目,讓孩子了解家庭的日常開銷和收入以及掙錢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和體驗掙錢的艱辛。

4、家長也可以與孩子簽訂一份「零用錢合同」,如:「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錢60元,其中20元用於購買書籍,20元公交車費,10元自由支配,其餘10元存入銀行……,乙方若無節制地花錢造成透支,甲方有權在下一月將其零用錢減半;乙方若堅持每月存款10元,一年後甲方將給予乙方與存款相同數目的獎金作為獎勵。」簽訂「零用錢合同」是西方很流行的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法。這是理財教育,更是孩子心理素質的鍛煉。但合同內容不宜定得太死,要讓孩子有自己安排的空間,給他自己統籌安排的鍛煉機會。中國的父母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5、和孩子一起學習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使孩子懂得既要合理合法地賺錢,又要有良好的消費習慣。同時,給孩子提供親身體驗理財的實踐過程,正確對待金錢,形成正確的理財觀,道德觀和勞動觀。

⑧ 教孩子理財,什麼方法比較好

很多的寶媽都希望孩子能夠養成一個理財的好習慣,現在很多的家庭都已經步入到了小康家庭,所以說對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的。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種情況,孩子對金錢是沒有一個認識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如何教會孩子理財?

三、總結。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每周就只有20塊錢的花銷,如果說這20塊錢你花完了的話,就沒有其他的錢了。那麼這樣的話,孩子也會養成一個精打細算的好習慣。不用給孩子太多自由支配的錢,如果說給孩子太多自由支配的錢的話,孩子也不會選擇珍惜的。家長可以在十塊或者是20塊中間選擇一個數字來給孩子當做零花錢。

熱點內容
政府如何實行貨幣政策 發布:2025-07-21 19:37:14 瀏覽:785
統一貨幣怎麼樣 發布:2025-07-21 19:22:54 瀏覽:685
股市減倉怎麼數籌碼率 發布:2025-07-21 19:04:52 瀏覽:104
東莞控股股票股價歷史高位 發布:2025-07-21 18:49:02 瀏覽:309
基金如何看賠賺 發布:2025-07-21 18:41:31 瀏覽:225
支付寶里基金走勢圖怎麼看 發布:2025-07-21 18:06:50 瀏覽:429
期貨怎麼入門到精通 發布:2025-07-21 18:06:43 瀏覽:328
支付寶基金如何找人 發布:2025-07-21 17:45:15 瀏覽:699
昨天期貨開盤價怎麼看 發布:2025-07-21 17:42:22 瀏覽:802
多出來的錢怎麼進股市 發布:2025-07-21 16:48:29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