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為什麼要投資大金融

為什麼要投資大金融

發布時間: 2023-01-11 18:42:35

❶ 股票裡面的大科技和大金融 到底指的是什麼

大金融:證券、保險、銀行、互聯網金融。

大科技:5G、晶元、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概念: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❷ 什麼是大金融股

銀行業屬於我國金融行業中最大的一個行業,所謂大金融,也就是指銀行、證券、保險、信託以及互聯網金融理財等等。一般而言,大金融板塊主要以銀行股為主。保險券商次之。

大金融股是指市值巨大、占據股指成份較大的銀行、保險、證券這三類股票。我們知道金融股是處於金融行業和相關行業的公司發行的股票。

金融股包括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信託股、期貨股等。大金融板塊的股票有:比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等;保險中的平安保險、中國人壽等等;券商中的中信證券、申銀萬國、海通證券等等。

(2)為什麼要投資大金融擴展閱讀:

從市場因素判斷,金融股具有四大投資優勢:

一、股價不高,金融股中大部分個股的整體股價目前仍然不高,特別是證券股和信託股基本上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二、增量資金介入明顯,從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漲時放量顯著,而下跌時量能迅速萎縮,顯示出介入資金是立足於長線投資,並堅定看好該板塊的後市;

三、技術形態良好,個股底部形態構築完整扎實;

四、有政策利好支持,金融股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潛在試點板塊。

在目前的市場大背景下,金融股的市場號召力和對資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顯現出來,該板塊有望成為領漲核心,值得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❸ 為什麼社會需要金融投機

他們實際上是在和自己的交易對手博弈,也就是猜測交易對手心理活動的游戲 ] 民眾長期以來對市場中的投機行為都懷有負面情緒。對普通人而言,投機行為對社會發展毫無貢獻。 看上去,這只不過是富人或者想要變成富人的人用來消遣的活動,是一種本質上自私且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 投機行為與有效市場 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尤金·法瑪,這位學者在1965年寫道: 在有效市場中,許多聰明的市場參與者相互競爭,其結果是使單一證券的價格反映已經發生和預期將要發生的事件的共同影響,這種現象可能在市場競爭的任意時段出現。 這里所說的「許多聰明的市場參與者相互競爭」指的就是投機行為,如果聰明人都極力避免投機行為,只會簡單地採取廣泛分散風險的投資方式,那麼市場當中就沒有一股力量將股價推向確實「有效」的水平。 法瑪堅信,市場價格因為過於完美而不可被預知,毫無規范的模式可循,純粹是一種隨機現象。 股價每天發生波動,其波動幅度不可預測,這個現象照理說應該不會讓任何人感到驚訝:如果有一種交易策略能夠保證每天穩定地有千分之一的收益率,那麼其年收益率將超過30%。 顯然,如果這種策略真的存在,那麼掌握了策略及其附屬因素的人肯定早就開始在競爭中使用這種手段了,當然這種做法也會徹底消滅市場中存在的任何潛在交易機會。但很明顯的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通過短線爆炒迅速致富,這種捷徑是不存在的。 我們不能以「大蕭條」證明1929年發生的股市崩盤是合理的。即便1929年的市場參與者已經知道經濟危機兵臨城下,即便他們都有巫師的水晶球,他們仍然不會大幅調低美國股票的價格。 許多金融專欄作者明顯不知道過度波動性的存在,他們現在撰寫關於股市日常波動的新聞時還是傳達出一種理念 ,也就是認為主導市場的是才思敏捷的交易員,以及能夠深入了解市場並整合每天經濟新聞中各種細節的計算機。這種方式寫出來的文章讓讀者覺得自己很聰明,這些專欄作者中的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挑戰已經被廣泛接受的理念。 許多交易員確實思維敏捷,但是他們每天玩的游戲並不需要他們與宏觀經濟預測發生任何聯系。他們實際上是在和自己的交易對手博弈,也就是猜測交易對手心理活動的游戲。 動物精神我們現有的金融市場能夠成功地為人們帶來富裕的生活,這與其引導人性中的動物精神的方式有很大關系。所謂動物精神就是每個人內在的採取行動的應激性,一種被凱恩斯稱為「主動採取行動的緊迫感」,而不是經過刻意的、仔細的謀劃之後才做事情。他相信,真正的商業決策都是情緒化的,不是定量利潤乘以定量概率再求加權平均的結果…… 因此,如果我們的動物精神退化,主動的樂觀精神被動搖,那麼剩下的唯一可依賴的手段就只有通過數學方式計算得出的預計值,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公司都是活不下去的。如果說出現這種退化的原因是人們懼怕遭受損失,那麼這和人們此前空等利潤出現一樣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我們在考慮是否要採取一些有風險且耗時耗力的行動時,能夠以反省的眼光看待這個決策過程,那麼我們對下決心前心理上的脆弱性就會比較認可。任何一個此類決定都包含了人自身的情緒。 最終,人類所能做出的決定都是受個人情緒驅動的,決定的源頭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的潛意識。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通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展示了這種內心的風暴。在折射自己的動物精神的波動時,他這樣寫:「我開始質問自己這到底是什麼?這種未知的精神狀態絲毫沒有邏輯可循,但是其存在的證據不容辯駁,當這種精神起作用時,其他所有的意識狀態都退居次位。」 人們面對一項有趣的投資時,會把自己的投資行為告知身邊的朋友,盡管這種投資的基礎數據都無法被驗證,但是總會有人投入一輩子的積蓄,讓自己完全暴露在風險中,這種投資決策是非常情緒化的,也不是輕易就能做出的。作決策的人一定是受到了社會環境和身邊眾人的心理影響才會有此行動。 價格變動和金融活動是必然要受到動物精神驅動的。 選擇與投機行為 但是根據現實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為這種模式永遠不可能被成功地全盤照搬,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某些國家和地區之所以能使這些精神成為社會主導力量,原因在於它們從一開始就對願意移居本國或本地區的人進行了篩選。 鼓勵良性的金融投機 投機行為占據了當代經濟運行的中心地位。其之所以能占據中心地位,也是傳統經濟因素在發揮作用,這些因素包括投機市場折射出的信息和這些價格變動帶來的迅速行動。在市場給予人類動物精神的刺激當中,在幫助適於承擔同等風險的人走到一起的過程中,它也占據著中心地位。 不過我此處的論點不是說把所有行動都導向投機市場是件好事。回頭來看,站在此次金融危機的風口浪尖的投資銀行最佳選擇可能是一直保持合夥制,就算這種制度減少了信息流動、限制了增長速度,也比現在這樣讓自己的股票每天在交易所交易要好一些。

❹ 為什麼重倉金融業

答:因為金融行業在本質上看來前景是非常不錯的。社會不論怎麼變革,都離不開金融這個體系,甚至社會越發達,金融的作用會越重要,金融這個行業是能不斷享受到社會發展的紅利的,所以從大方向看,這個行業並不是夕陽行業。爭議比較大的是制度和壟斷,這塊的利潤佔比問題,這個我就不敢細說了,說不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❺ 為什麼選擇金融行業

問題一:為什麼選擇金融學專業?? 金融在職研究生
,這裡面有一個個人價值取向最優的問題存在。所謂個人價值取向最優,其實就是一個人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向最優化發展。有人或許會反駁我的觀點,說我們的理想是什麼什麼,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任何理想都是在一定的社會分工背景下實現的,也就是說,你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必須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專業化分工的任務,也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實現或接近實現你的理想和目標你不可能逃避得掉職業生涯的規劃問題。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不論是國內也好國外也罷,界定一個人扮演何種社會角色最主要的一個社會評價指標就是其所受到的專業化教育的程度。可以說,選擇一個專業,就是在選擇職業生涯取向。當然,也有很多跨行跨專業成功的例子存在,但那更多的是在一定行業交叉背景下的特殊產物。這個社會在向專業化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各個專門行業的專業化的人才需求仍然是未來職業分工的主流趨勢。
俗語雲,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你的理想和興趣真的在金融這個行業,而你此前所受的教育與這個行業有一定的距離或者相近,那麼,可以選擇在職考研;如果你本科所學是金融學專業
,而你想在這個行業有更高的發展空間,那麼,可以選擇考研。
我不是唯學歷論,更不是唯高學歷論。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招聘那些本科畢業而踏實肯乾的孩子們。然而,我不是人力資源經理,我沒有這個選擇的權力。
現在的金融職場上,學歷熱仍然是一個主流,好一點的金融機構,對於人員招聘的要求,幾乎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名校畢業等等。這種表面的浮華,更多地集中在京滬穗深這些經濟發達、金融從業機會較多的地區。學歷和專業,成了HR們遴選人才的主要指標。筆者畢業那年,曾經參加過招商銀行的招聘會,剛剛遞過簡歷,就被扔了回來,我們不需要本科生!當時是 *** 頗大,現在想想,其實在我現在服務的投資銀行也是在重復著這樣的老路子。沒有辦法啊,人實在太多了,多到來不及詳細地考察其到底有何才學,為了簡化工作程序,減少工作量,只有拿學歷卡人了畢竟,在中國,研究生還沒多到上街掃地的地步,而學歷的高低,仍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知識體系、發展空間。
對於金融學專業方向、院校選擇方面,一定要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而這其中,我認為又有三個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就近原則、專業化原則、發展預期原則。就近原則,即你所要報考的院校,應該在你未來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區或附近,在該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樣在你畢業之後會方便你到該地區擇業。專業化原則,即你所報考的院校,在傳統上要具有優良的金融學教育積淀,最好是財經類專業院校,或是金融經濟類傳統較好的綜合類大學,這樣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經濟界有一定的校友資源,人際遍及你未來可能就業的領域,在專業化方面有獨到之處,在金融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未來就業好處頗多。發展預期原則,對於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的定位,是你選擇專業方向首先應當考慮的。從目前金融業內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是服務專業化、業務多樣化。金融混業是個大趨勢,
說到這兒,考研的意義究竟何在?我個人以為,一種工具而已。矗個讓你進入一個行業(或一個行業的高端部分),體驗另一種人生的敲門磚,一個用來登高的階梯,一個實現你個人價值取向的准備階段。當然,這一切開始於你對一個行業的信心,對於一個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聯系著整個資本鏈條的循環往復,其地位至關重要。也許,這便是很多朋友看好金融專業的一個原因。
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
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這樣幾種趨勢: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問題二:應聘時,老闆問面試者,你為什麼選擇金融行業 你可以以堅定的態度去告訴老闆,因為我始終相信,自己如果能夠在金融行業里服務,將會更加能夠發揮自己的所學所長,而且自己對金融行業的未來也充滿信心和期待。

問題三:為什麼選擇進入金融業 哈哈,想賺錢,就得了解經濟形勢,呵呵,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是喜歡。

問題四:我要做金融行業的20個理由 投資者,都會有一個關於資本(以及貨幣等)、金融市場的基本看法,無論他承不承認,就好像牛頓雖然沒有怎麼談論過關於時空的看法,但物理學家還是幫他梳理出了他的絕對時空觀。我就從我現在的這種看法講起,但名可名,非常名,我能說出來,那麼必然和我心中所想有一定差別了。
財富是有靈性的。他們會選擇自己的主人。所以有的人暴富,但很快會窮。財富會毫不留情的拋棄他們認為不值得效勞的主人,並以驚人的速度投奔到真正可以驅使他們貢獻價值的主人身邊。
正因為如此,我對投資的重要事項排列中,第一位列為對投資的控制力,許多人以為自己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投資,自己名下的所有財富都供自己驅使,但實質上,這些財富可能正在准備嘩變,尋找新的主人。而這些人的錢袋,不過是幫別人暫時寄存一下屬於別人的東西而已。因此,我對待財富,就如同對待自己的部下,指揮聽從我號令的資本去投資,會做到當進則進,當止則止,時機不成熟則據守以休整部隊,時機成熟則如決千仞之水。作為部下,不能純粹把他們作為機器看待。使他們去布局國家行業公司均無懈可擊的領域,那麼就譬如天地人具備。前,在戰略布局上理之以投資之道;後,在投資紀律上嚴明守紀,這樣,前有道,後有法,中間有天地人,兵法五事則已具備(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以此布局資本,則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無它,勝已敗者也。
因為錢是會選擇自己的主人的,一個人能指揮多少資本,取決於他的境界、格局、能力等等,與其把注意力放在錢上面,不如好好提升自己。
從投資者的角度,選擇金融業主要有三個層次的原因:
第三層、財富來源的特點。各行各業都可以作為財富的來源,那麼選擇金融業,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
一、如果將社會財富的創造歸於五大要素:勞動、土地、資本、管理、科技,可以發現勞動、管理、科技的流動性極差,並且勞動和管理有一大缺點:需要要素所有者必須同時作為要素使用者,也就是說,要素的所有者必須貢獻自己的時間才可以讓自己的要素創造價值。而科技雖然不具備這一缺點(科技的所有者可以通過專利權進而獲得收益,而自己並不需要付出自己的時間),但技術達人不是人人都有能力、靈感、精力去做到的。土地相比這三個要素有很大優勢,但仍有兩個劣勢:1、土地對於產出的貢獻僅僅是提供運作空間,並不怎麼影響效率;2、對於草根階層來說,在一切開始之初並沒有足夠的錢去投資土地。因此,資本就顯示了它較其它四要素的優勢:1、資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可以分離,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得資本使用者可以使用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去思考分析更多的事情(優於勞動、管理);2、並不需要你有超人的智商、全A的成績單(優於科技);3、對投資項目成敗的重要性,使得其在利潤分配中可以盡可能獲得更多的份額(優於土地)
二、相較於其它要素,資本流動性最強,可以極為自由進出各個行業,因此可以更為方便的在合適的時機進入一個處於成長期的行業,並在合適時候退出。而對於有股票交易所的地方,投資者可以從一國幾乎所有行業中選擇自己願意投資的公司。在進出、選擇餘地上,資本的優勢是其他要素無法比擬的。
三、復利。
第二層、對社會影響最大的行業
我希望能做一點事情,有助於人與人之間消泯誤會,增進理解。我認為一切紛爭、爭斗、戰爭,都是源於過分執著於自己的利益,而不肯互相的理解。我認為經濟是從屬於社會的,而經濟學人也應該為社會的美好而做出自己的貢獻。想要增強社會成員間的彼此理解與信任,我選擇金融業,原因有三:
一、金融業可以通過調節資本進而節制各個行業的發展,而社會的資本原本就是稀缺的,應該更多的去支持那些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行......>>

問題五:選擇金融系的原因 三百字我打不了,給你個大概參考,個人意見呵呵
1、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決定了金融等作為第三產業對經濟有很大促進作用
2、國外金融的發展要快於我國,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閥就能給自己將來提供好的研究或發展空間
3、我國經濟、金融的快速發展也會需要大量專門人才,加上自己努力,相信自己在本專業會有成績
4、自己對經濟、金融的愛好。看法。觀點等等都可以

問題六:我為什麼選擇金融行業 哈哈,想賺錢,就得了解經濟形勢,呵呵,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是喜歡。

問題七:為什麼說分業經營是中國現階段金融發展的現實選擇 金融的分業或混業,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這也是金融分業制度能夠產生的原因,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究竟是採用分業制度還是混業制度,只是一種特定經濟情況下的利弊權衡,這種權衡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我們現在所執行的分業制度,應該說是與當前中國經濟中的一些現實條件分不開的。(一)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分業經營制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分業制度的出發點和優勢所在,中國證券市場僅僅發展了十年時間,市場始終處於不成熟狀態,而二級市場幾年來動輒百分之幾百的年換手率和年振幅,顯示市場投機氣氛濃厚,整體風險較大,因此,防範風險成為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歷史經驗表明,金融風險往往有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迅速傳染的傾向,從切斷金融風險傳播鏈條的角度出發,分業經營所設置的金融防火牆仍是迄今最直接和有效的辦法。(二)法律環境滯後與金融業同時起步的中國金融法治建設一樣處於不成熟期,雖然以《證券法》、《銀行法》、《保險法》等為代表的金融法律體系框架初步建成,但它們共同具有的粗線條的特點要求一系列的配套法規加以落實,而目前的這些配套法規在完備性和立法質量上還亟待提高。在立法滯後的同時,中國的司法效率低下已是不爭事實,司法效率低下直接制約中國金融業所處的整體法律環境。法制環境是風險控制最重要的制度保證,美國之所以能夠在60多年後重拾混業經營的政策,與其良好的法律環境和在金融立法領域幾十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中美兩國在金融法律環境上的差距,正是兩種金融業模式選擇的重要原因。(三)監管能力不足中國的金融監管採用分別監管制,銀行、保險、證券各有其監管機關,如果實現混業制度,中國現有的監管能力將受到考驗。各監管機構間權利和職責的劃分、監管任務的協調、監管信息的共享等問題都難有一個妥善的保證。因此,從監管效率的角度出發,也需要給監管機構一個適應混業經營制度的時間。而且,即便是在實行綜合監管制度的英國、日本和韓國,其綜合監管機構的運作效果也有待實踐的檢驗。(四)金融機構內控制度脆弱。出於金融安全的考慮,混業經營同樣要求各金融業務間保持相對的獨立性,這就要求金融機構不但有良好的業務素質,更要有一套保證不同業務獨立運作的機構、人員、管理和監督制度。我國的金融機構或剛剛完成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變,或剛剛實現創業初期的規模擴張,在內控制度建設上還不完善,加之國內企業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結構問題,國內金融企業的內控機制整體上處於弱勢狀態,這直接制約了混業經營制度的實施。(五)專業化分工雖然混業經營最終也能通過市場選擇完成金融業的分工,但分業制度在專業化方面的功效無疑更直接,這一點對需要從無到有發展證券市場的中國尤為重要。如果由銀行兼營證券業務,銀行出於安全、成本等的考慮,有堅持既有業務的傾向,同時業務多元化必然導致資源分散,使得銀行在證券業務上的投入可能不如專業證券公司那樣多,這對發展後起的證券市場無疑具有消極影響。分業經營使得國內的金融機構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專注於某一項業務的發展,對促進國內金融機構服務質量的專業化提升大有裨益。

問題八:為什麼要選擇金融行業 因為這個行業面對最敏銳的挑戰,可以激勵你。

問題九:我為什麼要從事金融行業 雖然身處財經院校,各個專業都會學一些經濟方面的課程,但大多是皮毛而已。 仔細思考這一問題,我得出以下幾個理由: 首先,是我對這個行業的極大興趣。課堂上學習過《證券市場與分析》,與同學們也一同投進了股市,加之在一份證券周刊實習過,可以說也有過一些實際經驗。然而面臨的困難是如大多散戶一樣缺乏自己的判斷,對於股市裡的各種小道消息聽風就是雨。這是一種盲目的感覺,我希望日後從事金融行業,能夠系統地進行學習,讓自己明白復雜的資本經濟背後那千絲萬縷的關系。 其次,金融行業是一個行業前景非常好的行業。按照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國內資本市場必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高速發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都是人們翹首以盼的,我希望能夠進入金融行業親自經歷這些歷史機遇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行業有所作為。 第三,給自己一個夢想。對於快畢業也還沒找到工作的人,再說這些夢想,也許會遭到無情的鄙視。不過,理想是一種動力,理想是一種可能的存在。此時,我感覺自己選擇走向這個實習崗位,頗似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如果你沒看過,強烈推薦!)當中的一些情形。如果能有從事金融行業的機會,我必然能夠保證像電影中主人公一樣的精神來面對。現在我有這么一個夢想。

問題十:你選擇金融專業的理由? 我是學金融專業的,我當初選擇金融是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經常會與其打交道,而且了解金融相關知識,是每個人所必須的。 從就業來看,金融高級人才是稀缺的,而且是個關系國家命脈的行業,特別在美國的西方國家,許多政要都是金融或經濟等專業走出來的,領導人可以不是精於金融,但不能不懂金融。 所以,金融在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選擇金融,我感到驕傲。

❻ 有實業投資為什麼還要金融投資

實業投資與金融投資相結合的作用。
1、實業投資與金融投資的結合可以優化資源的配置。既是將有限的資源投向不同的區域和企業來獲取最大的利益。而資源配置的選擇最為重要,它不僅決定了實業與金融投資結合運作的有效率,還對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的作用。
2、實業投資與金融投資的結合存在著價值發現作用。既是使實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內在價值得到體現。是指資本的真實交易價值,包含兩者結合的保值和增值兩方面。另外,此價值要建立在具有一定透明度和流動性的基礎上。
3、實業投資與金融投資可以分散企業的投資風險。既實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產業部門與金融部門的風險得到防範和化解。

❼ 國家為什麼要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金融業其動機和目的是什麼,我只知道是為了收益,還有其他什麼嗎 求幫助

如果是為了收益,那您分析的就太淺薄了,民間資本投資金融業,國家可以歸避很多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稅收。

❽ 為什麼要多元化金融投資

現在互聯網金融興起,金融投資更加高效,只有多元化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相對薄弱的產業同步發展,比如中房樂投互聯網不動產投資就改變了以往的金融投資模式。

❾ 為什麼會選擇金融行業原因是什麼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每個人對於選擇金融業的原因都不同。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選擇金融行業的原因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選擇金融行業的原因

回答一:

我從小就愛看企業家傳記,但後來越看越多後發現金融業和資本是這些卓越企業家背後的支持者。大學選擇了金融,了解到金融的魅力,那種通過各種手法變 魔術 般進行資本的騰挪變幻的魅力。雖然從業後有些失落,一是中國金融業的封閉與行政干預,二是從業者中比自己優秀的簡直多到沒法直視;但我也是看到了互聯網與金融交叉領域中的機會,工作幾年後出來創業。還是離不開金融。我想,金融還是很有魅力的。

回答二:

有哪個行業自從它誕生以來的400年裡,從未凋謝過,並且越發繁榮?

有哪個行業如此公平,任你呼風喚雨,也可能被無名之輩打敗?

有哪個行業如此精彩,讓你領略普通人幾世才可看完的波瀾壯闊的風光?

有哪個行業如此平靜,讓你最接近誠實的自己而不用戴上虛偽的面具?

有哪個行業如此獨立,讓你在精神和人格上都做著自己的主人?

——金融市場。

回答三:

因為我是個喜歡冒險的人。每一次投資都是冒險,對於不喜歡冒險的人來說這是找罪受,但是對於喜歡冒險的人來說就好像戰爭狂聞到了帶著血!腥!味!的!空!氣!這個世界上確是有人為此而來的,我覺得我就是其中之一。

回答四:

因為我見到太多悲劇。太多的因為一個數字被壓垮的家庭和幸福。作為一個個體我很痛心又做不了什麼大的幫助,但是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和我愛的每一個人身上,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令人哭泣和惡心的事情,我之所以努力學習,就是為了比同齡人更快地擁有超人的能力,然後把這些事情扼殺在萌芽之中。我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子欲養而親不待”的 故事 我希望永遠只是我替別人惋惜。

回答五:

因為我心懷善念。我見過太多的不平等和可以避免的病痛,也見過太多不該演繹的死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再是從前為官入仕那樣簡單,市場經濟把世界限制在經濟允許的框架內運行。要完成一個偉大的不沾銅臭夢想要用充滿銅臭的方式來達成,經濟學是最好的選擇。我要設計一種合理的慈善機制,讓它能夠穩健地自主運營,也算是不枉為人一場。

金融行業的特點

指標性

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壟斷性

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 保險 業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高風險性

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

效益依賴性

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於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

高負債經營性

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於一般工商企業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對此有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金融行業的發展情況

債券市場

2009-2011年的3年間,中國債券市場發行量分別為86475億元、95088億元和69625億元。其中2009和2010年分別比2008年多增了15748和24361億元(2011年發行規模減少,主要是央票發行量快速縮減所致)。其中非金融企業發債(包括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數量分別為15749億元、15293億元和15333億元,均比2008年增長80%以上。在自律管理模式下,我國相繼推出了中期票據、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美元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超短期融資券和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等創新產品,受到了市場參與者的普遍歡迎和廣泛好評。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我國債券市場已經連續幾年保持世界第五、亞洲第二的地位。

保險行業

對於保險行業而言,2011年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截至3月底,A股四大上市保險企業2011年年報悉數亮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014.46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凈利潤522.66億元,同比下降16.59%,同比增速較2010年分別下降了13.53和25.28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中國平安表現最好,營業收入、凈利潤和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增長了31.4%、25.89%和12.5%,而中國人壽這三項數據則分別下降了0.87%、45.31%和45.49%。

上市公司及銀行業

51 報告 在線數據顯示,已公布年報的1324家上市公司2011年合計營業收入為17.47萬億元,凈利潤收入為1.7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76%和13.66%,而2010年這些公司合計營收增速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了35.43%和39.82%。與A股整體業績下滑不同,銀行業在2011年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截至3月底,除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和寧波銀行外,其餘12家上市銀行均已公布了2011年年報,這12家銀行2011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15萬億元,佔1324家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的12.32%;實現凈利潤8489億元,即平均每天進賬23.26億元,佔比更是達到了48.79%。

分支

汽車金融業是指以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保險公司、信託聯盟組織及其關聯服務組織為經營主體,為消費者、汽車生產企業和汽車經銷商提供金融服務的市場經營活動領域。

完整的汽車金融業服務體系具備3項主要職能:為廠商維護銷售體系,整合銷售 渠道 ,提供市場信息;為經銷商提供存貸融資,營運融資,設備融資;為直接用戶提供消費信貸、租賃融資、維修融資、保險等業務。

汽車金融業最初的職能僅僅是向汽車生產企業的經銷商及其下屬零售商的庫存產品提供貸款服務,並允許其經銷商向消費者提供多種選擇的貸款或租賃服務。隨著其業務范圍和職能的不斷拓展,汽車金融服務公司開始逐步向消費者、經銷商和生產商提供多種形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務;現代成熟的汽車金融業已經衍生出行業金融職能:除了汽車消費信貸服務外,還包括融資性租賃、購車儲蓄、汽車消費保險、信用卡等,滲透到了從製造→銷售→消費,直到最後報廢的整個汽車產業每個環節以及與之相關聯的 其它 產業。包含有條件融資、儲蓄、信用卡、貸款、保險與擔保等業務,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金融服務業鏈。有人甚至認為汽車產業有兩條腿,其中一條就是汽車金融。

金融行業的就業方向

無論是本科 畢業 ,還是碩士畢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 市場營銷 、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

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看了選擇金融行業的原因還看:

1. 選擇銷售的理由是什麼

2. 金融營銷渠道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3. 金融面試自我介紹演講稿範文

4. 金融企業會計學習心得體會

5. 金融做什麼工作好

❿ 民間資本投資為什麼要選擇投資銀行或者這類金融機構的目的動機是什麼

你得知道投資銀行的作用——金融中介。
為什麼要有金融中介?
第一,民間資本投資屬於投資方,手裡有資本但是沒有項目,或者說沒有很多的備選項目。
第二,需要資金的企業或者資金緊缺方,即被投資方,有投資項目,但是沒有投資人。
第三,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想把錢投資出去的的找不到缺錢的被投資方,所以金融中介應運而生。
優點很明顯,投資銀行手裡有大客戶,有投資方的很多資料,不差資金來源。同時投資銀行手裡也有急需資金的被投資方,這樣可以起一個中介的作用,平衡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性。
同時,投資銀行信譽高,且金融服務人才專業,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投資方與被投資方的道德風險問題。不會出現假項目這一類的事情。
所以可以說民間資本投資選擇投資銀行主要看中投資銀行手中有較好的投資項目信息,且投行不願砸自己招牌,肯定會去調查投資項目,相對風險低。
當然投行也存在道德風險,比如為了推銷項目而粉飾項目,所以任何事情都得看兩面。
就是這么多,希望解答到你的疑惑。

熱點內容
不買新基金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21 14:12:30 瀏覽:938
市值高於凈資產說明什麼 發布:2025-07-21 14:11:36 瀏覽:183
投資1萬元基金一年能賺多少 發布:2025-07-21 14:11:35 瀏覽:583
數字貨幣怎麼綁定地鐵 發布:2025-07-21 14:05:05 瀏覽:526
南方基金68號漲了多少 發布:2025-07-21 14:00:47 瀏覽:41
48歲了120萬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21 13:41:37 瀏覽:559
周末停盤還可以用什麼理財 發布:2025-07-21 13:09:35 瀏覽:838
我們買基金是關注哪個大盤 發布:2025-07-21 12:59:31 瀏覽:193
電梯繩子壞了需要多少錢維修基金 發布:2025-07-21 12:48:49 瀏覽:246
怎麼計算基金賠了多少 發布:2025-07-21 12:39:28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