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30怎麼理財
① 對於30-45歲工薪階層如何理財,最合理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想要在理財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開頭的話,這里有一個靠譜的《理財訓練營》課程先給大家安利一下: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的第一步就是存款,先攢下自己的第一筆錢,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我現在教你你52周存錢法,它是能夠保證你一年至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
52周存錢法的意思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總共算下來,一年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的確,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認為一點難度都沒有,你起步的金額可以是100元,或是直接從1000元開始。
錢可以被大家存留下來,剩的錢多多存,剩的錢少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也許你覺得這樣子省錢太辛苦,你可以每個月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適合的金額,一個相對奢侈的願望,自己能夠滿足,做到輕松隨意和開開心心地理財。
假如你擔心自己的存錢計劃會半途而廢,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投資銀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絕大多數是使用閑錢,在緊急需要這筆錢的時候拿不出來,不僅會落入很尷尬的境地,還會耽誤很多功夫。
可要是你沒有太多錢,沒有足夠的投資資金該咋辦呢?
別急,當你學會了一個投資方法,你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那就是十二投資法。
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這就是「十二投資法」,用來得到最好的利益,每月固定投資。
這樣子堅持下去,而且在你每個月都強制性存一筆錢,這筆錢都能夠正確的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若你需要巨額資金,都可以通過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完成你的要求。
要是不急需用錢,這個月准備的投資資金、到賬的本息和本金繼續投資。
對於購買基金定投和銀行理財產品來說,這種方法都非常管用。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說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形式的理財產品,但在原則和技巧方面卻是有共同點的,對於手裡沒有太多周轉資金的小夥伴們,那麼可以嘗試下面的這些辦法。
第一步先要保證自己生活上的花銷,也就是說在進行理財之前要把自己的生活備用金預留出來。一般來說最好留出3個月的花銷。
而且這筆錢可以放在任何貨幣基金中,例如現在比較實用的支付寶或者微信零錢通等等。
在保證基礎開支的情況下,經濟允許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即使每個階層的人群在投入理財的成本上都有差異,但工薪階層的選擇也相差無幾。在理財方式上人們更傾向於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理財投資中的風險也影響著人們對每種理財方式的具體配置,風險排序如下所示: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都很高,與固收類的理財產品是沒有辦法去比較的,但基金定投的方式卻可以降低風險。
對於投資者來說,博取收益可以投資股票、股權這類的高風險理財產品,投資黃金可以用來規避風險。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以上是我對《對於30-45歲工薪階層如何理財,最合理》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② 如何投資理財本人30歲,一個小孩3歲,家裡月收入4000,家裡月支出2000元,已購萬能保險1份,年交6000元
(4000-2000)*12+6200-6000-2200=22000,等於一年您能剩下22000塊錢,不過您的保障已經很到位啦。因為所剩資金就不多,所以不建議您投資,可以做點穩定的理財產品。有那種起點低的安全性強的大的公司做個擔保,資產管理什麼的,拿個固定利息也不錯。但是建議做期限短點的,因為我怕您中途要是用資金的話,不好退出。這只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幫到您。
③ 30歲後該如何規劃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是指資金對各種資產進行分配的一個過程,只有做好合適的資金安排,才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時保住家庭財務的穩定,既不影響家庭的日常生活 ,又能在保障過程中積累財富。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文章開始前先推薦一門對增加收入很有幫助的理財課程,能用七天的時間大大提高我們的理財能力: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對於家庭理財,每個家庭都有他們不同的看法,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如下:
40%的收入用於財富的保值增值,可用來投資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保證基本生活;
20%的收入存入銀行,對未來的風險未雨綢繆,也可以投資一些貨幣基金增加收益。
10%用於購買保險,規避一些可能會出現的人生風險。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對於這個賬戶來說,重要的是是能賺得起也能虧得起。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就是把投資的錢對半分,其中一部分用於投資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日常消費可以配置1~2張信用卡,基本上可以覆蓋日常消費。對於這個賬戶,任何人肯定要有的,但是最容易發生佔比過高的情況。普遍的情況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所以沒有錢准備其他賬戶。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最重要的是專屬:不能隨意取出使用。家庭生活中經常要存點養老金和教育金,但總是不經意的就被買車或者裝修花掉了。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採用基金定投是這個賬戶最適合的管理方式。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30歲後該如何規劃家庭理財》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④ 30歲,月入3000、5000該如何投資理財
30歲,月入3000,在考慮如何投資理財之前,更應該考慮的是怎麼先多賺錢,開源節流。現在的工作,除了個別體制內的工作不允許做兼職以外,現在很多勞動合同,都允許在不是自己公司的競爭對手的單位任職,所以完全可以通過同時做2--3份工作增加收入。
就說最簡單的,白天朝九晚五,一個月3000元,晚上或者開個計程車,或者找個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做兼職,完全可以達到月收入五六千以上,這個時候再考慮理財。
月入3000元可以理財,如果省著點花的話,花個1500,剩500元做基金定投,剩1000元做P2P,但是一旦哪天急用錢,就會打自己個措手不及。
而且,最好預留3--6個月的生活費,做在貨幣基金裡面,可以享受比活期高的收益,時間比較靈活,一般T+1到賬。
但是,小編建議,先多賺錢,多開源,再考慮理財的事。
作者:Angela徐倩文,金融圈成長最快的90後
原創個人公眾號:金融女孩Angela
⑤ 30歲失業了,如何用手中的40萬理財
30歲的人用手中的40萬理財來規避未來不可預測的風險,或者說讓自己的資金增值以改善生活,這都是很好的想法;但是如果在30歲時失業,未來並不準備繼續工作獲取收入,只想通過這40萬理財得來的收益以及這個本金生活,只能說真的不建議這么做,因為這樣很可能會越到後面生活質量下滑的越快。
那麼30歲失業的人,在有40萬本金的情況下要如何理財呢?
⑥ 30歲應該怎樣做理財規劃盈亞證券有知道的嗎
注重續航是關鍵。作為頂樑柱的我們在30歲時需特別注重自己的續航能力,鍛煉身體、堅持學習、提升工作技能等能讓我們在社會中站得更穩,發展得更好,是理財規劃的重點之一。
2規劃家庭保障為最佳。作為家庭的頂樑柱,我們的安危關系著整個家庭的生死,一旦發生意外,不僅家裡的老人失去了依靠,就連小孩的教育都會失去保障。在做30歲的理財規劃時,應該把保險保障納入重點規劃的范圍。
3投資理財不可少。做投資理財,資金保值增值是重心,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可以購買股票期貨等這類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債券基金等收益穩健的投資理財產品。認為基金、債券以及銀行理財產品等是最適合30歲投資理財的產品。
4養老規劃要盡早。建議大家通過理財規劃師或者保險顧問的幫助來規劃養老生活。一份合格的30歲理財規劃書,養老規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畢竟一個有規劃的養老生活不僅能讓我們對未來、對生活充滿期望,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們的養老生活質量。
⑦ 30歲後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30歲後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具體的4321原則分別為:
1、要花的錢:占閑置資金的10%
通常發工資後,想要對自己的工資進行規劃,預留3-6月的生活費,短期消費等,以備不時之需。
2、保命的錢:占閑置資金的20%
正所謂,世事無常,人不能保證沒有三病兩痛,為了防範於未來,需要可以拿出20%的閑置資金專款專用,為自己及家人(父母、子女等)購置意外醫療險等,以小博大,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也是給自己給家人買一份安心,以備不時之需。
3、生錢的錢:占閑置資金的30%
30%的生錢的錢股票、基金、房產等等,根據不同類型的投資理財平台,分析自己抗風險能力,做好規避風險的准備,避免踩雷,盡可能的把資金分散投資。就好比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投資≠理財,因此投資有風險,理財還是需謹慎。
4、保值升值的錢:占閑置資金的40%
可以用作保本升值金(養老金、子女教育金、分紅險)關鍵詞:保值升值。本金安全最重要!如養老金,教育金,還有各種保險。這些錢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你50或60歲以後可以盡情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我認為,如果對於理財處於茫然的30歲工作族們,不妨用這個4321理財法則參考實踐於投資理財,為未來的生活提前做好理財規劃,以備不需,你的詩和遠方全靠它了。
相關閱讀:怎樣做金融理財
1、小心一些壞習慣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壞習慣一旦形成了想再改過實屬不易。很多職場中人不但沒有儲蓄、存錢這些好習慣,反倒養成了拖欠信用卡債務的惡習,結果,人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
2、儲蓄和投資高效並行
不儲蓄,絕對成不了富豪;儲蓄不是美德,而是手段;努力工作賺錢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投資;儲蓄和投資都要趁早;與其感嘆貧窮,不如努力致富。而且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要適當選擇好是該儲蓄還是該投資,比如現在,定期存錢比投資更重要。
無論是靠工作賺錢還是靠"錢生錢",持續儲蓄的'習慣絕不能廢棄。儲蓄金額一定要隨著收入的增加等比例提高。最好的"自動儲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從去年年底以來,全球投資市場波動加大、風險升高。此時,"提高儲蓄率"比"找到高獲利的投資工具"更容易執行,效果也更明顯。
3、懂得審時度勢,學會堅持到底
在當今美元弱勢的情況下,在正確分析形勢後,如果你認為某投資對象有投資價值,那麼到該價值到達“終點站”為止都要執著地堅守崗位,如果在中途“下車”,巨額收益也會跟著一起“下車”。讀懂形勢,才能賺大錢;貨幣的升/貶值對財產影響巨大;人民幣已成為最有魅力的投資對象,因為人民幣升值將伴隨著巨大的收益。
4、讓錢生錢
儲蓄是"加法"的金錢累積,投資則是用"乘法"在累積財富。理財越早開始越好,但不應該太早開始投資。如果沒有好的觀念、策略,賠錢的可能性大。其實理財很簡單,從周圍的點點滴滴做起,都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更好的投資做准備。
5、學習富人的理財心得
人生中除了金錢,很多都是財富。比如廣闊的人脈、充足的信息、扎實的知識。平時多注重這些“財富”的積累,到關鍵時刻才能助人一臂之力。言行舉止要向富人看齊。在必要的情況下,不要吝惜錢,但即便如此,也要進行合理消費。不是因為虛榮而是因為需要,該用錢的時候決不吝嗇。追求合理消費,節約與吝嗇截然不同。
並非所有人都比你努力,只是他們都懂財富需要去管理,財富不僅是靠賺取的,更是靠積累的,擁有理財的思維,就會使微薄的薪水聚沙成塔。有一個好的理財助手,更加可以讓我們的財富如滾雪球一樣,以財生財,從而可以去追求更優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