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去哪個銀行好
A. 五大銀行哪個理財最好
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這五大銀行理財產品各有其特性,需要投資人根據自身要求挑選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
1、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大概可分為:中銀創富、中銀穩富、中銀集富和中銀債富等4個產品系列,在其中數中銀集富產品系列投資要求較低,五萬元起投,投資期限不一樣,回報率也是不一樣的。中銀穩富和中銀債富系列理財產品起投要求均是十萬元。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回報率只可以算中等水平,嚮往高回報的投資人不適宜該類理財產品。
2、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理財產品類型相比較多,主要產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投資要求較低五萬元,回報率相比較高,並且對十萬元之上的投資人也是有更高回報的產品挑選。對於手裡閑余資產較多或是喜歡冒險投資的人來說,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挑選。
3、中國工商銀行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大概可分為工銀靈通快線、保本穩利、個人增利等產品,3種類型理財產品均是五萬元起購,其主要產品只工銀財富系列會額推行只對於一些地域客戶的理財產品,因而挑選工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人務必仔細剖析其投資要求不一樣類型的理財產品的特性。
4、中國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安心得利、本利豐、匯利豐、安心快等4個系列,通常為五萬元起購,其產品期望收益率較低,在其中安心得利系列理財產品根據地域不一樣,所售產品不一樣。並且農業銀行理財產品不一樣投資方式回報率差別並不大,合適對流資產要求並不大的穩健投資人。
B. 理財最好的銀行哪幾家
最好的有如下幾家: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拓展資料:
1.中國銀行理財,中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主要是中銀債富、中銀日積月累、中銀穩富系列,最低投資資金是1萬元,最高可以投資30萬元,平均收益率在4.5%左右,風險較低,收益較高,可以到銀行櫃台申請購買,登錄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理財欄目也可以購買。
2.建設銀行理財,建行的理財產品非常多,主推的理財系列是「乾元」,投資門檻是5萬元,最高購買金額可達到100萬元,平均收益率在4.2%左右。建行推出的日薪月溢產品最高收益可達到5%,在五大行的理財產品中收益是最高的。
3.農業銀行理財,農行的理財產品有安心得利、安心快和、匯利豐、本利豐四大系列,投資門檻是1萬元,最高投資金額是100萬元,收益稍低,平均收益率在4.1%左右。
4.工商銀行,作為世界第一大銀行的工商銀行,其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較高的基本在4.5%—4.8%之間。雖然也有超過5%的,但數量很少,而且期限基本都在3年以上。而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在3.6%左右。所以從整體收益率來看,還達不到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
5.交通銀行理財,交通銀行理財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投資門檻是一萬元,最高可投100萬元,投資平均率在4.6%左右,投資期限在3個月到24個月不等
從以上五大銀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無論是保本還是非保本理財,整體收益率最高的應該是建設銀行,其次是工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時間越長對應的收益也越高。理財會有鎖定期,所以要合理規劃。
C. 理財最好的銀行排名
理財最好的銀行排名: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
一,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浙商銀行和華夏銀行。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末,銀行保本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合計32萬億元,同比增長8.5%。普益標准最新發布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8年度)》(以下稱《報告》)顯示,2018年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
《報告》指出,2018年度,在嚴監管環境下,興業銀行保持了以往穩健經營的作風,各考核單項表現優秀,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轉型過渡期,中信銀行積極響應監管號召,適時調整產品線,對各方面能力進行加強鞏固,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中國光大銀行產品線進一步豐富,行內風險管理能力表現優秀,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全國性銀行綜合排名前十強中,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的比例為7∶3,與2017年相比,新增2家國有銀行。」
二,隨著5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相繼獲批,預計未來國有大行在全國性銀行中的理財綜合能力表現或將更加亮眼。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積極引導行業轉型的號召下,面對嚴峻的內外環境,國有銀行憑借出眾的人才儲備、資產配置能力、系統建設、客戶資源等優勢,加速推進理財業務轉型,並取得一定成效,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頭部集中。《報告》顯示,2018年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錦州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包商銀行和哈爾濱銀行。
從綜合得分來看,江蘇銀行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依舊大幅領先,風險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表現突出,理財能力可與全國性銀行抗衡;分列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第三位的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各項指標均較為靠前,兩者理財能力綜合得分相近,競爭激烈。另外,從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數量來看,2018年度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為355家,較2017年減少了13家。
三,「2018年監管政策頻出,銀行資管嚴監管態勢持續,給農村金融機構特別是實力較弱的中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帶來了較大沖擊。」資管新規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要求銀行理財向凈值化轉型,而中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資管人才儲備、系統建設、產品研發等方面表現出明顯劣勢,難以支撐後續資管業務的轉型與發展,迫使其不得不考慮新的發展方向。對廣大投資者來說,最為關心的莫過於銀行「賺錢能力」。根據《報告》,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浙商銀行和華夏銀行。
D. 理財最好的銀行排名
2022年2季度,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綜合理財能力: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蘇銀理財、南銀理財、寧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北京銀行、杭銀理財、漢口銀行、天津銀行。
發行能力: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寧銀理財、杭銀理財、蘇銀理財、南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中原銀行、北京銀行、漢口銀行。
收益能力: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南銀理財、蘇銀理財、寧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天津銀行、廣州銀行、長沙銀行和華融湘江銀行。
產品研發能力: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寧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杭銀理財、北京銀行、長沙銀行、華融湘江銀行、漢口銀行。
運營管理能力: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蘇銀理財、上銀理財、南銀理財、青銀理財、蘇州銀行、寧銀理財、長安銀行、徽銀理財、重慶三峽銀行和重慶銀行。
信息披露規范性: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蘇銀理財、貴州銀行、南銀理財、北京銀行、天津銀行、長安銀行、青銀理財、上銀理財、昆侖銀行和盛京銀行。
E. 選擇理財機構哪個銀行好
投資者在購買時,往往把銀行的理財實力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大型商業銀行的理財實力並不一定就強於中小銀行,所以,選擇理財實力強大的銀行顯得很重要。普益財富發布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數據和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排行可以作為判斷的兩大依據。
參考依據一:普益財富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數據
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能力排名前10位依次是:興業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東莞銀行、交通銀行、廣發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及福建海峽銀行
銀行理財風險控制能力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光大銀行、廣發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華夏銀行以及浦發銀行
參考依據二:旗下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最好的理財產品排行
我國各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七日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前6位(6月3日數據)
F. 銀行理財產品哪家強
中國銀行、郵政銀行都是很好的,各有各的優勢。
工商銀行"穩得利"、光大銀行"陽光理財"、民生銀行"非凡理財"、招商銀行"招銀進寶"等,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G.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好
建議 民生銀行 或者 招商銀行
民生銀行的理財基本收益都超過6%,而且附加的禮品非常多。
H. 要買理財去哪家銀行比較好銀行理財選擇什麼銀行靠譜
現在的銀行是有很多家的,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的時候,十分的糾結,那麼要買理財去哪家銀行比較好?銀行理財選擇什麼銀行靠譜?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一般來說,在選擇銀行的時候,建議是選擇比較大型的銀行,比如說: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等。
在買之前,投資者可以看自己的銀行卡是屬於什麼銀行的,可以採用就近原則,如果是屬於大銀行的卡的話,下載該銀行的APP,在理財裡面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選擇什麼銀行靠譜?
只要是銀行,正規的,那麼就可以選擇,都是靠譜的,不是騙人的,都是有監管會監管的,只是一般建議比較有名的大銀行理財會稍微好一點,銀行理財只是一個途徑,理財產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理財產品的風險,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等級,可以劃分為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和激進型產品(R5)這五種,數字的增加代表風險的加大。
要根據自身能承受的風險能力來挑選風險等級的銀行理財產品,比如說:如果不能承受很大的風險能力,那麼就選擇謹慎型產品(R1),如果想追求收益,就選擇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和激進型產品(R5)這幾種。
I. 買理財產品哪家銀行可靠一點
一般來說,買理財產品在選擇銀行的時候,建議是選擇比較大型的銀行,比如說: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等。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
它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QDII型及電子現貨。
理財產品如果設置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就等於給自身鋪了安全墊,可降低產品風險。
三種保本理財產品投資優缺點
第一類:
人民幣固定收益產品
優點:此類產品多為短期產品,運作模式以債券投資和信託募集資金為主,收益率一般為3%~5%,本金有保障。這類產品適合年齡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
但若處於加息周期中,可能會出現產品到期後難跑贏儲蓄存款利率的情況,建議投資者應盡量迴避長期產品。
缺點:此類產品暗藏的風險是收益可能不如存款。
第二類:
人民幣結構性產品
優點:它是銀行通過購買股票組合、股指或者商品期權等,以募集投資者的資金作為相應對沖來操作的理財產品,大部分偏好掛鉤票,且較集中在幾大藍籌股上。
缺點:這類產品雖然保本金,但如果因為投資者自身原因導致產品提前終止,則本金保證條款不再適用。大部分結構性產品都是到期後才能100%歸還本金的。
第三類:
新股申購類產品
優點:雖然新股申購產品是浮動收益產品,一段時間以來「破發」也令新股產品遭遇「寒流」,但是多家銀行推出的單只新股申購產品,相對來說風險較低,本金保障比較高。此類產品每當有新股發行的時候,便募集資金集中申購,新股上市後立刻套現,並將本金和收益打回投資者賬戶,這類產品一般不參與網下申購,所以「破發」對其影響也較小。
缺點:需要注意的是,此類產品存在中簽率的問題,假如中簽率較低,那麼收益就會受到影響。
J. 個人理財哪家銀行最好
一般來說,在選擇銀行的時候,建議是選擇比較大型的銀行,比如說: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等,這些都是很靠譜的。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預期收益的類型,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