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金融研究所有哪些
A. 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的簡介
我國的銀行學校多數於1980年代改名為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部分升為本科院校。其中最為知名且首開升本科先河的是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於2002年並入南審升為本科招生,院長為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汪祖傑。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於2003年9月升格為本科高校,更名為上海金融學院。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於2004年6月26日 升格為廣東金融學院。
廣東金融學院創建於1950年,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1992年,更名為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後,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同管理,以廣東省管理為主。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
南京審計學院 金融學院和上海金融學院均為創辦於50年代初的華東銀行學校,後改稱蘇州銀行學校,而後分為江蘇銀行學校、上海銀行學校。
江蘇銀行學校後經揚州於1970年代遷往南京市江浦縣城珠江鎮。1985年江蘇銀行學校升格為南京金融專科學校。1993年南京金融專科學校更名為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撤銷,並入南京審計學院。至今老江浦人仍將南審稱為銀行學校。而金融學院也成了南審唯一院史超過校史的院系。
上海銀行學校1987年升格為上海金融專科學校,1992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9月升格為本科高校,更名為上海金融學院。
學校簡介
廣東金融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
廣東金融學院創建於1950年,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後,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同管理,以廣東省管理為主。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
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820畝,建築面積約29萬平方米,分設廣州校區和肇慶校區,廣州校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毗鄰華南植物園;肇慶校區坐落在肇慶星湖畔。學校現有教職工1200多人,專任教師895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102人,副高職稱教師226人,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近200人,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規模21000多人。 學校有省級研究所1個,校級研究所11個,校級研究中心3個。
省級研究所1個:華南金融研究所。[6]
校級研究所11個:保險研究所、勞動經濟和人力資源研究所、會計和審計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法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軟體研究所,知識產權研究所,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所。[6]
校級研究中心3個:領導力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金融轉型與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6] 據2014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主持或完成了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29項,廳級課題20多項,共主持完成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縱向研究項目325項。其中,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社科基金項目7項 ,國家教育部項目35項。[4]
據2014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2000多篇,其中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保險研究》、《世界經濟》和《中國軟科學》等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經濟》和《中國軟科學》等公開刊物發表論文4000多篇,獲各種獎項36項。[7] 館藏資源
據2014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計約130餘萬冊(其中肇慶分館藏書27萬余冊),網路包庫使用電子圖書130餘萬種,每年訂購中外文紙質報刊近2000種,各類數字資源庫近20個。館藏范圍主要以學院開設的各專業學科文獻為主,其中會計、企業經濟、貿易經濟、財政、金融、保險類圖書收藏較為完備。[8]
學術期刊
《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3年將更名為《經濟金融研究》)是全國創刊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位列全國三大核心期刊,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列為重要轉載來源期刊。[9] 2006年成功舉辦了「金融開放與金融穩定」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成功舉辦了「城市化進程中的金融轉型與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7]
南京審計學院,是我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高等學府,是一所擁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美譽度的財經院校,是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1991年由審計署直屬;2000年,調整為江蘇省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11年變更為三部一省共建(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江蘇省)。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積極樹立「大審計」教育觀,打造審計最高學府。2007年,被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認定為中國唯一的「全球內部審計教育夥伴」(IAEP)合作級院校,成為IIA在全球認定的39所高校之一,是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
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專業建設始於1952年,為我國金融事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目前,金融學院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博士30人,形成了以江蘇省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為學科帶頭人,以博士為學術骨幹,以一批全國金融教育先進工作者和江蘇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為教研團隊的學科梯隊,是江蘇省金融學科唯一的「青藍工程」優秀學科梯隊。金融風險管理研究中心是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金融創新研究團隊是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科技創新團隊,金融學專業主課程群教學團隊是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
金融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金融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相互關聯,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四個本科專業,即金融學、保險、信用管理與投資學。其中金融學專業為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江蘇省品牌專業,保險專業為是南京審計學院特色專業建設點,《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是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現代保險學導論》、《現代貨幣金融學》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
金融學院現設有金融學系、保險系、信用管理系、投資學系、金融實踐教學部、職業生涯設計工作室、省級金融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貨幣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機構,還建有華東地區高校唯一的專業特色博物館——貨幣博物館,以及覆蓋全省金融系統的多層次、網路化實踐教學基地。金融學院依託國家審計署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行業背景,致力於金融體系、金融制度、金融管理、金融審計等學科方向的研究,與國內其他院校金融學科相比具有鮮明的教學與研究特色,並為長三角以及江蘇地方金融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咨詢服務。
目前,學院在校生規模達2000餘人,畢業學生已達上萬人,分布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企業、事業單位,有著廣泛的校友資源。在學校「特色、質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引領下,金融學科積極探索國際化辦學模式。目前,已經與英國龍比亞(NAPIER)大學建立了 「3+1」和「4+1」交流與合作辦學模式,並在積極探索與英國特許保險學會「CII」合作的「保險本科教育+國際職業資格考試」的新模式,與加拿大聖瑪麗大學、美國瓦布萊索大學和台灣銘傳大學的合作辦學也在商談中。在 「十二五」期間,金融學科將通過進一步優化師資結構,突顯辦學特色,提升科研層次,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把金融學科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江蘇一流、全國知名的優勢學科。
B. 券商研究所排名
證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證券金融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證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研究所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證券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學:證券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證券究所中國政法大學:證券法律研究所河北大學:投資與證券研究所浙江大學:證券研究所陝西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證券投資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
1、「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中信建投、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我國總共合規的券商總計106家,其中有20家進入了2014年度的AA級券商行列,獲得AA級的20家券商包括:北京高華、華西證券、東方證券、申銀萬國、廣發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興業證券、國開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國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中投證券、華福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其中多家公司都是首次登上AA評級榜單。值得關注的是,仍無券商獲評AAA級這一最高級別,也沒有券商被評為D類或E類公司。
2、據統計顯示,盈利最多的券商依舊是中信證券,中信證券2009年實現凈利潤89.59億元,同比增長22.64%。而其後為廣發證券,凈利潤為49.25億元。海通為45.4億元。全國55家券商有17家券商的凈利潤都超過了10億元,平均利潤達到11.95億元。研究所是指以科學研究為主要目的的社會企事業機構。在中國是一種完全為特殊科研目的和任務而建立的研究機構。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多以企業形式存在。
C. 全國省級社會科學院招收金融學研究生有哪些
按照考試方式分類,碩士研究生根據考試方式主要包括全國統考、單獨考試、法律碩士聯考、MBA聯考等
上大學必須經過全國統一高考,而就讀碩士研究生的途徑相對而言要多一些,也更靈活一些。已經工作的人,除了放棄工作報考研究生以外,還可以在職申請攻讀學位,或申請單獨考試。在職申請攻讀學位,通俗的講,就是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學位,也稱為「在職學位生」。學位生採取旁聽等形式隨正式研究生一起學習,並參加同樣的考試,通過後可以申請學位。學習、考試、答辯均需交納一定費用,一般全部下來在數萬元左右。
D. 全國有哪些大學開設了金融數學專業研究生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金融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系
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E. 全國有哪些金融研究所
這可多了去了,·官方的有國務院的金融研究所,還有一般比較好的大學都有研究所,比如交大的高級金融學院,復旦的,北大的,五道口……
F. 中國有哪些研究所哪些會招碩士研究生
1、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是經鄧小平、葉劍英親自批准設立的直屬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之一,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2、中國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的創新型大學。
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京港大學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歐商校聯盟成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成立於1956年10月,是科技部直屬的國家級公益類科技信息研究機構。
4、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11月,這標志著北大第一次確定了書法藝術學科,把書法藝術引入其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當中。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由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文懷沙、沈鵬、歐陽中石等先生任顧問,金開誠教授擔任所長,王岳川教授為現任所長。
5、武漢大學北京研究院是武漢大學在北京市設立的唯一合法機構,武漢大學在北京地區開辦的各種層次與類型的高等教育均由武漢大學北京研究院全權負責並具體實施。武漢大學北京研究院在北京地區的招生、教學等工作,都已經過武漢大學嚴格審批並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大學北京研究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院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G. 大連理工大學金融研究所有期刊嗎
大連理工大學金融研究所沒有期刊。
下面是該所的介紹文字,供你參考:
金融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7月。現有教師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講師3名。博士生導師2名,7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
金融研究所設有「金融學」碩士點及「金融學」專業學位碩士點。負責「金融學」(英語強化)本科專業建設。招收「金融學」(英語強化)本科及輔修、雙學位學生。同時,金融研究所與工商管理學院聯合培養「金融管理」、「會計學」專業博士生。與軟體學院聯合培養「金融信息方向軟體工程碩士」。
金融研究所承擔包括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國際金融等國家、省級精品課和校優秀及核心課程6門,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10餘部。
金融研究所以金融數量方法的應用為研究特色,分設「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市場與投資」、「公司金融」、「國際金融」等4個研究方向,與國內、外許多學校、科研機構和金融機構建立了較廣泛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