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板塊早盤出現回調怎麼回事
Ⅰ 滬指回調1.5%失守2800點 券商股護盤科創板走弱
6日(周二),受全球市場暴跌拖累,A股雙雙低開逾1%,滬指失守2800點;10時過後,三大指數加速下挫集體跌逾3%,滬指最低報2734.36點,創業板指一度失守1500點。午後,三大指數企穩,跌幅較早盤有所收窄。
截至收盤,滬指報2777.56點,跌1.56%,成交2552億元;深成指報8859.47點,跌1.39%,成交2684億元;創業板指報1507.91點,跌1.53%,成交877億元。整體來看,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超5000億元,為7月2日以來首次。
盤面上,行業板塊全線飄綠,IT設備、化工、石油、傳媒、環保、煤炭、鋼鐵、汽車等多數板塊均大跌逾3%。
大金融板塊跌幅相對較窄,券商股方面,紅塔證券一度漲停,長城證券、華林證券、中信建投、天風證券、國海證券等飄紅;次新銀行股蘇州銀行上市以來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漲停,報價13.70元。
科創板方面,除鉑力特微漲1.40%外,其餘個股尾盤加速下挫,航天宏圖及上一交易日漲停的新光光電大跌近15%,沃爾德、瀚川智能、天淮科技、方邦股份、福光股份等10餘股均跌逾10%。
巨豐投顧分析稱,今日A股大幅低開,盤中連失2800、2750點關口。相比年內高位,2000餘股回調幅度超過20%,繼續殺跌的空間不大,投資者可逢低逐步回補倉位。A股處於中報窗口期,排雷仍是第一要務,機會方面,科創板驅動的科技股及近端次新股行情,情緒驅動的農業、稀土、黃金短線仍可關注。
天風證券指出,歷史上的寬松周期,疊加匯率貶值,市場都會先經歷下跌。匯率貶值期間,外資的流入短期會有一定程度放緩,但難以打斷外資長期流入的趨勢。4-5月的匯率貶值期間,外資大幅流出,但消費股是避風港;但當前情況和4-5月不同,短期來看,消費股可能要休息一段時間。待悲觀情況消退後,建議關注因情緒影響而下跌,但業績趨勢較為明朗的科技類板塊。
海通證券表示,在此階段,市場已處於近階段的相對低位,預計後市會有部分抄底資金入市,指數隨時都有可能開啟短期反彈模式。操作上,短期建議投資者盡量減少個股操作,加大對指數基金的定投力度,並持續關注那些業績表現較好,但因市場因素股價有所走低的藍籌股如券商、銀行、消費白馬等,伺機介入。
2、中國人民銀行將於8月14日在香港發行3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3、央行回應人民幣匯率「破7」 匯率機制將繼續發揮「穩定器」功能
4、MSCI將再提納A因子權重 年內或帶來5000億元增量資金
5、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貶458點 報6.9683
6、房貸收緊信號增強 多地利率上調
7、新一輪險資舉牌潮來襲 國壽平安成主角
後市分析>>>
華泰證券李超:基本面不確定性加大 堅守低估值策略
海通證券:短期建議投資者盡量減少操作
招商策略:從中報前瞻看 哪些行業景氣有望逐漸走出底部
安信研究:五大有利條件助力 當前階段具備風格切換
興證策略:關注金融地產、製造業方向(附8月十大金股)
手機炒股選證券,享萬2.5低佣,支持7×24小時在線開戶>>>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Ⅱ 股票早盤分時圖放量沖高回落 為什麼沖高回落 第二天
放量沖高回落 代表賣壓大 買盤並不主動 主力暫時沒想去拉
Ⅲ 「快牛」連續兩日回調:基金經理們怎麼調倉
7月15日,A股出現較大回調,這已是連續兩日市場回調,當天上證指數跌破3400點大關。
截至收盤,滬指跌1.56%,報3361.30點;深成指跌1.87%;創業板指跌1.6%。
當天兩市成交額突破1.5萬億元,兩市成交額已連續8個交易日突破1.5萬億元,連續10個交易日破萬億元。
「這輪調整的出現,一方面宣布了這輪快牛階段的結束,另一方面也是對近期一些利空因素的反映。」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調整為前期踏空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增持的機會。」
前海龍門資管董事長李映宏也認為,目前A股經過7月以來的「瘋牛」後,進入了橫盤調整的狀態,「這是一種 健康 的調整,它有利於市場回歸理性。」
A股回調,在市場意料之中,然而連續兩日的回調幅度,卻出市場意料之外。
畢竟,在「快牛」回頭之前,截至7月13日,7月1日啟動的快牛行情下,A股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已累計上漲了15.37%、17.98%、18.51%。
7月14日的A股回調並不出意料,當天滬指跌0.83%,報3414.62點;深成指跌1.08%;創業板指跌1.06%。
然而,當7月15日A股三大指數繼續回調,跌幅皆超1%時,市場開始擔心風向變了。
「近兩日A股市場從之前的大漲出現了一定的回調,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近期市場漲幅較快,一些獲利盤短期落袋為安;另一方面,海外貿易摩擦又有新動向也引發了情緒沖擊,和通信電子板塊的下行。」格上財富高級宏觀分析師張婷說。
乳酪基金董事長庄宏東則認為,市場回調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如資金流出、市場情緒等。「近段時間市場的快速上漲,白酒、醫葯、券商、晶元、5G等板塊輪番表現,部分板塊估值較高,也累積了較大的風險,因此市場出現均值回歸是大概率的事情。」
「這幾天大盤出現了回調,這主要是前期漲幅過大,積累了大量的盈利盤,周末監管層陸續表態嚴管場外配資等,一些謹慎的資金出於穩妥起見,短期套現觀望所導致。」浩坤升發投資董事長張門發說。
「當前除了少部分行業外,多數都已經處在 歷史 估值的峰值區間,雖然資金面對市場有較好的支持,但是在走勢上已經充分反映了這種預期,對於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以及宏觀經濟的低迷,海外環境的變數等預期不足。」夏風光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回調中, 科技 股跌幅較大,而消費股漲幅居前。7月15日,半導體、通信設備等概念跌幅居前。而摩托車、白酒、食品、餐飲等消費概念漲幅居前。
「有業績支撐的消費股在市場震盪中維持了較為強勁的表現,而 科技 股調整幅度較大。」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後市還有很多機會,但是上漲幅度過高的一些 科技 股、券商股可能面臨短期調整。」
「在回調時,基金經理一般是通過調整倉位來規避短期的調整,特別是一些漲幅較大的 科技 股,先獲利了結。另一方面,前期倉位較低的基金也可能會趁這次調整加倉,抓住下一步市場的機會。」楊德龍說。
回調中,部分基金經理進行了調倉。
「對於前期漲幅比較好的個股,出於控制風險的目的,我們適當調整倉位。同時堅定看好銀行保險、地產、家電等估值仍在合理范圍的行業,逐步加倉安全邊際較大的個股。」庄宏東表示。
庄宏東建議,「投資者不要以市場走勢為指標判斷入場時機。還是應該從個股基本面出發,選內在價值能夠不斷增長、安全邊際大的企業,養成長期跟蹤和持有的良好投資習慣。」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指出,「我們目前這輪上漲主要是調倉,我們覺得醫葯、白酒估值太誇張了,賣出了一部分,另外加倉家電等個股。」
「我們長期保持大概七成的倉位,留三成現金,以便下跌的時候有子彈加倉。」上述私募人士說。
「我適當小調一下,如補買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板塊。」弘泉私募基金總經理李科傑表示,「如果下一波要起來,還是靠券商帶動,等繼續回調時再買券商。」
李科傑建議,「這個時候,如果空倉的可考慮補一些還沒怎麼漲的股票,但也不宜追高了。經過這次調整、整固後,大盤當再度上攻。」
「這幾天大盤一波上漲之後有所回調,我們在上周五階段清倉。」張門發說。
部分基金經理沒有受這一波回調影響。
「我們以控制倉位、精選個股為主要策略,盡可能去把握估值和成長兩條主線,淡化指數影響。」夏風光表示。
「我們的配置是以長邏輯的思路來進行的,基本的持倉和倉位不會進行太大的調整。」李映宏也說。
張婷認為,從大的方向來看,下半年「盈利弱復甦+流動性維持寬松+機構增量資金流入」仍會持續,A股市場大方向仍會上行。
「市場風格會從上半年的極度偏向 科技 成長板塊轉向風格的逐漸收斂,周期金融也會具備一定投資機會,但很難大幅上行,更多是龍頭個股的估值修復,但從大的周期來看, 科技 以及消費仍是主要的投資方向,從半年度業績預報來看, 科技 消費盈利仍具備相對優勢。」張婷說。
「投資者需要審視自身市場風格配置,若 科技 成長風格倉位過高,可以轉移部分倉位到價值藍籌,以平衡持倉風格。」張婷說。
責任編輯 李劍華 實習生 李各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Ⅳ 銀行股在低位又沒有提前拉升,出現降准利好反而破位下跌,何解
央行全面降准0.5個百分點,對於銀行股屬於重大利好,但銀行股並沒有因為銀行降准利好刺激股價上漲,銀行股反而在大利好的刺激之下出現破位下跌,對於這個走勢又何解?
銀行在降准利好之下,不想反跌,出現破位下跌,這種現象很容易解釋,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 說明央行降準是利空並非是利好,如果降准真的是利好,一定會刺激銀行股大漲,刺激銀行股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正是因為利空銀行股,才會導致銀行板塊集體下跌,反而出現破位下跌,這個銀行股的走勢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
第二: 股市利好不一定利好,股市利空不一定就是利空,其實股市利好利空完全都是由超大資金說得算。
如果降准對銀行利好,超大資金會借機炒作銀行股,就是因為超大資金不覺得降準是利好,反而覺得是利空,才會進行砸盤銀行股。
第三: 降准對銀行股是名義上利好,但現實中並非是利好,對銀行利好不一定對銀行股利好,主要是降准釋放1萬億資金,這些資金不一定會進入股市的。
所以按此進行推斷,降准對銀行利好不假,讓銀行有更多的錢,這樣市場有更多的流動資金,但這些資金流動市場,並非流通到銀行股,對銀行股來講屬於利空也是不足為奇。
總之銀行板塊的走勢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銀行股並不買降准利好的單,已經出現破位下跌就是足夠說明降准對銀行股是利空,不用做過多解釋。
降准不見得是大利好,不見得對A股就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要思考降准背後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央行為什麼現在出手降准?難道就是為了刺激股市大漲?難道就是為了一根大陽線壯哉大A股?
此次降準的目的是為更好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也就是說,當前實體經濟需要資金,所以釋放1萬億資金用於支持。而為什麼需要呢?可能是存在潛在風險,可能是保持現在的流動狀態。從表示中分析,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資金的配置能力;二是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的來源,運用降準的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降低 社會 綜合融資成本。
2008年至今共有24次降准,對上證指數來說,不管是降准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還是一周、10個交易日,並非一定大漲,上漲的概率為50%,有大漲也有大跌,有小漲也有小跌。當然,從21次降准後創業板的表現分析,上漲的概率近60%,較上證指數要好上一些,但也不是絕對上漲。所以,央行降准這件事情要客觀理性的看待,而不是認為一定是利好。
那麼,銀行股在低位又沒有提前拉升,出現降准利好反而破位下跌,何解?從規律的角度分析,上漲下跌本就參半概率。從市場的角度分析,降准主要針對的是小微企業,如今在利率不高的基礎上,還有可能提升負債,對銀行股雖說降准能釋放更多的資金,但也不一定是好事兒。從A股的角度分析,當前影響因素錯綜復雜,特別是國際金融措施或存在轉向影響。還有,降準是周五盤後發布的,雖說銀行之前有預期,但也不知道到底降不降。
搞笑 吧,銀行股處於低位?誰告訴你的,在我看來銀行股已經完全處於高位了,拜託你看看大金融三劍客的另外兩個,券商我就不說了,你看看保險吧,保險已經創出了一年新低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銀行股就顯得尤其高調。
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一次回調,很多人總是過度糾結於這種消息面的影響,卻沒有想過另外一種可能,它本來就是要進行一次正常的回調,漲多了就要跌,特別是像銀行股這樣資金特別龐大的股票,一旦開始調倉,那麼它的影響就是巨大的,我認為這只不過就是一個消息的刺激,看起來好像是消息導致了銀行股的下跌,其實我覺得可能恰恰相反。
可以說今年以來銀行股的上漲都是很猛烈的,畢竟銀行股和另外兩個不能比銀行股的資金盤子非常大,上漲看起來幅度上並不大。但是因為總量非常巨大,資金已經非常可觀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適當的下跌我認為是很正常的。
對於銀行股這樣的股票我是建議大家千萬千萬不能追漲,因為它上漲的幅度真的有限,很容易被套。
在回調10%,我也認為是很正常的。
降准利好,使銀行股在低位不但沒有提前拉升,反而破位下跌,我們不妨可以這樣理解:
第一、說明這次降准,人民銀行關於降準的消息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沒有提前泄露,機構也是在A股收盤之後,即人民銀行發布降準的消息之後才知道的。
第二、銀行業已經處於夕陽行業,盈利能力有限,這是大家公認的。降准這一利好,根本無法激起機構、基金,甚至股民對銀行股的憧憬和熱情。但凡持有銀行股的股民都清楚,銀行股抄短線,沒有波動,沒有差價;抄長線,長期下跌,只能被套;就連中簽浙商銀行(601916)、渝農商行(601077)者,因為長期低於發現價,中簽者嚴重被套,中簽者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誰現在還敢碰銀行股,誰還敢抄銀行股,誰又去抄銀行股呢!
第三、降准利好銀行,但不一定利好銀行股,這一點股民大多都清楚,多少次降准都是如此。
第四、這次人民銀行降准,目的是解決實體經濟的困難,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並非為A股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
降准對銀行來講的確不能算是大利好,頂多稱得上是中性,因為對於銀行來講肯定是「救急不救窮」,只想作錦上添花的事,因此更不可能允許出現大量的放貸壞賬,而當下的中小微企業最大問題正是銀行最擔心的問題,所以這個痛點不解決,恐怕也沒有誰敢說「我喜歡做賠本買賣」的。
當前銀行股的基本面改善,也只是稍稍改善,更多的是得利於監管對利率管制逐步松綁的政策性改善,也包括前期經濟復甦所帶來的復甦性改善,復甦性改善是-1到0,不是增長性改善0到1,兩者有本質的不同,即便銀行有增長性改善,但面對未來經濟有可能回落的可能,銀行也需要做好利潤向各月攤平的心理准備,換句話說,過早的說降准利好銀行股還是有點冒失,還應該具體分析謹慎的判斷,再說了,疫情因素干擾的經濟復甦本就是更為復雜的環境背景。
因為長期保持在低位運行,小錢砸進去也是不會出現漣漪。這次的降准估計也沒有被機構和大資金投資人看重,銀行股票自然也就跟著大盤波動。不過對於下周一還是會有一些期待。
一、今日市場在權重股下殺的帶動下,A股上證指數出現大幅度下跌,權重股下跌主要由兩個板塊帶動的,一是煤炭板塊,二是金融板塊。下面我就單說一下金融板塊:
要知道金融板塊,今天主要是指銀行股,今日銀行指數下跌2.14%,招商銀行(600036)今日更是大跌5%以上。
二、銀行股在低位也沒有提前拉升,又有降准大利好刺激反而破下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其實銀行板塊像煤炭板塊一樣,在白馬股全線回調的時候,銀行股基本沒有怎麼回調,今天就是出現補跌。
2、雖然市場有傳言有降准利好,但是盡管此次降准,也只是屬於定向降准,而並非全面的降准,主要是針對那些中小創企業。
三、銀行下跌,我們該注意什麼呢?
大盤想要往上走,還是要靠權重股帶動才行,明日市場仍有下跌的趨勢,在沒有明顯的企穩跡象,手中的倉位還是不宜過重,盤中時間還是多關注,管住自己的手。
操作上,我們應該管住半導體+新能源+光伏、鋰電池和化工、軍工、中報超預期的個股、低價優質股等
全面降准0.5個百分點大概能釋放大約一萬億的資金,可以提高市場資金的流動性。但是市場表現不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全面降准消息出來的時候大A已經收盤,所以市場對降准消息的具體表現要等到周一開盤才能體現,但是周五午後大金融盤面以及其他板塊均出現了止跌企穩的跡象。
其次,全面降准7月15日起開始實施,等到反應反應到股市上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主力為了收籌碼可能不會大手筆的進行拉升,反而會進行大幅的壓盤、砸盤。
最後,這次全面降準的程度、幅度以及范圍均大超預期,可能會被解讀為:由於疫情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目前中小企業的日子不太好過,情況比想像當中的嚴重。造成市場出現恐慌,使得大盤整體不升反降。
雖然全面降準的消息會最終引發大盤出現不一樣的表現,但是中長期來看,全面降准可以提高流動性,使大盤長牛、慢牛狀態走的更好。
1.追漲殺跌,基金散戶化短線化。降准,賣銀行追概念把利好打成利空,打庄查杠桿,賣銀行捧庄股把利空打成利好。反正死的都是銀行。
2.調控指數
3.挖坑吸籌
4.內外勾結
5.引導接盤
我投銀行股,首先是選基本面好,盤子適中,有一定波動幅度的。然後找出其相對高低位,不在乎利空利好,只注重低買高賣就好!
Ⅳ 如何看待A股繼續走弱反彈
現在A股主要在抱團股為首,旅遊、白酒、工程機械和軍工等板塊走高,但大盤始終受阻震盪回落,總體以弱反彈行情,如何看待這個大盤弱反彈呢?
針對這個弱反彈,我個人看法有兩個:
看法一:這個反彈是誘多,是給抱團股出貨的機會;
看法二:這個反彈是只是超跌反彈,超跌反彈後還會繼續調整。
按照的三大指數走勢,板塊走勢,以及大盤成交量等多方面分析,針對這個弱反彈要理性看待,弱反彈就是一個調整下跌中繼,說明白一點這個弱反彈就是誘多,誘多更多散戶進場接盤,希望投資者們要正確看待弱反彈。
根據這個弱反彈的走勢,操作上還是要保持謹慎,不要盲目抄底的,更不要盲目追高,記住控制操作風險是最關鍵的。
Ⅵ 股票中的板塊輪動是什麼意思
概念行業板塊的輪動行情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
包括最新的國家和行業進展狀況,新的社會現象,新的國家政策,板塊新題材,以及主力對市場和政策,等等。熱點板塊輪動尤其是在漲升階段會出現明顯的傳導現象,帶動其他板塊活躍。例如房地產板塊的持續升溫會帶動建材、鋼鐵等板塊的活躍。這種同一板塊內的股票之間因具備同一特點或同一題材而具備有機的聯系,要升同升,要跌同跌,稱之為「板塊輪動效應」,比如金融板塊率領大盤上漲,後來是地產板塊推動大盤上漲,這就叫做金融板塊與地產板塊出現了板塊輪動效應。原因有主要有兩個:
1.
來自一個行業的信息不僅會對該行業收益率產生影響,也會對其他行業收益率造成沖擊:一個行業板塊的上漲(下跌)會引起其他行業板塊的隨之上漲(下跌)。2.
投入者在投入決策歷程中容易產生從眾心理,一旦某一行業板塊的股票價格發生波動,即使信息僅是對某個特定板塊有實際意義,這一沖擊仍然將會對其他行業板塊的投入者產生影響。
Ⅶ 回調可介入是什麼意思
周二上證綜指低開高走,收縮量陽線。指數早盤小幅低開,短時間整理後,在銀行等權重板塊的帶動下展開反彈,由於成交量能不足,盤中反復沖高回落,不過市場拋壓不重,有逢低買盤支撐,尾盤現逼空上漲。最終上證綜指以3141點收盤。兩市有七成以上個股上漲,26隻股票漲停,網路金融、儀器儀表和智慧城市等板塊漲幅居前。創業板、中小板指數出現較強反彈。
周二市場資金通過壓力測試,17隻新股發行並未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指數收盤站上5日均線。銀行地產等權重板塊反彈,推動指數震盪上行,回補上周五留下的跳空缺口,盤中個股表現活躍,唯一欠缺的是成交量,指數已經在基礎量下方運行兩周時間。技術上看,指數重回5日線上方,日KDJ指標有望低位金叉,MACD指標第二波綠柱開始縮短,技術形態有利反彈,投資者可逢回調介入,耐心等待成交量的放大。
Ⅷ A股震盪下跌,意味著新一輪調整行情來了嗎
A股說好的超跌反彈並沒有延續,A股突然出現出現集體低開低走,提前結束超跌反彈,為何A股突然會單邊下跌呢?無非是受到以下幾大不利因素拖累下跌的。
原因一:因為抱團股集體瓦解,抱團股結束超跌反彈進入調整,成為A股有下跌的最主要因素。
比如軍工股大跌,另外白酒全軍覆沒,這兩大抱團股殺跌,必然會把其他抱團股拖累下來,工程機械、新能源、化纖、旅遊、醫葯等等這些五一倖免,同步走跌。
原因二:因為資源股集體走跌,資源股走跌成為A股下跌的第二大拖油瓶,拖累A股下跌的助力器。
所以對於A股集體下跌,目前還不能確定大盤的方向,不能以單個交易日去確定大趨勢,這樣未免太草率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接下來繼續看大盤怎麼運行。
假如很快又修復大盤跌幅,A股下跌是一個短暫回調,超跌反彈還會延續,但超跌反彈也接近尾聲,再次反攻拉升後很快也會結束。但假如無法修復,繼續震盪下滑走跌,趨勢慢慢轉弱,可以確定開啟新一輪調整下跌走勢。
總之當下A股處於一個關鍵時刻,確實已經臨近變盤了,一旦這波超跌反彈結束後,會進入新一輪的調整,這是當前A股的大趨勢。所以為了謹防大盤下變盤風險,確實要做好風控,不要給自己帶來沒有必要的損失。
意思就是理性看待A股的下跌,不悲觀不樂觀,不管是短暫技術修復還是下變盤,操作上多看少動,繼續控制風險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