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富人為什麼用基金管理財富

富人為什麼用基金管理財富

發布時間: 2023-01-30 17:34:50

Ⅰ 比爾蓋茨把所有的財富捐給基金會的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真正的用意是避稅,賺錢。

因為美國的慈善基金和中國的兩個概念,美國的慈善基金是可以進行投資賺錢,只需要每年捐5%的錢。

2004年,美國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宣布,將給他的慈善基金會捐款33.5億美元。此時,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有資產270億美元,加上這筆33億美元捐款,基金會的總資產將超過300億美元,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會。

(1)富人為什麼用基金管理財富擴展閱讀

1977年1月,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然後前往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市。在那兒,他找到了一份為羅伯茨編寫程序的工作,工資標準是每小時10美元。MITS總部位於阿爾伯克基,蓋茨也把微軟總部設在此地。

1977年,蓋茨秘書在進入微軟辦公大樓時,經常發現發現蓋茨本人躺在地板上睡大覺。他這時仍然喜歡吃比薩餅,同時對手下要求非常嚴格,並經常與同事進行激烈爭辯。蓋茨當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這是我有生以來聽說過的最愚蠢的想法。」

Ⅱ 靠基金賺錢能不上班嗎談談我的財富觀

什麼是基金?基金的收益到底有多少?一般人可以靠基金賺錢不去上班嗎?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問題,其實是投資者的根本理念出了問題,沒有這些投資理念作基礎,任何投資都是盲目的,不可持續的。下面我們來搭建下這些基礎的理念。

首先,是預期收益的問題,基金的收益率,正常不會超過指數,為什麼?因為基金有管理費和收益分成,這兩項成本會吞食並拉低基金總的收益率,至於基金的收益率,就算超過指數,也就是10%-20%之間,那麼長期下來最高也不會超過20%,這是股神創造的奇跡,已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其次,以這個收益率需要多少本金才可以實現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就是你的財務收入可以覆蓋你的家庭支出,也就是你要達到多少的資本金?並且實現多少的收益率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的,大致來說,假設你每年的家庭開支是10萬元,靠基金以10%的收益率來支付,那麼你的保底起始資金是100萬元,但三個條件都是變動的,因此要留有餘地,那麼這個100萬是不夠的,一般人至少200萬以上的長期不用的本金才可以。這可能只是三線城市的標准而已。
最後,為什麼靠基金賺錢不同時上班呢?真正的富人是讓錢生錢的同時,都不退休的,你看看芒格,人家96了還在工作,巴菲特、索羅斯90了還在舞台活躍,李嘉誠也是到了90才退休的。
當然,普通人終其一生都實現不了財務自由,即便有一天實現了,發現對財富的觀念變了,到了一定數額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但人一輩子那麼短,總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不然只會被財所累。
要知道,基金只是資產配置的一種手段,而且是有很大風險的,記得90年代那會萬元戶是每個人的夢想,因為銀行利率最高到過15%,結果讓國人在追求財富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了,而如今財產性收入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地創造並支配財富是一項必備的能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財產是事業的副產品,事業又是思想的結晶,我相信有思想、有事業、有財產、有愛心將成為新時代青年的標配。

Ⅲ 為什麼美國的大富豪都喜歡往基金會裡面捐錢

因為這是典型的名利雙收啊。當初中國的富豪們聽說比爾蓋茨等捐出99%的個人財富時,要麼就瞠目結舌,要麼就自慚形穢,國內還掀起了一波對西方資本家崇高人品與道德的崇拜。在美國捐贈給基金會的錢,都是稅前財產,跑掉一次稅,好處還不止於此,按美國稅務法規,這些被捐贈的錢可以讓捐贈者享受到最高個人20%的抵扣額度,五年內持續有效。

Ⅳ 富人為什麼用基金會來管理自己財富

因為用基金會管理財富可以獲取更多的利潤,還能規避一些風險。

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有財富管理需求的可以聯系優脈。優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已總結出一套在中國支持家族辦公室發展的成功模式,並形成了高端圈層網路:優脈·家族辦公室聯盟。至今優脈服務超過50個家族辦公室,提供投資建議和解決方案逾100億元,優脈已成為中國家族辦公室服務領域的行業領先者!

Ⅳ 為什麼窮人瘋買基金,富人卻偏愛4%的理財險

這個只能從風險偏好的角度去解釋了。

一般來說,普通人買基金的想法是多賺一些。現在來說,有些基金一年盈利就可以超過100%,也就是實現了翻翻,這個是很多投資者願意買基金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人願意買基金的第二個原因是普通人資金實力有限,如果買基金可能多了也就是一二十萬元,即使萬一買錯了,損失了一些,可能也就是損失幾千元,損失可能也不算太大,但是如果買到的基金賺錢了,甚至翻翻了,那麼可能能夠賺到數萬元甚至更多。因此,從普通人的風險偏好來說,可能相對來說更大一些,這樣來說普通人就更願意買基金了。

但是資產上億的家庭可能就不一樣了,如果投資幾千萬買基金,如果虧損了,可能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概念了。而買一些理財產品,雖然年利率只有4%,但是跟基金相比,顯然更加的安全,這個就是很多比較富裕的家庭購買理財產品的原因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很多資產上億的家庭,本來就是做傳統生意的,而現在做傳統生意競爭非常激烈,一般來說,很多生意的的凈利潤率大概也就是4%左右,有些訂單甚至連4%的利潤率都沒有。還有很多做生意的,因為各種原因,陷入了虧損的境地。因此,很多資產上億的家庭平時知道想賺錢真的很難,這樣的話,很多富裕家庭可能對理財產品的盈利率就不會追求太高了。

綜上所述,普通人想買基金,主要想法就是想多賺到一些,而富裕的家庭知道賺錢不容易,甚至做生意還有可能虧損,因此,富裕家庭覺得4%的收益也挺好的,這個就是很多富裕家庭願意買更安全的理財產品的原因了。

Ⅵ 美國富豪為什麼喜歡建立慈善基金

美國慈善活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歐洲的基督教教會。基督教教義中的「普世」思想使教會把扶貧濟窮視為己任,經常舉行捐款等慈善活動。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美國的慈善文化主要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富人只是社會財富的管理者。也就是說,就法律意義而言,個人財富屬於私人所有,但在道德和價值觀的層面上,超過生活基本需求的財富應當屬於社會。

一般來說,美國人對生活抱著務實和進取的態度,一方面捨得消費,同時也很少鋪張浪費。他們對社會有著普遍的責任感,把慈善捐助看作一種義務、權利和精神寄託。可以說,美國人是一邊賺錢,一邊通過慈善捐款來回報社會。不但富人是這樣,普通民眾也是這樣。(綜合新華社、 《中國日報》)

Ⅶ 有錢人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資產的也是存款嗎

一、真正的大富,從來不是勤勞和節儉?

從經濟層面講,社會上有三類人。

目前資本市場上最常見的投資標的分為兩大類:投資和投機。

在投資類下面,主要有:

1.股權投資:因為公司可以給予投資者紅利。

2.政府和公司債券:債券基本上可以保證本金,並且有利息收入。

四、我能從有錢人身上學到什麼?

普通人的投資理念和邏輯一般是這樣的,「找個好時機,選個好資產,買進去,等著升值。」都不用說資產配置的理念了,很多人連基本的「風險優先」的理念都沒有,在這種「投資意識缺失」的情境下,很難做好資產配置。富人的投資邏輯一般如下:

第一步:根據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量去確定一個投資組合,再調整。

第二步:根據市場情況,定期對組合進行調整。

第三步:就只需保持一種「持續復利」的投資心態,坐等時間的紅利即可。

Ⅷ 我看那些首富都有創辦基金會,那基金會是干什麼的,能通俗易懂的說下嗎,專業術語看不懂,謝謝

基金會,其實跟公司一樣,都屬於法人財團。
不一定首富才能辦,任何有獨立自主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辦。

但就跟辦公司一樣,你有沒有這個能力維持一個基金會的正常運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基金會跟公司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基金會基本屬於非盈利機構,而公司則是盈利機構,所以我們見到社會上的公司有很多,因為大家都要賺錢謀生,而基金會就不是很多。

以往的基金會,一般是社會名流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去創辦,後來國家經濟騰飛了,社會上的富人越來越多,他們也願意出來籌辦基金會。

基金會主要目的是從事社會公益事業,這樣的慈善基金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有很多,基金會的資金也要去募集、投資運轉,但它的盈利是用於投入社會公益的,所以就沒有太多的利潤盈餘。
慈善基金承擔了一定的社會公益的責任,因此政府對這樣的機構予以稅收的減免。不過仍然需要在政府登記,接受監管。

由於慈善基金會有稅收上的減免,於是有些富人就想利用成立慈善基金會的方式,可以把資金利潤用於做社會公益,這樣自己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社會的尊重,以及家族財富的延續(有避稅功能)。
像歐美這種小政府的發達國家,也樂意讓富人們掏錢出來辦公益,省掉了政府龐大的社會公益開支和成本消耗,讓社會去自我良性運轉。

熱點內容
科創板股票交易是t1申報價格 發布:2025-07-17 01:26:28 瀏覽:716
利率下降實際貨幣供給量如何變化 發布:2025-07-17 01:12:35 瀏覽:799
嘉興銀行如何追加購買理財產品 發布:2025-07-17 01:04:15 瀏覽:597
魯抗醫葯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7-17 01:02:50 瀏覽:164
金融深化指數表示什麼 發布:2025-07-17 00:48:58 瀏覽:307
群里讓投資期貨被騙怎麼辦 發布:2025-07-17 00:48:45 瀏覽:236
基金都能買什麼 發布:2025-07-17 00:05:32 瀏覽:871
南極光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16 22:53:19 瀏覽:82
股市成交量反映了什麼 發布:2025-07-16 22:52:39 瀏覽:334
冀東水泥基金持有多少 發布:2025-07-16 22:50:38 瀏覽:49